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国内粮食供应充足 疫情推升国际减产预期

光大证券:国内粮食供应充足 疫情推升国际减产预期
2020年04月01日 11:04 新浪财经综合

如何在结构性行情中开展投资布局?新浪财经《基金直播间》,邀请基金经理在线路演解读市场。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国内粮食供应充足,疫情推升国际减产预期——国内粮食安全问题分析

  来源 光大证券

  报告摘要

  ◆主粮:供应充足

  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在6.5亿吨以上,其中谷物占比92%以上。虽然我国粮食年进口量超1亿吨,但其中近80%为大豆。主粮稻谷、小麦、玉米等进口量仅百万吨级别,占国内消费总量的1-2%左右。当前我国主粮库存充足,2019年底稻谷、小麦、玉米库存消费比分别为:86.2%、91.1%和39.9%。我国主粮基本已实现完全自给,且阶段性过剩。

  国家储备保障粮油安全。当前我国拥有超过1.5亿的粮食储备,小麦、稻谷等口粮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我国在大中城市建立了满足市场供应10天至15天的成品粮油应急储备。

  ◆大豆:进口来源有保障

  我国大豆年需求量超过1亿吨,年进口需求约9000万吨。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但国外主产国主动限制大豆出口可能性低。1)大豆并非主粮。2)大豆出口国主要为美国、巴西,其大豆总产量中超过50%用于出口,若暂停大豆出口贸易对经济有重大影响。3)增加农产品进口是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关键内容之一,而大豆是其中主要品种。

  ◆国际减产预期升温,关注疫情发展

  当前疫情尚未对全球粮食供应形成明显影响,主要为减产预期造成扰动。当前限制农产品出口的主要为粮食供给较为紧缺国家,粮食主产国尚未采取明确行动。

  需密切关注疫情发展,4、5月为关键时点。一方面,当前为北半球春季播种关键时节,疫情或将引起劳动力紧缺;另一方面,疫情导致全球交通、货运效率降低,生产物资将受影响。同时4-6月天气是影响非洲蝗灾是否能进一步繁殖的关键。若多重因素共同催化,届时会对全球粮食供给形成威胁。

  ◆投资建议:减产预期带动板块关注度上升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粮食减产预期升温。我国粮食供应充足,尚不构成安全威胁。我们认为其影响主要有:

  1)全球减产预期导致国际农产品供需关系偏紧,加剧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从而带动国内粮食价格上涨预期。建议关注我国粮食种植产业链:北大荒苏垦农发金健米业等。关注上游种业公司:隆平高科农发种业、银荃高科、农发种业等。

  2)为应对疫情影响,各国采取货币宽松政策,推升全球通胀预期,带动农产品等资产价格上涨。建议关注亚盛集团新农开发新赛股份等。

  ◆风险分析:

  疫情发展超预期风险,发生自然灾害风险。

  ❆

  1、粮食连年丰产,总供给有保障

  我国粮食连年丰产,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2019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同比增加594万吨,增长0.9%。人均占有粮食从1977年的297.7公斤上升到2019年的474公斤,增加了59%,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400公斤)。

  三大主粮为主。我国粮食生产中92%是谷物,年产量约6.1亿吨。薯类产量基本稳定。由于推进“大豆振兴计划”,豆类产量增长相对较快。

  2017年为我国进口粮食的历史高点,达1.31亿吨。近年来,由于我国粮食连续丰产,且库存处于高位,粮食进口量有所下滑。2019年我国粮食进口量1.1亿吨,同比下降3.6%。

  从品种来看,我国进口主要以大豆、粗粮为主。主粮稻谷、小麦进口量仅为百万吨级别,占国内消费总量分别为1-2%左右,基本已实现完全自给。且我国主要以优质大米、小麦为主,主要用作消费调剂。(具体见后文分析)  

  中国全国粮油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供应充裕。由于我国主粮连年丰产,整体供给大于需求,社会库存充足。2019年底稻谷、小麦、玉米库存消费比分别为:86.2%、91.1%和39.9%。我国主粮基本已实现完全自给,且已阶段性过剩。

  国家储备充足,保障粮食安全。我国粮食储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充足,目前我国拥有超过1.5亿的粮食储备,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我国针对各种突发公众事件、自然灾害等,建立起了相应的应急保障机制。大中城市还建立了满足市场供应10天至15天的成品粮油储备。

  ❆

  2、口粮:自给自足有余

  我国谷物生产连年稳定在6.1亿吨左右。2019年我国谷物生产6.14亿吨,同比增长0.6%。其中,稻谷、小麦、玉米三大口粮占比分别为34.2%、21.8%和42.5%。

  主粮自足有余。我国每年谷物进口量约2000万吨,2019年进口1785万吨,同比减少12.8%。我国谷物基本可以实现自足,尤其是稻谷、小麦甚至供大于求。从自给率来看,2018年我国谷物自给率达97%。

  2.1、稻谷:供给过剩

  我国稻谷长期供给过剩。2019年我国稻谷产量2.096亿吨,同比减少252万吨。按照中国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19年我国稻谷总消费量为1.94亿吨,其中食用消费1.58亿吨,同比减少50万吨,尽管稻谷饲用和工业用粮有所增加,预计年度结余1430万吨。

  稻谷库存高位。2011年后我国水稻库存库存持续增长,目前正处于去库存周期。至2019年末已达1.75亿吨,库存消费比高达86.2%,即便在无任何新增供给情况下,可供全国使用10个月。

  进口依赖度低。我国稻谷进出口相对波动较大,但占比持续低位。每年进口量仅为国内消费量的2%左右。2019年我国稻谷进口255万吨,同比减少53万吨。且我国主要为进口优质大米以满足人们消费升级需求以及兑现加入WTO的承诺。2019年我国大米进口金额排名前五的是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缅甸和柬埔寨。

  越南稻米出口限制对我国影响小。2012到2018年越南长期为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2018年中国进口越南大米130万吨,进口额占中国大米进口额的45%,但是2019年出现剧烈下降,2019年中国进口越南大米47.7万吨。尽管越南、泰国在我国稻米进口中占比高,但由于我国整体稻米进口体量十分低,故稻米限制出口对我国影响极小。

  2.2、玉米:去库存周期尾声

  我国玉米总产量在2.6万吨左右,且供大于求形式严峻。2016年国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调减“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从而2017、2018年玉米产量有所下降。2019年我国玉米产量2.61亿吨,同比增加360万吨,增幅1.4%。

  新粮稍有缺口,库存充足保障供给。从消费端来看,我国玉米基本可满足需求。根据国家粮油中心预测,2019年我国玉米年度总消费量为27795万吨,同比增加502万吨,2019年我国玉米产需缺口为1218万吨。虽然我国新粮玉米稍有缺口,但我国当前玉米仓储库存达1.23亿吨,保障国内消费无忧。 

  玉米处于去库存周期。由于我国玉米收储价格较高,导致玉米产量高位,行业供给过剩突出,造成较大的库存积压。2016年以来,我国通过鼓励玉米深加工、取消临储等方式消耗库存。截止至2019年末,我国玉米仓储库存1.23亿吨,目前库存消费比已降至40%。

  截至2015年10月临储拍卖结束时,国储库中共剩余库存玉米陈粮1.5-1.8亿吨。经过2016年以来的多次临储拍卖后,目前国储库存已处于低位,预计在5000吨左右。

  玉米进口占比小。我国每年玉米进口量在300-500万吨。2019年进口479万吨,虽然同比大幅增加36%,但占消费占比依然不足2%,对外依存度低。

  2.3、小麦:连续多年产大于需

  2004年以来,我国小麦产量整体维持连续增长。2019年我国小麦产量达1.33亿吨,同比增长1.63%。当前我国每年小麦消费量约1.1亿吨,已连续多年产大于需。

  国内小麦产量高于消费量。近年我国小麦消费量呈小幅下滑趋势,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9年国内小麦消费总量为12350万吨,同比减少532万吨,下降幅度为4.3%。其中,食用消费为9230万吨,同比减少50万吨,下降幅度为0.2%。

  由于我国小麦长期供给过剩,小麦库存自2011年起持续攀升。截止至2018年末,库存消费比已达91.14%。

  目前我国小麦临储库存约7000万吨,依然处于相对高位。为加速去库存,国家储备出库存积极,但由于我国小麦持续供过于求,其拍卖成交量持续处于低位。

  进口占比小。我国每年进口量在300-500万吨。2019年进口349万吨,同比增长1.64%,但占我国总消费量的比例约2%,对外依存度低。 

  我国小麦自给自足有余,但是高品质小麦短缺,我国主要从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农业机械、研发实力更强的国家进口高品质小麦。我国每年大量从这三个小麦主产国进口小麦的数量占我国每年进口小麦总量的90%以上。

  ❆

  3、大豆:进口来源有保障

  我国对大豆需求量巨大,每年需求量超过1亿吨。国家大力鼓励种植大豆。为保持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不会大幅下滑,近年政府不断增加大豆种植补贴。2019年我国大豆产量达1810万吨,同比增长13.4%,创历史新高。但从绝对数量来看,我国大豆产量依然难以满足国内需求。

  供给严重不足。中国对大豆的需求主要来自榨油、饲料需求,由于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养殖规模巨大,故我国对大豆的年需求量超过1亿吨,存在着巨大的供给缺口。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19年我国大豆消费量为1.05亿吨,其中榨油消费量为8880万吨,同比增加220万吨,同比2.5%;食用及工业消费量为1515万吨,同比增加15万吨。

  进口依赖度高。我国每年大豆需求量超过1亿吨,但自产量仅1600-1800万吨,进口成为我国大豆的重要来源。2017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历史高峰(金麒麟分析师)9549万吨,2018年后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大豆进口量稍有下滑,2019年大豆进口量为8851万吨。即便在进口下降、自产上升情况下,2019年我国大豆自给率依然仅17%,剩下83%依赖进口。

  我国大豆主要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主产国进口,三者占我国大豆总进口量的95%。正常年份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3000多万吨大豆,约占进口大豆总量的三分之一。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2018年美国大豆对中国出口减少1621万吨,下降近一半,巴西取代美国成为我国大豆进口的主要来源国,约占总进口量的75%。

  根据中美第一阶段贸易经贸协议,以2017年为基准,中国2020、2021年从美国进口农产品将分别增加125亿美元、195亿美元,此外中国将尽量额外多采购50亿美元的农产品。大豆成为增加农产品进口的关键品种,预计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将快速恢复。

  由于我国自身大豆供给严重不足,故而我国大豆库存消费比长期处于低位,2019年我国大豆库存消费比仅7.8%。

  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但其他主产国主动限制大豆出口可能性低。首先,大豆并非主粮。其次大豆出口对美国、巴西经济影响重大,其大豆总产量中超过50%用于对外贸易。大豆贸易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而且从中美经贸协议来看,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数量将大幅提升。

  ❆

  4、疫情推动全球粮食减产预期     

  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同时2019年持续高温、澳大利亚山火、非洲蝗灾等多因素叠加,全球粮食减产预期上升。

  近期部分国家出台了限制农产品出口政策。越南首先宣布禁止出口大米并储备稻米,随后哈萨斯坦,塞尔维亚,俄罗斯等多个国家也相继减少或禁止了部分农产品出口。

  当前疫情尚未对全球粮食供应形成明显影响,主要为减产预期造成扰动。当前部分国家因担忧疫情影响粮食安全而限制农产品,主要集中在粮食较为紧缺国家,粮食主产国尚未采取明确行动。当前情况尚未对全球粮食安全、贸易产生重大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 2019年全球谷物产量达到创纪录的27.15亿吨,比2018年增加2.3%。 

  需密切关注疫情发展,4、5月为关键时点。一方面,当前为北半球春季播种关键时节,疫情或将引起劳动力紧缺;另一方面,疫情导致全球交通、货运效率降低,生产物资将受影响。同时4-6月天气是影响非洲蝗灾是否能进一步繁殖的关键。若多重因素叠加,疫情持续发酵、非洲蝗灾持续扩大,届时会对全球粮食供给形成威胁。

  ❆

  5、投资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粮食减产预期升温,部分国家采取限制农产品出口措施。我国粮食安全供应充足,国际减产对我国粮食安全尚不构成威胁。我们认为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影响:

  1)全球减产预期导致国际农产品供需关系偏紧,加剧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从而带动国内价格上涨预期。建议关注我国粮食种植产业链:北大荒(600598.SH)、苏垦农发(601952.SH)、金健米业(600127.SH)等;关注上游种业公司:隆平高科(000998.SZ)、农发种业(002041.SZ)、银荃高科(300087.SH)、农发种业(600313.SH)等。

  2)为应对疫情影响,各国采取货币宽松政策,从而推升全球通胀预期,带动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建议关注亚盛集团(600108.SH)、新农开发(600359.SH)、新赛股份(600540.SH)。

  ❆

  6、风险分析

  疫情发展超预期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快速发展,一方面,若其进一步扩散,将引起劳动力、生产物资短缺等,国际粮食价格或将超预期。另一方面,若国内疫情出现反复,将对国内粮食生产产生影响。

  发生自然灾害风险:农业生产与天气等因素密切相关,异常天气、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将对粮食单产、种植面积等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引起粮食供给波动。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王涵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09 锐新科技 300828 --
  • 04-08 朝阳科技 002981 --
  • 04-08 安宁股份 002978 27.47
  • 04-02 越剑智能 603095 26.16
  • 04-01 成都先导 688222 20.5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