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总裁纷纷换人,高济健康何时能踏出IPO第一步?

CEO、总裁纷纷换人,高济健康何时能踏出IPO第一步?
2024年07月24日 12:21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闫硕 北京报道 曾风光一时的高济健康最近又被推向台前,但并不是由于其酝酿已久的IPO,而是发生了人事变动。

近日,有媒体报道,从多个信源处获悉,牛和义不再担任高济健康总裁,李波也不再担任高济健康CEO,高济健康新CEO由龚建军出任,龚建军此前是高济健康华东区域负责人。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大概率是结束以往总裁负责线下,CEO负责线上的格局。

回顾高济健康的发展轨迹,会发现这是一条不同寻常的路径。2017年,高瓴资本企图凭借既有经验讲述连锁药店的新故事,由此高济健康的前身高济医疗横空出世。根据公开资料,高济医疗成立后仅一年的时间,其旗下药店数量便突破12000家,年营收超200亿元。2022年底,高济医疗总裁牛和义在一个医药论坛上透露出上市意向。

去年,多家媒体曾先后报道高济健康将要赴港股IPO,也有媒体披露“高济和券商沟通的预期估值在400亿—500亿元区间”。但直到今天,其仍未踏出IPO的第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高济健康近些年一直在尝试“转型”。2023年5月,“高济医疗”正式更名为“高济健康”,这是因为相较于“医疗”,“健康”是个更广阔的概念。

在布局上,高济健康也在不断向新领域拓展。今年1月有媒体报道,高瓴资本已买下行业头部医生MCN公司争渡健康,并将其放入高济健康体系内。不仅如此,此前高瓴资本还为高济健康买下了具有保险经纪牌照资质的公司。

在快速扩张之后,2019年高济医疗开始步入深度整合期,并逐渐将重心转向提升存量药店的运营效率。2020年,牛和义正式担任高济医疗总裁,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强调数字化转型。然而,从此番人事调整看,高济健康似乎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转型与发展。

扩张之后,迎来调整

高济健康虽然至今仍未上市,但在讨论我国药品零售行业时,却是一家无法避开的企业。尽管高济健康成立至今仅7年,远没有大参林益丰药房等20多年的企业积淀,但这是一家“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企业,有着难以复制的发展路径。

2017年,高瓴资本入局药品零售行业,成立高济医疗,持股94.76%,兴业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24%,注册资本近16亿美元。

实际上,无论是资本还是人员配置上,都不难发现高瓴资本对高济医疗寄予了厚望。成立之后,高济医疗豪掷数百亿元开启“扫货”模式,一跃成为国内药品零售头部企业,抢先迈入“万店俱乐部”,并于2019年以超150亿元估值登上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榜单。

业内人士分析,高济最初用的是互联网那套打法,就是拼命往里面砸钱,把自己做大,把别人挤掉,最后靠市占率来和上游工业议价。根据过往经验,高济医疗准备快速做大规模,随后完成数字化转型,提升销售规模和经营质量。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药品零售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无法完全靠大量资本投入来完成快速发展,也就是说,互联网那一套在这里行不通。

在万店规模目标实现之后,按照规划,高济医疗于2019年开始步入业务深度整合期,覆盖一体化供应链、品牌、系统、财务等多个方面。

牛和义在2020年担任高济医疗总裁之后,开始推行系列变革。根据公开信息,牛和义对公司的改造不仅局限于业务,还包括组织架构和决策流程。其实要想整合好上万家药店资源,系统、供应链和组织是三个有力抓手。其中,系统和供应链直接和业务流相关,确定性强,相对容易捋顺,最难的是组织架构。

在系统和供应链方面,牛和义尤为重视数字化工具,认为通过大数据的实时测算可以更好对一万家店进行精准动态调整。而在组织架构层面,他采用“大事集权,小事分权”的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变革中,总部派驻的经理人团队正逐渐前往各地平台,而原有的小股东正在逐渐退出。这其实也为后续发展留下了隐患。

相比成立最初的那两年,步入整合期的高济健康扩张速度已然有所放低,根据官网,高济健康如今有15000余家连锁药店,与2018年相比,仅增加了3000家左右。在这个连锁药店强调规模化发展的时代,高济健康的扩张速度给人的冲击已经远不如当年。

相比而言,如今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以及益丰药店等第一梯队的上市连锁药店均已跨越万店大关,其中大参林在今年3月底门店数量达到14915家,而在高济健康迈入万店时代时,同期国内其他头部连锁门店数均不超5000家。

有发展,也有困境

近些年,高济健康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确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此次变局看,或许还需重新审视高济健康过去的发展路径。

在成绩方面,比如,去年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高济健康首次亮相,展示了围绕“15分钟步行健康生活圈”构建进行的全域数字化升级成果。今年4月底,腾讯智慧零售发布了“智慧零售全域数字化经营榜TOP10”,高济健康是唯一上榜的大健康领域企业。

官网信息显示,高济健康通过自主研发的数据湖系统搭建数字化工具矩阵,同时依托于6家互联网医院、6.6万名注册医生,将线下面对面沟通和线上数字化服务相结合,形成了线上、线下以药事服务为基础的健康服务闭环。

不过,有业内人士在分析高济健康此次人事变动时指出,尽管牛和义在推动数字化,但在随后的商品调整中,最主要精力都放在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降低采购成本。此外,许多被收购的老板,其实在被收购前就开始准备另起炉灶。从结果来看,高济健康过去的策略无疑是失败的。

换言之,高济健康不仅在数字化建设方面有待优化,还在快速扩张中没能稳住根本,造成了不少基层人才的流失。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接近高济健康内部的人士向媒体表示,2023年之前,高济健康大都是直营店,彼时旗下加盟店不到300家,相比其他传统连锁药房,占比极低。而2023年中会议上,管理层第一次提出要通过“新开+加盟+并购”三轮驱动,实现公司持续快速扩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打开高济健康官网时,首页两张海报均是“诚邀加盟”的广告。上述人士表示,加盟的弊端是管理更松散,存在一定的品牌风险,高济健康在这个时候推动加盟,背后应该是一次不小的战略转型。

高济健康曾明确表示,公司要成为中国基层医疗服务领域最大的入口和平台,不过也表示,不单只是做药品销售。

为了做到这一点,高济健康正快速普及“线上+线下”“药品+医疗”经营模式。

然而,一位接近高济健康内部的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高济其实一直是两派人在做事,李波负责线上,牛和义负责线下,这两拨人风格不一样,工作目标也不一样,所以一直没有产生太好的协同效应”。

如今,牛和义与李波离职,龚建军出任新CEO。作为前高济健康华东区域负责人,龚建军在媒体并没太多露面,只是在高济健康周年庆典上常看到其身影。

今年4月,在七周年庆典上,龚建军表示,2023年是高济健康二次创业元年,2024年则是高济健康二次创业战略突破至关重要的一年。

三个多月后,2024年,也成为龚建军和高济健康转型发展的全新开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高济医疗 转型 高瓴资本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26 龙图光罩 688721 --
  • 07-23 博实结 301608 44.5
  • 07-22 力聚热能 603391 40
  • 07-15 绿联科技 301606 21.21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30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