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和转债”触发强赎 转债牛市已无面值之下品种

“同和转债”触发强赎 转债牛市已无面值之下品种
2022年01月12日 14:42 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同和转债”触发强赎 转债牛市已无面值之下品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刚刚开年,上市公司对可转债连续祭出重锤,同和药业1月12日早间公告称,自2021年12月15日至2022年1月11日,公司股票已超过15个交易日收盘价格超过当期转股价格(14.82元/股)的130%(即19.27元/股)。后续可能会触发“同和转债”的有条件赎回条款,敬请广大投资者及时关注公司公告,注意“同和转债”投资风险。截至1月12日中午收盘,同和转债为158.983元/张,大幅高于赎回价,一旦发生强赎持有人将出现较大损失。

多只转债宣布触发强赎

在同和药业宣布可能强赎之前,“滨化转债”则率先实现了强赎。1月9日晚间,滨化股份发布“滨化转债”赎回的第六次提示性公告,表示已满足“滨化转债”的赎回条款。

根据公告,赎回登记日为2022年1月10日,赎回价格为 100.378 元/张(债券面值及当期应计利息)。公告指出,赎回登记日收市前,“滨化转债”持有人可选择在债券市场继续交易,或者以转股价格 4.58 元/股转为公司股份。可转债持有人可向开户证券公司咨询办理转股的具体事宜。赎回登记次一交易日(1 月 11 日)起,“滨化转债”将停止交易和转股。赎回完成后,“滨化转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

1月10日当日收盘,滨化转债最新二级市场价格仍高达169.2元/张,与100.378 元/张的赎回价存在巨大价差,若投资者在当日仍没有卖出或者转股,将会出现被强赎的局面,直接亏损40.7%。

从滨化股份此前的公告来看,绝大多数投资人已经选择转股。

除了滨化转债之外, “钧达转债”也公布了强赎意向。1月9日钧达股份发布关于钧达转债赎回实施的第三次提示性公告。公告指出,钧达股份A股股票自2021年11月23日至 2022年1月4日连续30个交易日中已有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钧达转债”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即 19.25 元/股),已触发约定的有条件赎回条款。  根据公告,“钧达转债”赎回登记日为1月27日,赎回日为1月28日,赎回价格为100.21元/张(含当期应计利息,当期年利率为1.6%,且当期利息含税)。

此外“钧达转债”拟于2022年1月28日停止交易,但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可转换公司债券业务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钧达转债”流通面值若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时,自公司发布相关公告三个交易日后将停止交易,因此“钧达转债”停止交易时间可能提前。

此外,正元智慧新天药业近期也发布了类似的提示性公告,均表示近期公司股票已连续1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超过当期转股价格的130%,若在未来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 将根据有关规定, 届时公司有权决定按照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的价格赎回全部或部分未转股的可转债。

超400元转债达7只

从以往可转债转股案例来看,绝大多数投资人都会及时转股或者赎回,但仍有少部分投资人出现失误。比如刚刚完成强赎的“滨化转债”。根据公告,截至赎回登记日(2022年1月10日)收市后,“滨化转债”余额为人民币906.9万元,占“滨化转债”发行总额人民币24亿元的0.38%,该部分可转债将由公司以100.378元/张进行赎回, 赎回兑付的总金额为910.3万元,粗略计算,上述转债的投资者合计将直接损失超过400万元。

去年可转债表现可谓风光无两,中证转债上涨幅度超过18%,2022年,可转债市场热度不减。记者梳理发现,当前市场上已经找不到百元以下的可转债了,截至1月12日中午收盘,可转债的债现价均不小于100元/张,与此同时,17只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超100%,仅有8只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为负数。目前价格最高的可转债是“恩杰转债”,现价为439.666元/张,价格超过400的可转债还有“中矿转债”、“晶瑞转债”、“明泰转债”、“石英转债”和“钧达转债”。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夏风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可转债市场已经消灭了面值以下的品种,转股溢价率平均到了35%左右,到期收益率则为负的5.4%。这已经说明当前的可转债市场,已经普遍不再具备债底保护,而和正股的联动大大增强。所以当前参与可转债的投资,需要密切关注正股的基本面,也需要深入条款研究,在正股和可转债之间做合理的选择。由于投资人对可转债市场重视程度的增加,以及可转债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预期仍然会保持活跃。但重现去年可转债大规模普涨,估值普遍提升的情况是比较困难了。

招商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尹睿哲也认为,目前可转债市场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高位,不过2022年银行理财公司资金的入市仍然是大趋势。同时,在利率向下的背景下,投资者对收益的追求也将带动“固收+”进一步增长,两方面因素将共同推升转债的需求。预计2022年转债净供给量与2021年相当,而需求量将继续快速增长,供不应求的格局或继续存在。

(作者:叶麦穗 编辑:曾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17 晶科能源 688223 --
  • 01-17 采纳股份 301122 --
  • 01-14 百合股份 603102 42.14
  • 01-13 万朗磁塑 603150 34.19
  • 01-12 奕东电子 301123 37.23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