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面“赚10亿”,科大讯飞董事长减持套现23.5亿还债,公司上半年净利下滑73%

账面“赚10亿”,科大讯飞董事长减持套现23.5亿还债,公司上半年净利下滑73%
2023年08月15日 19:56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新财富杂志

  8月14日,科大讯飞公告,当日董事长刘庆峰减持3995.61万股公司股份,占流通股总数的1.8778%。据北京商报,刘庆峰仅减持了两年前认购股份数量的56.75%,就足以偿还前次认购所筹措的借款。经计算,刘庆峰8月14日减持价格与两年前发行价格相比增加76.21%,此次减持净赚约10.16亿元。

  在8月11日交出一份不及预期的半年报后,8月14日科大讯飞(002230. SZ)再度抛出一份重磅公告,董事长刘庆峰通过大宗交易卖出1.73%股权。

  刘庆峰当日通过大宗交易卖出公司部分股份。根据科大讯飞公告,刘庆峰共出售3996万股,涉及金额23.5亿元,持股比例则由7.27%缩减至5.54%。科大讯飞表示,刘庆峰减持是因2021年增持筹资借款的23.5亿元债务到期,需要偿还借款本金。

  Wind数据显示,科大讯飞8月14日大宗交易成交3995.61万股,成交额23.5亿元,与刘庆峰减持股数相当。据北京商报,科大讯飞大宗交易的成交均价58.82元,较市场收盘价63.98元折价8.07%,较当年增持价33.58元溢价75%。这一买一卖间,刘庆峰将大赚约10.16亿元。

  截至8月15日收盘,科大讯飞收涨0.03%,收盘价为64元/股,总市值为1482亿元。

  01

  为提高实控人控股比例曾借款定增

  8月14日,科大讯飞披露的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详细记录了23.5亿元债务的来龙去脉。

  由于刘庆峰在创业过程中,经历较多轮融资,导致作为公司实控人的刘庆峰个人持股比例较低。2021年初,刘庆峰直接与间接持有公司股权的比例合计仅为6.71%,低于单一最大股东中国移动的持股比例11.60%。

  为了稳定公司控制权,科大讯飞创业团队成员将表决权等权利委托给刘庆峰,使得其投票权比例达到12.43% ,略高于中国移动的0.83%;同时与股东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科大控股” )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使得实际控制人拥有表决权的股权比例合计达到16.17% 。

  然而,刘庆峰与科大控股一致行动这一做法,在 2020年底面临可能的政策变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高校“逐步实现高校与下属公司剥离”。

  考虑到《一致行动协议》的存续面临较大的不确认性,进而影响到公司控制权稳定,同时也为满足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带来的营运资金需求,提升抗风险能力,2021年科大讯飞启动增发,由实际控制人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最终,刘庆峰通过质押融资筹款23.5亿元参与增发,累计认购7040万股股份,刘庆峰及科大控股控制表决权的比例变为18.56%。

  02

  增发价不足套现均价的六成

  据北京商报,刘庆峰于2021年认购科大讯飞股份之时,增发价格仅为此次成交均价的56.75%。这一买一卖间,刘庆峰大赚逾10亿元。

  回顾科大讯飞过往公告,2021年,科大讯飞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格为33.38元/股,发行数量为7639.3万股,募集资金总额约为25.5亿元。发行对象为刘庆峰及言知科技,其中刘庆峰认购7040.14万股股份,认购金额约为23.5亿元;言知科技认购股份数量为599.16万股,认购金额约为2亿元。

  也就是说,刘庆峰仅减持了两年前认购股份数量的56.75%,就足以偿还前次认购所筹措的借款。经计算,刘庆峰8月14日减持价格与两年前发行价格相比增加76.21%,此次减持净赚约10.16亿元。

  公告显示,上述非公开发行股票于2021年7月19日上市,限售期为18个月,从上市首日起算,可上市流通时间为2023年1月19日。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刘庆峰持股比例超过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成为科大讯飞第二大股东。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大讯飞董事长借钱增发、套现还贷的行为是一种常见的融资手段,但其合理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评估。从财务角度来看,该行为可以帮助其偿还借款本金,缓解了个人资金压力。同时,科大讯飞的股价也在此过程中得到支撑,有助于维护市场信心。然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套现行为可能会引发一定程度的担忧。一方面,董事长减持股份可能会被市场解读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对投资者信心造成影响。另一方面,董事长大量套现可能会导致股价下跌,对投资者的权益造成影响。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则认为,借贷资金是上市公司持股股东用以增发股份的手段,上市公司在增发股份的过程中股民可能对其股票更具青睐和信心,使公司股价向好、盈利更佳,因此借贷资金来增发是很多上市公司都会采取的做法,但借贷增发后套现赚差利的行为,虽然获得了短暂的差利,却会打击股票市场信心,挫伤股民积极性,伤害股民利益,损伤投资者的权益。对于科大讯飞这一情况,需要综合考虑减持比例、减持价格、市场影响等因素,以评估其对投资者权益的影响。

  03

  录得最差半年报

  净资产收益率不足0.5%

  8月12日,科大讯飞发布2023年半年报。

  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42亿元,同比下降2.26%;归母净利润7357.2万元,同比下降73.5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3.04亿元,同比下降208.99%。

  回望科大讯飞自2008年登陆A股市场后的16份半年报,科大讯飞的归属净利润已不及2013年水平,而扣非净利润首次录得亏损。

  对此,科大讯飞表示,业绩下滑主要系公司应对美国极限施压,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产业链可控等方面坚定投入的同时,加大通用人工智能认知大模型的战略投入。

  截至2023年6月末,科大讯飞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29亿元,其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5.06亿元,同比下降8.29%。

  Wind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科大讯飞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已经低至0.45%,同样是自2008年起最差水平。销售净利率仅为0.19%,而2022年同期还为3.02%。

  并且,2023年上半年科大讯飞的营业现金比率已至-19.50%。

  尽管这份半年报并不好看,但从第一季度业绩的全面下滑,到第二季度的回暖,科大讯飞开年的不利局面算是有所扭转,并且试图开启复苏周期。而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今年5月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的推出。

  04

  资产负债率创新高

  借款攀升、资金缩水

  对于科大讯飞而言,2023年甚至是往后多年的关键词,一定会是“讯飞星火大模型”。

  科大讯飞分别于5月6日、6月9日先后发布了星火认知大模型V1.0版本和V1.5版本。科大讯飞表示,V1.5版本开发问答取得突破,逻辑推理和数学能力升级、多轮对话能力升级,拥有跨领域的知识和语言理解能力。

  目前,讯飞星火不论是官网、App或是小程序,仍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及公司信息才可以审核使用,尚未完全对公众开放。

  众所周知,借着ChatGPT的“东风”,国内一批人工智能相关上市公司及AI初创公司的股价和估值扶摇直上,即便ChatGPT热度已大不如前,但国内仍有超过百家公司将未来目标专注于大模型。

  而人工智能向来又是一条烧钱的赛道。2023年半年报中,科大讯飞所体现出的资本结构与偿债能力,虽然不能说是“极差”,但亦有所趋于劣势。

  截至2023年6月末,科大讯飞的资产负债率达到49.83%,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同期,科大讯飞货币资金为36.97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14.93%;而短期借款为9.34亿元、长期借款为29.80亿元,较2022年末分别增加156.59%、73.86%,并还存在着5.88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但是,对于大手笔投入发展的星火大模型,其实目前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中,有投资者表示,GPT5发布在即,国内充其量才接近GPT3水平,而星火大模型10月末才可能对标GPT3.5。同时,投资者发出灵魂疑问,什么时候才能超越GPT4?

  对此,科大讯飞并未直面问题,表示会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升级迭代里程碑计划。

  在此前7月10日的投资者调研纪要中,曾有机构提问“讯飞星火大模型预计何时能够正式开放商用”。科大讯飞提到多项方针政策以及公司荣誉,但对于时间却仅表示“全面开放商用时间可期,有信心成为第一批的厂商”。

  纵观科大讯飞的业务布局,既涵盖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传统项目,亦涉及自动驾驶、元宇宙等这些年的新晋风口,整体调性上与活在风口里的AI四小龙等玩家别无二致。

  相较于重点发力G端与B端的其他玩家,科大讯飞在C端布局甚早,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其规避了AIGC爆发之前,科技语境对于AI的商业化“凝视”。

  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以智慧城市为代表的ToG业务营收下滑明显,营收占比亦在收缩,数字政府行业应用、智慧政法行业应用营收分别同比下滑41.06%、20.21%。这意味着,靠G端输血的逻辑,不适用于现阶段的AI赛道。

  不过,纵使科大讯飞靠着G-B-C路线实现了转身,但沉寂的AI语境,以及同地域绑定较强的业务面,依然阻碍着科大讯飞迈向更高的台阶。2023年第一季度,科大讯飞营收78.41亿元,同比下降2.26%;归母净利润7357.20万元,同比下降73.54%,各方面表现均难言理想。

  而就在这时,ChatGPT爆火所掀起的AIGC热潮,在此背景下,科技巨头纷纷加深布局,本就是局内人的科大讯飞则顺应潮流,于今年5月推出星火大模型。

  星火大模型虽是通用大模型,科大讯飞亦在发布会上为其锚定了诸多应用场景,但其并没有陷入通用大模型的商业化怪圈,而是在第一时间将之植入了以AI学习机为代表的消费产品。

  虽说在此之前,科大讯飞旗下的AI学习产品就已经在教育硬件领域站稳了脚跟,并在“后双减时代”的窗口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惜,看上这门生意的巨头不止科大讯飞一家,不乏步步高(维权)、读书郎等渠道能力极强的老牌厂商,以及百度、网易有道等互联网玩家——在激烈的竞争语境中,科大讯飞的优势并不明显。

  星火大模型,则为科大讯飞构筑出了短暂的壁垒,使其在红海中找到了差异化方舟。数据显示,搭载星火大模型的讯飞AI学习机,GMV在这两个月分别增长136%和217%,推动科大讯飞C端智能硬件GMV5-6月同比翻倍增长,创下历史新高。

  财报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科大讯飞营收49.54 亿元,同比增长9.68%,环比增长71.56%,毛利19.38亿元,同比增长7.80%,环比增长60.21%——可见,C端业务的起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科大讯飞第一季度的不利局面。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科大讯飞下一阶段的走向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C端市场、教育领域以及大模型所带来的正向反馈能持续多久。

  同为老牌AI玩家,得益于“GBC”的全面发展,科大讯飞并没有陷入此前AI四小龙的困境,今年以来的AIGC热潮,更是为其添了一把火,使其最爱的“C端故事”愈发动听。只是,这把火能燃多久,目前仍是未知数。

  05

  此前曾多次增减持

  澎湃新闻注意到,刘庆峰先后四次增持、两次减持公司股票。

  第一次在2013年,为引入战略投资者中国移动时保持实际控制权借款3亿元增持; 第二次在2015年8月股灾中,用自有资金增持300万元(相当于2014年的薪酬);2018年10月股灾中,用自有资金增持1200万元(相当于2015-2017年的薪酬);第四次就是在2021年1月,为巩固公司控制权,满足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带来的营运资金需求,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刘庆峰通过质押融资等方式借款筹集资金23.5亿元,用于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 

  除本次减持外,另一次减持发生在2020年初,为偿还中国移动入股时跟投的借款本金,刘庆峰曾进行过一次减持。 

  据披露,刘庆峰于2013年在引入战略投资者中国移动时为稳定公司控制权,筹集资金3亿元增持股票,2020年初,由于相关债务的还款压力而不得不减持股票。为了避免对二级市场的冲击,刘庆峰采用大宗交易的方式并付出对应的折扣代价减持900万股,减持金额3亿元全部用于偿还欠款本金。 

  科大讯飞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最后强调道,公司上市十五年来,刘庆峰坚定看好人工智能行业和科大讯飞发展前景,先后四次增持、两次减持公司股票,仅有的两次减持均是为偿还借款,“没有多卖1分钱股份用于消费”,而“当初所借款项均投入了科大讯飞生产经营”。

  06

  行业“减持潮”已经出现

  据证券时报,今年2月以来,人工智能投资热潮涌现,在全球上演了一波“造富神话”。以在云技术领域深耕多年的美国甲骨文公司为例,其股价从3月13日最低82.04美元/股一路上涨至6月22日收盘120.58美元/股,期间涨幅接近47%。

  在6月15日达到高点127.54美元/股,总市值一度突破3460亿美元,截至北京时间6月23日中午12点,据福布斯实时排行榜数据,埃利森凭15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48亿元)的身家位列全球富豪榜第四位,仅次于15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970亿元)身家的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

  不过美东时间6月22日晚有文件显示,埃利森在6月20日至6月22日期间行使到期期权,以每股30.11美元的价格获得了525万股股票。在此期间,他以平均每股122美元的价格出售了相同数量的股票。这意味着埃利森通过此次操作获得了约4.8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6亿元)的巨额利润。

  对AI领域的投资者和手持股票的相关公司高管而言,AI的投资热潮或许也意味着“出手时机”的到来。近期,就有多家国内外AI领域上市公司遭遇减持。

  除了埃利森出售甲骨文股票获得约4.82亿美元的利润之外,英伟达近期也遭遇了密集减持。今年6月初,欧洲金融世家罗斯柴尔德家族旗下的资管机构爱德蒙得洛希尔资产管理公司高层透露,公司自2020年年底以来一直超配英伟达,目前已经部分获利了结。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的文件显示,英伟达董事哈维·琼斯(Harvey Jones)于6月13日减持119795股,价值4829.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47亿元)。6月14日,英伟达董事坦奇·科克斯(Tench Coxe)减持50000股,价值2110.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2亿元)。6月16日,英伟达董事马克·史蒂文斯(Mark Stevens)于6月16日减持118,602股,价值5112.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67亿元)。

  6月7日晚,剑桥科技发布公告称,持股占公司总股本2.95%的股东上海康宜桥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康宜桥”)计划减持,减持股份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95%。从持股比例和减持计划来看,康宜桥这次是打算“清仓式减持”。

  同时,根据港交所披露消息,6月15日,阿里巴巴以平均每股2.267港元卖出5000万股商汤科技股票,套现约1.13亿港元,持股比例从6.1%降至5.91%。此前在6月5日,阿里巴巴还减持了7000万股商汤科技股票,套现约1.54亿港元。从去年11月以来,阿里巴巴已经连续4次减持商汤科技股票,合计套现金额超过4亿港元。

  6月20日晚,昆仑万维发公告成,公司股东李琼拟减持不超过3586.86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按照6月20日收盘价62.93元/股进行估算,李琼此次减持计划金额约22亿元,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安排。除此之外,李琼为支持公司AGI和AIGC业务长期发展,将减持股份税后所得的50%以上金额出借给公司,借款利息为年利率2.5%。据了解,李琼是昆仑万维创始人周亚辉的前妻。

  不过减持消息披露之后,6月21日昆仑万维就出现了“20cm跌停”,截至收盘股价为50.34元/股。昆仑万维也收到了深交所关注函,深交所要求昆仑万维解释“结合近期股价波动情况、上述回复情况等详细说明你公司及相关人员是否存在借助市场热点操纵股价、配合李琼减持的情形,是否存在其他违规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形”等问题。

  有研报表示,前期提前下注+部分AI风口公司股东减持等负面舆情,导致近期顺周期(尤其是地产链)和TMT板块均出现明显调整。

现在送您60元福利红包,直接提现不套路~~~快来参与活动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红卜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23 金帝股份 603270 --
  • 08-22 民生健康 301507 --
  • 08-21 儒竞科技 301525 --
  • 08-16 泰凌微 688591 24.98
  • 08-15 多浦乐 301528 71.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