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少鹏
“目前碳酸锂价格算是稳住了,销售端比较稳定,出厂吨价在10万元至11万元,库存也没多少。”对于近期锂价及碳酸锂行情,藏格矿业旗下藏格锂业负责人没有表现出过多担忧。在他看来,碳酸锂需求还在稳定增长,只是价格回归理性而已,并且对于低成本的盐湖提锂企业而言,吨价保持在10万元以上仍有不错的盈利空间。
尽管无法与盐湖提锂的低成本优势“抗衡”,但四川、江西等地的锂辉石、锂云母提锂企业也能接受现有价格。“吨价10万元以下确实没法干,10万元以上能维持。”江西宜春某头部碳酸锂企业人士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最近锂电下游进入新一轮备货期,客户拿货积极性有所提高,公司产能利用率亦有提升。
近期碳酸锂价格企稳得益于锂电下游材料产业排产回升,而对于经历了短期内价格从“暴涨”到“暴跌”的锂矿企业而言,面对价格波动时如何提高抗风险能力已引起行业共同思考。记者采访获悉,提升资源自给能力或成为眼下最优“选项”。
锂价趋于稳定 下游需求有所回暖
对于锂矿企业来说,年初碳酸锂吨价持续在10万元下方震荡的时光已经过去。上海钢联5月29日数据显示,当日电池级碳酸锂吨价较前日下跌500元,平均报价为10.6万元/吨。记者注意到,电池级碳酸锂报价自3月初重新突破10万元/吨大关后,表现一直较为平稳,吨价保持在10万元至11万元之间。
“这个价格虽不算高,但总归有点利润,再往上走会比较困难。”在四川某锂矿企业人士看来,从近两个月锂价表现来看,锂电下游对碳酸锂等原材料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在采购等环节变得更为理性,“买涨不买跌”的情绪也在逐步消退。
随着下游需求逐渐增长,各家企业的生产经营面貌也有了一定改善。
“之前吨价跌到9万多元的时候销售确实冷清,这也和当时正值年初下游备货淡季有一定关系。现在情况明显好转,碳酸锂需求还在增长。”该人士表示,目前青海气温回暖,公司产能也得以大幅提升,日产能在40吨左右,由于拿货客户增多,几乎没有库存。
江西宜春的锂盐生产商亦有相同感受。“只要生产,货肯定能卖出去,销路不愁。”宜春当地某头部碳酸锂企业人士告诉记者,之前由于锂价大跌等影响,宜春碳酸锂生产有所收缩,近期锂价企稳让多数企业重拾信心,陆续恢复生产。
虽然宜春碳酸锂企业产能有所增长,但据前述人士介绍,因为锂云母提锂成本相对较高,除个别资源较为丰富的企业,多数依靠外协加工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在40%左右,如果后续价格走低,这些企业或再次陷入困境。
锂价维持在10万元/吨上方的动力来自下游需求回暖。据高工锂电相关人士介绍,自3月以来头部电池企业产能利用率环比大增,4月行业排产整体继续回升,龙头电池厂商的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部分二三线电池厂商的产能利用率也提升到60%至70%。
提升资源自给率 增强抗风险能力
产品价格经历了一轮从山顶到山脚的“洗礼”后,锂盐产业上下对行业发展也有了全新认知。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锂价“过山车”给行业敲响警钟:如果想在锂盐行业长期立足,提升资源自给能力势在必行。
“就价格波动来看,竞争力一方面取决于技术和管理,另一方面就是资源自给能力。”青海某盐湖提锂企业负责人表示,随着锂盐价格回归理性,生产成本与产品价格倒挂成为众多企业最大的风险点,生产成本较高的锂辉石、锂云母企业,对锂价波动尤为敏感。
事实的确如此。记者从宜春多位锂电产业人士处了解到,目前宜春当地多数碳酸锂生产企业的原材料锂精矿需要外采。
“采购成本平均在11万元/吨左右,已超过多数企业产品价格,有时候还拿不到货。”有受访人士表示,自前一轮锂价飙涨后,碳酸锂冶炼厂数量激增,如今锂价回归理性,此前“突击”入局的冶炼厂眼下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为了企业生存,有时也不得不亏损生产。
反观在资源端有所储备的永兴材料、江西九岭等,尽管生产成本明显高于盐湖提锂,但若碳酸锂吨价保持在10万元上方,今后的时光或依旧“潇洒”。
“市场需求决定产量,如果价格下行,资源自给率高的企业成本优势就显现出来,竞争力也会更强。”宜春某锂盐厂商负责人认为,只有成本可控才能更好抵御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不能在资源端取得“话语权”的企业或将逐步退出公众视野。
事实上,行业头部企业已启动逆势加码资源的按钮。近期,雅化集团下属KMC公司的卡玛蒂维锂矿一期项目投产仪式在非洲津巴布韦举行,二期项目计划在2024年6月投产。届时,该项目将具备每年230万吨锂原矿的加工生产能力。
同时,赣锋锂业旗下全资子公司在5月初宣告拟以自有资金3.427亿美元收购Mali Lithium公司40%股权,加上此前耗资2.03亿美元收购的Mali Lithium 60%股权,此次收购后,公司将持有Mali Lithium全部股权,从而拥有Goulamina锂辉石矿项目100%所有权。
“取得优质且稳定的锂资源对公司业务的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赣锋锂业方面表示,锂盐行业与其他周期性行业不同,由于资源禀赋、提锂路径和原料自给率等存在巨大差异,各企业间成本相差很大。在成本透明的比拼下,自给率越高,意味着穿越周期的动能越强。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