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基金年内减持14家公司超80亿 二期投资了这些公司

国家大基金年内减持14家公司超80亿 二期投资了这些公司
2021年10月19日 19:58 华夏时报

原标题:国家大基金年内减持14家公司超80亿 二期投资了这些公司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宋婕 陈锋 北京报道

兆易创新(603986.SH)和晶方科技(603005.SH)10月15日发布遭遇大基金减持后,至纯科技则在18日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将引入大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华夏时报》记者发现,这并不是孤例。今年来,大基金频频作出减持动作,合计将减持14家上市公司超过80亿元。与此同时,大基金二期也在对芯片行业进行新一轮的布局。

某被减持公司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国家设立大基金的初衷是为了产业链的良性发展,扶上马、送一程,大基金获利退出说明企业已经长大了,基金也可以去扶持更需要帮助的企业。

年内减持14家公司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大基金持有A股公司共17家上市公司的股份。自晶方科技和兆易创新在10月15日分别发布大基金减持公告后,大基金年内拟减持上市公司已经增加至14家,包括通富微电长电科技瑞芯微太极实业国科微等公司在内,占比超过8成,而且多数都是期限内的最大比例减持。

粗略统计,大基金今年将减持14家公司共计2.25亿股股份,保守估计超过80亿元。目前为止,大基金已经完成了对长川科技安集科技汇顶科技北斗星通4家的减持计划。

大基金由财政部发起并投资,是为了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采用公司制形式运行。兼具产业引导和财务投资双重角色的大基金,被视为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一举一动备受市场关注。因此,大基金今年来罕见频频发布减持公告,引起市场关注。

大基金减持14家公司给出的理由无一例外是因自身经营管理需要、实现股东良好回报、投资资金安排等。

某被减持公司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国家设立大基金的初衷是为了产业链的良性发展,扶上马、送一程,大基金获利退出说明企业已经长大了,基金也可以去扶持更需要帮助的企业。不过,他也提出,大基金退出后,公司还要吸引新的资方,填补其退出留下的空白。

在被大基金减持后,通富微电和三安光电已经先后对外披露了定增预案。

二期2000亿投向渐明

根据大基金的投资规划,2014-2019年为投资密集期,2020-2024年为回收期,2025-2029年为发展期。

在大基金一期密集退出上市公司时,大基金二期正在对芯片行业持续投入。在今年3月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赵欢表示,大基金二期募集2000亿元资金,已全面进入投资阶段。

记者粗略梳理统计,2020年以来,大基金二期已陆续投资紫光展锐、思特威、中芯南方、北京智芯微电子、合肥沛顿存储、长川科技和珠海艾派克微电子,华润微中芯国际中微公司等。

10月18日盘后,至纯科技(603690.SH)公告称,控股子公司至微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大基金二期和混改基金、中芯国际等入股。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大基金投资的都是高科技领域,一期偏重芯片产业各个环节,二期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5G和AI车联网等新兴科技产业的投资。

资深投资人士杜坤维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大基金有序退出获得资金,二期继续投资支持科技创新无可厚非,不过,大基金减持最好秉承缓慢、逐渐退出的方式,而且尽可能不采用顶格减持和连续减持,降低减持规模对股价短线的冲击。

9月1日,受大基金减持消息的影响,LED芯片巨头三安光电,股价一度触及跌停,最终收跌6.66%。此次大基金减持兆易创新已经是年内第二次,且3个月内减持不超过1%的计划,是减持规定中通过竞价交易三个月内最大比例减持。

杜坤维称,这似乎在向市场传达半导体个股存在很大泡沫的信号。兆易创新在2017年引入大基金入股,至今暴涨超5倍,大基金已赚得盆满钵满。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华夏时报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21 零点有数 301169 19.39
  • 10-20 运机集团 001288 14.55
  • 10-19 成大生物 688739 110
  • 10-19 华兰股份 301093 58.08
  • 10-19 争光股份 301092 36.31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