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第一家AMC概念股被纾困重组

A股第一家AMC概念股被纾困重组
2022年06月08日 16:29 市场资讯

  不良资产作为逆周期的所谓暴利生意,一度吸引多家A股上市公司试图通过转型来纾困原有主业,财务报表的阶段性"漂亮"也令后来者跃跃欲试,然而能生存下来的寥寥。

  继ST绿庭试图转型不良资产最终还是退市后,作为第一批民营AMC上市公司吉艾科技也等来了自身被纾困重组的时刻。吉艾科技曾经是不良资产行业“独角兽”,手握400亿资产,但在过去三年及一个季度内,累计亏损高达29亿元。不仅面临退市风险,也存在经营风险和债务风险。

  2022年6月7日晚间,*ST吉艾公告称,与东方资产就化解公司当前经营风险签署《企业纾困重组框架协议》。业内人士透露,东方资产是为吉艾科技的债权人,在这家公司有不低的贷款敞口。

  此次合作的目的,是为化解*ST吉艾的债务风险及经营风险,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告称,东方资产深圳分公司将指定第三方作为上市公司的重整程序的重整投资人。

  此次重整将采用财务投资人与产业投资人联合重整的方式进行,东方资产深圳分公司将作为财务投资人,并引入双方认可的产业投资人。

  *ST吉艾表示,协议的签署将建立起双方的战略合作关系,本次合作以双方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为目的,通过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有利于化解公司当前的经营风险,提升公司的后期持续经营能力,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

  吉艾科技是谁?

  吉艾科技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88612.3765万元人民币,由黄文帜、高怀雪夫妇投资创立。6年后,吉艾科技登陆创业板。是一家集油田勘探开发,高端石油装备研发和制造,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与炼油炼化四位一体的国际化综合性上市企业集团。

  2016年11月,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新疆吉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后,AMC板块业务增长迅速。

  公司已完成了AMC数据管理平台的构架及资管团队的全国战略性布局,业务范围快速扩大,业务模式不断创新。截至2018年末,按照合同载明的数据统计,公司AMC业务累计持有和管理的金融类特殊资产规模合计373.04亿元。

  处置进度慢?*ST吉艾连亏三年

  作为国内少数以不良资产为主业的民营上市AMC之一,主营业务包括特殊机会资产的管理、评估、收购、处置及困境企业重整服务、债转股服务等。最新股价仅为1.71元/股,总市值15亿元。

  不良资产行业具有较强的逆周期性特点,导致*ST吉艾过去三年持续亏损。2019年-2021年分别亏损11.85亿元、5.86亿元、10.34亿元。加上今年第一季度亏损的1.13亿元,该公司在过去三年及一个季度内累计亏损超过29亿元。

  *ST吉艾在2021年报中表示,受新冠疫情及债务人阻挠等因素影响,底层资产处置进度延期,变现能力下降。

  民营AMC“独角兽”曾风光无两

  回首2016年,既是吉艾科技上市后的首个亏损之年,也是公司全面转型之年。同年10月,姚庆进入吉艾科技,业内认为该举动正是吉艾科技为了向AMC业务转型引进人才。曾有评价称“姚在不良资产处理方面是行业顶级操盘手”。

  公开信息显示,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姚庆任上海班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2016年1月至9月,任上海克瑞德商业风险管理有限公司业务经理。

  2018年6月,吉艾科技总经理姚庆,以4.9亿对价受让实控人持有的5%上市公司股份,全面转型不良资产业务。

  彼时,吉艾科技的三位副总分别来自四大资管公司(东方资管)、银行、券商,在不良资产收购、重整整个大的业务范畴内有着细分优势。其负责的业务条线以及团队打造都将围绕这一优势展开。

  在姚庆管理下,公司AMC业务快速放量。但不良资产处置是看天吃饭的行业,2019年以来乌云压顶。其实不仅是吉艾科技,整个不良资产行业都处于凛冬之中,处置变得异常艰难。

  2021年,*ST吉艾计提重整类债权减值准备4.09亿元、预提法定赔付义务及滞纳金等合计1.52亿元,综合导致了公司AMC板块亏损9.75亿元。这是公司去年亏损的主要原因。

  截至2021年底,*ST吉艾的AMC业务累计持有和管理的金融类特殊资产规模合计400.75亿元(其中自持类资产合计191.68亿元,管理服务类资产合计209.07亿元)。

  其中,已有效化解和处置的资产规模累计为260.66亿元,剩余自持类资产合计130.10亿元,管理服务类资产合计10亿元。

  曾上演“花样”重组

  事实上,这也并非吉艾科技第一次进行资产重组,而其上一次重组则是为公司原实控人带来不少收获。2015年4月,吉艾科技停牌,宣布以8亿元现金收购天津安埔胜利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安埔胜利成立于2014年12月,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

  此次收购也形成了高额的商誉。8亿元收购价款是安埔胜利账面价值的8.08倍、公允价值的7.92倍。收购价款较公允价值溢价额6.99亿元。此外,购买日安埔胜利账面原有商誉54.28万元,根据购买日由于取得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并调增商誉49.84万元,三项合计形成商誉7亿元。

  根据当时的收购方案,安埔胜利的原股东承诺,公司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各会计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后一会计年度比前一会计年度增长不低于15%、15%和10%(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口径),即分别不低于9443.55万元、1.09亿元和1.19亿元。但安埔胜利仅仅在2015年完成业绩承诺,而2016年只完成了3211万元,为当年业绩承诺的29.56%。

  最终,在收购安埔胜利仅2年后的2017年,吉艾科技将公司再次出售给其原来的大股东,最终交易作价为6.14亿元,加上2016年业绩不达标的赔偿款1.86亿元,共计8亿元。尽管这一收购看似没有盈利也没有亏损,但吉艾科技的股价从2015年初的20元/股左右,半年间一路飙升至6月中旬的56元/股,随后回落至2017年的25元/股左右。

  在此期间,吉艾科技股东黄文帜完成了清仓式减持,其原持有公司28.99%股权,2016年8月至9月,其多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分别套现3亿元、1.76亿元、1.42亿元、1.2亿元。后续又将所持股份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方式全部转让给妻子高怀雪。至此,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高怀雪,其儿子徐博为其一致行动人。

  而在2016年2月2日、4日,高怀雪又通过减持分别套现约0.60亿元、1.80亿元。至2018年1月5日、17日,其分别向公司员工以及总经理等大规模减持,分别套现约1.17亿元、5.02亿元。后续的2019年、2020年,高怀雪与徐博又纷纷减持,直至徐博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高怀雪的持股比例降至22.67%。2020年5月,高怀雪又将19.66%的股份转让,自身持股降至5%以下,也导致吉艾科技实控人变更。

  值得注意的是,高怀雪在2020年间的多次减持因连续90个自然日内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总数超过吉艾科技股份总数的2%,超额减持涉及金额4409.24万元,也被深交所通报批评。

  大额坏账准备计提被问询

  2022年2月,吉艾科技除了重组事项之外还面临着更大的“烦恼”――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根据公告,吉艾科技预计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亿元至10.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6.68%~82.79%。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也因此,存在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可能。

  对此,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向吉艾科技下发关注函,要求其说明在手债权涉及的具体资产内容,结合公司相关债权底层资产状态、回收情况等说明减值迹象出现的具体时点,以前期间计提减值准备是否充分,本期减值计提的金额范围、计提依据及合理性,是否存在通过计提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情形。

股民福利来了!十大金股送给你,带你掘金“黄金坑”!点击查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3 三一重能 688349 --
  • 06-13 拓山重工 001226 24.66
  • 06-13 亚香股份 301220 --
  • 06-08 美农生物 301156 23.48
  • 06-08 瑞泰新材 301238 19.1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