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璞投资归江:在债务重组中挖掘机会,华晨宝马的收益,甚至超过了英伟达的涨幅

信璞投资归江:在债务重组中挖掘机会,华晨宝马的收益,甚至超过了英伟达的涨幅
2024年06月19日 17:32 市场资讯

  来源:六里投资报

  6月18日上午,信璞投资创始合伙人归江在交大安泰主办的大师对话现场,围绕债务重组这一主题,结合盐湖钾肥、安然、华晨等数个案例,分享了他深邃的思考。

  这其中,蕴含着归江20余年职业生涯的投资智慧,对每一个案例都有着深入独到的见解和点评,非常值得反复咀嚼阅读。

  归江是国内最早的一批基金经理之一,早在1998年就加入了君安证券;

  2002年,归江入职博时基金,与王璟、邓晓峰等一起组建起了首批国家社保基金的权益委托管理团队,业绩斐然。后又加盟国泰,主管权益投资,在他掌舵之下,公司投资团队单一年度荣获金牛奖之多创下了纪录。

  2010年,归江离开公募,创立信璞投资。

  最近这几年,尤其是从2021年以来,虽然市场不振,但归江管理的产品在每个自然年度内均实现了正收益。

  归江认为,万物皆周期,

  无论价值还是成长,好公司、好资产和好团队的关系之间往往是流动的,常常排列组合。

  好资产未必遇得上好团队、好公司,往往美女嫁渣男,潜藏的“慢性病”在危机时可能就会爆发,这时就会出现一种情况——

  好资产,也就是所谓的“鱼眼珠子”,掉进了厕所里。

  归江打了形象的比喻,这时候就要把“鱼眼珠子”打捞上来,洗净后,再进行良好的包装,最终在市场上卖出一个好价钱。

  著名的价值投资者,比如巴菲特、霍华德·马克斯都进行过这样的操作。

  比如著名的安然公司破产以后,其中最优质的资产,中美洲能源,就归入了巴菲特的伯克希尔。

  归江对此也表示,价值投资不只是算账,它也需要投资人对未来公司发展的想象力。

  投资报(ID:Liulishidian)整理了归江交流的精华内容:

  美女嫁渣男

  往往是常态

  我从业已经差不多20多年了。

  在这中间,债务重组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分类别,

  虽然仓位不能很重,但这确实是一个充满趣味的投资探索、风险探索。

  事实上,从最早的债务重组案例来看,无论是美国财政部接管房利美,还是国内早期的新桥资本并购深发展,包括潍柴这样的产业投资收购湘火炬;

  还有近几年盐湖集团的债务重组,华晨集团的债务重组;

  2020年之后,航空业在疫情的巨大影响下,香港政府也对国泰航空进行了财务救助。

  这些案例中其实有很多有趣的话题,它们让我们观察到,债务投资人、政府以及二级市场投资者,是如何进行更复杂的交易,

  将所谓的“鱼眼珠子”——那些掉进厕所的鱼眼珠子——打捞上来,

  洗净后,再进行良好的包装,最终在市场上卖出一个好价钱。

  鱼眼珠子经常掉进厕所,这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在我们读书的时候,1995年,有一家非常有趣的公司叫做安然。

  这家公司开启了我个人探索的一个重要起点。

  为什么呢?

  当时商学院里,国内最好的案例是长虹,最后变成了格力电器和美的电器。

  还有一个外国的案例,在MIT的商业案例中,最好的案例是安然公司。

  大家都知道,这家公司后来破产了,但这家公司的破产让我觉得,

  资产管理业经常说“好公司、好企业、好资产”,但往往“美女嫁渣男”是常态——

  好资产可能不在好人的手上。

  有点像乐高一样的,就是不断的排列组合。

  优质资产和劣质资产之间,好人跟差资产之间,差人跟好资产之间,这种排列组合往往是一个常态——

  好人碰上好资产、好的管理团队,这是偶然性,这是非常偶然的。

  安然公司的案例,开启了我观察这个世界的新视角:

  为什么我们商学院曾经引以为傲的案例,最终在资本市场上破产了?

  令人惊讶的是,我们景仰的投资人,巴菲特,在安然公司里面又买了一个非常好的公司——中美洲能源。

  一家破产的公司里面居然还有“鱼眼珠子”,这一点非常有意思。

  怎么去区分这些差公司中的优质资产?

  往往,债务重组和公司破产的时候,是最佳的资产调整的机会。

  这些机会,像橡树资本这样的公司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这样的机会,巴菲特也提供了类似的案例。

  安然这家公司最优质的资产,跑到了巴菲特的伯克希尔里面。

  安然这批人去做了什么呢?

  在研究美国大量公司的案例后我们发现,

  安然这批人,换了个名片,美国大量的页岩气的龙头公司里面,都是安然的创始人和职业经理人。

  他们换了一个马甲,拿了另外一些资产,去进行了新一轮的创新。

  我们二级市场投资人也可以作为旁观者,参与这些非常有趣的游戏,

  这比buy and hold茅台好像更加有趣一点,更像智力上的挑战。

  接下来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们近距离观察的资产机会。

  价投不仅要会算账

  也要有对未来的想象力

  以这家公司为例,大家知道盐湖这个资产,应该说是A类资产,钾肥这个市场是全球垄断的,而且长期回报率非常优秀。

  这些资产要么在加拿大,要么在乌克兰、俄罗斯,要么在中国的盐湖。

  过去我们是钾肥的发源地,

  现在大家挖来挖去,发现这里面还有一些伴生矿,居然非常赚钱。

  什么东西?锂矿。

  所以,这些事情首先证明了,这是个非常好的“珠子”。

  但是不幸的是,这家企业,优秀的资产没有和优秀的人才结合,最终的结果就是: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过程,从2007年-2019年之间,他们上市的时候应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垄断资产;

  但是,在2017年- 2019 年期间,投了三四百个亿全在低效资产上。

  我们看,这家公司正常的盈利,早年是 20 亿左右,

  但是因为再投资能力出了问题,400 亿的净资产,一下亏了 300 多个亿。

  在 2019 年,债券违约的时候撑不住了,

  400亿乱投资的资产,已经让原本100亿的优质资产承受不住这个现金流了。

  所以导致,公司一年亏损了500亿。

  巨亏,首先它就要变ST,

  但是,在ST的时候,它在“动手术”,把“癌细胞”给切掉了。

  刚才说到,净资产变成了负300亿,同时它有350 亿的债券投资人,通过换股用 13 块钱的股价,债券转换成股票,变成它的股东。

  原来的老股东被稀释了一半的股份。

  当时的市价是 8 块多钱,最低价是 5 块到 6 块多钱,13 块钱的换股价,溢价了差不多接近50%,被迫成为这家公司的高成本的股票投资人。

  这时候,二级市场投资人有这样的一个机会,比当时的债券投资人用更低的价格投资这家企业。

  但是,首先它是ST;

  第二个,又是亏损,又是违约,又是破产,大家就觉得它是坏公司。

  但就像高收益债,或者说垃圾债,这是同样的东西不同的说法,

  在资产管理人手上,鱼眼珠子、鱼肚子还是粪便,本质上要区分开来对待。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股权已经清零了,净资产已经变成负的了,债权人也变成了股东。

  从法院裁定这个时间开始,game over,亏损已经变成过去式了,

  当然证监会要等它连续三年盈利才会摘帽,但是这就给橡树资本这样的资产管理人提供了这样一次机会。

  以这样的价格买进去,有可能在五年后会变成一个什么公司?

  价值投资不只是算账,它需要的是想象力。

  想象力在哪里呢?

  就是这家公司财务会怎么体现?会不会再赔三四百个亿?

  当地国资委会再给我们去找些什么新的项目?

  这些事情有它的不可控性。

  未来,除了我们已经看到的钾肥之外,盐湖中的其他微量金属是否具有价值?

  这些都需要想象力。

  如果没有想象力,这家公司就只是一个账面亏损300亿的上市公司,市值200亿。

  但到了2021年和2022年,大家突然发现锂矿的价值。

  而钾肥方面,乌克兰战争导致其供应短缺,从巨亏中形成了暴利。

  当然,这期间也有个反垄断瓦解的过程,但是乌克兰战争给了它一次机会,在钾肥上有了超额收益。

  同时,电动车的发展让这家青海国资的企业突然发现了新的投资机会——成长股的种子,成长股里面最好的锂矿资源。

  这两者叠加在一起,资本市场再次唤醒了想象力,居然给了它1800亿的市值。

  所以我们看见,其实我们对一个资产悲观的时候,往往它乐观的种子开始种下了。

  就像我们中国的阴阳之道。

  往往,我们觉得市场中最差的时候,

  往往会有些奇怪的事情发生,它又回到均值回归的中位数来了。

  我想用这家公司来说明,万物皆周期,无论成长和价值。

  人算和天算之间,有时候人的算力还是不足的。

  针对于这类资产,当时在 2019 年的时候我们很难去算到,后面有这样一笔奇葩的投资。

  所以,当时债券投资人 13 块钱买它,最高点市场给了它将近 40 块钱的溢价,不但没亏钱,还赚了这么多钱。

  当然,它的缺点是什么呢?

  它还没有找到它最优秀的实控人,

  暂时银行是它的管理人,所以说这家公司其实还是个半成品,还需要我们用时间去观察。

  华晨宝马债务重组案

  收益甚至超过了英伟达的涨幅

  还有一家公司的案例非常有趣。

  在传统燃油车逐渐被电动车取代的时代,大家争论着蔚来、小鹏、理想、小米等品牌的未来,

  却未注意到一匹黑马的诞生——它的收益甚至超过了英伟达的涨幅。

  这家公司就是大家极其不看好的宝马,这家公司也是“美女嫁渣男”,

  它的大股东一不小心有600亿的债务违约了,而它为其担保了100亿,甚至是私刻公章担保,股东都不知道。

  因为这些原因,两个巨大的投资者——投资特斯拉赚了100倍的Baillie Gifford、以及富达基金,都套在这家公司里面。

  这家公司市值一度跌到一两百亿,但账面上有300亿现金;

  宝马50%的股权它卖掉了25%,并且账上留了300亿,宝马25%的股权每年分红还有50亿。

  而这家公司,它的市值居然只有150亿。

  ……(此处有省略)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看到,华晨汽车在2000年的700亿债券违约。

  到2021年10月,华晨变卖资产;

  2022年,债转股计划被否。

  直到四债会——这是中国唯一一例四次债权人会议都没有通过债务重组计划的案例——

  当所有人对华晨失去信心时,四债会意外地通过了偿付20%的条款。

  这意味着600亿的债务只需还20%,其中包括宝马80亿的担保。

  对于账上有300亿现金的公司来说,那能不能还得起这部分呢?

  大家去思考,这就是需要想象力的问题了。

  当时,大家觉得,300亿现金是假的,因为它可能只是存在东北银行的虚假数字。

  但事实证明,在经历了重大债务重组后,华晨分红了大约200亿。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鱼珠子”掉进“粪坑”,有些时候也需要大家去擦洗一下,看看厕所里面有没有掉金戒指。

  这就是债务重组最简单的思考。

  国泰航空救助案

  是典型的政府参与债务救助案例

  还有一点,政府如何进行救助,这也是很重要的问题。

  早年我们投资航空股,也曾赚了不少钱,

  但我们也意识到,国家救助企业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道德风险。

  你给它1万亿,到底够不够?怎么还那个钱?要不要还本金?

  这是我们救助中最大的问题。

  美国财政部在救助房地美的过程中赚取了数百亿美元,

  而香港政府,在市场化机制下,怎么救助一家对地方影响很大的航空公司——国泰航空呢?

  怎么在债务重组中保持就业,保持企业的维度,

  同时又能保证纳税人的本金得到保护,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

  香港政府救助国泰航空的案例,是非常典型的政府参与债务救助的例子。

  国泰航空是以香港为基地的航空公司,几乎处于垄断地位,与香港经济发展唇齿相依。

  这家公司的倒闭可能导致大量失业,并对香港这样的金融中心产生直接影响。

  疫情之前,这家公司正常情况下的收入差不多1000亿,盈利大概20亿左右,市场给它的估值大概是400亿;

  但在疫情之后,最低点,它跌到了200亿估值,连续两三年每年亏损上百亿。

  与盐湖的亏损不同,国泰航空的亏损完全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

  天灾因素带来两三百亿的亏损,对这家好公司的负债表形成了巨大的伤害。

  然而,尽管市值减半,其净利润和净资产并未下降,这是因为公司进行了两项重大交易。

  一笔是,除了流通股东外,中国国航和太古集团也是其股东,在低价时对其进行了增发。

  平时市价10元的股票以4元的价格增发,这与盐湖集团债权人的情况类似。

  香港政府做了什么呢?

  香港政府对国泰航空实施了390亿的救助计划,其中包括优先股和认股权证。

  首先,195亿的优先股不可转换,只能获得股息。

  港府提供的利息是,在前三年为3%,这比美元的利率要低了,这是救助利率,

  但之后每三年递增,满四年开始利率到5%,满五年按7%,第四次递增可达9%。

  这种递增的利率方式为债权人、纳税人提供了合理的回报。

  同时,救灾的企业,不能免费的、长期占用政府的财政资金、纳税人的钱。

  这笔救助资金可以用,但是有成本,而且是递增的。

  所以事实证明,这笔救助不仅足够,还给了市场信心,让老百姓认为国泰航空在未来几年内不会破产。

  此外,香港政府还提供了过渡贷款担保。

  整个架构下去,100亿的股东定增,加上三四百亿的担保,

  大家认为香港这家龙头企业在三年内大概是不会破产的。

  疫情最多就三年,所以这家公司它的 PB基本上在 0.5 倍就是最低点了,逐步恢复它的信用。

  大家知道,港交所对金融是非常关键的,这笔救助带来的不只是股价上涨赚了多少倍,而是对整个香港的资本市场维稳注入了一例强心针。

  祸兮福所倚

  福兮祸所伏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万物皆周期,

  好公司、好团队都在不断地流动、排列组合当中。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周期呢?

  例如,盐湖拥有优质资产和担保,银行因此敢于肆无忌惮地放贷,上市公司股价上涨后,融资也变得肆无忌惮。

  股民在市场最高价时给予它200多亿的融资,银行提供了400亿的贷款,公司能够动用700亿的资金挥霍。

  如果没有优质资产作为抵押,公司也无法动用如此巨额的资金。

  所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正是因为有了好资产,银行才敢肆无忌惮地给你贷款;

  华晨宝马也是一样,没有宝马两个字,银行敢贷给你600个亿吗?

  所以,好东西里面,就隐含着恶果。

  但是,经济周期如春夏秋冬,总会让不良资产暴露出来,最终形成债务重组的机会。

  过度的投资多元化和不透明的财务政策,往往是优质资产变差的重要因素。

  而且这是个非常缓慢的变量。

  只是在经济危机中,这些缓慢的慢性病突然变成了急性病。

  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观察好公司的鱼眼睛,都是白的时候要怀疑何时黑珠子会出现。

  在最黑暗的时候,我们要想象何时白眼珠会慢慢亮起来。

  债务重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银行、债券投资者、产业投资者甚至法院的理解和参与。

  这些理解超出了我们二级市场投资人的基本能力,但我们也可以拓展这种能力圈。

  作为二级市场的被动投资者,通过观察债务重组,也是有窗口让你获得一个跟随投资的合理回报。

  最后,任何资产的投资者都需要一个公开、公平、透明的机制,这是保护自己本金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俊熹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