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杰:目前最突出的全球问题就是疫苗可及性

郑志杰:目前最突出的全球问题就是疫苗可及性
2021年06月17日 13:59 新浪财经

  6月17日,由江泰国际合作联盟、江泰全球救援联盟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网络大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卫生学系主任郑志杰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

  郑志杰指出,目前最突出的全球问题就是疫苗可及性,现在在全球非常不平衡。即使有一个国家没有有效的接种或者没有得到接种,全球疫情还是处于不安全的状态。

  此外,他还表示,企业防控方面,雇主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关的计划、政策和程序,对员工进行政策和程序的培训,同时制定、更新和实施《职业健康与安全指南》,制定程序,对不同风险的员工进行检测。从员工安全和检测方面要建立这样的机制,实施足够的管理,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做好有效的风险沟通。

  最后他还强调,总的来说,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新冠病毒长期化不容忽视。

  以下为现场实录:

  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来参加这次盛会,前面三个版图的分析非常好,尤其是公共卫生领域,风险对企业和个人来说是很需要考虑的问题。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国内武汉疫情刚刚结束,在国际上全球的疫情刚刚开始,所以去年我给大家讲了一下中国在整个疫情期间,在联防联控、在每个阶段所做的工作,如何真正从中国的角度来把握好疫情的防控,也提到了国际的发展趋势。

  去年6月份,我们并没有预见到整个疫情的发展是这么一个惨烈的情况,左图是到目前为止全球新冠累计的确诊人数,我查了一下,今天早上发布的大概是1.8亿,刚刚王稳教授也说了,这个数字是低估了,死亡人数是超过380万,这个显然也是低估了整个疫情的情况。

  这是全球每周死亡人数的分布,可以看到不同地区目前的发生情况。左图是死亡,右图是美洲新增病例的情况,虽然比几个月前有所好转,但是总体来说现在在全球情况还是处于疫情(比较不好)的情况。

  几个国家这18个月以来,一年半时间里,从美国、英国、印度观察,可以看到美国从去年4月份开始死亡的情况,到去年年底以及今年年初,整个死亡率上升的情况,印度尤其是上个月(5月份)整个疫情发展非常迅猛,目前印度的是新的毒株,这个新的毒株造成了所谓的第三波疫情,我们密切关注所谓的第三波疫情目前在其他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南美都有造成疫情反复的情况。我们非常关注,到今年年底这个新的毒株到底是不是会继续产生影响。

  疫苗的情况,目前全球积累购买新冠疫苗大概是120亿剂,另外有60亿剂处于谈判之中或者作为现有交易的拓展。很显然,区域和国家之间在购买量方面分布非常不均匀,比如加拿大已经购买了约为人口4倍的疫苗,而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许多国家目前仍然无法购买足够的疫苗来覆盖其人口。截止上个礼拜,全球新冠疫苗接种大概达到了21亿剂次。

  这是不同的区域接种疫苗的人口比例图。北美和欧洲疫苗接种覆盖率还是比较高的,亚洲、非洲整个覆盖程度要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据中国今天上午的报道,目前接种的剂数超过9亿,大概有3亿人口已经接种两针以上,相当于20%的人口,而在美国是50%,因为接种的比例影响到整个人群的所谓的群体免疫,所以在今年年底之前,希望我们的覆盖能够达到至少60%左右,甚至70%。整个疫情发展,除了非药物的公共卫生措施以外,疫苗相对来说是一个最终的解决方案。目前最突出的全球问题就是疫苗可及性,现在在全球非常不平衡。即使有一个国家没有有效的接种或者没有得到接种,我们可以说全球疫情还是处于不安全的状态。这是目前我们所碰到的在全球卫生治理中重要的难题,就是疫苗的可及性和公平性的问题。

  我们再看一下各个区域的情况,虽然亚洲接种的剂量比较多,但主要是中国,中国有9亿次接种。右图是主要国家接种总的剂次。接种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印度、巴西和英国。

  在接种人口比例上,加拿大、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目前处于前列,这个主要是100个人里面接种的数量,这些国家是走在前面的。接种超过50%人口的包括加拿大、美国、英国。

  总体来说,我们看这一年来整个疫情情况,从全球卫生治理的角度来看的话,目前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独立专家委员会,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卫生条例》中期评估也提出了许多应对未来疫情的新的建议。包括目前从欧洲或者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如何防范未来传染病大流行的国际公约的问题,目前正在讨论中,中国也积极地参与这样的讨论。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的改革,世界卫生组织从全球角度、全球区域,以及国家如何联动的改革,接下来,如果大家关注全球卫生治理的话,这些问题会慢慢进行一些讨论和处理。

  这张图是全球化跟新冠疫情风险全球化指数,全球化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反而新冠疫情病死率比较高,患病例数也比较高。并不是全球化不好,显然是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值得我们去考虑。新冠疫情积累的发病率和每日的发病率也跟人员的流动控制有很大的相关性。有些国家因为控制流动人口比较严格,相应来说,对新冠疫情的防控还是有好处的。但是到了一定时候,目前疫情处于平稳期,接下来如何开放?如何在各国之间或者全球进一步促进人员流动,以及经济、贸易、旅游各方面的流动,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工作。比如说很多国家已经有大量的公民打了疫苗,不同国家是不是考虑了疫苗的互认问题,疫苗的接种互认证问题,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的。

  如何判断目的地国家人员流动的风险,我们考虑到新冠疫情流行病学和传播的模式,包括有没有病例、有没有散发的病例、有没有聚集的病例和社区传播,我们需要考虑到目的国家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包括对接触者和感染者的识别、追踪和隔离,需要考虑目的地国家各级公共卫生和卫生服务的能力,以管理旅行者中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尤其在入境点(包括港口、机场、陆路口岸)如何管理确诊病例需要考虑。还要考虑目的国家新冠肺炎传播以及临床特征的不断发展。比如这次印度发生的主要是全新的变异株。我们也要考虑目的地国家疫苗接种的情况。

  同时我们要考虑这些国家在防控方面,包括传染病的监测以及行动方面所做的工作,有些国家可能一点干预都没有,有些国家是处于低水平的干预,有些是中级的干预,有的是高水平干预,有不同的层次,我们在考虑出行的时候,考虑风险的时候,需要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比较好的评估。

  作为企业或者作为企业对员工来说,我们需要考虑到事先的准备,比如作为雇主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关的计划、政策和程序,对员工进行政策和程序的培训,制定、更新和实施《职业健康与安全指南》,制定程序,对不同风险的员工进行检测。从员工安全和检测方面要建立这样的机制,实施足够的管理,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做好有效的风险沟通。

  作为员工来说,或者作为出国的其他个人来说,我们如何能够做好培训工作,遵循公司的指导或程序,遵循协议,比如要求做检测等等,自我监测新冠肺炎的症状,如果有症状该怎么办、该怎么处理等等,需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总的来说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新冠病毒长期化不容忽视。大家经常问我,你看这个疫情大概什么时候能结束?我说这个很难说,随着目前疫苗的推进,考虑到不平衡性,尤其在发展中国家需要有足够的群体免疫和疫苗的话,估计还需要有那么一两年的时间。所以总体来说,中国国内疫情的形势总体还是比较稳定的,虽然局部地区出现过一些聚集性的病例,比如说在过去几个星期里面,广东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零星的病例。目前总体来说国内控制还是比较好的,也是相对比较乐观的。国外疫情还在蔓延,亚洲部分国家疫情快速上升,印度目前还是处于比较高位,但是比一个月前(5月份)情况有好转很多,我们需要考虑这些情况。

  对新冠病毒的现实判断,我们认为新冠病毒还是非常聪明,在某种程度我们叫非常狡猾,现在一直在变异,流行不断,变异不止,尤其对德尔塔病毒的防范还是需要非常严格。全球疫苗不同地区和不同区域接种数不同,发展中国家目前仍然处于弱势地位。疫苗接种以后,抗体的持续时间到底多长,能够有多长时间的保护作用?这些科学问题目前还没有完全的答案,需要继续研究和验证,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我刚刚讲到大规模接种,实现群体免疫可能还需要全球的协作。

  狡猾的新冠病毒可能会与我们长期相伴,未来可能会继续存在,这到底是不是像流行性感冒一样?这也有可能,疫情防控常态化已经成为必然,接种疫苗是目前我们认为最好的选择,所以我们希望大家能够相信科学,这是我想传达的信息。

  谢谢大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胡尊波

江泰保险 新冠肺炎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8 杭州热电 605011 6.17
  • 06-18 税友股份 603171 13.33
  • 06-17 利和兴 301013 8.72
  • 06-17 宁波色母 301019 28.94
  • 06-17 工大高科 688367 11.5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