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华集团的实控人刘绍喜,曾被誉为“潮汕资本教父”,如今,他一手打造的宜华系已经风雨飘摇
4月7日,主营医疗机构运营及服务和养老社区运营及服务地宜华健康(维权)再度发出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地公告,距离上次发布退市风险警示不过半个月。
目前,宜华健康尚未公布2021年年报。不过2019年、2020年分别亏损15.72亿和6.25亿;而在其2021年业绩预告中,宜华健康预计亏损3.6亿元-5.4亿元,已然走到退市边缘,或将成为2022年医药被退市第一股。
刘绍喜在事业巅峰之时,旗下坐拥宜华生活、宜华健康二家上市公司,布局四大板块,包括住居生活、健康医疗、地产酒店、资本管理。号称战略投资120多家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拥有200多家国内企业和境外办事机构,光是“宜华”品牌价值就有150亿元,总资产高达850多亿元。
目前,宜华生活已经退市,已于2021年3月成为沪市“1元退市第一股”,家族仅剩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宜华健康,如今也站在了退市的悬崖边缘。如若宜华健康退市,在A股市场上,宜华集团将不再有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从某种程度上说,刘绍喜在资本市场上的印记也将就此消失。据悉,刘绍喜之子刘壮青担任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但自从和新里程健康的交易失败后,公司管理层发生动荡,董事长陈奕民、董事王少侬相继辞职离开。
中小股东起诉宜华健康
2022年,4月1日,证监会集中公布了2021年证监稽查20起典型违法案例,被点名的首案就是宜华生活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据中国证监会网站消息,“本案是一起实际控制人指使上市公司实施财务造假的典型案件。”
2016年至2019年,宜华生活实际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指使上市公司通过虚构销售业务等方式,累计虚增收入71亿元,累计虚增利润28亿元。
证监会的新闻通报中指出,本案表明,监管部门持续严厉打击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等信披违法行为,依法严肃追究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和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违法责任。
在2021年1月,证监会通报了对宜华生活案件的调查情况,公布了对宜华生活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市场禁入决定书》。除了处于600万元罚款,对实际控制人刘绍喜给予警告并处以930万元罚款,终身市场禁入;对刘绍喜次子刘壮超等18人给予警告并处以20万元至450万元不等的罚款。案件的违法主体合计被罚近4000万元,创下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被罚的最高纪录。
发布退市风险警示前,宜华健康已经焦头烂额。
2015年后,宜华健康从一个地产公司蜕变为医疗大健康企业,确立了医疗机构运营及服务和养老社区运营及服务两大业务核心。但是,业务转型并没有给宜华健康带来业绩的腾飞。截至2021年,宜华健康已连续3年亏损,亏损总额超过30亿元。在资本管理方面,2021年9月3日,宜华健康旗下汕头市宜红投资有限公司,在法拍网公开拍卖其持有的山东市立医院控股集团股份公司20%的股权,起拍价4.55亿元,因无人问津最终流拍。
今年2月,宜华健康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华集团”)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第二次立案调查。
3月16日,因为宜华集团及刘绍喜与广发证券的合同纠纷,宜华健康的2352.69万股股票被广发证券放在了二级市场上变卖,价格为3.22元/股。3月31日,宜华健康又因没有提前15天向二级市场公开披露2352.69万股股票被变卖的信息,收到了深交所的监管函。
更早些的1月19日,宜华健康的实际控制人刘绍喜、现任董事长刘壮青等人均被广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警示函中披露,宜华健康存在多项违法违规事项,其中包括违规为控股股东借款提供担保、未及时披露违规担保所涉重大诉讼的问题等。作为上市公司,根据相关规定,如果因虚假称述,导致投资者权益受损,则应当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投资者对宜华健康糟糕的表现失望之极。甚至有部分投资者向律所提交材料,预备择期对其起诉索赔。上海沪紫律师事务所刘鹏律师团队表示,“于2019年3月2日至2022年1月7日期间买入宜华健康,并在2022年1月8日及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的投资者可以报名参加索赔。”该律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数十位投资者和他们联系报名了。
刘鹏称,根据此前律所代理的证券虚假陈述责任案件来看,“因信披违规被行政处罚引发的股民索赔诉讼案件,整个诉讼过程一般来说在一年到两年左右”。但是,“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是胜诉的”。
律所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准备向宜华健康索赔的投资人“很多都是散户,年纪也比较大。”
刘绍喜的资本发展之路
公允地说,宜华健康和背后的宜华集团曾有一手好牌。
刘绍喜是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莲下镇槐东村人,自幼家境贫寒,因为奶奶生病的缘故,急需用钱的刘绍喜决定从家具厂辞职,转头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工厂槐东家具厂。因为年纪尚轻又没有什么社会的经验,这家槐东家具厂的经营可谓是困难重重,为了摆脱困境,刘绍喜通过送家具的方式笼络了很多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最终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随着手里的钱包越来越鼓,刘绍喜决定扩大家具厂的规模,于是专门前往香港开展了市场调研,同时将产品核心放置在当时的原木地板之上。商业眼光突出的刘绍喜抓住了家居市场的先机,仅仅三年时间,刘绍喜将家具厂扩大为宜华集团,同时收购了所属澳门的羊城公司,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股份资本运营之路。
宜华集团以经营木工厂起家,其旗下的宜华木业(后变更为宜华生活)于2004年在上交所上市,成为汕头第一家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民企。
2007年,宜华集团成立的地产公司――宜华地产借壳光电股份完成上市,成为粤东地区首家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其控股股东宜华集团溢价290万元,作价4.32亿元置入了光电股份相关债权以及剩余资产。
交易中,宜华地产处处体现出了“不差钱”的架势。除去溢价百万元收购外,它当时还向流通股东承诺,如果当年的年化收益低于0.216元/股,大股东宜华集团将单独向流通股东追加支付对价一次,按当前流通股总量计算达到每10股送2.7股;再加上前股改方案已承诺的每10股送1股,总计达到每10股送3.7股。宜华地产承诺大手笔“豪气”派股,受到了游资的热烈追捧。
或是时运不济。2012年左右,国内的楼市一直处于资金收紧状态。宜华地产的发展本就一直不温不火,其开发的楼盘又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当房地产市场需求处于低迷阶段时,销售成绩也就更差。2014年,宜华地产的营收仅为1.1亿元,同比下降了84.9%。
无奈之下,宜华地产只能选择转型。2015年,宜华地产将旗下的广东宜华、汕头荣信、梅州宜华等子公司的100%股权全部出售,更名为宜华健康,向医疗健康行业进军。同年,宜华健康的股价达到54.34元的历史高点,总市值超过240亿元。
2016年,宜华生活斥资18亿元收购了新加坡上市家具公司华利达。不断跨界之后,刘绍喜的“宜华系”成形,涉及了家居、地产、医疗健康等多个行业。宜华集团官网曾称,巅峰时其资产总额超过了850亿元,战略投资了120多家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2019年,刘绍喜以75亿元身家位居《胡润百富榜》的第531位。
曾经风光一时,刘绍喜还出资支援贾跃亭。据了解,早在五年之前,刘绍喜还曾联同几位知名的企业家一同出资高达六亿美元,慷慨激昂地拯救了当时面临经济危机的贾跃亭。五年过去,谁曾料想过风水也会轮流转,曾经出手阔绰的刘绍喜也陷入资本的泥坑之中难以自拔。
刘绍喜曾在极短的时间里收购了二十余家医院以及十家医药大学,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建造了十五家规模宏大的养生项目。可以说在当时的资本市场里,刘绍喜无疑是最受人瞩目的那个,当地的潮汕人更是直言不讳地说“虽然不知道当地最有钱的是哪个,但是刘绍喜无疑是玩得最
现在的宜华健康早已“物是人非”。也从2015年开始,其股价就一路下滑。2021年2月4日,其股价曾探底至1.99元。截至今年4月15日发稿,宜华健康报2.64元/股,总市值只有23.17亿元,比巅峰期缩水了超过九成。
三级医院非营利转营利!曾数次改制
4月7日,宜华健康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非营利性医院南昌大学附属三三四医院,已变更为营利性医院。
公告透露,这一改制行为早在2020年就已经开始筹备。据了解,2020年12月9日,宜华健康披露了《关于公司子公司为下属非营利性医院提供财务资助的公告》,公告称拟进行非营利性医院改制成营利性医院的工作。
近日,医院收到南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批复文件,同意南昌三三四医院变更为营利性医院。根据改制的流程,天津诚康、达孜赛勒康将共同投资设立医院有限公司,并依法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经营许可的相关手续。同时,南昌三三四医院将向民政部等各部门申请注销、清算,南昌三三四医院的全部资质、业务和资产将由医院有限公司承接。
后续,医院有限公司取得相应的经营资格后,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纳入上市公司后,将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医院官网介绍,南昌三三四医院创建于1953年,2014年12月,医院正式揭牌“三级综合医院”。企查查信息显示,南昌三三四医院曾用名“江西仁济医院”。网络消息显示,南昌三三四医院是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所属的企业医院,2005年,南昌三三四医院从洪都集团主辅分离改制工作正式启动。但改制中的医院陷入了病源流失、后续发展资金不足等大多数企业医院当前普遍面临的困境中。
2006年,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曾与上海某医疗集团就“南昌三三四医院改制合作”项目进行签约。根据合作合同,洪都集团、医疗集团对南昌三三四医院共同进行股份制改革,不过,后续该项合作未见诸报道。而几年后,南昌三三四医院再次迎来了改制。
2015年,宜华健康(原名宜华地产)宣布全面转型医疗健康,2015年9月,宜华健康抛出重组预案,拟出售三家房地产子公司的同时,斥资20亿元收购爱奥乐和达孜赛勒康两家医疗服务公司各100%股权,扩充医疗健康业务版图。而南昌大学附属三三四医院为达孜赛勒康下属非营利性医院。
而宜华健康2020年年报中透露,其经营计划之一就是加速旗下非营利性医院改制为营利性医院的进程,积极与各旗下医院所在当地政府沟通,加快医保款的回流。
据了解,本次从非营利性医院转成营利性医院,工商登记手续业已完成。企查查显示,南昌三三四医院有限公司于2022年3月23日成立,由孙公司天津诚康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持有94.52%股份,子公司达孜赛勒康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5.48%股份。
母公司曾卖医院还债
自2015年宜华健康转型医疗健康产业后,一路开启了“买买买”之路。不过有分析称,在宜华健康的数十次的并购中,其中不乏高溢价的并购,这也使得宜华健康的资产负债率暴增。据悉,宜华健康2015年资产负债率为63%,2020年已增至95%,从地产向医疗健康转型5年来,宜华健康的业绩一直在下滑,仅2019年一年,就亏了十几亿。
据了解,2020年10月8日,宜华健康发布两则公告称,将余干楚东医院60%的权益全部出让,其中16%转让给天津信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用于抵偿对天津信本与达孜赛勒康下属非营利性医院南昌大学附属三三四医院之间的7550万元债务。同时,将享有的和田新生医院全部权益的25.6%转让给天津信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用于抵偿对天津信本与达孜赛勒康下属非营利性医院三三四医院之间的3,990万元债务。
同一时期,宜华健康公告还称,旗下达孜赛勒康拟为下属非营利性医院南昌大学附属三三四医院及奉新第二中医院提供总额度不超过2亿元作为资助,资助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现金借款、股权等。资助事项主要用于偿还两家医院历史遗留债务,并推进非营利性医院改制成营利性医院的工作,激发医院的经营活力。
2021年上半年,宜华健康营业收入约6.92亿元,同比减少1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亏损约1.74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9.87%,每股收益为-0.1986元。据了解,公司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为亏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负。而正式年度报告预约披露日期已推迟至2022年4月26日。
关于非营利性医院转营利性医院,曾有业界专家表示,在《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正式实施前,“非营利”转“营利”一度存在操作空间。并认为营利性转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可以的,但是非营利性转为营利性,将越来越困难。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2020年6月1日实施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只是明确了国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享受公立医院同等待遇,也没有作出“非转营”的禁止性规定,应当允许其投资人按照其意愿将民办非企业单位变更为营利性的公司。
巨亏三年,资产负债率98%
截至2021年,宜华健康已经连续巨亏了3年。2019年-2020年,宜华健康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7.92亿元、15.62亿元;对应的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5.72亿元、-6.25亿元。
2020年末,宜华健康的净资产同比大跌82.88%至1亿元左右。其2020年财报中明确标注称,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宜华健康的主营业务为医疗机构、养老社区的运营及服务,均为重资产运营,医疗产业服务和养老产业服务是它的两大业务支柱。从地产企业转型后,没有医疗行业基础的宜华健康,采用的仍然是刘绍喜作为资本大佬一贯的做派――高溢价并购,开启了“买买买”模式。
在早期,宜华健康还能获得控股股东宜华集团的输血。2017年,宜华集团为宜华健康提供了20亿元的整体资金授信额度。2018年末,宜华集团为宜华健康提供了约2.58亿元(未经审计)资金支持。但在2020年,宜华系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宜华生活爆雷,宜华集团也断去了一条“主动脉”。
从2014年到2018年,宜华健康共进行了数十次并购,陆续将众安康、达孜赛勒康、亲和源等项目收入旗下,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控制的医院数量超过20家。其中,不乏高溢价并购。据媒体报道,宜华健康在收购达孜赛勒康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爱奥乐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杭州养和医院有限公司和杭州慈养老年医院有限公司时,增值率分别高达30倍、25倍、19倍和11倍。
伴随着资本运作,宜华健康的业绩得到了提升。2014-2017年,公司的营业总收入从1.58亿元提高至21.16亿元,净利润也从2982万元提高至1.843亿元。但公司的盈利极不稳定,2017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曾大幅下降76.58%;2018年的归母净利润为1.77亿元,仅为2016年的四分之一。
但每收购一家公司,就意味着宜华健康需要投入大量的运营资金,更需要承担其经营失败的风险。高溢价收购带来的商誉减值,也成为吞噬公司利润的“黑洞”。
事实上,宜华健康也明白自己的风险所在。2019年3月底,宜华健康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表示,2014年转型进入医疗行业以来,公司较多地运用现金收购资产的方式进行产业扩张,加上医疗、养老等各板块运营规模较大,需要较多的日常运营资金,因此账上没有出现过多的盈余资金。
连锁反应是,宜华健康的负债率高企,资金变得越来越紧张。2015年至2021年上半年,宜华健康的资产负债率由48.47%上升至98.01%。2019年,宜华健康的货币资金仅为1.69亿元,较年初下滑了51.04%。2020年,其货币资金下降至1.51亿元;2021年三季度,其货币资金仅为0.88亿元。
宜华健康的财报显示,2019年是其业绩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年,其巨亏15.72亿元。主要是由于对所投资企业的商誉及长期资产进行了计提减值,当期资产减值高达14.83亿元,占利润总额的100.47%。
宜华健康的投资标的业绩也纷纷“变脸”。2014年,宜华地产以7.2亿元收购了广东众安康后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但在2018年,众安康完成业绩承诺后的第一个年度,其营收就同比下降了15.2%,为12.63亿元;净利润732.29万元,同比大幅下滑了95.25%。
在2016年,宜华健康斥资7亿元收购了养老服务公司亲和源,当时亲和源曾承诺,公司在2016-2018年,亏损金额不超过3000万元、2000万元和1000万元,并在2019年扭亏为盈。但在2019年,亲和源仍然深陷亏损泥沼之中,亏损金额为9611.17万元;2020年亏损额达到了1.95亿元,业绩完成率为-586.51%。
宜华健康开始卖资产度日。2020年10月,宜华健康转让了公司旗下的新疆和田新生医院全部权益的25.6%,以及余干县楚东医院全部权益的16%,抵偿了1.15亿元债务。
宜华集团也曾动过为宜华健康寻找新“金主”的心思。2021年,宜华健康表示,拟向北京新里程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不超过6.64亿元,而后者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宜华集团则持股25.42%变更为第二大股东。然而,这笔交易最终还是落空了。
“回顾宜华转型医疗健康的历程,它对产业的评估不足,或者说过于自信了。”互联网趋势观察家、知名财经作家袁国宝说:“要知道,医疗产业回报率虽高,但相对投入也非常大,尤其是在对医疗健康产业不够熟悉的情况下,刘绍喜押上了全部身家性命,这不应该是一个合格投资人做的事情,‘赌一次’的意味或许还更大些。”
在澄海当地,民间流传“澄海三莫死”之顺口溜,即学敏、必孝,刘绍喜,但愿刘绍喜逃过此劫!而宜华集团,是否还有能力东山再起?我们拭目以待!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