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热钱正在涌向IPO打新!打新赚钱效应大增,84只新股仅1只破发,中一签最高获利近15万

更多热钱正在涌向IPO打新!打新赚钱效应大增,84只新股仅1只破发,中一签最高获利近15万
2024年06月18日 00:48 21世纪经济报道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相关阅读】“大肉签”再现,A股打新市场又热闹了  

  龙年A股打新生态巨变,平均涨幅近2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崔文静 北京报道 在经历持续数月的新股破发后,A股打新再度步入稳赚不赔阶段。

  2021年9月起,破发新股一度密集出现;然而,自2023年10月下旬后A股开始鲜见破发者。

  Wind数据显示,在2023年10月23日至2024年6月16日期间上市的84只新股中,仅有今年2月8日登陆科创板的上海合晶一家公司出现破发,48家上市公司首日股价翻倍,上市首日涨幅在200%以上的亦多达13家。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在上市首日大涨的个股,四五个月后股价却跌破发行价,有的较发行价跌幅更是超过30%。

  针对这一现象,业内人士认为其背后三点值得特别关注:首先,打新稳赚不赔本质上是因市场信息不对称、A股定价机制与公司基本面不匹配导致的。后续随着发行节奏常态化、新股估值回归等,新一轮新股破发潮或将出现。其次,上市首日大涨个股数月后跌破发行价,存在借打新进行短期投机的可能,新股与次新股更易成为庄家炒作的首选之地。再者,普通散户投资者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股票上市大涨并不等同于可投资价值高,切勿盲目跟从市场短线资金追涨杀跌。

  更多热钱正在涌向IPO打新。

  打新稳赚不赔,是A股长期以来的现象之一。2021年以来,新股破发渐次增加,并于当年9月起破发新股密集出现。仅仅1年后,打新再度成为“抢到即是赚到”的香饽饽。

  Wind数据显示,2023年10月23日至2024年6月16日,沪深北交易所共有84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却只有上海合晶一家公司,其跌幅仅为6.31%;上市首日涨幅在20%以内的新股也只有4家公司;73家公司首日涨幅在50%以上,占比86.90%;48家上市公司首日股价翻倍,占比57.14%;阿为特百通能源汇成真空利安科技宏盛华源中远通肯特股份坤博精工宏鑫科技西磁科技万达轴承达利凯普诺瓦星云等13家公司上市首日涨幅更是超200%。

  与新股上市首日股价大涨相伴随的,是颇为可观的打新收入。

  据Wind数据显示,以新股上市首日最高价计算,上述84家新股中,每中一签(500股)能够获得的最高打新收入高达14.59万元,即2024年2月8日登陆创业板的诺瓦星云;6月21日科创板上市的C达梦每中一签收益亦高达11.32万元;6月7日创业板上市新股利安科技一签获利高达7.59万元;汇成真空、肯特股份、骏鼎达贝隆精密、万达轴承、瑞迪智驱美信科技艾罗能源广合科技等公司每签收益也在2万元以上,上述个股上市日期均为2024年。

  新股上市首日股价大涨,破发率持续走低,原因何在?根据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分析,本质上是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A股定价机制与公司基本面不匹配导致的。具体源自三大因素:首先,在严把“入口关”,加强上市审核,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等政策要求下,IPO发行节奏放缓,新股发行量减少。其次,对高定价超募现象的监管加强,新股发行价走低,更加容易吸引资金。再者,在发行监管政策调整下,新发行上市企业整体在行业竞争、盈利能力、公司治理水平等方面质量有所提升,资金加速流入。

  谈及打新稳赚不赔持续性,在田轩表示,目前来看,在新“国九条”等政策下,上市门槛有所提高,审核把关和信息披露要求更为严格,相较以往,业绩差、公司治理不完善的企业上市的情况将大大减少,打新赚钱效应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随着发行节奏常态化、新股估值回归以及A股定价机制的逐步完善,故意压低股价或通过炒作新股抬高股价进行短期获利的投机现象也会减少,打新赚钱效应将逐步弱化。后续若出现上市发行审核加速,定价约束放松等情况,可能会出现新一轮新股破发潮。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股上市首日普遍大涨,但数月后股价下跌者大有所在,有些个股甚至跌破发行价。

  截至6月16日,前述84只新股中,已经有14只跌破发行价,上市时间在2023年10月30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其中,麦加芯彩跌幅最大,已经较发行价跌去32.01%,而其上市首日股价曾上涨28.75%。

  上市首日股价大涨139.84%的德冠新材,股价也较发行价跌去18.46%。上市首日股价上涨66.60%的美心翼申、上涨42.69%的腾达科技、上涨37.20%的兴欣新材、上涨33.68%的索宝蛋白等,如今股价较之发行价亦跌超12%。

  新股上市首日暴涨,数月后股价却普遍下滑甚至跌破发行价,背后原因有哪些?

  田轩分析表示,首先,客观上或与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等因素有关,但主要是企业自身发展不具备可持续性,在业务发展模式、经营管理水平、中远期布局等方面不符合市场预期。

  其次,新股暴涨后暴跌揭示了上市发行过程中,企业可能存在“包装”、“粉饰业绩”、“带病闯关”等行为,中介机构存在履职尽责不到位,定价不合理,监管机构存在审核不严等情况。

  再者,上市发行时不排除借打新进行短期投机的现象。应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职责,加强信息披露,完善市场化定价机制,加大对粉饰报表、“欺诈发行”、故意操纵市场等行为处罚力度。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新股、次新股由于限售股数量大,流动股盘子小,更易成为庄家炒作的首选之地,因而股价存在相对更高的波动空间。

  此前,“垃圾股”也是庄家的操作重灾区。随着新“国九条”后退市新规的出台,爆炒垃圾股现象已经明显减少。

  从投资角度而言,根据受访人士分析,新股价格暴涨暴跌之下,投资更需谨慎。新股上市初期股价提升明显并不等同于股票投资价值较高。田轩提醒,投资者不要盲目跟从市场短线资金,更不要出于投机动机,盲目投资,需结合整体市场走势,综合评判风险点,谨慎入市。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恒星

股价 A股 发行价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