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学霸君生死大逃亡:爆雷还是金蝉脱壳?
“统一回复一句:有下家有工资”是现在张凯磊在公司群里的签名。这名曾经的“学霸”,在线教育机构学霸君的创始人目前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2020年12月25日本应是学霸君老师的发薪日,但公司以银行端口问题为由没有按时发薪,第二天有老师在网上爆料。
沈茹(化名)在12月25日刚刚给孩子购买了学霸君1对1 的课程,结果一节课还没上就遭遇了爆雷。“班主任说要么等待其他公司接盘,要么申请退款,但退款也只是提交了申请而已。”
一名学霸君1对1的加盟商徐才兵(化名)告诉记者,他在2020年8月成为学霸君1对1 的加盟商,同时还经营一家线下培训机构,为了稳定用户的情绪,“要么自己给用户退费,要么将用户安排到自己的机构上课。”
徐才兵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公司负责人说本来谈好的融资没进来导致资金链断裂,但正在谈新的融资,据说会在(2021年)1月3日发布公告。”
2020年12月30日,张凯磊对媒体表示:“我又不跑路,转移什么?有警察管的,这么干就要杀头的。”
张凯磊口中的“转移”,是指从今年3月开始,学霸君在苏州张家港市陆续设立多家公司。“据说是张凯磊不再看好在线一对一业务,准备另起炉灶搞在线小班课。”徐才兵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近半年来,学霸君向苏州项目投入了近1亿元资金,作为当地招商引资项目,除了享受土地大礼包,苏州项目还直接拿到了当地政府产业基金的借款。
众说纷纭下,这是一次业务转型还是金蝉脱壳?真相扑朔迷离。
爆雷前还在促销圈钱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所在的一个学霸君维权群里,短短几天时间,已经收集了300多名用户的交费信息,这些家长少的交了3000多元,多的交了60000多元,如今全都面临退款无门或无法继续上课。
“我是看到海清代言所以报名的,还以为是大机构不会出问题。”沈茹说。
海清工作室迅速发布声明称终止与学霸君的合作,还称后者拖欠了其代言费。
“学霸君竟然在资金出现问题后,还在疯狂圈钱。”沈茹说。据报道,在“双11”和“双12”大促期间,学霸君1对1进行了大力度促销,甚至2020年12月25日还有课程顾问催用户续课,称2021年1月1日将全面上调课程价格。而此时,很多老师已被拖欠工资,说明其资金链已经出现问题。
但当时,老师们对公司的处境其实也不知情。直到12月26日,一个名为“学霸君1对1教务主管”的账号发布朋友圈称:“学霸君倒闭了!领导给我们召开的长达数小时的无电子设备口头会议(防止录音)。我们现在正排队上交工作手机及卡号,这也是我上交前的最后一条朋友圈。……”
据报道,学霸君1对1有2000多名兼职老师和1000多名全职老师,每人被拖欠的工资金额在每月几千元到两三万元不等。
有员工向媒体表示,就在上周,他们查询得知,公司社保和公积金已经断缴,影响面涉及到公司全体员工,而公司并未给出明确的理由。
2020年12月30日,学霸君上海和北京总部办公室均已无法进入,上海办公室物业公司在劝说用户和员工分流至派出所和劳动仲裁机构,北京办公室也已上锁,现场有民警维持秩序。
有传言称,学霸君合肥业务将由作业帮接手,还有传言称51Talk将“支援学霸君”,但两家公司相关人员都对此进行了否认。
据报道,面对目前的形势,张凯磊只是在公司钉钉群里表示,“我们正在全力以赴解决问题。”
精心遴选的招商项目
但至少从2019年开始,张凯磊就在考虑另起炉灶。
“他已经不看好在线一对一业务了,准备在苏州搞在线小班课。”徐才兵告诉记者。
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招商引资项目,招商所在地是苏州张家港市高铁新城产业园区,位于张家港市塘桥镇。
关于招商引资的由来有不同说法,苏州市委统战部官微的文章称,在苏州市欧美同学会海归创业学院(苏州)的牵线搭桥下,“学霸君”数字教育产业基地项目落户张家港高铁新城。
而张家港市政府新闻办官微的文章则称,张家港产业资本中心发挥基金招商功能,引进学霸君落户该市。
张家港市当地政府部门人士告诉记者,引进学霸君项目举行了两次仪式,一次是2020年3月20日,“学霸君”数字教育产业基地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一次是7月15日,张家港高铁新城城市推介会在上海召开,张凯磊专门做了主题演讲。
当地官方报道称,项目首期计划三年内建设50000平方米“学霸君”总部、综合教学、综合培训大楼,管理员工将超5000人,累积实现50亿元销售额,纳税超1亿元。
据报道,双方签订的投资意向书显示,首期用地80亩,建设学霸君总部产业园。张家港市政府官网消息称,直到2020年8月,当地塘桥镇还在紧锣密鼓地计划项目立项、备案,施工手续报批等工作。
2020年3月20日签约之后,一系列学霸君公司在苏州设立。先是3月26日成立的苏州问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苏州问吧”),注册资本7.2亿元,股东为学霸君1对1的运营主体、上海谦问万答吧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张家港产业资本中心在其中格外重要。启信宝数据显示,2020年5月29日,苏州问吧的股权被出质给了张家港市黄泗浦网络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这是张家港产业资本中心旗下的政府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和高铁新城城投公司设立的有限合伙企业,其委派代表赵海峰担任苏州问吧董事。
张家港市政府网站信息显示,张家港高铁新城开发区管委会招商部副部长同样名为赵海峰。
更耐人寻味的一则官方消息是,2020年5月,当地政府在推进学霸君数字教育产业基地项目SPV公司(有限合伙企业)可转债投资事宜。也就是说,苏州问吧这笔股权质押借款,有可能会变为债转股。
张家港产业资本中心官微的文章还称,学霸君项目未来有明确的上市预期。当地官方报道也称,“未来在国内科创板或美股上市”。
事实也在向这方面推进。2020年5月11日,千闻云教育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下称“千闻云(苏州)公司”),意味着学霸君苏州项目搭建了VIE架构。
千闻云(苏州)公司的股东为在香港注册的Wenba Technology Limited,这是VIE架构中最终上市的B.V.I离岸公司的壳公司,千闻云(苏州)公司则为其全资控股的WFOE公司(外商独资企业)。在VIE架构中,WFOE公司通过一系列协议获取国内经营实体的收益,通过香港的壳公司输送到B.V.I离岸公司。
这些国内经营实体,既包括苏州问吧,还包括2020年7月1日成立的苏州谦问万答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三家全资子公司。
千闻云(苏州)公司的注册资本为4000万美元。张家港市政府网站消息称,2020年5月已到账1200万美元。启信宝信息显示,其他几家苏州学霸君公司已实缴了70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此外,公开的中标公告显示,苏州问吧耗费255万元装修了办公室,该工程于9月完工。也就是说,学霸君苏州项目已投入近亿元资金。
如今,学霸君爆雷,苏州项目何去何从尚难以知晓。爆雷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即2020年12月28日,塘桥镇政府官方微信就删去了历史文章中学霸君项目的信息。多名塘桥镇和高铁新城城投公司人士面对记者的采访都讳莫如深,表示毫不知情。
张家港产业资本中心官微的文章曾写道:2019年12月,产业资本中心经过精心遴选,将“学霸君”项目推荐给高铁新城,期间产业资本中心会同高铁新城多次赴上海调研“学霸君”项目,并参与项目的多轮商议。
学霸君2020年3月还在苏州常熟市注册了一家苏州千问万答教育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启信宝信息显示,12月29日,常熟市市场监管局以“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将这家公司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收费违法监管要求
但学霸君苏州项目目前还在运转,这个产品名为优学小班。
12月30日,优学小班的客服对记者表示该课程还在正常销售,但多次强调优学小班与学霸君1对1没有任何关系。
优学小班使用“有课”在线系统教学,这个教学软件曾名为“学霸君有课”,但12月9日发布的新版用户协议中,运营主体已变更为苏州谦问万答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名学霸君1对1的课程顾问介绍,自己12月的工作主要是向家长推销小班课,到12月20日已经完成了30多单。还有的学霸君1对1的老师在9月曾被要求换签劳动合同,更改后的用人单位是苏州谦问万答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张凯磊曾披露爆雷前小班课已有5万名用户,但这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烧钱”促销。目前优学小班只面向3-7年级提供寒假课程,包含语数外三科共18节课的价格只有150元。
学霸君成立于2013年,旗下业务主要包括拍照搜题、在线一对一辅导等。截至目前,学霸君共完成6次融资,最近的一次是2017年1月来自远翼资本、招商资本、晟道投资、启明创投等机构的1亿美元C轮融资,距今已经过去近4年。
在线一对一曾经是在线教育做火热的赛道。跟谁学创始人陈向东回忆,2016年跟谁学经营困难时,投资人多次劝他转向一对一业务。
但现在,一对一的风口已过,市场上的头部机构只剩下掌门教育。9月30日,掌门教育再次获得4亿美元战略投资,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掌门年营收预计将达到60亿元。
2019年,掌门创始人张翼在接受采访时曾直言,“1对1模式的机会只属于第一名,第二名以后就很难盈利,这几乎是无法改变的一件事情。”
在线一对一需要大量老师,存在“规模不经济”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霸君1对1聘用了大量兼职老师以降低成本,有的是在校大学生,有的是公办学校老师,还有的是培训机构或个人工作室老师。这个一对一赛道初期的模式此后逐渐被其他机构放弃,但学霸君始终没有改变。
尽管降低了成本,但兼职教师人数太多,导致教师筛选和培训难度大,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兼职老师产能更低,收入也低,个人发展空间有限,教师流动性很大。
一对一机构很容易出现合规问题。在2020年3月由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的《K12在线教育头部公司测评报告》中,学霸君1对1存在聘用中小学教师、公布教师资质信息不完整、直播结束时间超过21:00、一次性收费超60课时等问题,在一对一机构中表现最差。
尤其是在“预付学费越多,单价越便宜”的促销政策下,机构鼓动家长动辄一次性缴纳数万元学费,远远超过了“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的监管要求,如今一夕爆雷,留下难解困局。
(作者:王峰 编辑:李博)
责任编辑:张亚楠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