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8月9日讯(记者 王宏)财联社记者从业内获悉,银保监会财险部日前下发《通报》,指出部分财险公司短期健康险业务模式存在风险,要求各财险公司应及时排查,不得开展任何类似的、不符合保险原理的短期健康险业务,并于8月19日前提交整改报告。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部分医药险业务存在《通报》中所指出的问题,保险公司做大保费规模完成了任务,但却忽视了其中的风险。业内人士还表示,不管是保险产品的创新,还是保险业务的创新,最基本应符合保险原理,以合规为前提。
部分短期健康险业务异化违规
《通报》指出,银保监会财险部在对部分公司短期健康险业务开展日常监管和非现场监测过程中,发现部分公司短期健康险业务急速增长,且基本集中于同一类业务模式。
具体来看,部分保险公司公司与拥有互联网医院、健康科技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关联公司的相关业务集群开展合作过程中,用特定药品团体医疗保险方式承保客户因已确诊疾病发生的后期药品治疗费用。
并且在实际业务承保中,公司通过将等待期设置为0天、将保险责任终止条件设置为给付一次等方式迎合业务模式需求,保费收入与药品价格相近,从收取保费到支付赔款间隔时间较短,且公司未参与掌握核心风险管理环节,业务持续亏损。
银保监会表示,在上述业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风险:一是公司承保的是确定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不符合大数法则、射幸原则等基本保险原理,且无法通过重大风险测试。二是公司风险管控缺失,前端承保和后端理赔等核心环节均由相关机构掌握,保险公司不掌握自主定价权,也未实质参与风险管理,无法体现保险经营管理风险的基本功能作用。
某医药背景的保险经纪公司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市面上很多医药险业务,实际上是让保险公司承保确定损失风险。这种业务下,合作机构将收到的药费给保险公司充当保费,再以赔款的形式把药费赔出来,保险公司可以做大保费规模完成任务。
有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这种业务模式下,保险公司只是过账,与收个账户管理费是一样的。”
另一位财险公司业务人员告诉财联社记者,上述业务在市场上做好几年了。”出于合规考虑,我们就没做,这次应该是监管在检查中发现问题,所以决定处理。”
保险业务创新应合规
《通报》指出,各财险公司要及时排查短期健康险业务,不得开展任何类似的、不符合保险原理、失去保险或然性的短期健康险业务,确保业务依法合规,确保业务的可持续性,维护行业良好社会形象。各公司自查整改报告应于8月19日前报送我部及属地银保监局。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王民博士表示,《通报》将相关问题已经分析地比较详细,从事上述业务的财产险公司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上述业务不符合保险原理,承保了一些确定性的损失。二是保险公司没有真正履行相关承保理赔的职能,而将理赔职能外包给科技公司,存在违规风险。
王民表示,通报指出的问题,并不仅仅限于特药险,还有一些其他保险产品也可能存在类似问题,这也是目前市场上比较明显的通病。只有平台掌握客户与数据,合作的保险公司无法履行相应的承保与风控职能,保险也就沦为了一个简单的支付通道。
不管是保险产品的创新,还是保险业务模式的创新,最基本的应符合保险原理。现在市场上很多创新背离了保险原理,《通报》及时指出问题,值得深思。王民表示。
银保监会财险部也表示,各财产保险公司应紧紧围绕保险保障本源开展产品创新工作,结合不同被保险人的风险特点,持续优化保险产品、体现风险保障责任,满足不同人群在药品和健康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依法合规开展短期健康保险业务。
责任编辑:王婉莹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