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力金融追锂梦碎股价四跌停 频繁转型现后遗症净利连亏2年

新力金融追锂梦碎股价四跌停 频繁转型现后遗症净利连亏2年
2022年04月12日 06:57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长江商报

  再次启动跨界转型的新力金融(600318.SH)再度梦想破灭。

  4月6日晚间,新力金融及其董监高收到监管函。此前,公司宣布筹划四个多月的重大资产重组以失败告终,股价四跌停。

  这不是新力金融首次追热点跨界,公司前身是巢东股份,一家主营水泥的企业,后追热点转型至金融领域。

  屡败屡转型,屡转型屡败,新力金融陷入了恶性循环,经营业绩异常糟糕。

  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幅度约为20%,连续6个年度下降。其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为亏损3亿元。至此,公司已经连续2年亏损。

  wind数据显示,上市22年来,新力金融实现的净利润累计数仅为1.59亿元。

  分析人士称,新力金融的金融业务盈利能力不佳,未来,要想摆脱困境,可能还是需要借助重组真正实现产业转型。

  追锂转型宣告失败

  随着市场上锂电大热,一大批公司加入追锂阵营,主营金融业务的新力金融也毫不犹豫杀了进去。遗憾的是,美梦破灭。

  新力金融的本次产业转型始于去年11月。当时,新力金融发布公告,拟以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将金融业务置出上市公司,购买比克动力75.62%的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当时,新力金融称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探索新业务转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但在今年3月31日晚间,新力金融发布公告称,终止筹划以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购买比克动力75.62%的股权及募集配套资金事项。

  实际上,新力金融的本次重组,从一开始就备受质疑。在公司宣告筹划重组前一天,股价抢跑,率先涨停。市场质疑重组事项存在泄密。

  锂电是A股市场的热点,沾锂就涨似乎已成常态。新力金融宣布重组后,股价四涨停。

  此外,本次重组标的比克动力并非优质资产,且其一直有上市梦想,并积极谋求借壳上市。

  2017年,长信科技计划作价67.5亿元收购比克动力75%股权。2018年2月,中利集团宣布作价100亿元收购比克动力100%股权。虽然两次收购均未能成行,但两家上市公司均实现了入股比克动力,分别持有其11.674%、8.2927%股权,为比克动力第三、四大股东。

  在经营业绩方面,2019年A股公司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杭可科技新宙邦等相继公告,来自比克动力的应收账款存在无法回收的风险,上述4家上市公司对比克动力的应收账款总额约为7.3亿元。

  2019年至2021年前9月,比克动力净利润分别为-7.68亿元、-10.01亿元、-1706.22万元,持续亏损。

  此外,比克动力因合同纠纷、增资纠纷和借款合同纠纷等事项涉及多项诉讼,正在被执行的案件达13起,未履行比例为100%,且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一旦上述重大未决诉讼导致比克动力担责或对被告难以追偿,将会对比克动力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本次重组,监管部门高度关注,要求说明是否存在刻意降低向比克动力部分股东发行股份数量以规避重组上市的情形。要求新力金融结合置出资产形成原因、历史交易作价、业绩承诺完成情况及本次交易预估值,说明置出资产的主要考量,是否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等。

  资本似乎真的先知先觉。在新力金融宣布重组前,股价提前涨停。而在公司发布终止重组公告前一个交易日,股价提前大跌,且资金提前出逃。3月30日,其成交量为9.89亿元,而前一个交易日为2.95亿元。

  随后,4月1日至8日,4个交易日,新力金融上演四个跌停。

  上市22年累计净利仅1.59亿

  转型,是新力金融的经营主题,公司俨然成了一家重组股。

  新力金融前身是巢东股份,主营产品为水泥。2015年,由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放缓,水泥产能结构性过剩,水泥产业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当年,其净利润下滑至0.46亿元,同比下降幅度为56.28%。

  这一年,互联网+、金融等概念纷纷崛起,新力金融积极推进产业转型,跨界进军金融领域。彼时,公司以16.82亿元价格收购新力投资等46名交易对象持有的合肥德善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类金融公司的股权,主营业务拓展至小额贷款、融资租赁、融资性担保、典当和P2P网贷等类金融业务,实现了“水泥+类金融”的双主业重组计划。

  后来,公司又以11.14亿元价格将水泥主业资产转让给海螺水泥,彻底转型至金融领域。2016年3月,公司正式更名为新力金融。

  这只是新力金融布局金融业务的开始。后来,新力金融相继筹划收购,如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海科融通100%股份。海科融通成立于2001年4月,2011年获得全国范围银行卡收单支付牌照。不过,2年后,即在2018年,该收购事项终止。

  2018年6月,新力金融再度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拟收购微创网络100%股权。但最终也以失败告终,公司称双方“无法就相关条款达成一致”。

  新力金融布局金融业务堪称是百折不挠。2018年8月,公司又宣布重组新三板退市的公司手付通。这次重组顺利完成,公司收购了手付通99.85%股权。

  尽管成功转型至金融领域,但新力金融的经营业绩不仅没有起色,反而越发糟糕。

  2016年,借助并购标的助力,新力金融的净利润达到1.63亿元,同比增长253.27%。但在2017年,其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3.09亿元、3.10亿元。

  这是大规模收购后遗症的体现。导致当年大幅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计提商誉减值损失达3.52亿元,因此前收购的新力投资旗下的5家子公司(德善小贷、德信担保、德合典当、德众金融等)未完成业绩承诺。这也是公司自2008年之后的首次亏损。

  2020年,新力金融再度亏损,这次,亏损金额约为800万元。主要原因为,手付通未完成业绩承诺,再度计提商誉减值等。

  这样糟糕的业绩延续至2021年。这一年,公司亏损金额为3亿元,扣非净利润为亏损3.03亿元。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商誉减值约2.82亿元。

  综上,转型至金融领域,新力金融已经出现三个年度亏损,亏损的主要原因均为资产减值损失(含商誉减值)。

  整体上,2000年上市以来的22年,新力金融实现的净利润累计数也只有1.59亿元。

  截至2021年底,新力金融账面货币资金为2.08亿元,对应的短期债务为10.65亿元。偿债压力明显。

  目前来看,新力金融单靠自身力量难以扭转经营不利局面。分析人士称,未来,公司要想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可能仍然需要跨界转型,但公司在挑选并购标的时需要慎重。

你的专属投资礼包!更有百元京东卡、188元现金红包等你拿,100%中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新力金融 转型 资产 股价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12 纳芯微 688052 230
  • 04-12 药康生物 688046 22.53
  • 04-12 嘉戎技术 301148 38.39
  • 04-12 中一科技 301150 163.56
  • 04-12 清研环境 301288 19.09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