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两重天”下的现代汽车野心

“冰火两重天”下的现代汽车野心
2023年05月14日 06:56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进入中国市场已经三十年的现代,有了新的“野望”。

  在2023的上海车展上,韩国现代不但带来十余款车型强势参展,同时还拉开了N品牌入华新篇章的序幕,并展示了旗下纯电动E-GMP平台。

  现代之所以在中国不遗余力“鼓吹”电动车,其实是为了配合其宏伟的目标——到2030年,通过旗下现代汽车、起亚和Genesis电动车型的联合销售,将成为世界三大电动汽车生产之一。

  众所周知,现在全球电动汽车头两把交椅分别是中国的比亚迪和美国的特斯拉。根据 SNE Research, 2022年现代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排名中排名第六,为510万辆,比2021年增长了40.9%。而现代目前只能排到第六。

  要实现2020进军前三,至少需要在未来7年内打败Stellantis、通用和大众这三大强劲敌手。

  不过从现代目前的经营状况看,其中国和全球的业绩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特点,因此“现代2030”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因地制宜,抓住不同地区的机遇。

  图片来源:visual capitalist

  中国市场,一手好牌打烂?

  即使抛开燃油还是电动不谈,现代汽车在中国已成明日黄花:2016年是现代在中国的高光时刻。当年主要的合资公司北京现代销量达到巅峰,跻身“百万俱乐部”。

  但到了2017年,北京现代以27.8%的幅度断崖式下降,年度销量跌至81.6万辆。跌落百万销量神坛,

  到了2022年,现代集团旗下所有品牌在中国市场仅卖出34.3万辆,下跌幅度近三成,且连续六年下跌,彻底把一手好牌打烂。

  图片来源:DearAuto

  整体的业绩如此之差,电动车在中国更是几乎没有存在感:截至目前,

  北京现代在华上市的新能源车型少得可怜,且全部都是“油改电”而来,

  不要说和国产“新势力”较劲了,就是和同为老牌车企的大众福特比也毫无可比性。

  北京现代这么“摆烂”,同门旗下的起亚坐不住了:今年3月20日,在起亚中国新能源战略发布会上,起亚中国发布了中长期电动化蓝图,宣告向电动化品牌全面转型,全面进军中国电动车市场。

  起亚转型电动的目标很宏伟:到2027年,起亚中国将共计推出6款EV车型;到2030年,实现EV车型年销量18万辆的目标,销量占比达到40%。

  但即使这一目标能够实现,也不到2022年全中国EV销量(超过600万辆)的3%。

  现代集团在中国的“滑铁卢”原因有很多,外有一众海内外竞品的挤压,内有自身原因,例如性价比不行、质量不尽如人意(“黑屏门”、“机油门”、中国和韩国产品配置双标)等。

  很难想象,要想跻身全球电动车前三的现代,会对中国市场的惨淡视若无睹:

  今年一季度,整个现代集团在中国的销量约8万辆,同比下降30%,市场份额不足1.5%,远低于其全球平均市占率7.3%。

  但某位知名学者曾经宣称,以后世界上就两个国家,中国和外国。现代集团野心的“底气”在于,

  虽然中国市场不行,但是我们全球市场行啊!无论是整体还是单论电动车,现代的全球业绩颇多亮点。

  全球市场,高歌猛进?

  2022年,现代虽然在中国市场仅卖出34.3万辆,同比下降3成,但全球销量高达684.5万辆,仅次于丰田和大众,同比还上涨了2.7%。

  今年一季度,现代汽车全球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销量同比增长12%至135.79万辆。盈利水平更是水涨船高,销售额37.7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64.56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3.3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2.12亿元)同比增长109.49%,利润率甚至超过了行业标杆丰田汽车。

  在电动车领域,中国内外“冰火两重天”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就以其“当红炸子鸡”——

  纯电品牌IONIQ(艾尼氪)为例,目前依然在“加速引入”中国市场,

  并且传了两年的IONIQ 5,至今丝毫没有落地迹象。对此现代给出的解释是“在电动车领域,北京现代在学习各个自主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现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投入新款电动车十分谨慎”。

  这话讲得明白一点就是,在特斯拉和国产品牌的拼命厮杀下,目前的中国电动车市场早已成为一片红海,现代IONIQ即使想进来,估计也会被杀得“片甲不留”。据分析,

  IONIQ 5在中国国产后的定价可能要30万,和“友商”品牌根本无法竞争,

  还是远离为好。

  但是反观全球,“高攀不上”中国市场的现代,在全球似乎一路高歌。

  整个2022年,

  在美国新能源车TOP 10榜单中,现代IONIQ 5和起亚EV 6拿下两席,笔者的朋友在美国亚特兰大时候买的就是后者;在欧洲的TOP20榜单中,韩国车拿下4席。

  最近八年,现代在中国的销量减少了接近140万辆,但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也从当初的22.8%降低至5.8%,换句话说,

  现代,已经不太care中国市场了。

  正如

  现代高层所言,一季度利润大增“主要靠美国和欧洲的推动”。

  为了确保2030年目标顺利实现,目前现代正在三个方向“发力”:

  建设新工厂和平台、扩大EV生产线和产能。

  好戏还在后头呢

  造汽车离不开研发模型。按照首席执行官张在勋(Jaehoon Chang)的说法,现代现在正在开发另外两个平台,到2030年拥有18种模型。目标到2030年左右实现200万辆电动汽车销量。

  对于王牌产品IONIQ,现代也显得非常有信心。

  按照张在勋的说法:明年还会推出另一款电动汽车IONIQ 7,三排座位的SUV。此外,现代汽车计划在2025年推出基于其两个新EV平台eM和eS的车辆,预计这会使得车辆开发更高效,生产成本也会进一步削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节节败退,现代对中国市场似乎依然充满信心。张在勋表示,正在考虑的第一步是如何优化中国的运营能力,下一步应该是专注于产品组合,加上良好的硬件、软件、设计功能,一定会对中国客户具有吸引力。

  从财务角度而言,现代汽车完全可以退出中国市场了,但是现代汽车还是苦苦支撑,原因也不难理解,现在还需要在中国市场积累经验,不然在其它市场会被中国汽车所蚕食。

  现代“狂飙”,和宏观经济也脱不了干系:

  在全球经济增长停滞,通胀高企的情况下,消费者需要的是更廉价、性价比更高的车型。

  这也是近两年,现代能在全球逆势上扬的主要原因。

  但在性价比方面,中企显然有着更为丰富的经验:

  今年1-3月,中国汽车企业出口99.4万辆,同比增长70.6%,已经超过日本、德国、韩国,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大国。

  除了单纯出口外,中国车企正在包括欧洲、中东、东南亚、南美等地开设工厂,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与汽车巨头开始短兵相接。但从下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

  中国品牌车企在海外的工厂产能普遍较小,形成规模还需假以时日,和其它企业竞争非一朝一夕之功。

  结语

  在韩国证券经纪公司看来,现代在全球表现强劲的原因还有燃油车市场迎来了窗口期。

  三星证券分析师Im Eun-yeong表示“随着汽车制造商转而生产电动汽车,内燃机汽车行业竞争已变得不那么激烈。目前,内燃机汽车的库存出现短缺,因此相关固定成本出现下降。”不过,他同时也指出,预计这样的市场环境将至少持续两年。

  换句话说,

  两年之后,电动汽车市场将成为全球汽车制造商之间的主要竞争战场。

  到那时,前有一众欧美老牌车企觉醒,内有中国车企出海淘金,现代还能否维持现在这样的高速增长还是未知数,至于电动汽车全球前三的目标,也只有拭目以待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财经早餐)

炒股开户享福利,送投顾服务60天体验权,一对一指导服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婉莹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16 星昊医药 430017 12.3
  • 05-15 同星科技 301252 31.48
  • 05-12 美邦科技 832471 10.74
  • 05-12 英特科技 301399 43.99
  • 05-12 亚华电子 301337 32.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