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齐萌 深圳报道
2023年,远望谷(002161.SZ)终于打破5年亏损魔咒,但却因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6月4日收到深交所下发监管函。
深交所表示,公司《2023年度业绩预告》披露的预计净利润与《2023年年度报告》披露的经审计净利润相比存在差异,公司的上述行为违反了深交所相关规定。
对此,港股100强研究中心专家、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业绩预告是投资者了解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更准确的投资决策,从而促进市场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然而,此次公司业绩预告与实际净利润的差异表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深交所对此下发的监管函是对公司违规行为的一种警示,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声誉和融资能力。
而在业绩方面,《华夏时报》记者发现,公司2023年扭亏背后,投资收益贡献了1.12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395.15%,不具有可持续性。同时,近年来公司期间费用率较高,2021年—2023年分别为60.16%、52.81%及45.26%,导致公司盈利质量不佳。
业绩预告不准确是何原因?
1月31日,远望谷发布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23年同比扭亏,实现归母净利润为盈利4800万元—68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9.85%—326.45%,上年同期为亏损3002.89万元;实现扣非净利润为盈利900万元—13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67%—138.52%,上年同期为亏损3375.16万元。
对于同比扭亏的原因,远望谷表示,首先是公司积极推进主营业务板块业务发展,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增长,盈利能力得到提升;其次是公司坚持稳健的研发投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及产品升级,以保障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通过精细化管理,加强成本费用控制,随着一系列降本增效管理举措的落地,人员效率得到提升,促进了公司效益增长。
不容忽视的是,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贡献了公司净利润4700万元。“主要包括参股公司项目退出,以及参股公司股权转让投资收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为372.87万元。”远望谷表示。
同时,远望谷还指出,公司已就业绩预告有关重大事项与年度审计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预沟通,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在本报告期的业绩预告方面不存在重大分歧。
不过,两个月后,远望谷便紧急修正了业绩预告。其将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从4800万元—6800万元修正为盈利2400万元—32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9.94%—206.59%。
然而,公司业绩修正的原因与预计非经常性损益的变动有关。“公司披露2023年度业绩预告时,年度审计工作尚未全面开展,随着2023年年度报告编制工作的深入以及审计工作的推进,公司通过与年审会计师深入沟通,结合实际情况,遵循谨慎性原则,对期后仲裁事项计提预计负债2856.35万元。”远望谷在公告中提到。
而后,公司在4月3日披露的《2023年年度报告》中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811.60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144.50万元。
对此,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业绩预告的不准确性对投资者和市场都可能造成误导,影响他们的决策。上市公司有责任提供准确的信息,尤其是关于财务状况的信息。如果预告不准确,不仅会损害公司的信誉,也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6月4日,深交所对其下发监管函。深交所表示,公司《2023年度业绩预告》披露的预计净利润与《2023年年度报告》披露的经审计净利润相比存在差异,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公司的上述行为违反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 年8月修订)》第1.4条、第2.1.1条、第2.1.5条、第5.1.3条的规定。
深交所希望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认真吸取教训,并提醒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严格遵守《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本所《股票上市规则》及相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例为395.15%
公开资料显示,远望谷是一家以RFID技术为核心的物联网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电子标签、读写器、手持设备、芯片、天线、系统集成软件等全系列RFID核心产品达100多种,并开发了诸多行业的RFID技术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
在2023年前,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5年亏损,扣非净利润连续3年亏损,2023年公司终于实现了扭亏。对此,公司表示,这主要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降本增效及非经常损益增加等因素影响。
总体来看,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额为1667.1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94.23万元。在非经常损益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及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产生的损益占比较大。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256.59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为2980.70万元。
分季度来看,公司归母净利润在第二季度突然大增,为盈利6429.22万元,其他季度均为亏损;公司扣非净利润在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均为亏损,而到了第四季度,突然盈利4219.42万元。就公司归母净利润为何在第二季度大增,扣非净利润为何在第四季度大增,公司并未披露。本报记者致函公司,也未有回应。
不过,就披露数据来看,记者发现,在公司2023年扭亏背后,投资收益贡献了1.12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约为395.15%,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约为400.00%,主要系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处置股权取得的收益,及收到被投资企业的分红,不具有可持续性。
同时,记者发现,近年来公司盈利质量不佳。2021年-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4.92亿元、4.81亿元及6.01亿元,而归母净利润仅为-6612.51万元、-3002.29万元及2811.60万元,扣非净利润仅为-8182.45万元、-3375.16万元及1144.50万元。
在这其中,2021年-2023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6.04%、39.40%及41.93%。而期间费用率虽然处于下滑趋势,但仍然偏高,2021年-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分别为2.96亿元、2.54亿元及2.72亿元,期间费用率分别为60.16%、52.81%及45.26%。
就2023年而言,公司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在期间费用中占比较高,影响公司利润。公司销售费用为8875.41万元,同比增加了10.89%,主要原因系收入规模较上年同期相比扩大,相应的市场开拓费用有所增加所致;管理费用为8840.93万元,同比增加了6.86%,研发费用为5835.94万元,同比增加了8.05%,财务费用为3678.96万元,同比减少了0.63%。
基于此及公司近期被出示监管函,余丰慧表示,投资者应该关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仔细查阅公司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和公开信息,在投资上保持警惕。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