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控人疑涉利益输送?鹏鹞环保低价定增背后,面临潜在风险重重

实控人疑涉利益输送?鹏鹞环保低价定增背后,面临潜在风险重重
2021年03月18日 17:06 腾讯自选股

原标题:实控人疑涉利益输送?鹏鹞环保低价定增背后,面临潜在风险重重 来源:眼镜财经

近日,股价持续阴跌的 鹏鹞环保 抛出定增预案,拟以5.65元/股的价格,募集资金不超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实控人王洪春全额认购。

《眼镜财经》注意到,实控人王洪春在公司抛出定增预案的一个月前辞掉董事长职务,且公司于2020年7月注销了均价超13元的回购股份便再度增发。在一年时间内刚注销股份又抛定增预案,实控人被质疑涉嫌利益输送。

高价回购注销?低价包揽定增

《眼镜财经》注意到,鹏鹞环保在2020年2月7日至3月13日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433.18万股,最高成交价为15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3.14元/股,合计回购金额近2亿元。

当时公司股价正处于阶段性的高位,完成回购后公司股价一路走低,在当年6月跌至8元上方的低位,并于七八月间重新回到高位(最高价为8月3日的复权价11.75元)。此时,公司突然宣布对所有回购股份进行注销,一度遭到投资人的质问。

本次定增公司股价已经跌至一年以来的低位,最低价为2月4日的6.6元,此番操作引起了投资者的质疑。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694亿元,货币资金余额为5.525亿元,之前,公司于2020年4月公告称,拟以不超8000万元闲置资金用于理财。在现金充沛的情况下,本次定增的必要性存疑。

同时,就在公司抛出定增预案前一个月,王洪春宣布辞任董事长、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由其子王鹏鹞接任上述职务。

《眼镜财经》咨询律师后得知,以减持数量为例,董监高一年之内减持数量不得超过其持股的25%,而公司实控人、大股东减持数量的计算基准则是公司总股本,3个月之内减持数量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

因此,鹏鹞环保的此番操作也不难怪引起了投资者的质疑,有投资者认为,高价回购、低价定增的做法有向实控人输送利益的嫌疑。

定增面临三大潜在风险

《眼镜财经》注意到,即使不考虑公司实控人资本运作的可能性,单就定增项目本身而言,依然面临行业竞争、特许经营权项目违约和水处理质量三大风险。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我国政府对环保产业的日益重视,相关利好政策密集出台,环保行业发展前景良好,吸引了大量潜在竞争者进入本行业。鹏鹞环保业务尚处于扩张期,未来在争取新的环保行业投资及运营、工程承包等业务时,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此外,行业的并购趋势已逐步加快,未来公司将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行业横向及纵向并购,与一些大型水务集团抢占市场份额的竞争也将加剧。公司存在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的水处理运营收费价格降低、收益率和市场份额下降等风险。

从公司业务模式来看,主要以PPP、BOT、TOT等方式取得环保行业项目的特许经营权并获得相关收益,特许经营权项目存在政府违约的风险,如政府不按约及时支付水费或调整水价等情况。根据项目协议中的违约条款,政府违约后将给予公司不同程度的补偿。但由于环保行业特许经营权项目涉及金额较大,若有违约产生,仍有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另外,污水和供水处理是公司的主营业务,而水处理的质量受到进水水质、设备运行状况、工艺参数设置及控制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公司污水处理的进水主要来源于居民及工业企业所排放的污水,存在部分工业企业废水未经预处理超标排放而导致公司出水质量不达标的情况。若未来因前端进水水质严重超标未被发现、运行设备故障未能及时修复等导致公司水处理质量出现问题,将对公司的品牌及业务开拓等造成负面影响。

应收账款常年高悬存隐患

鹏鹞环保前身是1984年4月成立的宜兴市高塍环境保护设备厂,近二十年公司主要从事污水处理与供水处理等水务BOT项目投资运营及城市污泥、餐厨垃圾等有机固废处理项目的投资运营。

《眼镜财经》翻阅公司历年财报,2013—2018年,鹏鹞环保的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3.19%、-30.53%、11.63%、-13.82%、14.06%和-4.45%,2019年公司迎来了业绩大增长,营业收入从2018年末的7.72亿元增长到2019年末的19.3亿元,同比增长150.20%,截至2020年三季度为13.3亿元。

然而,鹏鹞环保业绩反转也难以掩盖应收账款高涨的隐患。财报显示,2016—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1.68亿、2.37亿、7.19亿、8.36亿和8.017亿,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的23.73%、29.33%、93.17%、79.62%和60.4%。应收账款周转率也从2016年的3.32下降到2020年三季度末的1.6204。

业内人士表示,鹏鹞环保付款周期拉长,未来的应收账款大概率会持续增长。用应收款扩张的方式,需要长期巨额的垫资才能驱动收入的增长,一旦应收款无法及时回收,资金链问题会很大,融资财务费用也十分惊人。而且公司根据工程项目进度来确认营收,这种做法也存有巨大的财务操纵空间,审计难度较大。

此前,鹏鹞环保披露的招股书和融资募集说明书中还出现应收账款数据打架的情况,招股书显示,鹏鹞环保2011-2013年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91亿元、2.87亿元和3.05亿元,而在2015年发行3亿元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中,2011-2013年的应收账款数据分别为2.38亿元、2.44亿元、2.45亿元。

对于鹏瑶环保存在的问题,《眼镜财经》将继续保持关注。

扫二维码,3分钟极速开户>>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鹏鹞环保 利益输送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22 元琛科技 688659 --
  • 03-19 深水海纳 300961 8.48
  • 03-19 翔宇医疗 688626 28.82
  • 03-18 品茗股份 688109 50.05
  • 03-18 通业科技 300960 12.0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