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赚1亿、雷军退出,车来了奔赴港交所

年赚1亿、雷军退出,车来了奔赴港交所
2024年06月07日 07:01 澎湃新闻

专题:“公交神器”车来了赴港递表 滴滴、阿里们押错了宝?

这家公司曾一度被雷军、滴滴、阿里看好。

近日,“车来了”APP开发公司元光科技(MetaLight Inc.)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元光科技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数据智能公司。

其中,“车来了”为其当前主要产品,目前已培养了庞大而活跃的用户群,截至2023年12月31日,“车来了”用户数超过2.6亿,2023年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超2500万,业务地域范围已扩展至全中国近450个城市及乡镇。

通过“车来了”,用户可以实时查询公交车位置和到站时间,但不能提供乘车服务。

从功能上看,“车来了”是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等一站式出行平台的子集。

从市场份额看,“车来了”在中国公交领域时序数据服务市场排名第三。

今年4月,元光科技在“车来了”新增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功能,用户可以使用语音指令查询估计公车到达时间、车站位置、通勤路线规划以及其他公交资讯。

天眼查显示,元光科技自2013年至今11年以来共获得6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雷军、阿里巴巴、弘道资本等明星投资方。

招股书显示,IPO前滴滴持有元光科技18.11%的股份,为最大外部投资方;阿里自亦持有元光科技超10%的股份。

不过,此番IPO前,雷军完全退出了公司股东行列,而阿里、滴滴则纷纷减持。

营收方面,元光科技近三年营收均超1亿元。

不过,亮眼的表现下也有隐忧。

从产品结构来看,元光科技收入来源于移动广告服务和数据技术服务。不过其中主要来自移动广告服务收入,其占比超九成。

近三年,元光科技移动广告服务产生的收入分别为1.56亿元、1.15亿元及1.68亿元,分别占公司同年总收入的约95.6%、85.2%及96.2%。

九成靠广告的模式,也让“车来了”的故事变得有些不那么好看。

同时,车来了App只提供信息,并不是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而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甚至滴滴平台即可查看公交信息,也可进行出行交易。

一站式出行平台竞争激烈,也给“车来了”的未来蒙上了一层乌云。

此去香港IPO,是一厢情愿还是双向奔赴呢?

“车来了”的竞争力和短板分别体现在哪里?

“车来了”,未来何处去?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魏蔚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雷军走了,但金山WPS还是可以学一下,这样的“车来了”才有未来。

即插即用、用后就走的工具类APP,往往切中的是用户的某种垂类刚需,“车来了”就是如此。

其优势在于大平台没有介入的实时公交信息查询,但短板在于这样的垂类并不是独有护城河。

一些综合类地图App已经通过接入智慧城市大数据而达成了同样效果。

如果不能不断拓展大平台尚未及时布局的消费者垂类痛点,就会很快被综合服务平台的流量所吞没。

目前而言,工具类应用破局较为成功的不多。

但例如WPS,就从一个纯粹工具,通过嵌入社交网络的小程序,形成了爆发式增长和用户活性激增,并在协同式办公上开辟新的场景。

此外,WPS也没有躺平,同时也开始侵入其他工具类应用如绘图、海报模版等领域,并通过人工智能来形成一定的差异化护城河,并找到了一些UGC(用户产生内容)的新方式和用户付费的新场景。

这种打法,反而才会“车来了”后续的破局点,即:

目前的“车来了”的原有用户刚需,正在变成其他综合类平台的养料,眼前的盈利是暂时的,且盈利场景单一锁定在广告之上,也是脆弱的。

当务之急则是围绕城市交通更多痛点,和智慧城市服务相融合,找到更多垂直细分领域,来实现续命和新增长点探索。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雷军 滴滴 公交 港交所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