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出事了!

白云山出事了!
2022年08月11日 09:35 市场资讯

  医药巨头白云山这次摊上事了!

  近日,国家医保局网站发布一则违规通报,剑指广药集团旗下3家公司――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心制药”)、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下称“白云山制药总厂”)和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敬修堂”)。这三家企业在2017年至2021年5月期间,为规避“两票制”政策和监管,通过虚增原料药定价、套取巨额资金、行贿医务人员或特定关系人,开展药品违规促销。抵制“两票制”被查

  一石激起千层浪,经查,在将近五年的时间里,广药集团旗下的三家药品生产企业为规避“两票制”政策和监管,与下游50多家药品代理商相互串通,对注射用头孢硫脒等87种药品采取用虚高价格采购原料药的方式套现,并向下游药品代理商转移资金。

  所谓“两票制”是指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以“两票”替代此前常见的七票、八票,减少流通环节的层层盘剥,并且每个品种的一级经销商不得超过2个。2017年1月,国务院医改办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等8部门联合下发的一份通知明确,综合医改试点省(区、市)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的公立医疗机构要率先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鼓励其他地区执行“两票制”,以期进一步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值得玩味的是,2006年,医药改革两票制理念在广东诞生。2007年起,广东推行统一网上限价竞价阳光采购;同年8月,实施方案初稿征求公众意见,却收到35家药企联名上书,呼吁取消或暂缓两票制。2013年,广东试图重启两票制,又在争议声中熄火。2016年,广东在深化医改年度工作要点中,再次明确鼓励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率先推行两票制。当时大企业比较支持两票制政策,而中小企业反对声应大。却没想到,像白云山这样的大集团企业也在“抵制”行列中。

  据悉,目前白云山旗下三家企业已经按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对涉案的87种药品进行价格整改,剔除现行价格中用于施贿等虚高部分,平均降幅50%以上,部分品规被停止采购。

  据通报信息,今年6月,白云山还陷入了“撤网”风波,旗下多家公司的部分药品在山西、安徽、山东、贵州等省的挂网采购资格撤销了,除了白云山方主动撤网外,还有“被撤网”的,原因也都不相同。有传言称,此次大规模撤网有可能是白云山使用虚高价格或早时断供集采所致,《国际金融报》健康栏目记者就此向白云山方求证,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回复。

  但戏剧性的是,陷入撤网风波的三家企业恰好是上述被国家医保局通报的三家企业,似乎刚好印证了部分传言。广东省也责令这三家企业及关联的其他企业全面整改营销模式,停止相关违规操作。此外,对其中涉嫌违纪、违法、犯罪的人员,有关部门正在依纪依法查处。白云山的多事之秋

  左手王老吉,右手金戈,白云山在老百姓眼中,绝对是老牌医药巨头,与云南白药片仔癀并称为中药快销领域的“三剑客”。可是,与两家千亿市值的同行相比,白云山目前只有462亿元的市值,而且2022年对这家老牌企业而言却处处充满“不如意”。王老吉“哔嗨啤”涉嫌传销被查,疫情下的金戈销售能否创造佳绩还有待观察。

  就在8月7日,白云山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约10.03亿元购买Alliance BMP Limited(联合美华有限公司)持有的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8.1847%的股份。交易完成后,白云山将持有广州医药90.9237%的股份。

  白云山表示,本次购买股份有利于稳定广州医药股权架构,提高其决策效率,促进广州医药聚焦主营业务,创新业务模式,深耕销售渠道,充分把握区域优势,巩固其医药流通企业地位,持续推动本公司医药流通业务发展。然而,业内也知道,这个股权收购真是一拖再拖,可能与白云山大商业板块盈利能力下降有直接关系。

  从白云山2021业绩年报来看,虽然大商业板块营收467.79亿元,占总营收的67.78%,但毛利率仅6.64%,盈利能力偏弱;据华金证券研报,2021年上半年医药商业板块的毛利率为12.69%,但白云山2018年2021年间的毛利全部不足7%。

  白云山当前的四大业务板块分别是:大南药板块(医药制造业务)、大健康板块、大商业板块和大医疗板块,其中大商业板块主要经营医药流通业务,广州医药就是该板块的核心企业,规模居全国同行业前六位。

  可是,摊子铺得太大,新的增长点却不突出,这是白云山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公开资料显示,广州医药成立于1951年1月1日,于2001年12月21日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2月28日由于股东变更成为中外合资有限责任公司。再经过一些列的公司类型变更、股权转让、增资及股东名称变更,截至于2013年10月18日,广州医药的中方股东为白云山,外方股东为美国医药流通巨头沃博联属下的联合美华,两者共出资7亿元,各占50%的股份。

  据资产评估报告,按2020年收入规模,广州医药为全国第六大、华南地区最大的医药分销商。截止2021年12月31日,广州医药共有25家子公司,共约5400名员工,股东全部权益市场价值评估值为55.17亿元。

  白云山对广州医药早已有了安排。早在2019年,白云山就计划分拆广州医药上市,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白云山做了一系列业务资源整合,把旗下医药零售和流通业务全部分给了广州医药,2021年也如期收到中国证监会的核准批复文件,但没想到香港市场环境变化,白云山只能在今年6月宣布中止上市项目,不过不排除根据未来的市场环境及业务发展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考虑重新推进建议分拆。

  从费用上看,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8.75亿,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42.94%,尽管如此,与销售费用59.55亿相比却远远不及,“重营销,轻研发”,白云山这是把希望寄托于“吃王老吉的老本”了吗?

  但两大拳头产品之一的王老吉现状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观。公开资料显示,属于大健康板块的王老吉的销售额已从2019年的102.96亿元下降至2021年的97.28亿元,净利润从13.8亿元下滑至12.88亿元,下降幅度将近7%,在此前提下,大健康板块的毛利率还是高达47.34%,为主营业务中毛利率最高的行业。

  同是拳头产品的国产“伟哥”金戈发展则不一般,销量有所回升,报告期内销售量为9849.82万片,同比增加了25.72%,毛利率达88.60%,比上年增加了2.66%。此外,日前,大健康板块的荔枝新品也成功上市了,是否能不负公司期望成为新的增长点呢?还有待公司公布销售状况。

  对于品牌运营业务,有关人士解读为“品牌授权”“贴牌”。但此项业务给白云山带来的麻烦可不少,频繁贴牌带来的负面新闻屡见不鲜,例如2019年,授权已终止的“吉悠”涉嫌传销;今年1月,广东思埠集团与王老吉合作推出的“哔嗨啤”啤酒项目涉嫌传销;白云山下属控股子公司潘高寿药业的“潘高寿透骨草膏”涉嫌多层级代理等。尽管次次澄清,股东对企业发展前景的信心还是在渐渐消耗。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白云山股东人数为9.5万户,与去年同期相比缩减了1.7万户。此外,白云山作为中药快消领域“三剑客”之一,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处于领先水平,但市值却仍在500亿徘徊。截至8月9日收盘,公司报28.44元/股,跌幅0.97%,市值仅为462.4亿元,远低于云南白药和片仔癀的市值。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白云山 广州医药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16 宣泰医药 688247 --
  • 08-16 金禄电子 301282 --
  • 08-15 丛麟科技 688370 --
  • 08-15 联合化学 301209 14.95
  • 08-11 帝奥微 688381 41.6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