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之杰2021年一季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银之杰2021年一季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1年04月27日 20:35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基金红人节|金麒麟基金大V评选 百位大咖入围→【投票

原标题:银之杰2021年一季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银之杰2021年一季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业务回顾和展望

  报告期内驱动业务收入变化的具体因素

  1、报告期内主营业务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850.1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39%;实现营业利润-2,384.4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5.6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5.92%。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构成主要集中于金融信息化行业、移动

信息服务

行业、

电子商务

行业等。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明显,但由于公司金融信息化业务受业务季节性因素影响、移动信息服务业务受

电信

运营商通道成本提升的影响,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经营业绩亏损。

  2、未来发展展望

  公司目前主营业务包括金融信息化服务、移动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三大领域。按照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公司积极推进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业务延伸发展。经过近年来的布局,公司通过投资发展个人征信等金融基础服务业务,以及参与发起设立

互联网保险

证券

等金融服务机构,构建以金融科技为基础的

金融生态服务体系,为国内

金融机构

互联网金融

企业、个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创新金融科技服务。

  未来,公司将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

粤港澳大湾区

建设背景下金融科技领域的时代发展机遇,持续进行产品与技术创新,推动公司三大主营业务的稳健发展,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通过科技赋能大力促进个人征信、证券、互联网保险、上海保交所等金融服务机构的发展,构建以金融科技为基础的综合金融生态服务体系,引领公司在金融科技服务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依托自身技术、客户资源、行业服务经验等优势,整合内部资源,重点发挥各业务板块间的协同效应,实现各业务板块的优势互补。具体经营层面,公司将充分发挥在金融服务各业务领域间的协同效应,对外做大做强既有业务,对内优化经营管理效率,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品牌宣传和集团化管理等方面狠抓落实,致力于为国内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企业、个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创新金融科技服务,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经营业绩的快速提升。

  重大已签订单及进展情况

  2019年8月,公司中标

中国工商银行

行政印章用印机设备项目。截至报告期末,该项目已实施的合同总金额为192.63万元,目前该项目仍在进行中,公司将继续与客户协商按照客户需求履行合同。

  报告期内公司前5大供应商的变化情况及影响

公司前5名供应商资料

  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为46.72%,较上年同期占比减少1.19百分点。公司向单一供应商采购比例未超过30%,不存在依赖单一供应商的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前5大客户的变化情况及影响

  公司前5大客户资料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例为26.02%,较上年同期占比增加6.56百分点。公司向单一客户销售比例未超过30%,不存在依赖单一客户的情况。

  年度经营计划在报告期内的执行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计划推进公司经营各项工作,具体执行情况:

  1、在推进金融信息化、移动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三大主营业务发展方面,公司积极挖掘金融信息化创新产品、

银行

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5G消息创新业务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明显,为实现全年销售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2、在利用资本市场平台方面,公司立足金融科技领域现有的业务布局,积极寻求外延式发展机会,力争打造公司加速发展的新引擎。

  3、在推进各板块业务之间的协

同方

面,公司依托自身技术、客户资源、行业服务经验等优势,积极寻求各板块业务协同应用场景,同时密切关注行业及新技术发展动态,深挖市场、客户潜在需求。

  4、在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规范方面,公司治理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及相关法规的要求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同时按照公司内控制度目标,完善风险控制系统,规范公司财务管理行为,保证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的正常有序运作,提升公司的运行管理水平与效率,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对公司未来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的重要风险因素、公司经营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公司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1、短期盈利能力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金融信息化、移动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业务。为了巩固公司以金融科技服务为核心的业务基础,开拓新的业务模式和服务领域,公司近年来在个人征信、互联网保险、证券、金融

大数据

等领域进行了新业务战略布局,打造了以金融科技为基础的综合金融生态服务体系。公司实施以上战略布局,是公司为企业

长远

发展而采取的积极措施,并且在各项战略投资实施之前,公司已对新兴业务的发展空间和项目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但是由于部分新业务在业务开展初期阶段需要比较高的投入,可能在一定时期内不具备盈利能力,因此可能致使公司存在短期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一定时期内影响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一方面将从战略高度充分重视新兴业务的进展,全力推进新业务的健康发展,科学把控新兴业务投资进度,降低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将努力推进成熟业务的业绩提升,保持公司整体盈利情况的合理性。

  2、运营资金短缺风险

  随着公司新业务板块持续拓展,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对运营资金的需求日益扩大。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资金需求,将给公司的业务运营和后续发展带来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首先将加强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进一步严控企业成本,加强自有资金和募集资金的有效利用,持续改善公司现金流情况,确保日常运营资金充足;同时充分利用上市公司融资平台和其他融资渠道,适时筹措运营发展资金,降低公司运营资金短缺的风险。

  3、经营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领域的持续拓展、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日趋复杂,公司的经营决策、风险控制的难度大为增加,对公司管理团队的人才储备、管理水平以及驾驭经营管理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能解决人才、文化、管理能力、管理效率等方面的新的挑战,将对公司的有效运营和业务发展带来一定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持续引进、储备高素质人才,严格按照上市公司规范治理要求,不断优化、整合业务结构,加强内控体系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抗风险的能力。

  4、商誉减值风险

  2020年末,公司商誉账面价值为15,561.79万元,系公司收购亿美软通和

安科

创新形成的商誉。近期,由于受电信运营商短信通道成本上升以及行业竞争的影响,亿美软通的经营业绩有所下降。亿美软通正在通过提升短信业务毛利率水平、开拓5G消息创新业务等措施努力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目前各项经营措施进展正常。如果以上经营措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亿美软通的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公司收购亿美软通形成的商誉将可能发生减值,从而对公司的资产总额及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除每年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外,还将持续加强母公司与亿美软通、安科创新在产品、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整合,通过加强管理和创新,保持亿美软通、安科创新的市场竞争力及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商誉减值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

扫二维码,3分钟极速开户>>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银之杰 金融科技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29 力源科技 688565 9.39
  • 04-28 盛航股份 001205 16.52
  • 04-28 迈信林 688685 9.02
  • 04-28 明志科技 688355 17.65
  • 04-27 博众精工 688097 11.2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