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你知道每年卖1000万辆车有多难吗?

雷军,你知道每年卖1000万辆车有多难吗?
2022年11月02日 17:58 中国新闻网
  按照雷军的标准,成功的汽车企业只有一家

  押上自己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投身造车事业的雷军,近日有了新的感慨。

  日前,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多条自己对电动汽车行业的看法。雷军认为,当电动汽车行业成熟时,世界前五大品牌将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我们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成为前五名之一,每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辆。竞争将是残酷的。”

  这一言论迅速在行业内引发热议。毕竟,2021年全球汽车年销量突破千万辆的企业,只有丰田。即便是曾于2019年年销量突破千万辆的大众汽车,2021年销量也仅有890万辆。2021年国内86家汽车企业,合计销售的乘用车数量为2105万辆。

  年销千万级,确实是成功的天花板。但目前还在研发初期阶段的小米汽车,真的能做到吗?雷军的豪言壮志,底气又来自哪里?

  流量密码

  不管汽车市场竞争多么激烈,造车都是流量密码,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在多家跨界企业造车纷纷急踩刹车后,小米造车,近两年来倍受瞩目。

  与房地产商跨界造车不同,小米造车,从一开始,期待值就远高于质疑声。即便小米造车未有实质性进展,但在消费者的心中,小米造出来的车“理应”能够满足自己的所有诉求。

  选自雷军视频号视频截图

  因为从电子产品正式上市之时,小米就是靠着更低的价格、更高的配置抢占了友商的市场,被不少人称作是“搅局者”。所以在汽车领域,消费者也期待小米像当年打破手机市场的规则一样,改变现在的汽车市场。

  这或许正是雷军的底气之一。2021年3月29日,在小米当年的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喊出,“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要的创业项目,我深知做出这个决定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我愿意押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小米造车也自此正式宣告开始。

  一年半的时间里,小米造车动作频频。从雷军社交平台公开招聘、成立多家子公司、投资多家电池厂商、收购自动驾驶公司“深动科技”,到工厂落户北京亦庄、开始上路测试自动驾驶,组建500人规模的研发团队,再到小米汽车首台工程车下线,小米不断地传出信号:我们在有序推进中。

  不过这个信号在今年雷军的年度演讲上被按下了暂停键。雷军表示,针对小米汽车流言蜚语不断,所以自己打算“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我就不辟谣了,我也不准备介绍任何新的进展了,到了合适的时间再跟大家汇报。”

  至于为何是未来两年。因为在雷军的计划中,两年后也就是2024年,将是小米汽车正式问世的时间节点。

  但不透露造车进展并不代表雷军就此沉默,近日关于“每年1000万辆才算造车成功”、“成为前五名之一”等言论成为了汽车圈热门话题。

  有汽车行业人士表示,建议雷军不要现在就好高骛远说全球,先看一眼中国这个市场。国内销量排行前十名企业年销量总和大约才1000万辆,小米汽车要如何把资产、实力以及销量网络布局做到这十家之和。

  也有专家认为,目前的重点,不是1000万辆,而是怎么跨越50万和100万辆,目前国内几家新势力还都在艰难前行中。就算是“黑马”特斯拉,2021年全球销量也不足百万辆。

  或许,雷军的目标参考了马斯克。此前,马斯克多次提到,数年之后,大约在2030年,特斯拉将会年产2000万辆汽车。

  对此,小米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这是雷总基于对造车的思考,也是对行业的远期判断,并非对小米具体时间内的出货量的指引。”

  正如雷军所说,竞争是残酷的。小米造车的确还有机会,但每年千万销量,对于任何一家造车企业而言,都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闷头研发

  “小米义无反顾地选择自动驾驶作为智能电动汽车的第一个突破方向。”雷军在年度演讲中这样表示。

  雷军介绍,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首期投入33亿元研发费用,已组建超500人规模的专门研发团队,目标是2024年进入行业自动驾驶第一阵营。

  在今年的小米发布会上,雷军向观众展示了自动驾驶技术。在视频中,小米自动驾驶系统除了能够实现自动识别障碍物、无保护场景自动掉头、主动变道超车以及自动驶入匝道等,还具有一键召唤车辆、机械臂充电、自动泊车等多种功能。

  选自雷军视频号视频截图

  除了自动驾驶,小米在车辆的图像处理、屏幕显示、人机交互、摄像雷达等方面进行技术布局,并在最近申请了多项专利。

  但这些技术称不上惊艳。在许多车企的研发成果中,上述技术已经比较常见,甚至一部分已经配置在量产车型中。

  除此之外,不同于其他造车新势力先选择代工过渡的模式,小米汽车选择的是“自建工厂+自主研发+自己取得生产资质”。这种一步到位的模式是造车企业最终必备的条件,但这种模式的缺点也很明显:对于初造车的小米来说,自建工厂的成本太高,而且没有传统车企的技术,小米生产出来的车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需要经过市场的长久检验才能获得大众认可。

  然而,截至目前为止,小米还未取得造车资质,而位于亦庄的工厂也仍未见规模。除了自动驾驶研发团队,关于三电系统中的电驱、电控方面,是自研还是采购仍未有信息露出。

  此外,从公开信息来看,小米造车与恒大造车“买买买”的策略倒有些相似之处。

  动力电池方面,雷军投资了珠海冠宇(17.570, 0.08, 0.46%)赣锋锂业(35.500, -0.31, -0.87%)、蜂巢能源、中创新航4家动力电池企业;钠离子电池方面,雷军牵头的顺为资本独家投资了深圳珈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固态锂电池方面,今年2月战略投资雷达激光供应商速腾聚创;3月投资芯片设计公司慷智集成;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对卫蓝新能源入股,投资比例1%;5月投资锂离子电池材料商法恩莱特......

  选自雷军视频号视频截图

  看起来,除了自动驾驶,小米计划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进行技术积累,以期打通造车其他技术上的连接壁垒。

  这一方法曾经被多家跨界造车的企业所采用,但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造车的巨大蛋糕诱人,但真正要参与到整车制造的环节中也并非易事。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从零开始搭建一套班底来造车,资金和时间都是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按照一般车企的规划,造车最快也要36-40个月。

  现在,华为已经将鸿蒙的故事在智能汽车上讲明白了。但一个成功案例背后,是无数无疾而终的跨界造车项目,雷军所说的“机会”,又会有多少是留给小米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 1板块寻龙 0
  • 2华林证券何亮 0
  • 3点金搏股 0
  • 4吾股先锋 0
  • 5股王擒牛 0
  • 6华林证券梁财华 0
  • 7金股捕手 0
  • 8华林证券郑崇丰 0
  • 9雅悦——非著名投顾 0
  • 10跟庄探险队老季 0
问股榜
累计诊股38701次 立即问股
累计问股
  • 1一个掘金者 4729
  • 2板块寻龙 2853
  • 3点金搏股 1086
  • 4吾股先锋 399
  • 5股王擒牛 152
  • 6华林证券梁财华 24
  • 7金股捕手 10
  • 8华林证券郑崇丰 6
  • 9雅悦——非著名投顾 2
  • 10跟庄探险队老季 2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开播时间 | 2-24 20:03
《财访》——从AI医疗和政策支持展望医药行业投资机会
开播时间 | 2-24 20:00
创金合信基金 肖伊莎:创金看市丨中国资产的重估行情已经开启?
开播时间 | 2-24 19:30
富国基金:基金投资收获季如何操作?
开播时间 | 2-24 16:30
国君资管:AI+展露锋芒,港股科技如何演绎?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招商基金 邓和权、王艳丹:把脉市场变化!固收+与红利资产深度研判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易方达基金:基金行业话养老
开播时间 | 2-24 16:00
光大证券李泉:马斯克投资的飞行汽车试飞成功,订单金额已超70亿元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浦银安盛:一壶茶 一席话——江畔系列直播第三期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长城基金:风起东方,中国资产迎价值重估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银华基金:指点迷津 第160期 政策护航,商保如何重构创新药支付生态?
开播时间 | 2-24 20:03
《财访》——从AI医疗和政策支持展望医药行业投资机会
开播时间 | 2-24 20:00
创金合信基金 肖伊莎:创金看市丨中国资产的重估行情已经开启?
开播时间 | 2-24 19:30
富国基金:基金投资收获季如何操作?
开播时间 | 2-24 16:30
国君资管:AI+展露锋芒,港股科技如何演绎?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招商基金 邓和权、王艳丹:把脉市场变化!固收+与红利资产深度研判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易方达基金:基金行业话养老
开播时间 | 2-24 16:00
光大证券李泉:马斯克投资的飞行汽车试飞成功,订单金额已超70亿元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浦银安盛:一壶茶 一席话——江畔系列直播第三期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长城基金:风起东方,中国资产迎价值重估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银华基金:指点迷津 第160期 政策护航,商保如何重构创新药支付生态?
上一页下一页
1/10

热门推荐

全国政协委员陈松蹊: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 提高生育人口基数 在全国推行更大力度的生育激励政策 收起
全国政协委员陈松蹊: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 提高生育人口基数 在全国推行更大力度的生育激励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陈松蹊: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 提高生育人口基数 在全国推行更大力度的生育激励政策

  • 2025年02月24日
  • 06:16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109,574
APP专享
“女生遭侵犯落水被阻挡上岸至溺亡”案续:检方提起抗诉,建议死刑

“女生遭侵犯落水被阻挡上岸至溺亡”案续:检方提起抗诉,建议死刑

  • 2025年02月24日
  • 05:06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24,746
APP专享
“拟录用3名本科生惹争议,删除公示名单”?国企刚刚回应了

“拟录用3名本科生惹争议,删除公示名单”?国企刚刚回应了

  • 2025年02月23日
  • 08:58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 7,284
APP专享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票简称 最新价 涨跌幅
以下为热门股票
三峡能源 4.26 -0.23%
京东方A 4.57 +0.66%
TCL科技 4.88 +0.21%
中远海控 13.98 -2.58%
格力电器 41.27 -0.22%

7X24小时

  • 11-07 宁波远洋 601022 --
  • 11-04 众智科技 301361 --
  • 11-03 曙光数创 872808 28.8
  • 11-02 永顺泰 001338 6.82
  • 11-02 宏景科技 301396 40.13
  • 投顾直播

    更多>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