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原标题:疫情重创中小企业,德国出台大规模刺激计划
近年来,德国对财政支出较为谨慎,推崇财政平衡,避免赤字。但此次疫情让德国重新审视财政政策,在特殊时期完全可以突破宪法规定的“债务刹车”限制。
新冠肺炎已经成为全球“大流行病”,德国疫情也在极速加剧。对于去年GDP增长率只有0.6%,创下6年来新低的德国来说,目前经济形势尤为严峻。专家预计,由于新冠肺炎影响,今年德国经济,尤其是在第二季度会非常疲软。德国经济研究所(IfW)预测2020年德国经济将陷入衰退,GDP将下滑1.5%,这还是众多主流预测中最乐观的一个。DAX证券指数在一个月内下跌了创纪录的40%,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疫情使中小企业雪上加霜
疫情初期,出于对经济发展的担心,德国政府对出台干预手段比较谨慎。但由于疫情迅速蔓延,德国被迫推出各种严格限制措施,大型活动被取消,学校、影院、酒吧等关闭,大量航班被取消。这次比2008年的情况更糟糕。那时遇到困难的主要是银行和金融机构,但如今,许多经济活动将陷入停滞,从而极大威胁到中小企业的生存。
欧盟把员工人数少于250人、年销售额低于5000万欧元或资产总规模小于4300万欧元的企业定义为中小型企业。中小企业是德国的经济支柱,占据了企业数量的99.5%,雇用了62%的就业人口。德国中小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汽车、机械、化工、电子等行业,能看到许多优秀中小型企业的身影。
从1月份开始,德国许多中小企业因中国工厂停工、国际运输受限等原因遭遇到了严重的供应链危机。如今病毒肆虐全球,许多中小企业不仅在原材料端,也在生产和销售领域遭遇寒冬。
当政府做出限制非必要社会经济活动之决定时,第三产业受到的影响尤其显著。2019年,第三产业创造了德国69.3%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国家的经济命脉,这里也恰恰是中小企业最为集中的地方。大量的中小企业从事着商业、汽修、技术服务、旅馆餐饮、旅游会展等业务。
德国是会展大国,每年都会举办许多国际性展会。展会的暂停使许多会展公司和旅行社面临生存危机。慕尼黑一家会展公司负责人丹伯克在社交网络上写道:“自1月份以来,一些公司没有任何销售额,也不知如何支付租金。4月和5月将没有展会,许多公司已经到了存亡的关头。”根据德国会展建设行业协会的一项数据,今年1~3月上旬,该行业已经遭受了8.9亿欧元的经济损失。
不仅会展行业充满担忧,德国其他行业的中小企业也非常担心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而不得不暂停业务,由此造成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根据德国中小企业研究所(IfM)数据,德国中小型企业平均年销售额不到4300万欧元,其中大多数的营业额甚至不到200万欧元,流动性的回旋余地很小。
以零售业为例,目前德国有30万家零售企业,一共雇用了约300万名员工。德国零售业协会会长根特(Genth)在接受法兰克福汇报采访时指出:“在食品以外的领域,如纺织、家具、消费电子产品、香水等,销售额已经下降了一半,每天损失约11.5亿欧元。现在的营业禁令将使有些企业在短短3~4个星期内破产。如果禁令持续8周,整个零售业将无法承受。”
酒店餐饮行业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严重一词不足以形容疫情对酒店餐饮行业的影响,疫情已经威胁到生存。”巴伐利亚酒店和餐饮协会常务主席格珀特(Geppert)表示。最近,德国各地都已经禁止了餐厅的堂吃服务,只有部分餐厅提供外卖。酒店餐饮业是地方经济的重要驱动力,如果酒店餐饮企业分崩离析,基于它们的许多公司和岗位将不复存在。
流动性匮乏和高度不确定性是新冠肺炎疫情带给中小企业的主要冲击,它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由此势必引起就业形势极具恶化,德国经济的复苏将变得更加困难。
德国出台大规模刺激计划
德国的抗疫举措一开始比较谨慎,甚至有些迟钝,但绝不“佛系”和放任。德国政府始终动态观察着事态发展,而且做了不少预案。当情况恶化后,德国果断升级了措施。面对一个未知病毒,不论是前期的慎重决定,还是如今的强力措施,根本出发点是为了避免对社会和经济造成过大的冲击。
德国在紧急采取一系列医疗和社会措施的同时,经济救助方案也很快出炉。德国经历过2008年的欧债危机,深知危机发展速度之快,刺激方案必须密集出台。
一、信贷扩张,国家担保
针对流动性不足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政策性的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将为该国企业提供贷款,金额不设上限。“我们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劳动者和企业。”财政部长肖尔茨(Scholz)强调。在政府的授权下,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信贷总额度增加了约3570亿欧元,升至8220亿欧元。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对1000万欧元以下的贷款将简化风险评估程序,对300万欧元以下贷款将委托企业的开户行进行评估。此外,大型企业将获得80%的差额担保,中小企业的差额担保额将达到90%,这将大大方便商业银行为企业发放贷款。贷款利率也做了优化调整:对于大公司执行的年利率为2%~2.12%,中小企业则为1%~1.46%。贷款期限最高为5年,首年免还款。
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Altmaier)表示,运转良好的企业不该因疫情而破产,就业岗位也不应由此减少。德国政府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帮助公司度过危机,提供全面流动性支持和快速担保。
此外,联邦政府还将为企业提供“保护基金”,其中包括:4000亿欧元的债务担保,用于应对公司的流动性瓶颈并帮助他们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再融资;1000亿欧元的资金授权用于企业资产重组,比如收购股份,以确保公司的偿付能力;1000亿欧元的信贷授权,用于复兴信贷银行特别项目的再融资。诚然,“保护基金”的重点对象是大型公司,但也可以用于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行业领域的中小企业。这项经济稳定基金将保障成千上万人的就业。
除了联邦层面,地方政府也积极保证信贷。比如,巴伐利亚兴业促进银行(LfA)将提供总额达5亿欧元的银行贷款担保,并把差额担保提高到80%~90%。此外,该州还设立“巴伐利亚保护伞”机制,旨在保持流动性,防止公司破产。萨克森州推出了不超过5万欧元的无息次级流动资金援助贷款。在特殊情况下,可提供不超过10万欧元,期限最长为8年的贷款,而且前三年不用偿还。
二、财政预算突破限制
疫情也促使了德国财政政策的转变。近年来,德国对财政支出较为谨慎,推崇财政平衡,避免赤字。但此次疫情让德国重新审视财政政策,财政平衡原则不应一成不变,在特殊时期完全可以突破宪法规定的“债务刹车”(Schuldenbremse)限制。
3月23日,德国联邦议会通过了1225亿欧元的“新冠护盾”危机预算,加上今年税收减少的335亿欧元,今年的补充预算将达到创纪录的1560亿欧元,超过原2020年联邦预算的40%。除了35亿欧元的防护装备购置费和疫苗研发费用外,危机预算还包括550亿欧元的战疫特别基金,用于卫生领域。
此外,预算还为实体经济制订定了一项总额为500亿欧元的紧急援助计划,可惠及300万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那些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又难以得到贷款的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只要证明2020年3月之前经营正常,因疫情影响可得到资金支持。资助时间3个月,用于支付租金、还款等,具体方案为:5人以下的企业最高可以申领9000欧元,10人以下的企业最高可申领15000欧元。
在联邦政府制定方案之前,许多地方早已在行动了。巴伐利亚州是第一个拿出紧急纾困方案的:对于不超过5个雇员的企业,纾困金为最高5000欧元,5~10人为7500欧元,50人以下的为15000欧元,250人以下的为30000欧元。其他联邦州也不甘落后,紧接着公布了相应的补助或优惠贷款方案,主要面对中小微企业。
三、缴税延期免息
企业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而无法按时缴纳税款,可以申请在一定期限内延期缴费,一般情况下将获得免息。该项规定涉及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增值税。对于逾期未缴的税款,今年底之前将不会通过法律方式解决,在此期间产生的滞纳金将予以免除。缴税免息延期方案将大大降低企业的负担。
企业、个体经营者和自由职业者还可以申请调整预缴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一旦纳税人预计的收入由于疫情下降,可通过快速审批退回预缴款。这项措施也将改善企业的流动性。
以黑森州为例,目前2020年底前需缴的税款已暂缓征收。该州今年的增值税预缴款也已全部取消。对于已支付的款项,政府将予以退还。据估计,企业可因此最多获得15亿欧元的临时流动资金注入。
四、短期雇员补贴门槛降低
另一个应对危机的利器是短期雇员补贴(Kurzarbeitergeld)。受危机影响,不少工作岗位将缩短工作时间,从而减少收入。对此,国家将给予部分补贴。该补贴根据收入的净损失计算,和失业保险金的比例保持一致,通常为失去的税后工资的60%,如果雇员拥有子女,短期雇员补贴比例则为67%,该笔费用由联邦就业局支付。
具体计算还和税级、育儿免税额等有关。比如某雇员原税前工资5000欧元,现由于工作时间减少,工资降为2500欧元,若其税级为3,育儿免税额为1,则可计算出短期雇员补贴约为959欧元,最后到手收入总计2897欧元,只比正常情况下少约15%,企业成本则下降了一半。短期雇员补贴领取时间目前最长为12个月,未来可能会延长到24个月。
在2008年经济危机中,共有5.5万家企业申请了短期雇员补贴,受益员工总计130万。短期雇员补贴为许多中小企业减轻了压力,使员工免于被解雇,从而渡过了难关。
为应对此次新冠肺炎危机,短期雇员补贴的门槛被大大降低了,只要企业有10%的员工失去了超过10%的收入,企业便可以申请短期雇员补贴。此前要求必须至少有1/3的雇员收入减少。此外,国家还将100%返还缩减工时所对应的社会保险金。政策一经推出,申请者络绎不绝。德国政府申请流程也被简化,最早4月份即可发放。预计德国将发放215万份总计金额为40.6亿欧元的短期雇员补贴,加上返还的社会保险金,一共需投入资金100.5亿欧元。
纵观目前德国各级政府的纾困方案,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直接受惠于紧急援助计划,大型公司则更多从信贷、税收和国家入股政策中受益。但对于规模在几十到数百名雇员的中型企业来说,普惠的纾困计划之外依然缺乏国家层面的、更有指向性的优惠政策。下一步提出减税方案,这类企业应成为重点考虑对象。
流动性是一个短期的大问题,但不是唯一的问题。对于受疫情严重影响的餐饮、旅馆、旅游、会展、零售等行业,有必要尽早研究出台细致而针对性强的扶植政策,以帮助企业稳定预期,做好复工准备。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孟然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