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趋势下电力缺口的最终解

电气化趋势下电力缺口的最终解
2021年01月03日 14:59 华泰证券

冠军基金经理农银汇理赵诣,招商白酒基金经理侯昊,工银瑞信单文,私募大咖孙建冬、林园、陈宇、李金龙等,分享医药、白酒、新能源车等主线!点击查看

原标题:电气化趋势下电力缺口的最终解 来源:华泰证券

终端电气化引发的两大思考,核能有望成为电力缺口的“最终解”在12.18发布的碳中和专题报告中,我们梳理了碳中和背景下的四大主题,其中终端电气化是关键环节,但也引申出一系列新的思考:1)在宏观层面,碳中和要求非化石能源比重下降,而电气化带来的大量新增用电需求,产生电力供给缺口;2)在行业层面,能源消费的电气化转型需要考虑便利性、成本、能量转换效率等问题,不同行业电气化转换空间不同。本文从定量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详细测算,在保守假设下,若不考虑核电,预计2030年电力的供给缺口或达到2026亿KWh,长期来看,随着火电占比进一步下降,我们认为核能或是解决电力供给缺口的“最终解”。碳捕集受制于成本短期推行难度较高,电气化路径相对更确定在企业层面,“碳中和”主要有两种路径:1)减碳和固碳,主要以企业碳中和与政府碳中和计划为主,具体方式分别为能源电气化和碳捕集设备;2)碳交易,允许企业交易其排放配额,借助市场化手段为碳资产定价,推动企业扩大减碳或固碳的相关资本开支。上述两种路径的核心是增加企业的碳资产,根据我们测算,2020年每吨CO2排放权对应每年形成约80万的碳资产,而碳捕集仅每年的碳摊销成本至少为200万元,显著超过其形成的碳资产价值。因而我们认为中短期固碳技术路径(碳捕集)推进难度较高,而减碳路径(电气化等)相对确定性更高。发电能源结构是电气化趋势核心影响变量,四类行业有望加速从趋势看,不同行业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等,未来或由于受到行业政策、便利性、转换成本等因素推动,其电气化逻辑更为顺畅,对应趋势有望实现加速。从条件看,发电能源结构是影响电气化的核心影响变量:以电动车为例,我们测算电动车在新增发电为100%火电的条件下,电动车实际新增碳排高于传统燃油车,而当新增火电的比重降至80%或以下时,电动车的实际碳排放才小于燃油车。因此,我们认为在“碳中和”的背景下,电力脱碳与电气化趋势需要协同并进,而部分轻质能源(汽油等)有望率先被替代。电气化趋势下电力供给缺口测算,“风光”外核能或是终极答案仅考虑电动车渗透率提升带来的增量电力需求,在碳中和约束条件下,保守估计长期我国火电占比有望持续降低至70%以下,预计2030年电力的供给缺口为2026亿KWh。未来随着火电占比的继续下降,而水电/光伏/风电等受自然条件限制,装机量增长空间有限,核电或成为少数可供选择的方案。根据我们测算,若2030年中国火电占比下降至65%,则对应2020-2030核电发电需求增长319%,而如果进一步考虑其他三类行业电气化趋势,2020-2030核电潜在增长空间或达到546%。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在新能源革命以前,核能或是解决电气化趋势下能源供给缺口的终极答案。投资逻辑:核电的关注度有望逐步提升,长期的潜在空间较可观当前出于安全性等因素考虑,核电并非政策首要考虑,而市场对核电的关注程度依然较低。我们认为随着碳中和条件下终端电气化的逐步推进,电力供给缺口有望持续加大,由于多种因素约束(火电受制于碳中和、风电/光电受制于政策规划和产能、水电受制于自然条件),核电的关注度有望逐步提升。2018年中国核电占一次能源比重仅为2.03%,与美国(8.35%)、欧盟(11.09%)等发达经济体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核电需求的增长空间取决于行业电气化转换的节奏,空间较为可观,产业链核心环节(设备、核燃料等)有望率先受益。风险提示:技术升级导致假设参数与实际偏差较大;氢能、地热能等新型新能源开发取得超预期进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进程不达预期;大国关系不确定性,导致全球对于碳中和长期无法取得共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电动车 电力 火电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07 合兴股份 605005 --
  • 01-07 神通科技 605228 --
  • 01-06 之江生物 688317 --
  • 01-05 天能股份 688819 --
  • 01-04 浩欧博 688656 35.2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