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孙小程)近日,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优艾智合”)与西安交通大学宣布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并于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正式揭牌。该研究院旨在整合科研及产业资源优势,以需求场景作为战略研究方向,拉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成果转化。
优艾智合成立于2017年,主要提供移动机器人及解决方案。今年6月,优艾智合完成C轮融资,历次投资方包括合肥肥东产投、吴兴产投、熙诚金睿、方广资本、IDG资本、松禾资本、蓝驰创投、SIG海纳亚洲、软银亚洲、真格基金、英诺天使、常见投资、HAX(SOSV基金)、招商局伯乐、西交1896资本等。
今年以来,具身智能概念在一二级市场颇受关注,外界对其的定义主要是“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相对较少受到关注。但人形机器人目前的商业落地尚处早期,而移动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已经较为成熟,是否在发展具身智能上能“弯道超车”?
优艾智合联合创始人兼CTO边旭向上证报记者分析道,考虑到人形机器人的工作效率、成本、量产稳定性、技术成熟度、续航等因素,工业场景短时间内或并非是人形机器人的主要战场。
“移动机器人在工业细分场景里沉淀了数年,在工厂里实现智能化物流、能源领域实现高效巡检,为企业带来了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提升。伴随着移动机器人的智能化发展,其将率先实现具身智能在工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边旭表示。
边旭认为,在AI赋能下,移动机器人能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通过具身智能技术的加持,移动机器人能替代危险、复杂操作,从而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通过群体智能,充分发挥AI对于全场物流效率提升的全局优化作用,每个机器人作为智能体参与“大脑”决策中,不断通过迭代逐步提升生产效率,这是人工管理无法达到的效果。
“工业细分场景的标准化和专业化要求高,对于任务执行要求绝对精准,容错率低,追求泛化和通用的一套硬件很难完成对所有任务的分工执行。‘一脑多态’通用基础模型的构建,是工业具身智能落地的必然技术路径。”边旭表示。“一脑多态”即一套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以及多种特定的机器人形态,支撑不同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应用。
边旭介绍,针对控制系统,优艾智合开发的工业具身智能系统面向泛工业场景,包括集成电路、半导体、消费电子、新能源等制造业场景,以及发电站、煤化工、变电站等巡检场景,具身智能系统的高泛化特点使得其在适配新行业需求时,仅需少量学习就可以实现应用的快速搭建和部署。
无论是人形机器人抑或是工业机器人,发展具身智能均需要高质量数据的支撑。至于如何判定高质量数据,边旭给出了三个观测指标:数据链应该闭环到行业客户真正关心的效率指标;数据卷宗应该全流程留痕和可追溯;数据的样本量得足够大。
目前,工业场景中移动机器人技术已逐步应用在半导体、消费电子、新能源等行业的头部企业中,并已经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批量的交付案例。边旭透露,从行业来看,相应移动机器人应用的投资回收期稳定在2年至3年。至于优艾智合,在商业化落地上,2023年,公司业绩同比增长100%,旗舰产品出货占比超88%,客户复购订单占比75%。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