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备案通过数量已超去年全年 科技企业境外上市升温

IPO备案通过数量已超去年全年 科技企业境外上市升温
2024年06月19日 03:01 上海证券报

专题:A股三季度有望迎来拐点 震荡中孕育新机遇

  境外IPO备案企业数量  郭晨凯 制图

◎记者 孙小程

科技企业境外上市的热情显著升温。中国证监会网站数据显示,截至6月18日,今年已有81家企业的境外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备案获通过,超过去年全年的72家。从行业上看,拟赴境外上市的企业,多数身处生物医药、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科技型行业。其中部分企业曾“失意”A股,随后“转道”港股、美股。

“近段时间境外上市备案的审核效率也在提高,整体上看,监管较为支持中国企业通过备案制在海外上市。目前完成备案的以科技企业为主,当备案制流程进一步完善后,参与备案的企业类型会越来越多元。”安永大中华区财务会计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刘国华说。

年内81家企业IPO备案

6月17日,国内自动驾驶“独角兽”Momenta的赴美IPO传闻终于落地。证监会网站显示,Momenta Global Limited(梦腾智驾环球有限公司)通过境内运营实体魔门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材料,获证监会收悉。该公司拟发行不超过6335.29万股普通股,并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同日,Elong Power Holding Limited(亿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QiniuLimited(七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也收到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前者拟通过与境外特殊目的并购公司TMT Acquisition Corp合并实现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同步发行不超过1535万股普通股;后者拟发行不超过2.3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港交所上市。

拉长时间线来看,企业境外上市热度呈上扬之势。据证监会网站数据,截至6月18日,今年已有81家企业境外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备案获通过,超过去年全年的72家。

与此同时,境外上市的“后备队伍”仍在持续扩充中。根据证监会公布的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情况表(首次公开发行及全流通),截至6月13日,共有108家境内企业的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处于进行中。从备案进程来看,101家企业被要求补充材料,另有7家企业的备案处于已接收状态。

有投行人士表示,自2023年3月《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及其五项监管适用指引正式施行以来,监管对于企业境外上市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新“国九条”提到,坚持统筹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和安全。拓展优化资本市场跨境互联互通机制。拓宽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渠道,提升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质效。

科技型企业赴海外融资升温

从行业上看,拟赴境外上市的企业,多为生物医药、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技型企业。其中部分企业曾“失意”A股,随后“转道”港股、美股。例如,北京华昊中天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昊中天”)曾向科创板发起过冲击,其IPO申请于2022年6月获受理,在经历了两轮问询后,公司选择主动“撤单”。6月12日,华昊中天收到境外发行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上市备案通知书,赴港上市计划进一步明朗。

自动驾驶产业链也有不少企业拟赴境外IPO。除了前述的Momenta,年内还有赛目科技、黑芝麻智能、地平线、纵目科技、佑驾创新、小马智行等自动驾驶企业披露了赴境外市场融资的计划。

不过,由于研发投入规模大、时间长,而应用端未明显放量,上述自动驾驶企业“造血”能力相对孱弱,业绩多以亏损为主。以佑驾创新为例,公司2021年至2023年分别实现营收1.75亿元、2.79亿元和4.76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39亿元、2.21亿元和2.07亿元。

对于行业扎堆奔赴资本市场的现象,有关注自动驾驶的创投人士分析称,自动驾驶企业本身的现金流压力比较重,在一级市场整体收缩的情况下,无论是出于对赌协议的要求还是自身存在资金需求,企业都希望尽快登陆资本市场。

此外,港股“智能驾驶第一股”的市场表现,反映了港股投资人对自动驾驶企业的开放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行业的信心。2023年12月20日,知行汽车科技在港上市,发行价为29.65港元/股。今年以来,公司股价一路飙涨,最高触及115.6港元的高点,最新股价回落至77.9港元,市值为176亿港元。

境外上市为企业海外展业带来助益

展望后市,赴境外上市的企业有望持续扩容。有投行人士透露,不少企业尤其是有全球化战略的企业,对于赴境外上市的态度已从此前的观望转向主动、积极。随着海外资本市场出现向好的势头,此类企业均希望能抓住市场窗口期,完成海外上市。而前述的自动驾驶企业之所以选择境外上市,也与企业品牌方面的考量有关——不少自动驾驶企业已经开启了出海模式,港股、美股的国际化程度更高,能为企业海外展业带来一定助益。

从市场情况来看,港股市场已经出现回暖迹象。据安永最新报告,2024年上半年,香港市场预计共有28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额12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和32%。但港股于第二季度开始回升,流动性等各项市场指标逐渐改善,投资者情绪有所提升,IPO数量和筹资额环比分别上升33%和52%。

刘国华表示,自去年下半年起,不少企业已咨询或启动赴港上市项目。“企业启动赴港上市工作的数量在今年3、4月开始明显增多,相信第三季度申请企业数量会大增。除了致力于把握企业赴港上市的窗口期,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监管机构继续提升香港市场竞争力,包括提升股市效率及流动性,以及吸引中东和东南亚企业来港上市,也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美国IPO市场也在释放更多积极信号。“前两年赴美上市更多是一种跟风行为,很少有公司能在美国上市,即便成功上市了,公司的融资规模也相对较小。但今年,企业赴美的平均募集资金已经上亿美元。而且,近段时间境外上市备案的审核效率也在提高,整体上看,监管较为支持中国企业通过备案制在海外上市。”刘国华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无人驾驶 科技企业 港股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