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 本报记者 任明杰 何昱璞 段芳媛
“公司业绩可以说是‘逆势’增长。”广济药业董事长阮澍感慨,在产品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重重挑战下,公司2021年成功稳住了业绩的基本盘。
在传统挑战依然较多的态势下,上市公司又直面疫情多点散发、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加大等更多新的不确定性因素,业绩增长面临更大压力。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上市公司高管和专家认为,稳增长政策力度正不断加强,物流不畅等痛点逐步得到解决,这将增强企业信心,改善市场预期,助力上市公司加快动能转换,抢抓政策窗口期,为业绩稳增长蓄势聚力。
迎难而上 业绩稳增
“2021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47.50%。”阮澍介绍,作为全球维生素B2主要供应商,2021年价格处于历史低位,一度跌至每公斤90元,并长期在每公斤100元以下徘徊。与此同时,生产维生素B2的主要原材料玉米淀粉的价格持续上涨,这给公司带来很大困难。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公司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强化自主研发,加快产品布局,加强外部合作,拓宽销售渠道等。”阮澍说,尽管2021年产品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甚至部分子公司出现亏损,但公司整体营收、净利润均在增长。
面对重重挑战,通过降本增效,大力改革,从而实现业绩稳增,是不少上市公司的真实写照。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8日,已有392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年报、业绩快报或业绩预告。其中,2516家公司实现净利润的同比正增长,占比达64.18%。
当然,行业分化持续加剧。上游资源类板块的业绩增长较快,下游消费板块的业绩整体呈下行态势。国泰君安研报分析称,下游消费板块营收增速整体表现不佳,多数行业的增速逐季回落。
但从整体看,上市公司作为实体经济“基本盘”的地位更加巩固。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境内上市公司为4782家,市值80.7万亿元,比2018年底分别增长33.4%和85.3%,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实体上市公司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比重,由2018年的近四成增长到目前的约半数;上市公司缴纳的税费,相当于全国税收收入的近1/4。
业绩稳增来之不易。在疫情冲击下,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脆弱性上升,世界经济复苏放缓、通胀高企,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
“面临不确定性更强的外部环境,公司发挥全产业链抗风险与灵活经营的盈利捕捉能力,炼化、乙烯、新材料等业务共同发力,实现业绩稳步提升。”
恒力石化董事长范红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公司2021年净利同比增长15.37%,在原材料价格宽幅波动下保持了稳定的盈利能力。
挑战增多 压力加大
2022年以来,上市公司生产经营又遭遇了新挑战、新困难,突出表现在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和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加大。
“2022年以来,疫情影响有所提升,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今天还有分析师问我们备货的问题,有没有断供。”宇环数控董秘易欣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公司2021年营收、净利分别实现同比增长44.10%和69.63%,2022年一季度业绩增长的挑战明显加大,营收和净利分别只增长10.83%和3.76%。
截至4月18日,一季报业绩预告报喜的上市公司占比在七成以上。华泰证券指出,一季报业绩预告显示,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上市公司预计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中位数分别达60.8%、41.3%、95.0%,均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
华泰证券等券商指出,A股上市公司一季度行业头部企业和尾部企业的业绩分化现象加剧。能源和原材料行业可能继续高增长,中下游多数行业整体盈利相对较弱。
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有着直观体现。2022年以来,受钴镍锂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等因素影响,新能源车企已掀起两轮提价潮。受疫情影响,供应链和物流链遭遇冲击,4月以来不少新能源车企一度停产。
“国内多地出现聚集性疫情,加之地缘政治冲突等不稳定性因素增加,企业生产经营受影响;芯片短缺态势没有得到明显好转,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推高企业生产成本,多数企业纷纷上调销售价格,影响终端市场销售。”中汽协表示。
不过,许多机构对新能源汽车的前景依然看好,需求是暂时推迟而不是消失,随着疫情影响减弱,行业将恢复高速发展态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盘”依旧稳固。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日前表示,对于新能源汽车仍保持550万辆的销量预测。
面对物流不畅等难点,各方面政策在密集出台,这将大大减轻企业压力。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提出加强金融服务、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23条政策举措。
不少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上市公司人士表示,相信随着疫情影响的降低和政策的见效,行业需求将进一步回升,企业经营情况也将逐步改善。
攻坚克难 提质增效
上市公司一方面抢抓稳增长政策加码带来的发展机会,一方面加快内部改革,着力提质增效。
面对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鑫铂股份董秘张海涛介绍,公司采取套期保值等手段。面对国内疫情影响,公司一方面开展全员疫情防控培训,加强对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另一方面,在严格执行所在地疫情防控部门要求的前提下,对保障公司上下游供应链安全的运输车辆及相关人员实行闭环管理。
更多的上市公司正全力瞄准稳增长政策支持带来的机会。“受益于新一轮基建投资,公司正全力推进改革,将充分发挥全生态产业链优势,抢抓市场机遇,争取更多订单,确保企业取得快速发展。”中铁装配近日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指出。
面对“东数西算”工程等新基建投资大潮,青云科技表示,公司正积极布局和参与“东数西算”工程。帮助客户做算力中心的建设和运营,以及双碳智慧数据中心建设,充分利用计算资源,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实现低碳减排。对云数据中心的采购也会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计划将新的离线数据计算和存储需求节点全面向西部迁移。
科技创新是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面对业绩增长压力,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力度依旧不减。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在已披露2021年年报的1976家上市公司中,具有可比性的1797家上市公司披露研发费用,合计达6902.27亿元,同比增长27.11%。其中,12家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超过百亿元。
在政策支持下,新产业不断成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8%,均保持较快增长。
苦练内功,应对挑战,成为不少上市公司的共识。“当前重量22吨,请刷卡打印票据。”不到30秒,随着地磅房语音播报系统的提示,一辆水泥拉运车完成了水泥拉运出厂流程——这是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青松建化智能工厂看到的一幕。在科技赋能之下,青松建化水泥生产一改“灰头土脸”的形象,成为中国产业智能化转型的一个缩影。
“面对水泥企业产能过剩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正全力打造‘数智青松’。”青松建化总经理王建清介绍,公司正建设“5G+智能制造”示范区,将实现1%左右综合能耗节省,单个试点企业能耗节省产生的经济效益约为每年105万元;可减少约150人的人力资源成本,直接经济效益超过每年1500万元。
“公司经过近年来的一系列大项目建设,发展成为炼化一体化全产业链运营企业,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公司可挖掘的盈利点依然很多,我们将着力推进下游产品稳步扩产工作,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链。”范红卫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王珊珊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