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勒价值增长新动能,中国太保寿险深谋“二次转型”

勾勒价值增长新动能,中国太保寿险深谋“二次转型”
2020年05月31日 11:34 上海证券报

基金经理PK:董承非、傅鹏博、朱少醒、刘彦春等,谁更值得托付?】买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什么样的基金经理值得托付?哪些基金经理值得你托付?怎么才能选到好的基金经理呢?2020金麒麟最佳基金经理评选,快给你心仪的基金经理投票吧!【投票

原标题:勾勒价值增长新动能,中国太保寿险深谋“二次转型”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仲夏的黄浦江畔,一缕改革东风徐徐吹来。

作为上海标志性的“金融名片”,中国太保在上一轮“转型1.0”中勾勒出了一条涅槃重生的发展曲线。尤其是中国太保寿险脱胎换骨——以壮士断腕般的改革果敢与坚守,最终换来地位与效益的双丰收,成为同业对标的一个风向标。

改革须坚守,更须深化。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新变化,从监管到行业、再到各机构主体,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如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生性增长转化,为业绩持续增长找到新动能。年初突发疫情下的考验和需求催化,加速了各方解决这个问题的进程。

在集团开启“转型2.0”的大背景下,对行业趋势有着较强前瞻性的中国太保寿险,又马不停蹄地提出“二次转型”。

中国太保寿险总经理潘艳红在近日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时首度披露了“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新战略,即以健康、养老作为突破口,构建“保险+健康+养老”生态圈,点燃价值持续增长的新引擎。

从量变到质变

从“加减法”到“乘除法”

“转型1.0”的成效,在中国太保寿险近几年的财务指标上已体现得淋漓尽致。业内都在期待:在集团新一届董事会带领下,这家老牌寿险巨头能否继续砥砺前行,巩固上一轮改革成效的同时,培育价值增长新动能。

“整个国内寿险业仍处于转型深水期,‘转型1.0’虽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转型成果还不那么巩固,需要我们居安思危。”潘艳红向记者解释“转型2.0”战略的来由。

基于对行业规律的把握和对市场形势的预判,中国太保寿险从上至下深谙:当前,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新变化,宏观环境和市场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对寿险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支撑行业上一轮增长的红利与动能日渐式微。

这并非危言耸听。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正悄然生变。随着国内人口红利衰减,寿险行业人力发展明显放缓,营销员专业技能不足、收入水平不高、增员难及留存难等问题凸显,传统大进大出的粗放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公司管理层深刻意识到:开弓没有回头箭,新一轮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在诠释前后两轮转型的不同时,潘艳红用了“加减乘除”来形象概括。

她说,“转型1.0”做的是“加减法”。“加”是指加快个险渠道发展,“减”是指减少银保渠道低价值业务的规模。

“转型2.0”是“转型1.0”的延续和升华,做的是“乘除法”。“乘”是指通过“三个聚焦”(聚焦价值、聚焦队伍、聚焦赋能),改变队伍内质,提升队伍能级,形成杠杆效应,撬动发展动能的转换;“除”是指打破惯性思维,破除路径依赖,凝心聚力扎扎实实苦练内功。

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潘艳红说,在这一轮转型中,中国太保寿险要着力打造一体化的客户产品渠道、平台化的组织形态、智慧化运营模式的新商业模式,成为其加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通过这一新商业模式,我们将加快打造三大新动能。”潘艳红介绍说,一是推动营销队伍结构升级,实施队伍分层分类画像与精细管理,推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二是以客户生态圈建设促进服务增值,打造“保险+健康+养老”生态圈,协同保险主业,探索新增长点;三是强化全流程科技赋能,以新技术为驱动,全面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和营运效能。

主攻健康养老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中国太保寿险持续转型的动力,来自于内部探索价值增长新引擎的强烈诉求,背后的深层次动因则源于客户需求端的改变。随着老龄化进程不断加深,客户已经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保险产品,而是更希望获得产品服务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疫情加速了这一转变进程。客户对于解决方案的需求更加强烈。同时,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保险公司利差空间持续收窄,传统寿险业态动力减弱,行业“第一增长曲线”边际效益递减,亟待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第二增长曲线”的突破口,正是银发和准银发时代下催生出的健康和养老市场,而这两块领域恰好与保险形成了天然的补充。中国太保寿险的路径,正是打造“保险+管理式医疗+健康服务”,构建“保险+健康+养老”的服务生态圈。

在潘艳红看来,保险向健康、养老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发展,是保险经营规律的内在必然要求。而且在保险领域,风险管理是高度依赖于服务供给的,只有协同医疗、健康、养老等服务,保险才能形成完整有效的经营管理闭环和服务闭环。

据她介绍,在具体布局上,一是积极布局“太保家园”养老社区,二是积极布局医疗健康产业,三是构建“线上+线下”健康管理服务闭环。为了更好地推进健康养老产业的专业化建设,中国太保寿险还成立了两家专业子公司——太平洋养老投资和太平洋医疗健康,分别负责养老、健康专业领域的资源整合和服务能力输出。

在养老社区方面,潘艳红透露称,目前太保在成都、大理、杭州、厦门的养老社区项目已经落地,上海、南京、武汉等若干意向性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已落地项目的建设开发有序进行。截至目前,太保发放的养老社区入住资格近1万份,促销保单首期保费近36亿元,总应缴保费超过190亿元,养老对保险主业的协同促进作用非常明显。

其实,不只是中国太保寿险一家,目前整个寿险行业都在加强健康养老产业的布局,有些同业起步略早,但由于尚未形成完整、有效的模式闭环,大家都还在探索尝试的阶段。

相较于同业在医疗、健康、养老、护理甚至药品、医疗器械方面广泛的尝试,中国太保寿险相对聚焦于保险主业的扩展延伸,以“保险+管理式医疗+健康服务”为主要路径,整合内外部优质资源,构建全方位、全场景、全覆盖的保险服务生态圈,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风险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务。

潘艳红说,这种模式更有利于提升保险保障的水平,也更有利于提升医疗服务的能力。通过保险保障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将更有利于实现保险和服务的协同发展和良性互动,真正建立有机的生态闭环。

而通过布局健康养老,保险公司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服务能级,还能实现传统“三差”之外的多元化利源结构,即提升主动风险管理水平,改变风险发生的概率,促进保险产品创新,扩大“死差”和“费差”收益,减少在低利率环境下对于获取“利差”收益的依赖。

天时地利人和

政策发令枪已打响

健康和养老方面的保障问题,也历来是政府最为重视和关心的民生问题。然而,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和财政支出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严峻挑战。

健全多层次的医疗养老保障体系,应转变财政职能,充分有效调动市场主体与社会力量参与。为此,国家层面正不断通过释放政策红利,因势利导地推动商业保险担当起这一重任,大力支持保险业与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

自2014年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和“发展多样化健康保险服务”后,近年来又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等多项文件。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很多行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自然包括保险业。潘艳红认为,这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于保险业的推动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用户习惯和保险需求的深入培养,保险公司业务流程向线上化的迁移,公司与客户交互方式上的多元化,更关键的是,它也让保险业意识到了重构经营模式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不难预见,在以上因素的催化下,保险业向健康、养老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发展,亦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机遇。

不过,由于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成熟的模式和案例可循,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是多路径、多探索,百花齐放。各保险公司在相互竞争的同时,也会相互借鉴学习,共同将市场培育成熟、发展壮大的同时,找到各自在市场中的定位和地位。

“我们的路径施工图已经描绘好,未来会将它陆续传递并落实到基层去。”潘艳红说,任何转型难免有阵痛,最难的地方在于认知的扭转和新能力的打造上。“我们会提醒自己,保持定力,认准方向,转型刚开始可能会慢一点,一旦形成共识和合力,后面速度会越来越快。”

编辑:颜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国太保 保险 新冠肺炎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08 聚合顺 605166 7.05
  • 06-05 金宏气体 688106 --
  • 06-03 博汇科技 688004 --
  • 06-03 酷特智能 300840 --
  • 06-01 中天精装 002989 24.5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