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王启星谈6G发展:与国际同步,位于第一梯队

中国移动王启星谈6G发展:与国际同步,位于第一梯队
2024年06月26日 07:44 光明网

【编者按】2024年6月6日,中国迎来5G商用牌照发放5周年。5年来,中国累计建成5G基站超370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超8亿,万物互联惠及千行百业和社会生活。5G时代网络安全怎么保障?5G和AI“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5G下半场如何演进?6G将展现怎样的“万物智联”新图景?最近,我们邀请多位互联网、通信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创业精英,从不同视角深入探讨5G商用5年来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5G商用这五年”系列观察

当前,全球正积极布局下一代通信技术6G。中国移动研究院未来研究院副院长王启星认为,相较于5G,6G将推动通信性能量级提升,实现通信、感知、计算、智能、安全等多技术能力的一体融合,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竞相布局的重点。我国的6G研发创新已取得积极进展,总体与国际基本同步,并位于全球第一梯队,并引领6G愿景和需求制定。

记者:6G技术相比上一代的5G技术有哪些升级?

王启星:第六代移动通信(6G)作为新一代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将实现通信、感知、计算、智能、安全等多技术能力的一体融合,赋能“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的社会发展愿景,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竞相布局的重点。

相较于5G,6G将超越传统移动通信的范畴,实现通信性能量级提升。如6G传输速率将比5G大幅提升10至100倍(峰值速率达到100Gbps~1Tbps);空口时延(即基站与移动电话之间的无线传输时延)将降低到0.1毫秒,是5G技术的十分之一;此外,网络端到端时延相比5G也将成倍降低。

从技术角度来看,5G到6G的过渡将涉及多个方面的升级。6G将拓展频谱资源,除了传统的低频段和中频段,还将引入毫米波、太赫兹甚至可见光通信等更高频段,通过多频段融合组网,为网络提供更大的带宽和容量。6G将引入感知、计算、AI、大数据、安全等全新能力要素,实现通感算智多要素的深度融合和空天地一体的全域立体覆盖。同时,6G将在5G能力增强基础上新增六大能力,如感知相关指标、AI相关指标、可持续性、覆盖、定位精度、互操作等,加速推动传统移动通信网络向移动信息网络的转型升级。

记者:6G在未来的应用场景中将带来哪些新的可能性?

王启星:6G将“解锁”更多的应用场景,推动整个社会走向数字孪生和深度的智慧化。如数字孪生,物理世界被抽象、建模为虚拟的数字世界,通过数字世界预测物理世界,并实现对物理世界的管理和优化;通感互联网,可以实现不仅传递听觉(声音)、视觉(视频),还包括触觉、嗅觉、味觉等,使多感官体验互联互通;交互式全息,即全息物体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类似实体之间的直接交互;智能交互,将支持不同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数据、模型等的互联互通)等。

6G技术也将对各行各业产生深远影响。如在智能交通领域,6G技术将支持低空经济的发展,使无人机等低空设备实现超视距控制和高效数据传输,提升端到端业务质量;在工业制造领域,6G将使工厂设备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生产和管理;此外,面向个人消费市场,6G还将提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真实的体验,赋能游戏、娱乐、教育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记者:当前,我国在6G技术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哪些?

王启星:当前,6G研究正处于标准化前期需求定义和关键技术突破的关键阶段。我国的6G研发创新已取得积极进展,总体与国际基本同步,并位于全球第一梯队。

具体而言,一是我国初步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平台支撑”的6G协同创新平台体系,成立了IMT-2030(6G)推进组,统筹产学研各方力量,推动开发全球统一的6G国际标准,并组织开展6G技术试验。

二是我国引领着6G愿景和需求制定,率先发布体系化的《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白皮书》,提出“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美好愿景,并被ITU-R 6G纲领性文件采纳,成为全球共识。

三是我国6G关键技术积累了一定优势,协同产业重点攻关通信、感知、计算、AI等跨领域融合的技术方向,并形成深厚的技术积累。四是我国保持全球开放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行业标准组织和民间学术组织的影响力。

记者:目前,6G技术的研发工作主要面临哪些挑战?

王启星:与5G相比,6G的应用场景更广、技术指标要求更高、网络能力更多维,6G技术创新因此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一方面,6G将进一步增强传统通信能力三角(沉浸实时、超大规模连接和实时互联),实现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海量物联场景的性能量级提升,对通信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通感算智多要素融合、空天地一体全域覆盖成为6G的技术趋势和关键特征,这需要更多跨领域的融合创新,需要打通地面移动通信网和卫星互联网的行业壁垒,形成星地一体融合的技术体制等。

记者:6G标准的制定进展如何?

王启星:目前,6G研究正处于需求定义和关键技术突破的关键窗口期,暂未开始6G标准的制定,但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已基本确定了6G标准时间表:预计在2024年底启动6G业务场景与需求研究,2025年开始标准研究项目,预计在2029年6月完成第一版6G国际标准规范。

为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协同产学研各方,在ITU定义的6G场景和需求的基本框架下,依托3GPP行业组织分阶段开展业务场景和需求研究、技术可行性研究、以及标准制定,最终提交ITU候选技术评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上下游产业链(包括运营商、网络设备厂商、终端/芯片厂商、仪器仪表厂商等)的紧密协同和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形成全球统一国际标准。(记者 李政葳 孔繁鑫)

来源:光明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5G 通信 6G技术 中国移动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