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身退市风险股前十大股东 国信、上海证券等多家券商“踩雷”

现身退市风险股前十大股东 国信、上海证券等多家券商“踩雷”
2024年05月30日 20:26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妍君 广州报道

今年以来,证监会不断强化退市监管,一批上市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截至5月29日,市场上共有92家*ST公司,其中,有55家上市公司是在今年内被“披星戴帽”。

在此背景下,作为资本中介的券商,也开始暴露风险。

近日,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ST保力被深交所终止上市交易。作为*ST保力第二、第五大股东,国信证券、上海证券持有的*ST保力市值大幅缩水。其中,国信证券持有的*ST保力或已缩水1亿元。这两家券商均是因为股票质押业务客户违约而被动持有了*ST保力。

与此同时,ST板块中,也出现了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华创证券等多家券商的身影。

除了因为“踩雷”退市风险股而利益受损,股票质押业务也是券商违规的“重灾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家券商由于“在开展股票质押业务时,风险管理不审慎、内控管理不到位”而被监管点名。

踩雷退市风险股

由于连续20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近日,*ST保力收到深交所下发的拟终止该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这意味着,*ST保力将退出A股。

在5月17日停牌之前,*ST保力的股价仅为0.11元/股,创下A股历史上个股股价低于1毛钱的纪录。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ST保力的前十大股东包含两家券商:国信证券、上海证券。这两家券商均是因为股票质押业务被动成为*ST保力的股东。

回顾来看,2016年,*ST保力(彼时名为保力新)通过收购动力锂电池企业沃特玛100%的股权,进入新能源领域,且一度涨幅惊人,该公司的市值最高曾超过135亿元。

2021年,沃特玛实控人李瑶因与国信证券发生股票质押回购纠纷,被法院裁定以物抵债,李瑶将其名下所持有的1.09亿股(限售股)保力新股票作价1.14亿元抵偿给国信证券。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国信证券仍持有1.09亿股*ST保力.若按照*ST保力停牌前的股价0.11元/股计算,国信证券持有的这部分股权,目前仅值1193.6万元。

这意味着,相较2020年12月31日过户时的1.14亿元,国信证券持有的*ST保力或已缩水上亿元。

上海证券的持仓也是被动持有,其曾与保力新前总经理郭鸿宝发生股票质押式回购纠纷。

因郭鸿宝违约,2022年,法院裁定公开拍卖郭鸿宝名下4000万股保力新,但这部分股票未拍卖成功,最终以股抵债,过户至上海证券。按照当时1.64元/股的股价计算,上海证券持有保力新的市值约为6560万元。2023年,或许同样是因为郭鸿宝违约,上海证券又被动增持了4000万股保力新。

以*ST保力退市前的股价计算,目前上海证券持有该公司股票的市值仅剩下880万元。

此外,*ST导航*ST中利*ST步高的前十大股东中,也出现了券商的身影。

其中,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在今年一季度新进成为*ST导航的第十大股东;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金财富证券持有88万股*ST导航.

东方证券也在今年一季度新进成为*ST中利第三大股东;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东方证券持有4320万股*ST中利。

同样是今年一季度,华西证券新进成为*ST步高的第九大股东。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华西证券持有214.38万股*ST步高,相较2023年6月末,减持了751万股。

除了“被动无奈”持有之外,还有一些券商是通过自营盘或是以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资产管理计划的角色“误入”ST板块。

例如,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信证券持有1550万股ST迪马。相比2023年末,中信证券在今年一季度减持了677万股ST迪马。截至5月30日收盘,ST迪马的股价仅为0.95元/股。

此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ST百灵的前十大股东包括中信建投、华泰证券招商证券、华创证券、华创证券支持民企发展之华创发展1号。

而在2020年,中金公司海通证券信达证券申万宏源、华创证券的民企纾困资管计划都曾入股ST百灵。

股权质押风险又起

对于券商而言,“踩雷”退市风险股,将直接导致自身利益受损。由此,券商应当重视股票质押等资本中介业务的风险管理。但现实中,股票质押业务往往又是券商违规的“重灾区”。

从监管的罚单中,或许也能窥见券商因为股票质押业务与*ST个股有所牵扯的部分原因。

今年4月下旬,深圳证监局对国信证券出具了警示函。原因是,深圳证监局查出国信证券的合规内控存在四方面问题。

其中就包括“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个别标的黑名单管理不到位、个别标的尽职调查不充分、在业务融入方出现风险后仍多次有条件延期造成大额损失”,“纾困产品管理不足,部分纾困资管产品投向纾困用途的资金未达到规定比例”。

对于民企纾困资管计划的运作,部分券商也存在违规情形。

5月下旬,海通证券、华泰证券资管分别被上海证监局出具了警示函。

上海证监局指出,华泰证券资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资产管理计划投向纾困用途的资金未达到规定比例;且对交易对手方尽职调查不充分,华泰证券资管在为个别客户办理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过程中,存在未对交易对手方进行审慎调查的情况。

除了投向纾困用途的资金未达到规定比例,海通证券还存在“纾困资管计划违规收取管理费”、“纾困资管计划管理不足,投资不审慎,未能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等资本中介业务存在融资客户到期未能履约的信用风险,券商也常常与客户发生纠纷。

中泰证券为例,该券商在2023年年报中披露了10多件“公司涉案金额在 5000 万元以上的重要未决诉讼或仲裁事项”,其中包括3件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纠纷案。

其中,2023年的新增诉讼是中泰证券与樟树市和泰安成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股票回购合同纠纷案。

据悉,2017年10月及11月,中泰证券与樟树市和泰安成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开展股票质押交易,中泰证券融出资金,和泰安成出质焦作万方股票(证券代码:000612)。2023年10月下旬,和泰安成违约,拖欠中泰证券本金3亿元。

2023 年 12 月,中泰证券向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截至中泰证券2023年年报披露之时,该案正在一审中。同时2023年12月29日,中泰证券与厦门象屿资产管理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象屿资管”)签署债权转让合同,以 2023 年 12 月 29 日为交易基准日,将持有的和泰安成全部债权转让给象屿资管,根据合同约定,截止期末尚未达到终止确认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券商对于股票质押业务趋于谨慎。

一位非银分析师指出,目前行业对股票质押业务的开展仍较为审慎,叠加权益二级市场持续弱势,2024年一季度,全市场股票质押规模依然延续缓步下降的趋势。

根据Wind 统计的中登公司数据,截至2023年底,股票质押式回购市场质押股数、占总股份比、市场质押市值分别为 3487.58 亿股、4.40%、27566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8.52%、0.62 个百分点、12.82%。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