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一张榜单尽显中国经济的“大事”与“大势”! “2018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火热进行中!【点击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业领袖
支持民营企业在行动
精准施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访北京市市长陈吉宁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学聪
围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采取积极措施帮助遇到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经济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北京市市长陈吉宁。
北京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记者:北京市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发展的整体态势如何?
陈吉宁:民营经济是首都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结合新一版城市总规的落实,我们在市场准入、要素供给、降低成本、产权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依法保障民营企业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总的看,北京的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具有实力强、活力足、业态新、贡献大、辐射广等突出特点。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民营企业130多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解决了6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规模以上民营企业2.45万家,年营业收入3.6万亿元,实现利润2500多亿元;北京辖区内民营上市企业163家,占全市上市公司比例过半。
北京民营企业中,第三产业占80%以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科技创新型企业。今年1月至9月,北京新设科技型企业5万多户。
北京的民营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2017年完成进出口279.6亿美元。截至今年8月底,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7300多家。
精准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记者:北京市采取了哪些措施帮助遇到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
陈吉宁: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振聋发聩、拨云见日,在思想上纠正了社会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在行动上画出了支持民营企业的“行军图”和“作战图”,极大地提振了信心、巩固了决心、聚拢了人心,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要逐项对标,把每一项任务都落实落细。
近一段时间,由于内外部环境变化,一些民营企业在运营、融资等方面遇到了困难。北京市区两级四套班子都开展了民营企业深入走访活动,既帮助重点企业解决了突出问题,也深化了各级干部对产业、对企业的理解。
对于当前支持民营企业的措施,我们总的思路是长短结合、精准服务。短期,就是救急纾困,着力解决流动性问题;长期,就是推进公平、法治和便利的营商环境建设,服务和引导企业聚焦主业、练好内功,强化科技创新,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精准服务,一是对象要精准,重点帮扶符合“四个中心”功能定位,有市场、有技术、有前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二是措施要精准,既要能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更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依靠市场机制和手段,实施企业救助。
具体来说,我们希望通过五个“一批”精确制导,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一是送出一批含金量十足的“服务包”。一企一策、一业一策,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用地、用房、人才引进等方面的问题。政府各部门全力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共同推动“服务包”承诺事项落地。
二是拿出一批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纾困的实招硬招。对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问题,建立了“股+债”的支持方案。市区和社会资金基金共同建立总规模超过350亿元的纾困“资金池”,由专业化投资团队进行市场化运营,支持上市企业开展股权融资。同时,鼓励北京地区符合条件的平台和机构,在沪深交易所发行纾困专项债,支持民营企业进行债券融资。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我们扩大市级融资担保基金到100亿元,同时建立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针对性解决民营和小微企业信用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同时设立70亿元的再贴现额度专项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继续用好300亿元的常备借贷便利额度。
三是推出一批重大项目。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医疗、养老、旅游、便民商业等领域60多个项目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我们要拆掉各种隐形门槛,鼓励民企参与或控股。
四是落实一批实实在在的降本增效政策。在国家规定幅度内降到法定税率最低水平,2018年预计新增减税约400亿元,2019年将进一步扩大。适度降低社保缴费名义费率,确保征收方式调整后企业社保负担不增加。进一步清理规范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涉企收费,逐步实现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
五是更大力度地清理一批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近期我们将市级原来的2298项,通过取消、整合、调整,一次性减到1130项,区级同步压缩50%至60%,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为高科技企业营造更好发展空间
记者:北京的民营企业很多都是高科技创新企业,如何为高科技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陈吉宁:在北京,以中关村企业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最具活力和创造力。这些企业大多是轻资产、新业态,很多都是经历一定时间积淀后,突然爆发性增长。对这些企业的服务,必须针对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不能“一张方子,包治百病”。
一是做好政策引导,布局“硬技术”和“深技术”。去年我们设立了规模300亿元的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放大后基金总规模将达1000亿元以上,专注于原始创新领域和创新早期投资,做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支持民营企业深耕硬科技、黑科技、深科技。
二是完善创新生态。创新是个生态,需要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工程师等的深度合作,政府要搭建好各要素的融合与服务平台,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我们积极引进中介服务、产品经理、知识产权等专业化服务团队,打造全过程的科技孵化服务链条。同时,推动创新技术资源的开放共享。去年以来,我们同高校院所和企业合作,特别是民营企业,在大数据、新能源汽车等方面成立了一批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平台的链接,加强产学研的交叉合作。市里一批大科学装置和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建设中专门听取了企业的意见,建成后也将对民营机构开放。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好的、普惠性的营商环境是对企业的最大支持;营商环境好了,中小企业最受益。去年以来,北京的营商环境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比如说,企业开办环节从原来的7个压缩为2个,时间由24天压减到了5天。
四是降低企业成本。在土地使用上,我们明确产业用地不是用来“炒”的,推行弹性出让、先租后让等方式,努力降低“高精尖”企业产业用地成本,我们探索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上,通过农民集体自建,政府趸租并提供补贴的方式,为初创企业提供低价办公和生活用房。我们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对高新技术企业每年新增研发部分给予10%奖励。开展创新型企业引进人才专项计划,今年1月至10月,已引进紧缺急需人才近2500人,其中民营企业引进占比80%。
五是提供应用场景。落实首台套政府采购等政策,研究完善单一来源采购政策,通过政府创新带动创新型企业发展。去年12月,北京在全国最早向多家民营企业发放了自动驾驶车辆测试牌照,截至目前,累计道路测试里程达到7.5万公里。下一步,还将围绕冬奥会、世园会、城市副中心、新机场等重大工程,推动5G、自动驾驶、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应用场景建设,为创新企业、创新产品拓展市场空间。
责任编辑:陈永乐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