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并明确提出“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今年以来,已有多部门联合发文强调,要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2月份,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中强调,推进再生资源规范化利用,并针对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单独作出指导说明。
动力电池回收作为锂电池后周期行业,需求有望受产业链景气传导而逐年走高。
A股市场方面,8月1日,动力电池回收概念受到消息利好的刺激表现强势,创1个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8月2日,A股三大指数普跌,带动市场情绪回落,动力电池回收板块的单日跌幅达4.45%,为近3个月以来最高。个股方面,仅3只股票飘红,南都电源(300068)逆势上涨,涨幅超6%;中国宝安(000009)和宁波精达(603088)涨逾2%;而行业龙头宁德时代(300750)跌幅超2%,超越科技(301049)跌8.29%,天齐锂业(002466)跌4.93%,迪生力(603335)跌3.73%。值得一提的是,南都电源已实现5连涨,累计涨幅超47%。
动力电池回收正处长景气周期起点
电池回收是动力电池再利用的核心环节,动力电池的寿命一般为5-8年,而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量产始于2014年,所以自2019年以来,首批动力电池开始逐步达到退役年限,大规模动力电池退役潮即将到来,我国需求端口有望逐年提高。
中信证券预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即将进入到报废高峰期,钴、锂、镍等金属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电池回收行业经济效益提升,预计2027年全球锂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将超1500亿元。
天风证券分析师郭丽丽预计, 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总退役量将有望达到 380.3GWh,2021-2030年十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48.9%。目前,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正处于长景气周期的起点,前景十分广阔。
作为动力电池再利用的核心环节,天风证券还预计,在中性预期下,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有望达758.4亿元,2021-2030年CAGR为58.3%,其中再生利用市场规模444.9亿元;乐观预期下,预计2030年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再生利用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1048.9亿元,市场规模突破千亿。
光大证券研究所电新及环保行业首席分析师殷中枢表示,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的评价机制和法律法规的完善,标志着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体系框架正在日趋成熟。
多家公司布局动力电池行业“赛道”
2022年以来,受益于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的广阔前景,多家公司纷纷加码加入行业“赛道”,力争分一块“蛋糕”。行业龙头宁德时代更是加速入场,随着锂矿巨头的加入, “赛道股”的竞争越发激烈。
今年5月,天齐锂业、赣锋锂业(002460)两大锂矿龙头先后发布公告表示入局动力电池回收。6月29日,赣锋锂业进一步加码电池回收业务,与蜂巢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将在锂资源布局、锂盐供销、电池回收等方面展开合作。
7月25日,全球第二大三元前驱体材料生产商格林美(002340)发布公告称,分别与山河智能(002097)和瑞浦兰钧能源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截至8月2日, 数据显示,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中,动力电池回收概念里共有46家公司,目前已有25家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其中含天齐锂业、南都电源在内的14家公司实现业绩预盈,有10家公司2022年中报的预计净利润增幅实现翻倍。
值得一提的是,天齐锂业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为96亿元-116亿元,以13420.21%的增幅位于净利润预增榜榜首;赣锋锂业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为72亿元-90亿元,以增幅535.30%居于净利润预增榜第三位。
还未公示上半年业绩预告的格林美在8月2日的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2022年公司计划回收将近3万吨报废动力电池,这个数量不含材料厂、电池厂、整车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现阶段还远未到新能源汽车的报废高峰期,真正报废的新能源汽车数量有限。公司正在建设天津动力电池回收拆解中心、深圳动力电池回收拆解中心、无锡动力电池拆解中心,积极谋划在欧洲建设前驱体材料生产与动力电池回收基地,保障2025年动力电池回收量达到25万吨以上。
(提示:上述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具体操作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