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8月11日,AI大模型资本产业论坛暨第九届新浪财经上市公司年会在北京举行。吴晓求、田轩、周鸿祎、冯俊兰、武超则、余兴喜、胡锡进、赵伟、盛丰衍、于海宁等专家学者、企业掌舵者、金牌分析师、明星基金经理齐聚。深入探究人工智能赋能与发展、活跃资本市场、后市投资机会等热门议题。
生成式AI的诞生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普通投资者的我们,如何投资AI超级时代?后续产业进展的关键逻辑又是什么?国盛证券计算机首席分析师刘高畅发表看法。他表示,OpenAI、ChatGPT是万物互联的入口,这个入口未来通过它的智能化像一个人一样,能处理所有的事情。帮你点菜、买菜、旅游行程的安排,我们认为这个东西是中性化的。
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只能是解耦式的,中心化的大模型,靠近用户端的大模型会是个性化或者积累用户的数据,进行指令上的判断。未来价值链怎么分布,还是在不断演绎的过程当中,但是总体的方向上来看,它更多的确实能够极大的提升社会效率,也会改变整个社会的形态。
为什么我们从头到尾很重视多模态这个事情?因为我认为它是机器人的前提。是不是有个设计模型再有GPT,组合起来就可以像机器人一样。
今天很多人讲AI没有爆款的应用,但是我们看到机器人的准确率已经达到了60%的水平。全球的科技大佬,不管是埃隆马斯克还是萨姆奥特曼、比尔盖茨都投身于这个产业,微软可能会在400亿美金的水平,这样巨量的投资下产品还在不断进步,所以我们觉得可以给予产业一些耐心。
以下是发言全文:
刘高畅:各位领导好,因为今天整个资本市场这一段时间,像AI这种板块有一定的回调,大家相对来讲比较丧一些。今天不严格按照PPT的内容给大家分享,讲一下从年初到现在,包括整个产业里面认知上的变化,大家会感受到整个世界的发展,产业的发展都是比较有生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给大家稍微打打气,有一点相应的信心。
从产业上看,最早GPT的历史上看,我们也知道大模型领域有GPT和BERT两个路线,最早大家不太看好GPT这个路线,我们可以看到在2018年GPT出来,到2019年GPT2,被认为是没有前途的路线。在自然语言处理关键的八个指标中,远远落实于当时谷歌主宰的BERT路线。到了GPT3的时候大家感触也不深,它是通过后面的一些Codex、InstructGPT,做深了之后,平滑的,随着数据规模和参数规模上升的曲线,陡然竖了起来,就是大家讲的涌现的问题。所以从技术本身来讲也不是线性的,随着大家不停的努力,做工作,有可能会产品一些好的结果。
落到产业的发展,我们看到了之前有些专家讲大模型出来,整个价值量会向大模型靠拢,大模型会吃超过60%的市场份额。但是我们发现每个产业细节演绎的去看,大家的认知也在发生很多变化。
最早出来的时候,3月份的时候推了PLUGINS出来,这是OpenAI的插件,就像APP商城一样,最早推出了很多插件,演示的效果是在GPT里输入相应的指令,中间的插件自动化的完成相应的工作,会做得比较细致,比如说帮你订餐厅、买菜、做饭等等的工作。我们当时的感觉是OpenAI、ChatGPT是万物互联的入口,这个入口未来通过它的智能化像一个人一样,能处理所有的事情。帮你点菜、买菜、旅游行程的安排,我们认为这个东西是中性化的。
产业发展之后GPT又做了很有意思的事情,7月20日官宣了自定义的指令,6月底OpenAI推出了大家认为很Low、很传统的东西,AI商店。GPT4产品的水平并不能成为万物智能的中心,我们看到的智能还是解耦式的智能,比如说一方面想很好的调用携程,调用微软Office的应用,需要在应用端形成自己的智能。比如说携程能够更好的有自我的推荐,积累客户的信息,了解客户的习惯,给出客户推荐。比如说大家刷过携程,刷过饿了么都会知道,里面有很多推荐参数,直接推荐给你的话会有一些法律的问题,但是你身边有个助理的话,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助理会了解你的习惯,记住你喜欢吃的菜,你简单跟它聊几句就知道你的习惯。
像微软这种Office的这种也是一步步的,比如说要做个PPT,会4很你交流你想写的东西,你的提纲,根据你的提纲生成相应的文档,再把这个文档进行总结,总结完之后成为每一页想讲的内容。这里只是单纯的关键词的提纲,需要跟输入的图、生成的表格结合,这样才是整个PPT,有大模型也有不是大模型的中心能力,并不是按照传统的思路去演义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只能是解耦式的,中心化的大模型,靠近用户端的大模型会是个性化或者积累用户的数据,进行指令上的判断,未来价值链怎么分布,还是在不断演绎的过程当中,但是总体的方向上来看,它更多的确实能够极大的提升社会效率,也会改变整个社会的形态。
再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在多模态的事情中,为什么我们从头到尾很重视多模态这个事情?因为我认为它是机器人的前提。当时谷歌是以小图像,比如说VIT相应的模型,再加上大的语言模型,5400亿的模型组合起来形成机器人的应用。是不是有个设计模型再有GPT,组合起来就可以像机器人一样给我们很大的提升机器人的水平,我们当时看到这个模型的时候也非常激动,因为它完成了很有意思的任务,这个机器人在你的房间里,你给它讲任何一句话,比如说给我把抽屉里的米饼拿过来,它会打开抽屉,看里面的东西是不是米饼,确认了之后回头要保证自己不要被撞到墙角,送回给它的主人。我们当时觉得机器人这件事情马上就成形了,但是后面会发现,最早的认知一直到谷歌发布了VLA模型RT—2,机器人上的应用,光V和L结合是不够的,眼睛和脑袋的结合还不够,还要组合你的动作的部分。第一次是没有讲一次任务的完成率、成功率的,当时在年初的时候是30%的成功率,但是我们发现经过半年的努力,这样一个成功率,一次的成功率达到了60%,这一点你喊一个普通的人去陌生的环境,让他拿一个东西,一次的成功率可能也就在80%多的水平,所以你会发现技术的演绎和发展还是在非常快速的轨道下。
今天很多人讲AI没有爆款的应用,但是我们看到机器人的准确率已经达到了60%的水平。大家听到3月16日微软的Copilot预热发布,到今天为止大家也看到了定价,反而有一些疲惫。但是事实上我们发现这样做了一年左右的应用,如果微软的Copilot不断努力之下能够达到我们预期的水平,成为过亿的应用,我们也测算过它对算力的拉动,对英伟达芯片的拉动相当于英伟达2023年全年产量的一半以上,有两三个话,对整个算力的拉动又是海量的数据,所以现在这样一些应用还在深度做,全球的科技大佬,不管是埃隆马斯克还是萨姆奥特曼、比尔盖茨都投身于这个产业,微软可能会在400亿美金的水平,这样巨量的投资下产品还在不断进步,所以我们觉得可以给予产业一些耐心,而不像股市一样,二三月份非常激情,近期又非常沮丧,因为产业还在不断演绎。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星星之火还在不断发展当中。
我们再回顾一下互联网的起点,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1999年的牛市,纳斯达克、微软都有很强的涨幅,最多的时候微软回调了60%,它也是核心企业,也在不断进展,只是产品节奏进度不如某些人的预期,11.25元的回调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现在AI我们判断仍然处在巨大的科技时代当中,所有的产业还是大家非常热烈、激情,不断进展当中,会认识到技术的边界也会意识到技术的可能性和创新出来,这样的阶段我们希望大家相信这个世界是在不断演绎和变化的,有更多的信心,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后续再尽量给大家贡献一些更好的研究,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常靖蕾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