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谈判成功率超90%:创新药加速放量,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医保谈判成功率超90%:创新药加速放量,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2024年11月28日 18:56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闫硕 北京报道

  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有关情况。

  根据国家医保局消息,新版药品目录新增91种药品,调出43种临床已替代或长期未生产供应的药品。本次调整后,目录内药品总数将增至3159种,其中西药1765种、中成药1394种。

  在今年谈判/竞价环节,共有117个目录外药品参加,其中89个谈判/竞价成功,成功率76%、平均降价63%,总体与2023年基本相当。

  其中,新增的91种药品中有90个为5年内新上市品种,38个是“全球新”的创新药,无论是比例还是绝对数量都创历年新高。在谈判阶段,创新药的谈判成功率超过了90%,较总体成功率高16个百分点。

  “这次调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体现了真创新,对创新程度强的药品给予了倾斜,通过率比较高。”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真创新主要体现在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以及填补了临床空白等方面。

  根据国家医保局安排,新版药品目录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对本次目录调整中续约失败被调出的协议期内谈判药品,为保障用药连续性,给予其6个月的过渡期,2025年6月底前医保基金可按原支付标准继续支付。

  总体来看,在基金可承受的前提下,今年目录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因素,预计2025年将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

  支持真创新

  整体上看,本次调整新增的91种药品中,肿瘤用药26种(含4种罕见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15种(含2种罕见病)、罕见病用药13种、抗感染用药7种、中成药11种、精神病用药4种,以及其他领域用药21种。由于部分药品有多个适应症或者个别疾病类别有重复(如罕见肿瘤),因此分类数大于总数。

  针对此次的药品调整,金春林指出,值得关注的是,四款ADC谈成了两款,罗氏制药的注射用维泊妥珠、阿斯利康的德曲妥珠单抗都进了,辉瑞的注射用奥加伊妥珠单抗及吉利德的注射用戈沙妥珠单抗未被纳入2024年医保目录;双抗是四进三,除了康方生物的两款,罗氏的法瑞西单抗注射液也谈判成功,百济神州的注射用贝林妥欧单抗失败了;PD-1则是五进二。

  需要指出的是,国家医保局多次强调“支持真创新”,从数据上看,今年,按照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注册分类标准批准的1类化学药品、1类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和3类中成药共计41个目录外药品参加谈判,谈成38个,成功率高达92.7%。对于一些仅改变剂型或者其他没有体现真正创新的药品,在专家评审阶段已经被淘汰。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卫生政策和医疗管理咨询师王宏志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国家对于创新药的支持有全产业链的政策。从国家竞争战略的角度出发,支持创新药并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在真正推动落实。“因为如果再继续像过去单纯把药价打下来,不扶持新药的话,过多少年之后中国可能就没新药,全是普药了,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指出,我们也看到,近年来我国医药创新蓬勃发展,在完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91种新增药品中,国内企业的有65种,占比超过了70%,并且这几年都呈逐年上升之势,首个晚期宫颈癌的双靶点免疫治疗药物、首个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晚期肺癌靶向药都顺利谈判纳入目录,反映出我国医药创新水平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创新药的准入周期也在缩短。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院长常峰表示,在医保谈判环境总体逐渐趋于成熟、企业对药品纳入医保的强烈意愿共振下,创新药上市当年即入医保的例子屡见不鲜,大幅减少创新药上市至纳入医保的等待时间,药品准入效率进一步提升。

  2024年206个目录外独家申报药品中,共有115个药品上市不满一年,其中更有66个药品是在上市当年即进行了医保准入申请。

  常峰指出,新药从获批上市到纳入目录获得报销的时间已从原来的5年左右降至1年多,根据2023年医保谈判数据统计,80%以上的创新药能在上市后2年内进入医保。其中西药已从2018年的4.6年缩短至2023年的0.9年。

  打通入院“最后一公里”

  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连续7年开展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形成了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调整机制。截至2024年10月底,协议期内谈判药品累计受益8.3亿人次,累计为患者减负超8800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在对新药如此大规模资金支出的同时确保基金安全,一方面是靠科学合理的测算,另一方面靠医保部门近年来的深化改革和系统治理。其中,包括通过集采推动高质量仿制药替代,腾挪出支持创新药品的空间。初步匡算近年来国家推行的带量采购腾出了超5000亿元的医保基金空间。

  王宏志认为,当前的“腾笼换鸟”实际上是“一鱼三吃”,即无论是通过带量采购还是医保谈判降下的药费被分成了三份,一部分让利给患者,一部分用于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另一部分用于支持创新药。这与之前的只用于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的“一鱼一吃”有所不同。但也需要指出,分给创新药的比例并不会很大,而且,对创新药的界定也一定是非常严格的。

  根据中国药学会对样本医院的监测,随着越来越多创新药被纳入医保,创新药在药品费用中的占比逐年上升,2023年创新药在样本医院的院均药品费用金额在全部药品费用中的占比已达15.1%。

  “对大多数药品尤其是创新药来说,进医保是扩大其销量的唯一途径。”金春林表示,但不容忽视的是,医保谈判中的创新药,其实也面临着入院难的问题。

  资深医改专家徐毓才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创新药包括国谈药进院难,主要是因为很多政策还不够完善,比如如果一款药品价格较高,在医保按病种付费政策下,药品进入医院之后可能会增加病种的费用,这将影响医院及时采购和使用这些药品。此外,“国考”中涉及药占比,叠加药品零差价等政策,医院购进的药品实际上变成了医院的成本。

  “国家医保局也进行了一些调整,比如在计算药占比时,必须将相关药品剔除。国家医保局也明确要求,医疗机构要及时召开药事管理委员会会议,及时将新纳入医保目录的药品纳入到医院的药品使用目录。不过,整体来看,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徐毓才说。

  黄心宇表示,落地是决定目录调整工作成效的“最后一公里”。今年除了部署新版目录执行外,用较多的篇幅对配备使用、新药推介、管理监督等提出了要求。其中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应于2025年2月底前召开药事会,根据《2024年药品目录》及时调整本机构用药目录,保障临床诊疗需求和参保患者合理用药权益。不得以医保总额限制、医疗机构用药目录数量、药占比为由影响药品进院。

  此外,在上述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医保中心副主任王国栋指出,药品供应是企业的基本责任,今年我们完善了谈判协议,全部谈判药品应于2025年1月1日前完成在全国各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的挂网,对谈判药品在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的配备也提出了最低数量要求,相关企业还应当建立药品调配机制,及时响应患者用药需求,让群众得到真正的便利,增加药品可及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若云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6 蓝宇股份 301585 --
  • 12-02 先锋精科 688605 --
  • 11-29 博苑股份 301617 27.76
  • 11-26 科隆新材 920098 14
  • 11-25 佳驰科技 688708 27.0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