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6月份制造业PMI达50.9% 14个行业高于临界点
主持人于南: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重要的反映经济变化的数据,市场则视指数站上50%荣枯线为积极信号。6月30日,新鲜出炉的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超过了50%,分别达到50.9%、54.4%和54.2%。而这一积极信号,不仅与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等数据实现了呼应,更有力地为一系列复工复产、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政策的出台和落地,点了个大大的赞。
6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复苏态势持续向好。2020年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9%、54.4%和54.2%,均高于上月。
6月份,制造业PMI为50.9%,高于上月0.3个百分点,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4个行业PMI高于临界点,较上月增加5个,制造业稳步恢复,基本面继续改善。
赵庆河表示,制造业PMI6月份主要特点有:一是供需两端持续回暖。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3.9%和51.4%,比上月上升0.7和0.5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二是价格指数有所上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6.8%和52.4%,比上月回升5.2和3.7个百分点,均为年内高点;三是进出口指数均有改善。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先后重启经济,6月份我国制造业进出口指数低位回升,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2.6%,高于上月7.3个百分点,造纸印刷、石油加工、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7个制造行业回升幅度大于10.0个百分点;进口指数为47.0%,较上月回升1.7个百分点,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制品、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汽车等6个制造行业高于临界点;四是企业信心基本稳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虽有小幅回落,仍达到57.5%,表明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恢复比较乐观。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李奇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制造业PMI分项指数也显示,经济恢复得不错。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回升,采购量和原材料库存两个指数上升,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都回到荣枯线之上。这样的采购、生产、需求、库存和价格指标的组合,显示经济继续稳步复苏。
赵庆河表示,虽然6月份PMI指数有所回升,制造业稳步恢复,但同时也要看到,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一是进出口指数虽连续两个月改善,但仍位于临界点以下,当前海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外部市场依然存在变数;二是部分行业复苏压力依然较大,纺织、纺织服装服饰、木材加工等制造业PMI持续位于临界点以下;三是小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大,PMI为48.9%,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且反映订单不足的小型企业占比高于大中型企业。
在此基础上,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延续回升态势。6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高于上月0.8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回升。
具体数据显示,服务业继续改善。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4%,高于上月1.1个百分点,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5个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临界点,多数行业生产经营持续恢复。建筑业持续增长。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9.8%,虽较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但连续三个月高于59.0%,建筑业工程量稳步增长。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7.8%,高于上月0.3个百分点,企业对行业发展信心有所增强。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综合来看,我国经济复苏态势整体向好,经济景气整体改善,但小微企业、就业等方面仍然存在压力。下阶段,宏观政策要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扩大有效需求,稳住就业基本盘。财政政策要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减少企业开支,保障员工收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精准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用好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落实基建资金来源,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货币政策方面,温彬表示,要引导金融机构全年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进一步降准释放长期资金,提升金融机构配置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企业信用债等的意愿,降低债券发行成本;完善资金直达企业的政策工具和相关机制,保住广大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加快修复企业信心,激发内需潜力;防范资金空转套利和脱实向虚,切实引导资金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所需领域。
责任编辑:杨亚龙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