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1解读丨六大国有银行积极表态支持房企融资,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 北京报道 近期,六大国有银行陆续召开房企座谈会,积极表态支持房企融资。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今年几场与房地产融资相关的重要会议,以及六场银企座谈会内容,关键都在于“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抽贷、断贷”。
业内人士称,银行的表态对市场预期与信心回暖有一定帮助,但化解房地产风险的根本在于恢复房企自身造血能力——销售回款。相关专家提示,虽然政策提出要一视同仁满足各类房企融资,但对于“三条红线”(剔除预收款项后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净负债率不超过100%、现金短债比大于1)之内的房企,银行仍要以风控为最低标准,慎重考虑其融资后的偿还能力。
六大国有银行积极表态
近期,各家银行积极响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相关部门政策要求,召开房企座谈会。截至发稿,六大国有银行均召开了相关座谈会,听取房企融资诉求,改善房企融资环境。
11月21日、22日,农业银行分别与万科集团、龙湖集团、朱孟依家族集团等企业高管进行业务座谈;11月24日,建设银行与龙湖集团、万科集团、新城控股等6家房企召开座谈会;11月27日,交通银行与万科集团、绿城中国、龙湖集团等15家房企召开座谈会。
11月30日晚,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工商银行积极对接多家重点房地产企业,以一对一等形式进行交流;12月4日,中国银行发布消息称,近期集团高管积极走访绿城集团、龙湖集团、万科集团等多家混合所有制及民营房企进行一对一交流。同日,邮储银行表示,近期通过一对一座谈形式与八家房企深入交流。
梳理六大国有银行座谈会的交流内容可见,房企对融资需求表达出一定的期待,各家银行也表达了对房企合理融资需求的支持。
其中,中国银行走访交流显示,目前房企普遍表达了对新增投资项目贷款额度保障的关注,同时各家房企表示持有各类商业物业,迫切希望能快速、足额地利用此类资产获取资金用于企业日常经营。对此,中国银行表示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并在业内首推经营性物业贷款产品,有效支持房地产企业利用自持物业资产获取资金,截至目前余额达1500余亿元。
建设银行银企座谈会上,有房企代表认为,目前面临阶段性困难、流动性紧张,市场预期有待进一步稳定,下一步关键在于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和产品力。建设银行表示,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将加大境内外联动服务和母子协同力度,通过授信支持、投行服务、债券投资、展期和调整还款安排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帮助企业改善流动性,助力房企穿越周期,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交通银行银企座谈会上,参会房企就授信额度、债券发行与投资、“三大工程”等具体需求与合作点进行沟通交流。交通银行方面承诺,一视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融资,以三专和两重的“3+2”机制,做好对公领域房企金融支持服务。其中,“三专”包括建立工作专班、创设专属审批通道、实施资产负债表改善专项计划;“两重”指一视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融资和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
工商银行和房企重点深入探讨了“保交楼”、化风险等问题,表示将在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并购贷款、银团贷款及债券承销与投资等方面加大资源投入,支持房企各周期多维度合理融资需求。同时,对非国有房企,从优化信贷政策、加快审批放款、明确尽职免责等方面入手,建立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对非国有房企的服务质效及支持力度。
助力化解房地产风险
今年以来,房企融资需求更加迫切。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11月17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企不惜贷、抽贷、断贷;同时支持民营房企发债融资,支持房企通过资本市场合理股权融资;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推动行业并购重组;要积极服务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加快房地产金融供给侧改革,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11月27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该文件明确提出,抓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政策落实落地,保持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合理满足民营房地产企业金融需求。鼓励主办银行和银团贷款牵头银行积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对暂时遇到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发展前景、技术有市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按市场化原则提前对接接续融资需求,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
12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健运行。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从上述内容可知,“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成为关键所在。
一位资深房企融资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实际操作来看,“一视同仁”地满足不同房企融资需求有些困难,国有和民营房企在信用背书环节存在差异,因此二者担保增信措施等也有所区别。目前处于“三条红线”之外的房企,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只要其基本面尚可,就能够给予合理融资支持。但对于“三条红线”之内的房企,银行仍要以风控为最低标准,慎重考虑其融资后的偿还能力。
国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夏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银行的这类表态对市场预期与信心回暖有一定帮助,恢复融资是第一步,真正脱困还需要房地产市场回暖,“只有房企‘销售回款’的自主造血能力恢复,其才能真正脱困。”
对于当前房地产风险的核心,前述资深房企融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主要还在于房地产下游市场需求疲软,销售资金回笼困难。资金回笼困难使得房企在融资拿地、设计开发与市场销售等周转环节无法形成有效闭环,从而出现巨量现金流风险缺口,这让金融机构担心后期房企无法按时偿还借款,因此金融机构不断提高增信措施、借款利率、还款措施等借款限制条件,最终令整个房地产市场融资形成了不可避免的困局。该人士认为,当前解决房企困局的本质在于减少房地产市场供给,市场上加快存量去化节奏,同时在政策上引导大众购房预期。
“化解房地产风险关键在金融,彻底化解房地产风险还要靠销售。”夏磊亦表示,健康的销售回款和融资是房地产行业必不可少的两翼。目前房地产销售还比较疲软,主要是购房者信心不足,项目去化存在一定困难。房企回款较难即会影响其后续偿债能力,因此房地产行业亟待形成从销售到债务化解的良性循环。
(作者:张欣 编辑:张铭心)
责任编辑:李琳琳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