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兴股份上市7年营收倍增净利开倒车,负债率62.7%仍斥7.3亿现金关联收购

昇兴股份上市7年营收倍增净利开倒车,负债率62.7%仍斥7.3亿现金关联收购
2022年08月19日 07:47 市场资讯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易拉罐大王”莆田林永贤三兄弟的一顿操作,受到市场质疑。

  8月16日晚间,林氏三兄弟实际控制的A股公司昇兴股份(002752.SZ)发布公告称,将出资约3亿元向大股东收购曾经的健力宝旗下资产。

  这次收购,一方面是兑现2019年的安排承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决关联交易及同业竞争。这是昇兴股份推进的第四起类似的资产收购,最终将太平洋制罐的中国包装业务全部纳入上市公司体系。

  然而,系列收购究竟能对昇兴股份的经营业绩产生多大影响还很难说。2015年上市以来,昇兴股份营业收入实现了倍增,但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则开了倒车。

  今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的净利润为1亿元—1.20亿元,较前几年同期略有起色。

  备受关注的是,本次系列收购均采用现金交易,这将加剧昇兴股份的财务压力。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攀升至62.74%,为历史高位。算上二季度以来的收购,昇兴股份还要掏出7.3亿元真金白银。

  流动性不足仍现金关联收购

  昇兴股份继续推进收购资产计划,将进一步加剧其财务压力。

  最新公告显示,昇兴股份拟自筹资金30062万元,收购太平洋制罐(福州)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福州太平洋”)所持全资子公司太平洋制罐(北京)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太平洋”)的全部股权。

  这是一次典型的关联交易。北京太平洋为福州太平洋的全资子公司,福州太平洋为公司控股股东昇兴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昇兴控股”)的全资孙公司。因此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这是一次溢价交易。截至今年3月底,北京太平洋的账面净资产为2.13亿元,评估值约为3亿元,评估增值8741.45万元,增值率为41%。经协商,交易价格约为3亿元。

  本次交易,也是为了解决关联交易。2021年及今年一季度,昇兴股份与北京太平洋的关联采购金额分别为7346万元、1570万元,关联销售仅发生在2021年,金额为59.18万元。同期,应收项目金额为3069.93万元、5438.18万元,应付项目金额为829.98万元、1495.32万元。

  北京太平洋成立于1993年,是由北京市怀柔县乡镇企业总公司、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香港太平洋制罐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合资企业。经过系列股权变更,2019年,昇兴控股全资子公司福州太平洋收购北京太平洋100%股权,交易价格为2.90亿元,同时出资4137.79万元收购原股东对北京太平洋的债权。2000年5月,福州太平洋向北京太平洋增资1.50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次收购早在2019年就已经约定。

  公告称,2019年,昇兴股份与控股股东昇兴控股共同完成对太平洋制罐中国包装业务6家公司并购,随后制订了视业务发展情况对控股股东持有的4家太平洋制罐公司逐步实施并购整合,从而实现最大化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的整合策略。这四家公司为沈阳太平洋、青岛太平洋、肇庆太平洋、北京太平洋。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去年4月,昇兴股份作价1.71亿元收购了沈阳太平洋100%股权。今年4月,公司又出资2.62亿元收购了青岛太平洋100%股权。6月23日,公司又筹划收购肇庆太平洋100%股权,交易拟作价1.68亿元。

  综上,收购上述四家公司均采用现金支付,合计达9.02亿元。算上本次交易,今年二季度以来,已经支付的、尚在进行的中的交易,合计涉及的现金交易为7.30亿元。

  让人不解的是,昇兴股份为何要采取分期分批现金收购,而从今年二季度以来则是密集收购?昇兴股份原本流动性不足,为何仍然要采取现金收购?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昇兴股份资产负债率攀升至有史以来的高位,达62.74%。其账面货币资金为9.33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31亿元,合计为10.64亿元。与之对应的短期债务为13.97亿元,还有6.54亿元长期债务。

  由此可见,支付7.3亿元现金一口气完成三家标的公司的收购,这将对昇兴股份的财务形成严峻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3月,昇兴股份已完成一次定增,募资7.46亿元,用于相关产业项目建设。

  收购10余家公司净利仍不佳

  昇兴股份不惜顶着财务方面的巨大压力收购资产,但这些收购最终能给公司带来多大助力,是一个未知数。

  公开资料显示,昇兴股份成立于1992年,由莆田人林永贤创办,公司主营业务为易拉罐的设计、生产和销售。正是靠着小小的易拉罐,林永贤成为“易拉罐大王”,跻身富豪榜。

  不过,自从2015年登陆A股市场以来,昇兴股份的经营业绩整体上表现不佳。

  上市之前的2009年至2014年,昇兴股份的年度净利润就已经超过亿元,其在这几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57亿元、10.73亿元、13.10亿元、13.14亿元、17.36亿元、18.70亿元,对应的净利润为1.17亿元、1.39亿元、1.28亿元、1.09亿元、1.16亿元、1.11亿元。

  数据显示,虽然营业收入增长幅度不大,但呈现增长趋势,2014年的营业收入较2009年翻了一倍多。同期,净利润则在1亿元级止步不前。

  上市后,经营业绩更为糟糕。2015年至2020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20.40亿元、21.59亿元、20.55亿元、20.98亿元、25.49亿元、29.03亿元,营业收入基本上属于原地踏步,2019年及2020年小幅增长;对应的净利润为1.32亿元、1.83亿元、0.93亿元、0.43亿元、0.53亿元、0.14亿元,2016年的净利润达到巅峰,随后几年大幅波动,2020年的净利润仅有0.14亿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方面,2016年一度达到1.84亿元,2017年至2020年,则是一路下滑,连续四年下降。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上市以来,昇兴股份密集推进收购,相继收购了广东昌胜、创星互娱、博德科技等10多家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

  从上述经营业绩数据看,这些标的公司为确实昇兴股份的营业收入增长做了贡献,但对公司净利润影响十分有限。

  2021年,昇兴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1.66亿元、净利润1.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55%、1059.26%。其中,营业收入突然异常波动,较2015年增长1.53倍,净利润也大幅增长,但仍然不及2016年。

  值得一提的是,昇兴股份正在筹划收购的北京太平洋,盈利能力也不佳。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其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499.93万元、5.47万元,今年一季度才实现扭亏为盈。

  据此可以判断,这些收购似乎并不能助力改善昇兴股份的经营状况。那么,公司通过收购扩大规模是否有意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吴剑 SF031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24 奥浦迈 688293 --
  • 08-23 联迪信息 839790 8
  • 08-22 五芳斋 603237 34.32
  • 08-22 朗鸿科技 836395 17
  • 08-22 昆工科技 831152 5.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