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光绍建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吸引更多国际资产到上海

屠光绍建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吸引更多国际资产到上海
2021年10月22日 19:49 中国证券网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屠光绍建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吸引更多国际资产到上海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张欣然 记者 魏倩)如何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城市能级,扩大“上海价格”“上海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在22日举办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常务理事、上海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就此提出了他的看法。

  屠光绍认为,上海国际金融建设要服务于新发展阶段,特别是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通过深化上海城市金融建设的功能,特别是资本市场,来更好的促进国家金融体系的完善,来服务国内大生态的战略。

  屠光绍建议,上海要进一步扩大国际化进程,通过进一步的扩大开放,来更好地形成国内金融资源和国际金融资源的融合。

  谈及国际金融中心具体的建设路径,屠光绍建议,在走好新发展的总体目标下,有两条发展主线,第一条主线是继续补短板。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为国家战略,从提出的第一天起就需要持续不断地开放,需要不断地推进国际化进程。在经过将近30年的推进后,如今已经有很大进展,开放的步伐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对于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来讲,还有更深层次开放的艰巨任务需要完成。”屠光绍说。

  另一方面,屠光绍建议,上海还应争创新优势。“现在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又变成新的赛道,新的任务。例如绿色金融、金融科技。”屠光绍说。

  屠光绍进一步阐述了国际金融中心下一步开放的三个层面,第一个是金融服务业的开放,这两年不断有国际金融机构落户上海,上海未来要打造全球的人民币资产管理中心。

  第二个层面是市场的开放。但是,市场的开放需要有更大的开放力度。境外投资人对中国债券和股票的持有比例还很低,所以市场还要进行更大的开放。

  屠光绍建议,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吸引更多的国际资产到上海,这会更有利上海配置国际资源,进一步促进市场更完整的开放。

  第三是制度性开放。制度开放更具有基础性,所以要稳步推进制度性开放,制度性开放就是更多的规则的对外开放,管理的对外开放,标准的对外开放。

  屠光绍认为,要更好地促进国内和国际制度的兼容,更多地参照国际最高标准,同时更多地反映中国实际发展阶段的特点。“所以形成制度性开放就必然要求中国能够更多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规则的制定,国际标准的制定,形成跟国际金融体制上深度的合作。”屠光绍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翔

屠光绍 上海市 资产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02 力诺特玻 301188 --
  • 11-01 镇洋发展 603213 --
  • 11-01 隆华新材 301149 --
  • 11-01 巨一科技 688162 --
  • 10-28 三羊马 001317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