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宇:会有大萧条吗?兼评新闻特质与认知漏洞

2020年03月29日13:39    作者:陈玉宇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陈玉宇

  

  两位专业的经济学家抛出,我们可能遭遇1929年式的大萧条。其中一个的主要依据是会有数以百万千万计,高达40%的失业率。

  1929年的经济危机,因为其深重程度,给自己挣了个专有名字“大萧条”。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两点。其一,应对1939年大萧条,虽然不乏真知灼见的意见,但很不幸,货币政策,甚至财政政策完全错了。客观上紧缩货币,货币供给下降了30%。同时,财政政策也不得力,罗斯福新政前,人们还在追求财政平衡,加剧了危机的深重。

  其二 ,我们这次是经济体系之外的公共健康危机冲击。为了应对这个巨大的罕见事件带来的冲击,社交隔离等措施,使得短时期内经济活动停摆,全民歇业。失业率会飙到窗历史高度。其损失是真实的,而且是巨大的。这种损失的大小,很显然,与控制疫情的紧急状态持续的时间密切关联。

  控制疫情,中国取得了初本的成功。据流行病学家的估计,四五月份欧洲会取得相当之成功,美国有可能需要更长一点。特朗普急着四月份就要恢复正常经济秩序,是鲁莽的,没有依据的。他的压力来自社交隔离带来的巨大损失。

  这次各国的政策显然分三部分。财政政策之一,救助疫情期间没有收入的人们,支持抗疫物资,人员和机构。财政政策之二,保护救助企业,增加失业保险,扩大公共工程。有些是要在疫情初步控制后,增加需求,促使经济重回正规,实现反弹。货币政策,也充分吸收了历史经验。货币政策发力点在于增加流动性,说白了是让处于困难和窘迫的金融机构与企业有流动的资金可以应付,而不至于一口气憋死。安抚恐慌中的资本市场,减缓债务压力下的企业破产。目的在于为抗疫成功,留下个健康的或者受伤较少的金融体系,助于经济重回正规。这样的政策反应,是战后各国经济政策实践的结果,是经济科学发展带来的结果,与1929年时候的政策认知和实践经验,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这次冲击,全球已然陷入了经济衰退。冲击的损失和经济影响罕见而深重,经济短时间停摆,失业短时间飙升,全球各国需要强有力的政策予以应对。这样,1939年持续十二年的大萧条式的失败,完全可以避免。

  当然,这些是在疫情造成巨大的损失,市场参与者和政策当局付出巨大努力才会取得成功。

  二 媒体特质和人们的认知漏洞。

  人们的认知体系是有缺陷的有漏洞。媒体和自媒体的特质,有时候会加剧人们认知的缺陷漏洞。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卡尼曼将之成为快思考和慢思考。他认为,人们先启动快思考系统,人们往往从容易想到的例子和事件,来判断和预测某类状况的可能性或者出现的概率。

  那么人们不运用理性思考,快系统往往容易想到什么来帮助人们判断呢?就是那些印象深的,经常被媒体传播和介绍的。人们脑子里装了一堆媒体灌输的最近发生的,生动的,血腥的,可怕的,与众不同的,震惊你的,让你焦虑的东东们。这造成你判断偏差的基础。因为你脑子里最先调出这些东西,跟你关心和预测的事情做类比。

  可是理性思考和证据告诉我们,这些报道的东西其实很罕见。所谓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所谓不留血,不头条。

  自媒体呢,加深了这种新闻特质,我们大家所说的标题党是也。

  我帮学生对某些文章分析点评,强调经济分析要有严谨逻辑和事实证据,很快也被会被具有这种新闻特质的人弄走取个耸动的题目,加以流传。将我的强调重点,抛之脑后。

  (本文作者介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陈鑫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新冠肺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