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彭硕 北京报道
2020年以来,全球新能源装机量高速增长,逆变器行业踏浪而行。然而,随着“产能过剩”警报声拉响,部分高成长的企业迎来了业绩滑铁卢。
近日,逆变器行业三季报全部出炉,企业之间业绩呈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征:Wind统计的10家主营逆变器业务的上市企业中,有6家归母净利润出现了下滑,其中4家企业甚至出现了业绩腰斩;另一边,包括行业老大阳光电源在内,3家企业单季度业绩增速在100%以上。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原因,与国内外市场“冷热不一”有直接关系。
随着全球最大的户用光伏/储能市场——欧洲市场的库存压力加大,目前,依赖海外市场的户用光伏、户用储能逆变器企业业绩普遍迎来下滑。另一边,在光伏组件价格下滑的刺激下,国内大型集中式地面电站今年装机量上涨超过3倍,由此带来主营国内业务的光伏集中式/组串式逆变器企业业绩爆发。
分化的行情何时归于统一?目前,海外市场“去库存”周期还要维持数月,国内四季度大型地面电站装机行情即将启动,分化可能还将持续较长时间。
某逆变器行业高管林东(化名)向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欧洲市场的‘去库存’周期还无法预测。从11月份开始到12月份,国内大型集中式/组串式逆变器、大型储能逆变器的需求将迎来爆发。”
三季报业绩有喜有忧
三季度报数据显示,尽管前三季度多数逆变器公司业绩仍保持增长的状态,但如果聚焦其单季度的表现,不少逆变器企业的第三季度的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
按照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过50%这一指标,记者统计出A股上市的逆变器企业共有10家,分别是:阳光电源、德业股份、锦浪科技、禾迈股份、科士达、昱能科技、科华数据、禾望电气、上能电气、通润装备。
第三季度,10家企业中业绩下滑的企业共有六家,依次分别是:昱能科技、锦浪科技、禾迈股份、通润装备、德业股份、科士达。
与此同时,多家企业业绩则出现了明显增长。
10家企业中,有4家业绩继续保持了增长,分别是:科华数据、阳光电源、上能电气、禾望电气。除了科华数据以外,其余三家企业净利润增速都在100%以上。
从排名来看,三季度业绩增速最大的禾望电气。
今年第三季度,禾望电气实现营收10.74亿元,同比增长64.27%;实现归母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246.82%。
此外,较为值得一提的是阳光电源。在世界第一的体量规模下,今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77.92亿元,同比增长了78.95%;实现归母净利润28.69亿元,同比增长147.29%。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63.15亿元,同比增长108.85%;实现归母净利润72.23亿元,同比增长250.53%。
国内外市场“冰火两重天”
按照主营业务分类,上述企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企业以锦浪科技为代表的企业,主营微型逆变器、户用储能逆变器产品,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南美、美国等市场,收入依赖海外。第二类企业以阳光电源为代表,主营大型集中式/组串式逆变器,主要面向地面电站。
第一类包括:昱能科技、锦浪科技、禾迈股份、通润装备、德业股份。第二类企业包括:阳光电源、上能电气、禾望股份。
今年三季度,海外户用光伏、储能逆变器市场需求出现明显下滑,而国内、外的大型地面电站装机量继续保持爆发,是导致业绩分化的主因。
先来看看海外市场。自去年年底开始,作为全球最大户用光伏、户用储能市场的欧洲市场,户储和户用储能逆变器产品库存攀升至历史性的高位,加之随着“能源危机缓解”带来的需求的疲软,欧洲市场规模开始衰减。
10月20 日,海外逆变器第一股SolarEdge公布第三季度业绩预告,其第三季度的营业利润或将仅为1200万美元至3100万美元之间,同比下滑接近9成。
SolarEdge首席执行官兹维·兰多(Zvi Lando)表示,进入下半年后,由于欧洲库存高企和安装速度持续放缓,该公司的欧洲分销商大量意外地取消订单,并开始不断去库存。该人士还预测,四季度,逆变器行业面临形势还将更加严峻。
在欧洲市场的传导下,户用光伏、储能逆变器一时间供过于求,导致第一类依赖海外户用光伏、户用储能的企业业绩下滑。
以禾迈股份为例,其2023年前三季度微逆出货约111万台,同增51%。其中,2023第三季度微逆出货22万台,微逆出货同比降37%,环比降34%。今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3.43亿元,同比下海18.78%,实现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下滑58.23%。
2022年报显示,禾迈股份主要收入依赖海外市场。2022年,禾迈股份来自微型逆变器收入为12.4亿元,占比81.6%;来自海外业务收入12.3亿元,占总收入比重80.9%。
与国外户用储能市场“蓝海”变“红海”不同,在组件价格下跌的刺激下, 国内大型地面电站市场依旧保持了一个高增长状态。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光伏前三季度全国光伏新增装机128.94GW,同比增长145%。其中,其中集中式光伏61.8GW,同比2022年的17.27GW增长357.8%。
借助本轮集中式地面电站装机潮的东风下,阳光电源、上能电气、禾望股份三家公司产品主要以大型集中式/组串式逆变器和大功率储能逆变器为主,且主要依赖国内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市场,增长自然不难理解。
以上能电气为例。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来自国内(不包含港澳台)的收入为20亿元,占比85.66%,来自海外业务(包含港澳台)占比仅为14.34%。
产品体系中,集中式光伏逆变器收入为8.3亿元,占比35.5%;来自储能逆变器收入为10.2亿元,占比34.6%;合计占比70.1%。
海外“去库存周期”将持续至少数月
在业绩下滑的预期下,2021年以来,不少乘着海外“户用市场”爆发东风而起的企业在股价飙涨数倍后,今年以来,纷纷又迎来市值腰斩。
那么,今年四季度以及明年的逆变器的行情应该演绎?
林东认为,单就四季度而言,大型集中式地面电站市场依旧有着不错的装机预期。因此,集中式/组串式光伏逆变器、超大功率储能逆变器市场还有不错行情。因为收入确认的延迟,预计明年上半年,主营上述逆变器产品的还将有不错的业绩。
他指出,“国内市场在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的项目周期招标基本上都还是扎堆在四季度,尤其在11、12月份,一般验收确认收入周期要在半年左右,也就是说,明年上半年到三季度,像阳光电源这样的主要做国内集中式市场的企业明年上半年业绩都还会很不错。”
至于海外的户用光伏、储能市场,林东表示,本轮欧洲市场去库存周期何时结束他本人也难以预测。
针对海外户用光储市场,广发证券电新分析师张芷菡向记者表示,海外逆变器市场“不景气”周期还要至少数月才能结束,至于最长会持续多久则“不好说”。
“目前来看,海外光伏和储能逆变器的价格还没有降到底部,现在主要目标是‘去库存’,但随着疫情后,逆变器产能的顺利释放,目前光伏微型逆变器、小型户用储能逆变器产能都还是供过于求,因此去库存周期还远没有结束。”张芷菡认为。林东还预计,2024年,工商业侧储能市场预计迎来爆发。届时工商业储能逆流器公司业绩将有一轮爆发。但这对于第二类集中式/组串式逆变器的企业来说将更为有利。对于昱能科技为代表的第一类企业来说,其从户用光伏/储能逆变器转型工商业储能逆变器较为困难,因此很难缓解后续的业绩压力。
林东表示,“户用逆变器主要应用在10千瓦以下或者20千瓦以下的平台,工商业一般是100千瓦以上的平台,在没有平台基础的情况下,户储厂家想要进入目前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的工商业市场,较难构建竞争力,获得亮眼的市场份额。”
(作者:彭硕 编辑:朱益民)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