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瑞:消费金融新机遇秉承“三原则”

2023年08月11日09:40    作者:程瑞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程瑞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这个被称为恢复和扩大消费“二十条”的政策,从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等多个方面提出20条针对性举措,旨在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上半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8.2%,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增3.8%、进出口总额增2.1%,显示在当前阶段,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重要一极,已成为提振内需最重要的新动能。而作为消费行为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消费金融在“二十条”颁布后的新消费时代,无疑将承担更重要的历史使命,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零售贷款的重要形式,消费金融是一门周期性极强的业务。在短期内高速发展、提升行业资产规模并非难事,但要匹配经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尤其在当前经济换挡、内需尚待提振的阶段,消费金融要想抓住发展机遇,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切忌大干快上,盲目追求规模扩张,需秉承好“三大原则”。

  精准导向原则

  “二十条”针对的是当前消费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既聚焦对经济拉动效应显著的汽车、家居等行业,又关注乡村电商、餐饮等切实的民生领域。对消费金融而言,相应需秉承精准导向原则。

  首先,消费金融资金需精准投向“二十条”涵盖领域,包括大宗消费、服务消费、农村消费、新型消费四大板块,尤其是加大对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的综合金融支持力度。

  其次,消费金融产品设计需精准适应这四大板块的消费客群需求。针对日常民生类消费,需优化小额消费信贷额度及还款设计;对于大宗消费类需求,要适度提高授信额度、拉长还款期限供消费者选择。

  最后,消费金融的营销渠道需精准匹配这四大板块的消费场景。对于服务消费、新型消费,要更多利用数字平台的便利性,在线上消费场景中实现无接触金融服务;而对于大宗消费、农村消费,结合客群消费习惯,要建立线下的金融触达渠道,打通消费金融“最后一公里”。

  价值增长原则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3)》显示,截至2022年末,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及贷款余额双双突破8000亿元,分别达到8844亿元和8349亿元,同比增长均为17.5%,但如果剔除资产规模1062.33亿元、小贷转型而来的蚂蚁消金,行业规模实际增长不足5%。在消费市场整体略显低迷的环境下,消费金融的价值增长本就面临破局。

  而近年来消费金融公司反映出的问题也日渐显著。一是细分客群能力不足,获客成本高企;二是自主风控能力不强,风险管理成本受制于流量平台;三是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四是投诉量逐年增加,消费者保护问题凸显。

  在“二十条”发布后,消费金融迎来规模增长的良好机遇,但把握价值内涵,实现有价值、可持续的增长,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原则。

  首先,必须实现专业化、精细化、数字化的全流程运营。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多维数据挖掘用户需求、建立用户画像,通过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前台终端,在消费场景中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有温度的一体化消费金融服务。

  其次,除强化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进一步增厚资本金外,消费金融公司仍需积极拓宽多元融资渠道,借着政策春风,加快拓展同业拆借、金融债、ABS、银团贷款等融资方式。

  最后,消费金融公司需要把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融入公司内部治理和业务发展各个环节,从内部机制建设、发挥科技优势、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等多个层面做到“内外兼修”,切实把消费者权益保护落到实处,以实现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共同成长。

  金融健康原则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曾表示,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高级形态,普惠金融主要关注金融服务的“有没有”,金融健康更多关注金融服务的“好不好”,也就是在金融服务“有”的基础上,让个体和外部的支持有机结合,从而改善消费者的财务状况,进一步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和保护,从而提升其财务韧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最终实现金融健康状态。

  消费金融在消费链条中起到了加油、提质、增速的作用,可以促进消费者消费欲望和能力的提升,增加消费支出,获得更高品质、多元化的消费升级服务。但近年来多头借贷、过度授信等问题频发,甚至引起消费者超前消费、超出能力消费、征信严重受损等。

  在为消费者提供消费金融服务时,金融机构必须秉承金融健康原则。第一,要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在产品设计、渠道覆盖、贷后管理等方面为客户提供“适当的”服务;第二,要在金融全流程服务中设置赋能环节,帮助消费者合理规划消费与生活,实现收入与消费的理性分配,使其财务状况保持在较好的水平;第三,要在需求侧发力,通过开展金融教育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摆脱金融脆弱性,提升个人及家庭的金融韧性。

  在新的政策窗口,消费金融肩负着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共同富裕等多重社会责任,秉承着精准导向、价值增长、金融健康三大原则,无疑将迎来全新机遇。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本文作者介绍: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