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生物制造有望复刻“低空经济”主题 迎来主线行情

中信证券:生物制造有望复刻“低空经济”主题 迎来主线行情
2024年05月29日 07:56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中信证券研究 |刘易 秦培景 裘翔 杨帆 姜娅

  王喆 李超(金麒麟分析师) 陈竹 连一席

  生物制造是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极,是大国博弈的重要一环,当前一级市场融资热度不减,区域配套政策逐渐发力,我们认为生物制造有望复刻“低空经济”主题,迎来主线行情。从垂直维度看,下游产品类公司是产业链上的核心盈利环节;从水平维度看,医疗健康和化工领域的产业化进度相对领先;从市场演绎来看,我们认为当前生物制造属于第一阶段的科普阶段,后续应当重点关注政策催化,建议关注生物制造在医疗健康、化工及新材料、食品和农业以及美妆四大领域的相关投资机会。

  生物制造有望复刻“低空经济”主题,迎来主线行情。

  1)生物制造是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极。生物制造是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均是我国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制造是一种利用生物组织或生物体等进行物质加工,从而生产各种人类所需产品的先进物质转化工业模式,当前已经发展出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生物+轻工等全新生产方式,未来还有望向采矿、冶金、电子信息、环保等领域拓展,具有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潜力,我们预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别。

  2)大国博弈关键一环,巨头引领生物制造发展。美国政府不断强调生物制造的重要性,推出《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制定优先事项和量化目标,提出在20年内,通过可持续且具有成本效益的生物制造途径,生产至少30%的美国化学品需求。与此同时,以巴斯夫为代表的传统化工巨头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积极寻求生物制造转型。

  3)一级市场融资热度不减,区域配套政策逐渐发力。2022年国内生物制造产业开始受到关注,蓝晶微生物、引航生物等企业完成一级市场融资,巨子生物、川宁生物等企业完成IPO登陆A股。2023年微构工厂、蓝晶微生物等公司相继完成新一轮融资。根据易凯资本数据,2023年生物制造融资中交易金额在1500万美元或1亿元人民币及以上的融资达到40起,同比增长29%。国家明确将生物制造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上海、北京、深圳、江苏、浙江等省市配套政策正逐渐发力,生物制造产业正进入黄金发展期。

  择优产品类企业,当前关注重点政策催化。

  从垂直维度看,目前下游产品类公司是产业链上的核心盈利环节,在此层面我国已经涌现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未来有望率先受益;从水平维度看,医疗健康和化工领域的产业化进度相对领先,医疗健康领域本身就是建立在生物技术之上,化工领域对降低成本的诉求非常强烈,因此一旦生物制造在某类产品上展现出成本优势,往往能迅速替代现有竞品实现放量;从市场演绎来看,我们认为当前生物制造属于第一阶段的科普阶段,后续行情或分为三个阶段,当前建议重点关注政策催化。

  把握生物制造投资机遇,四条主线领衔投资前沿。

  1)医疗健康:制药与治疗过程的提效+降本,生物药渗透率持续提升。目前生物制造在医疗健康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微生物进行设计和改造,使微生物可以生产某种药物分子,或其本身作为活性药物,实现治疗疾病的功能;另外一种是基于合成生物学的工程化思维和设计理念,对哺乳动物细胞进行改造,使其具备相应的功能,如用于器官移植、细胞治疗和疫苗生产等。生物制药具备更好疗效和更低毒副作用,研发和生产的难点亦在被逐渐克服,Frost & Sullivan(转引自奥浦迈招股说明书)预计2020-2030年全球和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CAGR分别为10.5%和14.1%。展望未来,司美格鲁肽等多肽类药物或成生物制药爆品之一。

  2)化工及新材料:生物制造具有低成本+可持续优势,下游各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合成生物学在化工领域的应用主要包含材料、化学品、化工用酶、油类和润滑剂等多方面。如利用改造后的酵母或其他微生物生产化学品、材料和油类,通过定向进化结合高通量筛选寻找在高温高酸等特殊场景拥有高活性的酶等。生物制造在一些细分小品种领域已经完全取代传统化工,如凯赛生物的长链二元酸、华恒生物的丙氨酸以及缬氨酸、杜邦的1,3-丙二醇等。我们认为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制造必然会在化工领域突破大体量产品。

  3)食品和农业:有望成为未来增速最快的合成生物学应用领域。食品与农业领域是合成生物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波士顿咨询(BCG)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7亿美元,2023-2028年均增长率超44%。近年来,合成生物学在农业和食品领域的工业化成果主要围绕少数食品配料和添加剂、植物蛋白及发酵蛋白作为替代蛋白、减少肥料使用和碳排放等领域。

  4)美妆:法规限制相对宽松,落地进程有望加速。当前阶段活性成分在美妆领域用量有限,市场尚处发展初期。美妆领域对合成生物原料法规限制相对宽松后续有望逐渐落地。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不及预期;产品需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效果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新产品研发进度或市场推广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

  生物制造是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极,是大国博弈的重要一环,当前一级市场融资热度不减,区域配套政策逐渐发力,我们认为生物制造有望复刻“低空经济”主题,迎来主线行情。结合政策利好和产业周期,把握生物制造投资机遇。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凌辰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