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新浪财经发起的“2022年全国惠民保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火热进行中,今日起我们将陆续展示惠民保优秀案例,供各地向优秀典型对标学习,促进惠民保健康可持续发展,完善多层次健康保障体系。(点击>>投稿报名)
关于杭州市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实践的调研报告
当前,我国已基本建成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提供基础性、公平性、兜底性的医疗保障,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更好适应多元医疗需求释放、老龄化程度加剧等现实因素。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将发展实践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健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由各地方政府支持或参与的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也被称为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以其低门槛、低保费、高赔付等特点,迅速成为蓬勃发展的商业健康保险险种之一,也成为打造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缩小城乡、职业之间等不同人群的医疗费用支出差距,防范因病致贫返贫,促进共同富裕的创新之举。本课题调研组从杭州市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实践出发,梳理相应的发展思考,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建设提供决策思路。
一、调研背景
(一)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的内涵及特点
商业健康保险是由商业保险机构独立运行,面向公众销售的非强制性投保的健康保险,一般来说,对年龄、健康状况等参保条件要求较高。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是保险公司在政府支持或指导下提供的兼顾商业运作与惠民特性的商业保险产品,其极大放宽了参保条件的限制,且对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待遇作了有效的衔接补充,具有低门槛、低保费、广覆盖、高赔付等优势,定位于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补充性保险。目前,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城市定制属性。不仅保险产品名称往往带有明显的城市辨识度,如上海的“沪惠保”、广州的“穗岁康”、北京的“北京普惠健康保”等等,而且投保范围一般是面向当地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群。更为重要的是,保障待遇也是一城一策,以便更好与当前普遍地市级统筹的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二是具有政企合作属性。当前全国各地推出的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以保险公司为主体,一般当地政府都或多或少地承担着相应责任,有的仅仅提供信用背书、宣传推广,有的是提供政策制定、医保数据等产品设计支持,有的是在产品设计、投保缴费、“一站式”结算等方面提供深度的指导和推动。三是具有均等普惠属性。一方面,不同于一般的商业健康保险,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保费相对低廉,往往在100元至200元左右,且对既往病史、年龄段等无限制投保门槛,确保了公平可及性以及共济性。另一方面,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基本坚持“保本微利”原则,着重减轻基本医保未能覆盖部分的就医负担。尤其是政府深度指导推动的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对产品的赔付率作出较高要求,比如浙江省医保、银保监部门联合发文,明确指出按赔付率达到90%以上调整赔付责任,赔付率目标远高于2020年全国市场健康保险35.74%的平均水平,确保筹集保费最大限度惠及参保人群。
(二)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进程
从制度层面看,中国的商业健康保险自21世纪以后进入了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阶段。原保监会于2005年批准成立专业化健康保险公司,并于2006年公布第一部专业化监管制度《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商业健康保险开启了专业化运作的时期。2009年国家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并将商业健康保险定位为补充地位。此后,国家数次出台有关支持政策,商业健康保险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就商业健康保险发布的政策性文件。2018年以后,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国家“十四五”规划等多项顶层设计战略,均对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安排。尤其是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丰富健康保险产品供给,用足用好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研究扩大保险产品范围”。2021年5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强调保险公司要担负主体责任,实行市场化运作,严格遵守监管制度,保障方案要契合当地群众实际医疗保障需求,且鼓励将医保目录外医疗费用、健康管理服务纳入保障范围。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医保、银保监等部门的积极介入下,城市定制化的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迎来了发展的窗口期。实际上,早在2015年,深圳市便率先开始试行政企合作的“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具有保费低廉、保额较高等普惠性特点。2020年以后,由于政府政策支持和积极推动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激发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各地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呈现井喷状态。尤其浙江省于2020年10月印发了《关于促进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发展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全省2021年落地实施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工作。2021年10月,浙江省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重大改革项目加以推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发挥保险公司主体作用,加强包容审慎监管,迭代完善产品设计,促进可持续发展。浙江省内各地市纷纷按照文件部署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先后开展政府积极参与支持的普惠型健康保险工作。其中,杭州市属于第一批先行实践城市,按照“政府支持、定位补充、投赔简便、商业运作”原则,于2021年1月即推出相应产品“西湖益联保”,当年度参保人数达470余万人。
(三)杭州市探索实践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的现实基础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杭州市已基本建成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大病保险为延伸,医疗救助为托底,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共同发展的全覆盖、多层次城乡统筹医疗保障体系。2020年,修订《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统一完善了全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政策标准,进一步强化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2021年,印发了《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方案》,于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医保市级统筹后,全市域范围实现了“制度政策统一、基金统收统支、管理服务一体”。杭州市三重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参保群众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条件已基本成熟,保险产品的定位更加清晰,补充保障待遇的设置更有导向。
与全国很多城市一样,杭州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20年,杭州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达到23%。同时,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但是部分群众就医诊疗用药仍存在医保政策未能全覆盖的现实问题,尤其是患有重特大疾病的群众,对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以互助共济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补充提升医保水平的愿望强烈。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健康需求挑战以及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等因素,都激发了杭州市发展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的现实需要。
二、杭州市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的探索实践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杭州市于2020年四季度启动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工作,制定出台《杭州市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结合杭州市医疗保障实际及市民现实需求,杭州市政府部门支持引导商业保险公司,为市民提供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产品“西湖益联保”。
(一)杭州市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实践的主要做法
1.建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要求,根据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杭州市政府同意,《实施方案》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建立了参保对象广覆盖、保障待遇可衔接、制度发展可持续、管理运作商业化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坚持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强调其对社会医疗保险的衔接互补作用,将医保政策范围内由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和医保政策范围外的合理医疗费纳入保障范围。明确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由商业保险机构负责承办,承保机构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以市场机制、保本微利为运营导向,筹集的保费除用于必要的运营成本之外,主要用于参保人员的待遇保障,最大限度惠及重特大疾病参保人员。各级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优势,在政策制定、产品设计、参保动员、宣传推广、信息支持、保费征收、参保资助、税收优惠、经办服务和监督管理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
2.发展普惠型健康保险产品“西湖益联保”
根据省医疗保障局有关文件以及《实施方案》要求,坚持“政策性指导、商业化运作”原则,杭州市严格厘清政企职责,协同推进保险产品“西湖益联保”的设计、运营、结算理赔服务等各项工作。
(1)科学选定共保机构。2020年12月,杭州市医疗保障局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综合权衡商业保险机构服务能力、政保合作承办经验和综合实力等因素,按照“公平、公正、公开、规范、透明”原则,从优选择确定中国人寿等5家商业保险公司。承保公司以共保体的形式负责承办,有效规避恶性价格竞争;其日常运作接受浙江省医保、银保监部门和杭州市医保等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承保公司以三年为一个承办周期,当年保费收入扣除理赔支出以及合理利润后出现结余的,则滚存到下一年度使用;当年保费收入不足支付理赔费用的,则由共保体先行垫付,下一年度通过调整产品方案再予以解决。因此,“西湖益联保”抗风险偿付能力强于市场上其他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更好维护参保群众医疗保障利益。2021年度共保体公司运营支出约占总保费的7.08%,收支结余符合保本微利的产品设计目标。
(2)定制设计产品方案。杭州市医疗保障局会同相关部门,指导承保公司设计定制产品“西湖益联保”,于2021年1月20日正式上线。坚持广覆盖原则,将浙江省本级和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全部纳入保障范围,覆盖城乡,涵盖所有年龄段人群,不设置既往病史、健康状况等限制投保条件。强调产品的惠民属性,执行适宜的保费标准,即每人每年150元,总保障额度达300万元。涵盖“责任一”医保目录内大病补充保障,“责任二”住院和规定病种门诊医保目录外药品、材料补充保障,“责任三”特定肿瘤及危重症创新药品、耗材保障,“责任四”罕见病专项药品保障等四重保障责任;报销比例达60%-80%。其中,首批创新药品有28种,位居全国前列;罕见病专项药品也是全省首家设立的责任保障。
(3)多元畅通投保渠道。政府部门指导承保公司积极做好线上投保平台建设,为参保人员提供“西湖益联保”微信公众号、“杭州医疗保障”微信公众号、“浙里办”和“支付宝”等多种线上投保渠道。浙江省医保中心和杭州市医疗保障局为“西湖益联保”参保提供信息核验支持,实现投保系统实时比对基本医保参保情况以及提供历年账户余额查询功能,且协助承保公司实现市级和省本级参保人员医保历年账户互通缴费,可为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投保,极大提升参保人员缴费便捷度。同时,充分发挥医保经办窗口和承保公司服务网点窗口作用,实现线下网点全市域覆盖。明确困难群众资助参保政策,对特困、低保、残保人员全额资助参保;对低边人员,由各区、县(市)政府结合实际按不低于每人保费的50%确定资助标准,各地为困难人员办理集体参保手续,确保“西湖益联保”惠及困难人员。2021年度,共计资助困难群众参保8.94万人,资助金额达1338.33万元。2022年度资助困难群众参保9.64万人,资助金额达1408.98万元。
(4)便捷优化理赔服务。1-3月投保期结束后,通过开发完善医保结算系统,于4月1日起实现保障范围内住院、规定病种门诊医疗费用的“一站式”理赔结算,破解“看病垫资、理赔跑腿”难题。就诊结算时,系统生成两张结算单,一张为基本医保结算单,一张为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结算单,一目了然,极大提升群众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对于2021年1月至3月参保期内发生的保障范围内医疗费用,由承保公司在医保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完成数据核算后,其工作人员通知参保人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及银行卡、医疗票据等,将理赔费用统一直接拨付至预留的银行卡中,解决参保人员理赔报销的烦心事、操心事。积极开展“西湖益联保”与阿里健康的合作,为参保人员提供在线问诊、优惠购药、挂号预约、疫苗优惠以及体检补贴等多项健康福利,提供更有温度的健康服务。
(5)动态调整保障范围。杭州市医保部门指导承保公司建立健全商保药品目录等保险方案动态更新机制,加强产品医药专家团队建设,适时将临床疗效确切的自费药品新增纳入保障范围,不断调整优化待遇保障水平。2021年,承保公司在征求医院专家评估意见后,在首批433个医保目录外药品目录基础上,先后于6月1日公布第二批42种医保目录外药品目录,6月底将11种医保目录内创新药品的超适应症使用纳入保障责任三报销范围。同时,将浙江省罕见病用药保障药品新增纳入保障责任四报销范围。针对就医群众在医保目录外的医用材料和诊疗项目费用负担较重的实际情况,于2021年7月起研究将此类费用纳入保障,全年回溯赔付,新增赔付金额2.3亿元。
(二)杭州市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实践的主要成效
1.投保缴费“掌上办”“零证明”,投保人群广泛覆盖
2021年度“西湖益联保”,首日投保人数破30万,3天投保人数破100万,投保期内全市参保人数达到470余万人,参保率超过40%。2022年度参保人数再创新高,达到496.49万人,远高于其他省会城市或副省级城市中的同类产品。其中2022年度续保人数391.72万人,续保率高达83.29%,体现了群众对产品的高度认可。以2021年度“西湖益联保”投保人员为基础数据进行分析,梳理发现:按基本医保参保险种统计,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和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比例近7:3;按年龄段统计,18岁以下的、18至60岁的以及60岁以上的三类投保人群比例接近1:6:3,总体投保年龄结构较为健康,有利于“西湖益联保”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采用个人医保账户历年余额购买的人员占比超过50%,可见这项便利化投保政策也广受市民认同。
2.就医结算“一站式”“零跑腿”,理赔服务便捷高效
“西湖益联保”在全国率先实现责任一、责任二的“一站式”理赔。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可以刷卡实时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西湖益联保”的报销待遇。对于责任三、责任四中的创新药品及罕见病药品,参保人员可通过“西湖益联保”微信公众号的理赔模块,选择预约购药直付和事后报销两种方式进行理赔,其中预约购药直付方式,在领药时仅需支付个人承担部分的费用。
3.保障待遇“减负强”“范围广”,就医费用有效补偿
通过强化“西湖益联保”同基本医疗保障的协同作用,梯次减轻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就医负担。2021年,“西湖益联保”总体赔付6.25万人,48.19万人次,赔付5.41亿元,其中,困难群众赔付0.52万人,赔付0.50亿元。在6.25万获得理赔的人员中,赔付金额1万元以上的14359人,5万元以上的1300人,10万元以上的292人,50万元以上的10人,100万元以上的4人。单笔赔付金额最高的是徐某某(66岁),其因患肝硬化发生多次住院,医疗总费用高达376.45万元,医保三重保障报销86.02万元,“西湖益联保”为其报销142.07万元,其中责任一满额赔付120万元,责任二赔付2.07万元,产品优化补偿赔付20万元,个人只需承担148.36万元,综合保障率为61%。家庭医疗费用减负最高是张氏双胞胎兄弟(16岁),其因患血友病发生多次规定病种门诊及住院医疗费用473.1万元,医保三重保障报销160.73万元,“西湖益联保”责任一满额报销240万元,最后个人负担72.36万元,综合保障率为84.7%。
(三)杭州市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的优化升级情况
为实现“西湖益联保”的高投保率、高理赔率和高覆盖率的良性循环,确保产品健康可持续发展,杭州市医疗保障局指导督促共保体开展精算分析,吸收借鉴兄弟城市同类产品方案,以巩固90%赔付率、扩大赔付覆盖面为目标,对2022年“西湖益联保”进行了优化升级。调研组梳理了升级方案的主要特点如下:
1.保障范围再扩大
在2021年度产品四重保障责任的基础上,全面融合年度内自费医用材料、诊疗服务项目以及药品目录增补等动态优化保障责任内容,同时进一步凸显产品保重病特性,新增恶性肿瘤质子、重离子治疗费用保障,切实做到四重保障责任更加科学细分,保障范围更加全面充分。
2.保障待遇再提升
在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的同时,最高保障额度从300万元提升至315万元。责任一起付线从2.5万元降至1.3万元,降低幅度近50%;责任二医保目录外药品费用保障,起付标准由1万元降低至0.7万元,降低幅度达30%;新增恶性肿瘤质子、重离子治疗费用保障责任实行“零起付标准”;责任三特药报销由28种增加到40种;责任四罕见病从3种增加到7种药品,确保保障责任惠及更多就医人群。
3.保费标准再优惠
在维持成人每人每年150元的低保费基础上,少儿医保、大学生医保参保人员的“西湖益联保”保费标准降低至100元,三胎家庭儿童总保费仍为300元,不额外增加家庭保费支出,积极响应国家鼓励生育政策。
三、杭州市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实践的有关思考
杭州市“西湖益联保”作为政府支持指导下的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实现了以健康保险互助共济“小实践”彰显共同富裕发展共享“大理念”,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建设的重大举措,以政府有为切实促进了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百姓有感。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一项有益探索实践,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应当受到积极地关注与支持,但由于仍处于起步阶段,此类险种各项运作机制尚不成熟,特别是如何更好兼顾商业属性与惠民特性,科学合理设置保障待遇,弱化带病体投保逆向选择带来的“收不抵支”风险,真正做到“保本微利”可持续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对杭州市实践的跟踪研究,本调研组针对完善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厘清政企职责分工是可持续的基础
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能否可持续发展,兼具普惠性、商业性的保险产品能否避免昙花一现,前提条件是政府和商保公司明确权责边界。政府部门应当发挥引导、支持与监管作用,通过强化多层次医保体系建设、资助参保等政策性引导发展;在数据共享、费用稽核、“一站式”结算等方面提供服务支持;加强产品设计、销售、赔付等关键环节监管,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商保公司要在产品设计、参保动员、费用监管、经办服务等方面落实主体责任,凸显市场的决定性作用。2021年是杭州市这项制度落地实施的开局之年,首年的政策知晓度、产品参保率和运营成效十分关键,市场机制尚不成熟,因此政府在参保动员、产品设计等方面扮演了更重的帮扶指导角色,但这种模式势必难以为继,后续还需商保公司逐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负责产品运营工作,做到更加充分体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治理理念,更好实现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的融合联动。
(二)动态优化产品方案是可持续的关键
1.立足长远运营着眼收支平衡
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实行自愿投保,保费征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保障范围突破了医保目录限制,实际待遇支付情况也缺乏历史数据,因此短期收支平衡难以预测。从杭州市一年多实践来看,首年度赔付率与产品预期要求的90%目标仍有一定差距,但杭州市以3年为产品承办期,实现结余跨年滚存,亏损跨年弥补,以长周期运营缓释短期收支波动效应,既避免了盲目冲动扩大保障范围的过激现象,也有利于根据每年运行情况完善产品方案,以期在完整运行周期内实现“收支平衡、保本微利”的目标。
2.立足就医需求优化保障范围
保重病、保大病是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保障范围设定应当充分契合城市基本医保和群众就医实际,突出产品对基本医保的错位保障功能。以杭州为例,由于早已实行门诊统筹统筹共济,且不设最高支付限额,考虑到参保人员大额医疗费用主要发生在住院期间,因此“西湖益联保”着重保障住院医疗待遇。“西湖益联保”加强同医保保障范围的衔接,将符合大病保险支付范围以及医保乙类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纳入理赔范围,并在优化方案时将自费诊疗项目、医用耗材新增纳入保障范围,从2021年赔付数据来看,此两项赔付金额占比最高。总的来说,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突破了医保目录的限制,但无太多先例可循,大范围放开恐对收支平衡和合理有序就医的引导造成不可预估的冲击,而小范围放开对于减轻大病费用负担的成效有限,二者如何平衡是现阶段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需要依托数据分析和专家意见,稳慎推进、科学设计。同时,保险公司还应持续发展以疾病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增值服务,从“诊断、治疗阶段费用补偿”延申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更好发挥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的作用。
3.立足一体发展探索区域协同
目前浙江省内各地市以及长三角其他地区纷纷推出城市定制型的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由于各地区医保待遇政策还存在较大差异,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保费标准、支付比例和支付范围也因此各有不同。在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以及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协同推进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区域一体化也是值得探索的方向:既有利于遵从保险的大数法则,提升保险资金的使用绩效和抗风险能力;也有利于更好发挥商业保险战略性购买作用。尤其是探索制定统一的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三目录”,借鉴基本医保的目录准入和谈判机制,推动商业保险公司开展高值药品谈判等工作,不仅有助于保险产品赔付风险可控,也有助于激发科研机构、制药企业创新研制新药品、新技术、新器械的动力,推进“医药险”融合发展,更好引导医患双方开展合理化、个性化诊疗行为,更好满足不同偏好、不同经济承受能力患者的多样化就医用药需求。
(三)强化有效监督管理是可持续的保证
银保监、医保等相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能强化监管的有效性。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各地应当结合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实际出台规范细则,如规范保险公司除外责任界定条款,减少保险纠纷;考虑将恶意宣传、违规经营、扰乱市场秩序等相关机构列入“负面清单”。在资金管理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强对资金使用和赔付的监管,一方面,加强商保公司监督检查,指导商保公司建立完善费用管控和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商保公司能够根据商业健康保险的运作经验,全面负责保障责任的审核监管工作,做到资金使用规范、赔付到位;另一方面,强化多部门和行业协会监督检查力度,做好医保政策内的费用监管工作,依法查处不合理医疗行为以及违法违规行为,与商保公司依法依规共享监管查处信息。同时,商保公司应当健全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定期公布产品承保和赔付等运行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四)促进健康保险发展是可持续的支撑
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健康保险中的一类新兴险种,不应也不能替代传统商业健康保险,而是应当充分发挥其“鲶鱼效应”,促进健康保险市场繁荣有序发展,反过来激发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可持续的内生动力。一方面,保险公司应以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为契机,针对重大疾病、特种疾病、失能护理等精细化服务场景和多元化客户需求,紧盯产品端和服务端的薄弱环节,推陈出新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整合升级健康产业链条,强化各类健康保险的错位增补保障属性,切实减少保险真空地带。另一方面,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由于政府信用背书、积极介入,社会认可度高,极大程度增强了群众购买健康保险意识,保险公司应当因势利导,丰富健康保险产品宣传模式,强化健康保险知识普及力度,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在健康管理教育方面下足功夫,切实增强群众的医疗保障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购买保险理念,不断提高公众对健康保险的感知度和认可度,弱化逆向选择效应,提升产品共济能力,促进市场良性发展。
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调研组成员:杭州市医疗保障局
石连忠、孔德君、胡红梅、
姜斅达、林温泉
责任编辑:王进和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