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连跌了9年,一季度净利腰斩,东方明珠屡被追问如何回馈股东

股价连跌了9年,一季度净利腰斩,东方明珠屡被追问如何回馈股东
2024年05月30日 16:54 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方凤娇 胡金华 上海报道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方凤娇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回想2015年,可谓东方明珠的高光时刻,然而自此之后公司股价一路下行跌了9年,如今市值也只剩下高点时的十分之一,今年一季度收入更是创重组以来的新低。在今年5月28日的业绩说明会上,东方明珠屡屡被追问如何回馈股东。

要知道东方明珠股价于2015年时达到58.08元/股的历史高位,而今不仅是股价下跌,当年重组时高价注入的东方购物和尚世影业在2023也都亏损。对此,东方明珠董事长宋炯明在业绩说明会上回复称,目前东方购物正积极应对,探索转型新媒体渠道的发展之路,尚世影业正持续聚焦优质内容的创制。至于股价,公司将综合考虑市场情况、行业情况,持续关注产业布局机会把握外延发展机遇,为股东创造价值。

且不说这个回答股东们是否买账,采取切实措施提振业绩及股价,或许更有说服力。对于更多事宜,东方明珠董秘办相关负责人在回复《华夏时报》记者的采访函中表示,相关问题请以公司公告为准,也可以关注公司业绩说明会。

一季度净利下降53.32%

近日东方明珠发布了一份不尽如人意的一季报。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5.95亿元,同比下降6.54%;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53.32%;扣非净利润9306万元,同比下降46.27%。基本每股收益0.0353元,同比减少53.31%。营收净利双降,尤其是净利润下滑超五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2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3亿元。

通过梳理财报不难发现,东方明珠今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创重组以来的新低。对此,公司总会计师金晓明表示,自重组以来,会计收入准则核算规则发生的变化对公司收入结构产生一定影响。此外,市场竞争加剧和经营环境变化,也对公司的收入造成影响。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东方明珠主要从事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业务运营。这些业务可能受到宏观经济环境、政策调整、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营收和净利润的下滑。同时,净利润的下滑幅度较大,达到53.32%,这可能与公司的成本控制不力有关。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公司可能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而成本控制不力则会导致净利润的进一步下滑。

从市场环境角度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中亲农有限公司总裁支培元在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东方明珠业绩下滑与当前媒体行业的变革紧密相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消费者行为的转变,传统电视媒体行业面临巨大挑战。东方明珠作为行业内的重要企业,其传统业务模式受到显著冲击,导致营收和净利润下降。

他认为东方明珠在内容创新、渠道拓展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存在不足。公司未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原创内容,导致观众流失。同时,在新媒体领域的布局相对滞后,未能有效吸引年轻受众,进一步加剧了业绩下滑的压力。

公司总会计师金晓明称,公司已通过对核心主业梳理,优化调整业务布局,进一步强化主业定位,将持续聚焦智慧广电和文化消费业务。其中智慧广电业务将持续深化融合媒体平台的运营及服务,并紧抓5G的业务发展契机实现业务新突破。文化消费方面,抓住文旅行业复苏的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利用数字技术塑造新场景新玩法,与IP联动为文旅资源注入更多的文娱内容,带动流量和消费变现。公司将不断提升经营和管理能力,夯实主业发展基础。

回想2015年东方明珠的高光时刻,当年6月,上海文广旗下两大上市公司——百视通和老东方明珠完成了吸收合并,重组的整个交易规模高达490亿,成为当时A股的交易之最。

时隔9年,重组时高价注入的东方购物和尚世影业2023年都亏损。对此,董事长宋炯明表示,目前东方购物正积极应对,探索转型新媒体渠道的发展之路,尚世影业正持续聚焦优质内容的创制。

股价连跌9年

表现差强人意的还有公司股价。

2015年时东方明珠股价达到58.08元/股的历史高位,随后开始一路下行,已连跌九年。众多投资者对此也颇有微词。在上述业绩说明会上,如何提振股价以回馈股东,成为高频出现的问题。

董事长宋炯明回应称,公司作为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SMG)旗下统一的产业平台和资本平台,将综合考虑市场情况、行业情况,持续关注产业布局机会把握外延发展机遇,为股东创造价值。

金晓明表示,二级市场股票价格受市场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国际形势变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行业趋势变化等,公司将坚持聚焦主业、合规经营,持续优化治理结构和推进经营管理,为股东创造价值。

而重组时高价注入的东方购物和尚世影业在2023年都出现亏损,在袁帅看来这可能与这些资产本身的经营状况有关,也可能与公司的管理和运营策略有关。公司需要认真分析这些资产亏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面对业绩下滑和市值缩水的困境,东方明珠需要认真审视自身的战略方向,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公司可以考虑通过转型、拓展新业务领域、加强成本控制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此外,外部研究机构对公司的ESG评分比较一般,其中MSCI只给公司B级(倒数第二级),路孚特评级为C,处在行业中下游。

对此,宋炯明表示,公司持续关注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指引要求,持续完善和践行ESG相关工作。

对于未来发展战略,刘晓峰表示,公司将聚焦智慧广电和文旅消费领域,坚定战略方向、坚守主责主业,创新驱动、在求变中推进主业转型发展。

“后续公司将持续根据市场竞争和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战略方向,并同步加强能力体系建设,以确保战略能够有效实施和落地。”刘晓峰说。

员工人数持续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至今,东方明珠员工人数呈现持续下降,其中2020年为7232人、2021年为6984人、2022年为6832人、2023年为6477人。员工平均年龄持续上升。

对此,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刘晓峰称,近年来公司围绕主责主业强化核心竞争能力建设,对业务结构和组织架构进行了优化。公司已启动“海纳明珠”人才计划,积极对接市场,吸纳商业运营、市场营销、产业园区运营、电商、技术等领域的人才,加强公司人才队伍的建设,以适应创新发展的要求。

2020年至今,公司员工人数呈现持续下降,其中2020年为7232人、2021年为6984人、2022年为6832人、2023年为6477人。员工平均年龄持续上升。

此外,公司还于5月21日公告副总裁田培杰辞职。

5月21日晚,东方明珠公告,公司收到副总裁田培杰的书面辞呈,其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担任的公司副总裁职务。前述辞呈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田培杰离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刘晓峰称,近年来公司围绕主责主业强化核心竞争能力建设,对业务结构和组织架构进行了优化。公司已启动“海纳明珠”人才计划,积极对接市场,吸纳商业运营、市场营销、产业园区运营、电商、技术等领域的人才,加强公司人才队伍的建设,以适应创新发展的要求。

东方明珠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拥有一定的发展机遇。支培元认为,随着国家政策对文化传媒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东方明珠将有望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建议公司优化资产管理,处置低效无效资产,降低财务风险,同时加强投资决策的科学性,确保投资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