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策略:“mini版2014”正在酝酿 时机取决于宽信用进程

兴证策略:“mini版2014”正在酝酿 时机取决于宽信用进程
2022年01月16日 14:23 新浪财经综合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尧望后势

  核心观点

  回顾:2021年10月中旬我们判断主线将回归成长,科技科创将吹响反攻号角。2021年11月10日在市场大幅震荡中,我们判断跨年行情即将展开。

  展望:底部区域,曙光将现

  年初以来市场遭遇颠簸,但当前我们认为已经处在底部区一方面,金融地产等板块的低估值修复在经历波动后仍将继续兑现。另一方面,“新半军”等热门赛道的调整空间也已较为充分。

  “mini版2014”正在酝酿,时机取决于宽信用进程。我们在《2022年度十大预测》中便提示“2022年有望出现一波类似‘mini版2014’的指数行情”。本周市场波动,主要还是由于市场对于政策预期的波动、12月社融数据较差、以及美联储加息甚至缩表担忧升温。类似2014年大牛市启动初期,8、9月下旬都因宏观数据不及预期出现过调整,10月更由于叠加美联储宣布退出QE4、沪股通延期等因素而显著回调。但行情就这样在市场犹犹豫豫、指数震荡抬升中逐步确立。当前我们认为一波类似“mini版2014”的行情正在酝酿,而其时机取决于宽信用进程:1)市场已处于“稳增长”、边际“宽信用”的时间窗口,行情核心逻辑持续兑现、强化:尽管2021年12月新增社融略低于预期,但存量社融同比10.3%仍高于前值的10.1%,M2同比9.0%也高于预期的8.7%,显示信用环境仍在趋势性改善。此外,新增专项债额度1.46万亿已提前下达,部分省市重大项目也较往年提前下发,后续1月份社融有望进一步回暖。各种信号、数据都在不断验证边际“宽信用”的方向。2)时点上,2014年的指数行情直到2014年11月21日央行降息后才正式确立,当前同样需等待社融放量、降准降息等信号出现。但从布局的时间点上来说,正如市场最终证明2014年8月到10月每一次的调整都成为绝佳的买点,现在同样仍处于左侧布局的窗口。3)但当下与2014年的区别在于,一方面,2014年是全面的系统性放松,而当前在地产“房住不炒”、基建“托而不举”大基调下,政策宽松力度和空间相对有限,更有可能是阶段性、托底式的放松。另一方面,2014年逐渐演变成为一轮杠杆牛,而当前市场杠杆力量较弱,机构资金仍是市场主导力量。因此,最终演绎形态类似“mini版2014”,时间、节奏则取决于宽信用的进程。

  结构上,聚焦“大金融”+“小高新”两条主线:1)“大金融”:银行、券商、地产。随着近期行业、风格轮动速度加快,机构平衡仓位结构的意愿显著提升。大金融板块作为有自上而下逻辑支撑、同时也是“人少的地方”,正成为市场阶段性加仓的方向。银行:2021年业绩明显超预期,2021年12月信贷后置下2022年1月贷款有望“开门红”。券商:市场成交活跃带来业绩高增。后续全面注册制推进也有望对长期业绩形成支撑。地产:受益于政策边际变化,“稳增长”预期升温。后续货币、信贷有望进一步宽松,带来板块估值修复。2)“小高新”:以长打短,逢低布局以“小高新”为代表的科技成长:近期科技成长板块遭遇调整,主要受仓位、情绪、风格等因素的扰动。但结合五大拥挤度指标及历次回调情况来看,后续调整空间或已有限。中长期,科技成长仍是共同富裕下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的必然选择。更是中美博弈大背景下,顺应迫切提升科技竞争力需求、摆脱“卡脖子”困境的最鲜明的时代主线之一。

  投资策略:一方面把握金融地产等低估值修复行情,另一方面以长打短、逢低布局“小高新”。长期,聚焦科技创新的五大方向。1)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特高压等),2)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3)高端制造(智能数控机床、机器人、先进轨交装备等),4)生物医药(创新药、CXO、医疗器械和诊断设备等),5)军工(导弹设备、军工电子元器件、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风险提示:关注全球资本回流美国超预期,中美博弈超预期等

  报告正文

  “mini版2014”正在酝酿,时机取决于宽信用进程

  回顾:2021年10月中旬我们判断主线将回归成长,科技科创将吹响反攻号角。2021年11月10日在市场大幅震荡中,我们判断跨年行情即将展开。

  展望:底部区域,曙光将现

  年初以来市场遭遇颠簸,但当前我们认为已经处在底部区一方面,金融地产等板块的低估值修复在经历波动后仍将继续兑现。另一方面,“新半军”等热门赛道的调整空间也已较为充分。

  “mini版2014”正在酝酿,时机取决于宽信用进程。我们在《2022年度十大预测》中便提示“2022年有望出现一波类似‘mini版2014’的指数行情”。本周市场波动,主要还是由于市场对于政策预期的波动、12月社融数据较差、以及美联储加息甚至缩表担忧升温。类似2014年大牛市启动初期,8、9月下旬都因宏观数据不及预期出现过调整,10月更由于叠加美联储宣布退出QE4、沪股通延期等因素而显著回调。但行情就这样在市场犹犹豫豫、指数震荡抬升中逐步确立。当前我们认为一波类似“mini版2014”的行情正在酝酿,而其时机取决于宽信用进程:1)市场已处于“稳增长”、边际“宽信用”的时间窗口,行情核心逻辑持续兑现、强化:尽管2021年12月新增社融略低于预期,但存量社融同比10.3%仍高于前值的10.1%,M2同比9.0%也高于预期的8.7%,显示信用环境仍在趋势性改善。此外,新增专项债额度1.46万亿已提前下达,部分省市重大项目也较往年提前下发,后续1月份社融有望进一步回暖。各种信号、数据都在不断验证边际“宽信用”的方向。2)时点上,2014年的指数行情直到2014年11月21日央行降息后才正式确立,当前同样需等待社融放量、降准降息等信号出现。但从布局的时间点上来说,正如市场最终证明2014年8月到10月每一次的调整都成为绝佳的买点,现在同样仍处于左侧布局的窗口。3)但当下与2014年的区别在于,一方面,2014年是全面的系统性放松,而当前在地产“房住不炒”、基建“托而不举”大基调下,政策宽松力度和空间相对有限,更有可能是阶段性、托底式的放松。另一方面,2014年逐渐演变成为一轮杠杆牛,而当前市场杠杆力量较弱,机构资金仍是市场主导力量。因此,最终演绎形态类似“mini版2014”,时间、节奏则取决于宽信用的进程。

  结构上,聚焦“大金融”+“小高新”两条主线:1)“大金融”:银行、券商、地产。随着近期行业、风格轮动速度加快,机构平衡仓位结构的意愿显著提升。大金融板块作为有自上而下逻辑支撑、同时也是“人少的地方”,正成为市场阶段性加仓的方向。银行:2021年业绩明显超预期,2021年12月信贷后置下2022年1月贷款有望“开门红”。券商:市场成交活跃带来业绩高增。后续全面注册制推进也有望对长期业绩形成支撑。地产:受益于政策边际变化,“稳增长”预期升温。后续货币、信贷有望进一步宽松,带来板块估值修复。2)“小高新”:以长打短,逢低布局以“小高新”为代表的科技成长:近期科技成长板块遭遇调整,主要受仓位、情绪、风格等因素的扰动。但结合五大拥挤度指标及历次回调情况来看,后续调整空间或已有限。中长期,科技成长仍是共同富裕下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的必然选择。更是中美博弈大背景下,顺应迫切提升科技竞争力需求、摆脱“卡脖子”困境的最鲜明的时代主线之一。

  投资策略:一方面把握金融地产等低估值修复行情,另一方面以长打短、逢低布局“小高新”。长期,聚焦科技创新的五大方向。1)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特高压等),2)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3)高端制造(智能数控机床、机器人、先进轨交装备等),4)生物医药(创新药、CXO、医疗器械和诊断设备等),5)军工(导弹设备、军工电子元器件、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本周A股市场回顾

  A股资金面跟踪

  A股盈利与估值

  海外市场跟踪

  风险提示

  关注全球资本回流美国超预期,中美博弈超预期等。

瓜分6666元现金红包!领取8%+理财券,每日限额3000份!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书瑗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18 纬德信息 688171 --
  • 01-18 臻镭科技 688270 --
  • 01-18 铜冠铜箔 301217 --
  • 01-17 晶科能源 688223 5
  • 01-17 采纳股份 301122 50.31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