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股份怪现象:一边亏损,一边套现

安妮股份怪现象:一边亏损,一边套现
2024年06月05日 19:06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瑞财经 许淑敏

  安妮股份(维权)(002235.SZ)投资者索赔案,仍在持续进行。

  《2023年年度报告》披露,郭阿尾、贾梅等人以“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为案由,向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安妮股份,要求赔偿因虚假陈述给其造成的投资损失,标的金额为3.1亿元。

  安妮股份此前因旗下公司财务问题被立案调查,不仅被警告、处罚,而且也影响着市场对于安妮股份的信任度。

  业内开始质疑安妮股份的盈利能力,不少声音称其“概念大于业绩”。此前安妮股份频繁跨界收并购,炒“概念股”,布局遍布互联网、物流、VR、社交平台、数字版权等。

  尤其是安妮股份实控人林旭曦、张杰夫妇一度不断减持股份,自上市以来累计套现金额超10亿元。

  这几年,安妮股份扩张后遗症渐渐显现。从财报上看,安妮股份已经连续两年亏损,负债也与日俱增,资金越来越紧张。

  2008年-2023年,安妮股份总亏损已经超过12亿元。

  01

  业绩亏损

  连续两年巨额亏损之下,市场对于安妮股份持续发展表示担忧。

  在投资者活动上,投资者直接提问:在国九条的政策下,安妮股份是否存在 st风险?在多数股吧的评论中常见评论为st安妮,如不涉及st为何不予以正面回应?

  安妮股份方面终于回应称,“不存在国九条政策下的st风险”。

  但如若安妮股份连续三年产生亏损,依然会被实施风险警示。以当前业绩状况来看,安妮股份仍难以扭转亏损局面。

  财报显示,2023年,安妮股份营业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1.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8亿元,同比下降102.15%。其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公司在版权服务业务布局调整和应收账款坏账损失计提等方面的影响。

  安妮股份各项盈利指标均呈下降趋势。2023年,安妮股份毛利率为17.84%,同比下降1.09个百分点;净利率为-75.73%,较上年同期下降37.23个百分点。

  根据年报,安妮股份主要业务为商务信息用纸业务、防伪溯源系统业务及版权综合服务。

  分产品来看,商务信息用纸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5.53%,占营业收入的41.64%。防伪溯源系统收入同比下降0.34%,票据印刷收入则同比增长0.86%。

  从毛利率看,商务信息用纸、防伪溯源系统、票据印刷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5.99%、20.38%、20.10%。可见,占据近半营收的商务信息用纸业务,实际上毛利率最低,难以贡献太多盈利。

  与此同时,安妮股份总资产正不断缩水,2021年-2023年,安妮股份总资产分别为15.05亿元、12.68亿元、11.86亿元。

  但负债总额却在不断上涨。2023年,安妮股份负债合计4.55亿元,较上年末的2.61亿元大幅增加1.9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8.38%,而上年度为20.59%。

  不断增加的财务杠杆,或与安妮股份资金紧张相关。

  去年,安妮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54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00.79%,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政府补贴及退税较上年同期减少及保证金支出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截至2023年底,安妮股份货币资金2.14亿元,对比上年度2.84亿元减少4.41%。

  进入今年一季度,安妮股份业绩继续处于下滑状态。

  期内,安妮股份实现营业收入7009万元,同比下降7.32%,归母净利润335万元,同比下降37.30%,销售毛利率20.67%,同比下降6.01个百分点。

  2024年一季度,安妮股份资产负债率为36.76%,同比上升18.51个百分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依然为负值,达到-0.13亿元。

  02

  资本迷局

  市场对于安妮股份充满不安感,很大程度在于,过去几年,安妮股份频繁收并购、盈利不甚稳定。

  自2012年开始,安妮股份开始布局互联网彩票业务,次年又进入物联网赛道,随之投资进入VR领、收购社交平台,更于2016年收购了主营数字版权的畅元国讯。

  其所进入的,都是当时的热点领域。

  当前,安妮股份业务领域已经遍及互联网、彩票、物联网、VR、社交平台、数字版权、大数据、数字营销等。

  业内质疑安妮股份玩的是资本游戏,叶檀财经曾评论,“根据公司近些年只蹭热点,不做业务的习性,很难相信他们会踏踏实实做出一家企业,更大的可能性还是定增、并购、套现等,继续玩资本游戏。”

  例如,去年初,数字经济概念板块走强,安妮股份股价曾连续六天涨停。但另一边,安妮股份数字版权业务的业绩,却接连缩水。

  2021年-2023年,版权技术及保护业务收入分别为1700万元、972万元,638万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4.32%、2.69%、1.73%,持续下跌。

  概念大于业绩,安妮股份始终陷于亏损泥潭。

  其于2008年5月16日上市,至今已经15年时间。据瑞财经计算,2008年-2023年,安妮股份总亏损已经超过12亿元。

  期间,伴随着安妮股份因财务问题被罚的先例。

  首次被罚是于2010年,安妮股份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最终被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

  经证监会查明,安妮股份在2008年虚增营业收入6900.77万元,虚增营业成本5291.63万元,虚增利润1609.13万元。

  第二次被罚是于2021年,安妮股份收到厦门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经证监会查明,因子公司微梦想虚构交易及销售收入,安妮股份2015年虚增营业收入1065.96万元,虚增利润总额876.22万元,虚增的利润总额占安妮股份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为31.89%。

  依据相关规定,厦门证监局对安妮股份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罚款30万元;对时任安妮股份董事长兼代总经理张杰、时任安妮股份财务总监许志强、时任安妮股份监事李昌儒、时任微梦想董事及原实控人韩燕东、时任微梦想总经理蒙欣均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罚款10万元、6万元、3万元、30万元、30万元。

  屡次涉及财务问题,投资者对于安妮股份的信任度也不断降低。

  03

  减持套现

  安妮股份是由林旭曦与张杰夫妇创立,实控人为林旭曦,但其并未在上市公司内部任高管职位。

  在林旭曦的百度贝壳介绍当中,罕见地提及了夫妇两人的爱情故事。据描述,“安妮”是张杰妻子林旭曦的英文名,员工们一般亲切地称之为安总。

  林旭曦是福州仓山人,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而张杰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总体设计专业,都是共同的理工科背景。

  关于两人分工,上面亦提及“和其他企业不一样,张杰作为董事长主要负责战略的构想,林旭曦多负责规划的具体分块和实施。”

  而他们的终极目标,不在于追逐财富,而是打造福建的“华为”。

  但比起华为踏实干实业的态度,林旭曦、张杰夫妇所走的路径,似乎大相径庭。

  在一路收购热门概念股、推高股价后,二人便开启了减持套现的操作。

  从2011年到2020年,林旭曦、张杰不间断通过大宗交易和二级市场减持安妮股份的股份。据网上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上市以来,林旭曦、张杰夫妇累计减持套现了11.53亿。

  比较大的一笔是2013年,二人通过大宗交易累计减持套现2.58亿,其次是于2016年,张杰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套现1.9亿。

  2020年,张杰仍减持了567.5万股,此后几年,张杰、林旭曦均无减持动作。根据2023年报显示,林旭曦持股8666.9万股,持股比例14.95%,为第一大股东,其次为张杰,持股3449.3万股,持股比例5.95%。

  但对于投资者,安妮股份分红次数少之又少。上市15年,有且仅有三次分红,分红金额仅为6100万元。

  但公司高管薪酬却上涨。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安妮股份高管薪酬共460.37万元,同比上年度的420.29万元上涨40万元。

  不过,张杰2023年领取的薪酬为58.65万元,较上一年度年薪减少1.35万元,降幅2.25%。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恒星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