【华创计算机王文龙团队】计算机行业2021年度投资策略:聚焦基础技术演进与垂直行业产业周期

【华创计算机王文龙团队】计算机行业2021年度投资策略:聚焦基础技术演进与垂直行业产业周期
2020年12月08日 11:18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市场赚钱效应升温,风格却不断切换,抓住低吸潜伏的好时机!立即开户,踏准节奏,不错过下一波大行情

来源:蚊子搞科研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摘要

基础技术的进步和演进带来的行业机会长期而持久。计算机的通用基础技术进步影响不仅限于单一行业,企业的研究投入也不局限于单一行业,具有放量价值,明年看点或在人工智能。

1)云计算:市场规模逐步扩大,IaaS格局已稳固,长期看点在SaaS应用。我国2019年IaaS市场规模为453亿,若按照全球IaaS:SaaS比例,我国SaaS应用市场应达1129亿,而目前实际不足200亿,未来发展空间巨大。SaaS应用中,通用型ERP等龙头已现(用友网络等);地产、建筑等行业垂直领域已有部分公司云化持续推进(广联达等),医疗、金融等行业SaaS应用渗透值得期待。估值方面,云计算公司已有板块效应。

2)人工智能:基础层到技术层不断成熟,应用层已涌现海康威视(AI安防)、科大讯飞(AI教育)等优秀企业,从投资热度及互联网巨头布局来看,人工智能的下个风口或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医疗。此外,目前众多人工智能相关公司处于上市的不同阶段,未来板块的估值合力有望加速释放。

3)基础软件:操作系统:PC、服务器领域,国产操作系统市场份额较低;而在物联网新场景下,国产操作系统占优。中间件:IBM、ORACLE占比大,但东方通等国内厂商在细分领域竞争力不断提升。数据库:国产数据库市场份额逐年提升,且在云计算新场景,国内厂商崭露头角,阿里巴巴云数据库2018年市场份额全球第三。

4)区块链:区块链的价值在于通过数据共享降低信任成本,技术层面仍有待突破。目前主要在金融领域获得一定应用,其中数字货币值得关注。2020年开始多国对待数字货币态度由谨慎转变为积极开放,就发展数字货币的重要价值达成一致。我国央行数字货币进度全球领先,随着落地的加快有望受益数字货币产业链。

垂直行业的产业周期循环

1)金融科技:银行IT周期约为3-5年,疫情影响此次上行或被拉长。券商IT景气度与股票交易市场活跃程度高度正相关。

2)医疗科技:医疗IT建设的驱动力来自技术架构升级与新增需求。疫情推动医疗建筑建设需求与智慧医疗系统新增需求,广度与深度双击利好医疗信息化建设。

3)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建设与五年规划相关度高,主要集中在五年规划的中后期。等保2.0、关基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法将提振信息安全建设需求。同时,行业信创的加速采购之后也将推动信息安全软硬件需求。

4)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发展带动汽车电子化率提升;政策推动汽车智能化率提升,PA(L2)、CA(L3)级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将持续增加,预计2025年将达50%。

风险提示

新技术发展进程存在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目录

一. 基础技术演进带来长期而持久的行业机会

(一) 云计算进入全面落地期,部分龙头已现,投资赛道顺畅

(二) 人工智能即将进入规模效应阶段,已有优秀标杆案例

(三) 基础软件在政策和需求双引导下全面推进

    1、操作系统

    2、中间件

    3、数据库

(四) 区块链

(五) 基础技术成熟度

二. 垂直行业的产业周期循环

(一)金融科技

    1、银行IT

    2、券商IT

(二)医疗科技

(三)信息安全

(四)智能网联

三. 2020年前三季度板块回顾

(一)前三季度行业整体业绩有所下滑,互联网金融、智能驾驶业绩优化明显

(二)Q3营收环比改善提速,互联网金融表现优异

四. 重点上市公司

(一)科大讯飞

(二)广联达

(三)万达信息(维权)

(四)长亮科技

五. 风险提示

1

基础技术演进带来长期而持久的行业机会

基础技术影响的不是单一垂直行业,企业的研究投入也不局限于单一行业,形成具有放量价值的核心潜力,下游的高自由度可以确保真正的长远发展,具有大空间、大价值。

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化等做为基础技术,其进步不简单是客户需求推动,而是传统软件厂商在自有技术的市场化竞争中都需要储备的,所拉动的成长空间较垂直领域往往是倍数级的。在基础技术的演进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投资具有不同的价值区间。从目前看,云计算已经可以自由生长,有成熟厂商、有很大规模、有领先的技术能力、有广袤的客户覆盖,全面进入落地期投资。人工智能和智能化正在初步的快速放量阶段,具有成熟应用落地,落地板块快速扩张,但仍有多领域尚未开启。

(一) 云计算进入全面落地期,部分龙头已现,投资赛道顺畅

全球市场稳定增长,2019年我国公有云规模首超私有云。云计算自2006年提出,十几年间迅猛发展,2019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1883亿美元,且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以每年15%以上的增速稳定增长。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超3500亿美元。2019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约1334亿元,公有云规模首超私有云,达到689亿元。

IaaS厂商龙头地位稳固,行业集中度仍有小幅提升。云计算的底层基础设施服务具有重资产特性,市场份额不断向龙头倾斜,我国2019年公有云IaaS厂商前三与2018年保持一致,且在行业已经集中度较高的基础上继续拔升,CR3提升2.6pct,阿里云一家独占36.7%。而华为的份额也快速向头部逼近。

我国云计算SaaS占比远低于全球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从细分市场来看,全球以SaaS市场为主,占比高达58%。全球云计算市场中,以美国为例,美国在2005年就提出云计算相关概念,并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各个细分应用领域得到实践。而我国云计算开始较晚,因此目前公有云市场目前仍以基础设施为主(占比66%),SaaS占比仅为6%。这个比例远低于全球云计算的结构构成,下图作为IAAS和SAAS的构成比例来看,国内的SAAS爆发空间很大。

行业通用型软件中,整体结构与全球类似;行业垂直应用仍不足,医疗等行业还处在 SaaS 培育期。SaaS 应用可以分为两类:以 ERP、CRM 等为主的行业通用型软件和垂直深耕金融、零售等的行业垂直型软件。

行业通用型软件中,整体结构与全球类似,CRM 居于首位。

垂直行业中,零售电商 SaaS 应用渗透率较高;房地产 SaaS 应用市场集中度较高;医疗等行业还处在 SaaS 培育期。

云计算的个股独立估值到形成板块估值体系。以广联达和用友网络的估值为例,从早期基于PE独立估值到后期形成板块PS估值体系。

(二)人工智能即将进入规模效应阶段,已有优秀标杆案例

基础层:ASIC芯片领域国内厂商迎头赶上。算力、算法和数据是人工智能三要素。基础层提供算力,AI芯片是基础层的核心。人工智能芯片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2019年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为110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724亿美元。由于政策支持、技术进步、下游应用不断普及,中国AI芯片市场同样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18年市场规模为80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785亿。

根据架构,AI芯片通常可分为GPU、ASIC、FPGA、类脑芯片四类。整体AI芯片市场外商竞争力极强,在2019年Compass Intelligence全球AI芯片公司排名中,英伟达、英特尔、恩智浦位列前三甲,华为首次进入榜单前十,位列第七。

细分领域里,GPU领域以英伟达产品为主;

FPGA参与者除了传统芯片龙头,还有以微软为首的科技巨头;

我国厂商在ASIC领域发展较快,涌现出了以寒武纪、华为海思等为首的优秀厂商。

技术层: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技术有望在2-5年发展到成熟阶段。技术层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主要包括算法理论(机器学习)、开发平台(基础开源框架、技术开放平台)和应用技术(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理解)。根据Gartner2020人工智能技术成熟曲线,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有望在2-5年发展成熟。

细分技术中:

1)智能语音:智能语音技术是最早落地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语音领域,2018年科大讯飞超越IBM,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五;

2)计算机视觉: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创新企业与传统厂商同台竞技,商汤科技中国市场份额第一。

应用层:安防和金融的人工智能使用率最高,零售、交通、教育、医疗、制造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由于芯片、深度学习算法和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在应用场景清晰、数据积累较多的安防与金融行业渗透率较高;随着IT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数据的持续积累,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自动驾驶等领域渗透率有望提升。

创业热度递减,互联网巨头重点布局加速 AI 在细分领域推进。2016 年后人工智能创业热度递减,行业加速向细分应用场景落地。互联网巨头选择投资重点布局的行业赛道显示,汽车、医疗健康、家居建筑为重点垂直行业关注领域。投资热度显示,汽车中的 ADAS 系统、医疗健康中的智能影像医疗为 AI 加速落地的应用场景。

大批人工智能企业上市或带来板块合力。目前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处在上市的不同阶段,人工智能公司的大批量上市或对人工智能板块的估值体系带来改变。

(三)基础软件在政策和需求双引导下全面推进

1、操作系统

PC、服务器操作系统仍由外商主导。微软在PC和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目前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国产操作系统仍处于起步阶段,相比于189亿元的总市场规模,国产操作系统市场规模仅为15.13亿元,仍有充足的增长空间。

国内电脑主机端 Linux OS 核心厂商有四家:中标软件(中标麒麟),天津麒麟,统信软件,深之度。中标软件为天津麒麟全资子公司,中国软件持有天津麒麟46%股权;深之度为统信软件全资子公司,诚迈科技持有统信软件44.44%的股权。此外,还有普华基础软件(普华属于中电太极旗下)、中科方德等小厂商,市场份额较小。

国内物联网操作系统市场国产化率高。不同于PC、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领域外资厂商具有绝对领先的市场优势,国内物联网操作系统行业作为新兴赛道,国内企业成长迅速,涌现出一批优质公司,主要来自于互联网企业和通讯行业巨头。智研咨询数据,2019年国产物联网操作系统市场国产化率达到95.6%,主要参与者为阿里物联、华为云、百度 IoT、中移物联。

智能座舱、扫地机器人加速发展。我国智能座舱行业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元;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及渗透率稳步上升,市场规模预计由2017年的20亿美元上升至2025年的75亿美元;市场渗透率预计由2017年的11.56%上升至2025年的29.30%。

2、中间件

中间件市场IBM、ORACLE占比大,但东方通等国内厂商在细分领域竞争力较强。国内中间件市场规模自2015年起保持7%以上的增速,国产企业虽然市场份额不及国际巨头,但在细分领域已出现强竞争力。例如,宝兰德在电信市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东方通在政务市场领域,与IBM和Oracle差距较小。

3、数据库

数据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产数据库份额有望提升。中国数据库管理系统市场规模预计2021年将达158.8亿,虽然目前国外数据库仍有主导优势,但国产数据库市场份额逐年提升。国产数据库的主要参与者有南大通用、达梦、神州通用、人大金仓。

云计算新场景,国内厂商崭露头角。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的发展,面对新场景,国内厂商持续发力与国外产品同台竞技,占有一定市场。在云数据库领域,根据IDC数据,阿里占据2019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公有云模式)近一半份额,腾讯位列第二(20.4%),遥遥领先于Oracle等国外厂商;并且2018年阿里云数据库全球第三。

(四)区块链

区块链具有五大应用场景:数字货币、金融资产交易结算、数字政务、存证防伪、数据服务。区块链技术起源于2008年,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点。区块链作为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适用于数字化的应用场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区块链主要应用领域为金融行业。2020年上半年,区块链落地项目中,金融领域占比最大,为31%;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愈加成熟,在信贷融资、电子签章和供应链金融等细分领域加速落地。

2020年开始多国对待数字货币态度转变,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加速推进。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的央行对数字货币态度从谨慎逐渐变为开放或积极态度,表明发展数字货币逐渐成为主流共识。根据国际清算银行2020年1月数据,全球66家央行中,80%央行在研究数字货币,10%央行即将发行数字货币。我国的数字货币推进全球领先,且已进入内测阶段,随着落地加快,数字货币产业链将受益。

(五)基础技术成熟度

人工智能或成为明年最大的机会。

云计算:已经进入规模化放量阶段且已形成板块估值逻辑。

区块链:技术仍有待突破,在数字货币场景应用不断加快。

基础软件:基础软件不断完善,在部分客户群体获得一定应用,未来期待生态链的完善。

人工智能:从基础层到技术层相对成熟,国内已出现领先企业,且在应用层,以海康威视致力于AI安防、科大讯飞深耕AI教育为代表,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目前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处于上市的不同阶段,板块的估值合力有望加速释放。

2

垂直行业的产业周期循环

垂直应用方面需要重视投资时钟,板块的独立周期很大程度取决于独特下游周期。比如:信息安全、信创从订单转向收入的周期,疫情影响过后,2G业务板块和医疗IT订单的复苏周期。智能网联板块和金融科技板块的收入和业务进化逐步落地周期。这些都会形成阶段性板块机会。我们做如下具体分析:

(一) 金融科技

1、银行IT

银行IT周期约为3-5年,疫情影响此次周期将被拉长。考虑数据一致性与可得性,选取五大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宁波银行作为样本。发现银行IT投资的周期在3-5年,最近3个周期的谷底分别在2018年、2014年和2011年。各家银行的年报中都有明确表述金融科技的投入将会加大,2019-2020年银行IT 处于上行周期,且由于疫情影响,银行IT建设项目可能存在一定滞后,此次周期或被拉长。

2、券商IT

券商IT景气度与股票交易市场活跃度正相关。恒生电子收入增速衡量券商IT景气度,用东方财富同花顺收入增速衡量股票交易市场活跃度。发现,券商IT大周期随股票市场活跃度提升而处于上行阶段,前两次大周期峰值在2015年与2007年。而增速绝大多数年份都在正值以上,说明每到一次交易活跃期,公司的规模能向上站稳一个台阶。

(二)医疗科技

       架构升级与新增需求为医疗科技景气度驱动力。

一方面,以医院信息系统架构演变视角,从1990年代的单体架构到2008年开始SOA架构逐渐成为主流架构,再到2018年开始微架构逐渐被接受,底层架构的更新换代为医疗科技景气度提升带来深层次动力。

另一方面,新增需求以及政策推动也助推医疗科技发展。用医疗IT公司营收中位数衡量医疗科技板块景气度,发现前两次峰值出现在2001年左右、2011年左右,2000年左右CIS、PACS等需求推动医疗科技上行;2010年医院逐步启动以电子病历为很新的应用系统建设又为医疗科技带来又一波高峰;目前,1)电子病历:持续推进,政策要求2020年三级医院电子病历达到4级以上,二级医院电子病历达到3级以上;2)医院智慧服务的4S评级:针对患者服务,评级包括5大类的17个评估项目,涵盖诊疗预约、远程诊疗、支付、家庭医生、转诊、宣教等,催化互联网医院的开展。3)医保支付改革:随着DRG和DIP的加速推进,医保控费市场也将受益。

疫情推动医疗建筑建设需求,广度与深度双击利好医疗信息化建设。疫情之后,国内各地医院、疾控中心、公共卫生中心、医院实验室等医疗建筑建设需求旺盛,同时,5G远程医疗、物联网监控、智能挂号预约、病人流量监控等智慧医疗系统也成为不少医疗机构新增需求点。IDC2020年调研显示:全国96%三级医院受疫情启发制定信息化升级计划,88%三级医院应对疫情改进或新建信息系统。

(三)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建设与五年规划相关度高。复盘过去15年信息安全公司营收同比情况,五年规划中后期信息安全厂商收入加速提升。

等保2.0、关基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法提振信息安全建设需求。

1) 等保2.0:回顾历史,等保1.0带动信息安全需求,行业景气度上行;等保2.0拓宽了监管范围与监管内容,扩展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等的安全要求,预计也将拉动信息安全行业建设需求。由于:1、等保2.0建设存在磨合期;2、疫情影响落地进程。2、系列标准逐步落地。因此,目前等保2.0仍在初步落地阶段,预计2021年实施落地将逐步推进,也将持续催生云安全、物联网安全的市场规模。

2) 关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推进。2020年6月,《国务院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公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被纳入立法计划,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包括向公众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或支撑能源、金融、通信等重要行业运行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随着法律法规政策的出台,从顶层加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障,也将催生对应的安全市场。此外,个人信息保护法也于2020年10月21日开始征求公开意见,个人信息安全将有法可依。

行业信创将推动信息安全软硬件需求。中国电信(2020年)服务器集采中单独列出H系列集采需求(首次明确进入大规模集采),H系列是指CPU类型为鲲鹏920系列处理器或Hygon Dhyana系列处理器,H系列集采占比近20%;在中国移动AI服务器采购中,华为自研Altas 800AI服务器以50%份额中标。随着行业信创的逐步推进,对传统网络环境部署完之后也会带来信息安全软硬件需求。

(四)智能网联

汽车销量加速恢复,新能源汽车持续放量。2020年4月份以来,汽车销量开启复苏,从5月至今当月销量同比均维持在10%以上。同时,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上升趋势,且2020年7月以来每月销量同比增速获得加速度。

新能源汽车带动汽车电子整车成本中占比提升。汽车电子在整车成本中占比呈现上升趋势,预计2020年将达50%。同时,在混合动力型和纯电动车型中成本占比高。因此在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的基础上,汽车电子市场规模2020年预计将达近9000亿。

政策推动智能化提升,PA(L2)、CA(L3)级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将持续增加。L2级别智能驾驶核心为ADAS系统,根据赛迪顾问数据,目前新车装载率约20%。今年以来,智能网联利好政策频出,2020年11月11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发布:2025年,PA(L2)、CA(L3)级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持续增加,到2025年达50%,2030年超过70%,2025年C-V2X终端的新车装配率达50%,2030年基本普及。

3

2020年前三季度板块回顾

(一) 前三季度行业整体业绩有所下滑,互联网金融、智能驾驶业绩优化明显

计算机板块公司营业收入增速中位数为1.49%,行业盈利能力有所下滑。2020 Q1-Q3营收增速中位数为1.49%,而2019 Q1-Q3为15.07%;2020 Q1-Q3平均营收增速为1.53%,2019 Q1-Q3的数据为13.97%,可看出疫情对计算机行业公司营收增速影响大,虽复工复产有效推进,但行业整体恢复到正常水平还需时间。2020 Q1-Q3行业归母扣非净利润增速中位数为-1.20%,相较2019 Q1-Q3下滑幅度大。

互联网金融、智能驾驶收入端、利润端均表现优异。疫情冲击之下,2020 Q1-Q3收入端,互联网金融、智能驾驶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分别增长16.52%、10.74%,税务系统营收下滑较大,为-33.29%;利润端,互联网金融、智能驾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0.87%、39.77%。

(二)Q3营收环比改善提速,互联网金融表现优异

2020Q3营业收入增速提升,盈利同比大幅改善。随着国内疫情态势趋稳,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2020Q3营业收入增速同比为14.05%,高出2019Q3同比数据近1pct,2020Q3营业收入环比增速为5.59%,环比增速较2019Q3进一步提升。2020Q3,在中位数法下,净利润、归母净利润、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实现同比增长17.11%、16.32%、17.19%。

2020Q3互联网金融收入、利润均大幅提升。2020Q3,互联网金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02%,增速领跑;2020Q3互联网金融、智能驾驶、信息安全三个细分板块归母净利润增长高,分别增加75.91%、79.58%、112.88%。

4

重点上市公司

(一) 科大讯飞

公司在AI+应用领域具备一定竞争优势。AI行业通常的三要素是:算法,算力,和数据。科大讯飞在AI行业主要面临两类竞争对手:互联网C端大厂如BAT以及一些创业公司。1)公司在国际各类算法比赛中均取得较好的成绩,考虑公司数次股权激励保证了核心人才稳定,我们认为公司算法方面和互联网大厂不相上下,优于创业公司;2)算力方面中国公司主要依靠资本开支购买海外硬件供应商产品,互联网大厂依托自身云计算平台有一定优势。3)数据方面,互联网大厂主要优势在C端通用数据的积累,而讯飞则在行业+渠道上做了更多的工作,累积数据也要优于创业公司。

科大讯飞目前在教育行业的布局模式是2B+2C模式。2B部分主要载体为区域因材施教项目,而项目实施过程的核心抓手是智学网,智学网是B和C之间的通道。讯飞通过区域因材施教项目,以教育管理部门作为引导从顶层灌入学校校内,解决了学校数量较多,和校长逐个商务谈判将面临数十万个2B项目的痛点。而智学网则是项目中重要一环,引导教师学生使用这一互联网+AI的工具,使得讯飞获得2C的触达渠道。

复用学校教学数据作为AI-学生训练数据为公司优势。我们认为,科大讯飞区域因材施教+智学网这一模式从顶层设计入手,直接深入学校教学获得的学生学习全过程数据,相比于没有这一入口的其他AI教学竞品而言,是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先发优势,智学网当前在学校信息平台已经建立起了较大的优势,在全国百强高中里,讯飞已经覆盖了68所,接近70%的市占率既是学校市场对讯飞产品实力效果的认可,未来形成的品牌效应和示范效应料也将帮助讯飞拓展高价值的高中市场。

风险提示:AI技术进步进展不及预期;AI+行业应用落地效果不及预期;校内数据相关监管政策可能的不利影响。

(二) 广联达

建筑信息化空间广阔,公司造价云化转型、施工加速开拓,引领行业发展。2019年我国建筑行业总产值高达近25万亿,但建筑信息化投入占总产值的比例仅为0.1%,远低于发达国家1%的水平,未来提升空间巨大。公司数字造价业务实施云战略,创新行业商业模式;公司数字施工业务规模化进程加速。公司作为建筑信息化行业绝对领头羊,在享受行业景气度提升的同时,拥有超强α,发展持续向好。

收购鸿业科技,BIM全生态链打通更进一步。2020年10月10日,公司以4.08亿元现金收购鸿业科技90.67%股权,收购完成后鸿业科技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鸿业科技致力于市政、建筑、工厂和城市信息化建设领域应用软件的研发,其传统CAD产品、BIM设计产品等在市场中具备优势,拥有大量设计院客户。在此次收购之前,2020年4月,公司就与鸿业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约定鸿业科技助力公司新设计产品的研发。此次收购,将完善公司数字建筑产业链布局,加速构建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数字建筑平台。

风险提示:用户转化率不及预期;云化转型进程存在不确定性。

(三) 万达信息

与国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正式发布蛮牛健康APP,协同进入新阶段。2020年10月16日,公司与中国人寿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保险与健康管理协同的产品“蛮牛健康“上线”。前不久的定增,中国人寿战略加码万达信息;此次的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健康管理类、医保业务领域类等四个方面展开合作,中国人寿将在未来三年内给予公司的交易总额上限为43亿元,可看出国寿支持、发展公司的决心和力度。健康管理是双方合作的重中之重,健康管理与保险具有天然协同作用。“蛮牛健康”从2020年3月开始高效研发,目前上线的1.0基础服务版能为用户提供健康管理、就医诊治、购药等全维度健康管理服务,其正式发布标志着公司与中国人寿携手发力“保险+健康管理”蓝海市场的速度不断加快,通过提供会员制产品、协助健康险开发、市场营销、医疗健康创新项目孵化等多样化的商业路径落地。

公司传统医卫信息化建设具备实力,支付方助力使公司商保直付建设具备先发优势。我国医疗卫生支出中个人支付比例远高于发达国家,医保基金结余率持续走低使得国家财政压力加大。与此同时,我国健康险支付占比仅为3%(2018年),商保承担的医保职责有望提升。中国人寿作为我国保险行业龙头,在客户规模、渠道覆盖等方面具备优势。中国人寿作为支付方进场,使得公司在商保直付建设领域具备先发优势。

风险提示:与中国人寿协同进程存在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

(四) 长亮科技

公司为银行IT领先企业,核心业务系统具有极强竞争力。公司成立于2002年,于2012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并于2016年大力拓展海外业务,为银行IT领军企业。公司产品分为金融核心类解决方案、大数据类解决方案、互联网金融类解决方案、全面价值管理解决方案,服务于银行、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资产管理、证券、基金、保险等众多领域。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具有极强竞争力,新增客户众多。公司银行核心系统等主要解决方案近年来一直处于业内领先地位,其中,2018年公司参与银行核心系统项目中标率2018年达到53.85%(公司年报)。2019年,公司在分布式核心系统领域新增贵阳银行、广州银行等多家重要银行客户。

公司多次中标邮储项目,未来发展空间巨大。银行核心系统分布式改造需求旺盛,但目前将系统改造项目交由第三方公司承建的多为中小银行,大型国有银行如工商银行采用自主研发方式。邮储银行是我国第六大银行,拥有营业网点近四万个(邮储银行公告)。长亮科技凭借优秀的分布式组件技术以及丰富的银行核心系统领域实施案例于2020年4月成为邮储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关键技术组件设计咨询项目的拟定的唯一供应商,在银行核心系统领域打开国有大行新版图;2020年9月,又成为邮储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应用软件采购项目服务商。多次中标,证明了公司的科技实力能够满足国有大行的要求,也抬升了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天花板。

风险提示:技术升级存在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

5

风险提示

新技术发展进程存在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12月7日发布的研究报告《计算机行业2021年度投资策略:聚焦基础技术演进与垂直行业产业周期

华创计算机团队

王文龙 张璋 孟灿 邓怡

组长、首席分析师:王文龙

香港城市大学金融与精算数学硕士,6年计算机研究经验,曾任职于广发证券太平洋证券。2015-2017年所在团队取得新财富第6、第4、第3。2019年金麒麟新锐分析师。 

高级分析师:张璋

爱荷华州立大学硕士。2年芯片设计工作经验,5年计算机行业研究经验。曾任职于广发证券和浙商基金,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高级分析师:孟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投资学硕士。3年以上一级市场TMT投资和近3年二级市场计算机行业研究经验。曾任职于苏州高新创业投资集团和兴全基金。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邓怡

厦门大学金融硕士。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09 中晶科技 003026 13.89
  • 12-09 鼎通科技 688668 20.07
  • 12-09 南凌科技 300921 32.54
  • 12-08 明微电子 688699 38.43
  • 12-08 同兴环保 003027 40.11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