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年报:寒霜冷疫折不动 鲤鱼翻身跃龙门

油脂年报:寒霜冷疫折不动 鲤鱼翻身跃龙门
2020年12月25日 00:00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原标题:【油脂年报】寒霜冷疫折不动 鲤鱼翻身跃龙门

  来源: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摘要

  2020年国内油脂价格经历了较大的波动,这主要是受到了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的影响。新冠疫情的暴发结束了植物油在2019年末的上涨行情,在2020年上半年造成了国内植物油价格的整体下滑。随着疫情在国内情况的逐渐好转以及市场信心的重新恢复,植物油价格在下半年再度上涨。新冠疫情的影响在整个2020年的油脂行情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新冠疫情在全球暴发以后,各国政府为了防止疫情的蔓延开始纷纷采取封禁措施,这导致了各国经济和消费活动的停滞。受此影响,原油价格首当其冲遭受了巨大的下滑,并进一步对整个植物油市场带来冲击。餐饮及旅游业的萧条,导致了植物油食用消费的大幅削减,而原油价格的不断下滑则直接打击到生物柴油产业的正常运营。食用和工业消费的双重减少,使得全球植物油在短期内处于供大于需的格局,这造成了整体植物油价格在5月份之前都处于不断下滑的走势。

  进入5月以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氛围开始有所转变,虽然海外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控制,但是全球各国的重点已经放在了经济的重启之上,市场的资金开始押注经济重启后商品价格的反弹。下半年国内植物油价格开始连续上行, 油脂价格的上涨分为两个阶段,3季度因为南方洪水及进口受阻的影响,菜油拉动整体植物油价格上涨,同时疫情影响下马来开始封闭棕榈园,市场炒作马来棕榈油减产同步推动棕榈油价格的走高;4季度国内植物油供需进入实质性收紧阶段,随着巴西大豆可供出口量的减少,以及国内部分进口大豆和豆油进入国家储备,国内植物油库开始进入去库存周期。由于菜油此前价格的过度上涨,使得市场下游消费转向豆油偏移,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豆油供给的收缩。此外,由于中国开始大量进口美豆,美豆出口进度的超前推动了美豆价格的上移,从而对全球植物油价格直接造成影响,内外盘的共振推动了国内植物油价格的大幅上行。

  正文

  第一部分 长期走势和2020年行情总结

  一、豆油市场长期与当年度走势分析

  国内豆油在1季度处于不断下跌的状况,在进入1月后国内豆油即已经完成了利多出尽的过程,春节前采购高峰是支撑国内豆油价格上行的最后一个利多因素,南美大豆的丰产保证了国内在5月后有源源不断的进口大豆,国内节前油厂原料短缺的状况将得到彻底的改善。节后国内疫情的暴发,使得餐饮行业遭遇了巨大的打击,植物油消费的快速下滑同步推升了国内豆油库存的不断上行,现货压力的堆积使得豆油价格不断向下调整,餐饮行业的恢复到5月后才有所转机。

  进入3月后,国内疫情得到较好的控制,餐饮业开始逐步走向了恢复,虽然速度仍旧缓慢,但是下游的补库使得豆油需求有所增加。国内豆油价格在4月表现较为坚挺,即使在原油价格大幅下行的情况下,豆油价格也并没有出现过深的跌幅。这主要是因为自3月以来,国内进口大豆库存不断下滑,而巴西新豆自3月才刚刚上市,4月船期到港量有限,进口大豆库存的不足造成了油厂开机率的下调,而国内疫情的好转推动了餐饮业的复苏,下游对植物油补库的需求导致了短期内豆油供给的紧缩,进入3月下旬后国内豆油商业库存开始不断减少,豆油价格也因此不断走高。4月中下旬后,随着市场对进口大豆到港量不断增加的预期,豆油价格也再度回归到下调阶段。

  5月国内豆油价格出现了较明显的上升,豆油价格的上涨主要受到了整体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对价格处于较低的区间。豆油本身基本面并不具备较强的上升动能,巴西大豆今年的丰产起到了主要作用,这使得国内上半年进口大豆供应量十分充足。在美豆种植期天气不发生较大问题的情况下,国际大豆的价格预期难以出现大幅的上行,这将抑制国内豆油价格继续升高的幅度。在9月之前,国内大豆的供应主要来源于巴西,国内豆油将保持增库存的状态,随着下半年生猪养殖需求的复苏,豆油库存的累积会更加明显。

  国内豆油在6月保持了震荡上行的节奏,原油价格的拉涨推动了整体植物油价格的上行,然而豆油价格的表现仍是三大油脂中最弱的品种,这主要是因为国内豆油库存在6月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过高的库存制约了豆油价格的走势,在供给端充足的情况下,原油价格的波动也加剧了豆油的震荡,由于未来巴西大豆到港量仍将处于高位,因此过高的豆油价格都会引来油厂套利空单的介入。7月国内豆油价格涨幅高达500元/吨以上,豆油价格的上涨主要受到菜油和棕榈油走势的影响,本身基本面状况在近期内也出现了一定的改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高的菜油价格使得下游消费转向豆油进行替代,豆油消费量的增长减缓了库存累积的步伐;二是随着巴西大豆的销售殆尽,中国开始转向美豆进行购买,美豆出口量的增长推动了CBOT大豆价格的上行,进而对国内豆油价格带来一定的提振作用。

  8月国内豆油基本面继续改善,原先不断积累的库存虽然没有出现大幅的下滑,但向上累积的速度出现了明显的放缓。这主要受到了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国内豆粕库存不断爬升,部分油厂涨库使得开机率有所下行;另一方面过高的菜油价格使得下游油脂消费转向豆油市场,豆油供需宽松的格局有所转变。此外国家开始进行豆油相关的收储,对豆油价格带来进一步的提升。9月之后国内豆油供给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随着巴西大豆可供出口量的不断减少,市场开始担忧10月后国内大豆的供给数量。虽然国内开始大量采购美豆,但主要买家是中粮和中储粮这类有免税配额的企业,10月后实际进入市场流通的大豆数量仍然没有保证。受美豆单产下滑的影响,美豆价格8月上旬开始触底上行,之后中国开始大量采购美豆,这导致了美豆价格再度突破1000美分/蒲式耳的重要关口。美豆价格的上行,直接带动了国际豆油价格的上涨。与此同时,南美天气的恶化使得市场上的资金开始涌入推动豆油价格的上升。9月以来巴西出现连续的干旱,当地的大豆种植因此往后拖延,在短期利好与远期供给收缩的双重影响下,国内豆油价格在9月出现了急速的攀升。

  10月国内豆油价格重新回归到基本面格局之上,国内豆油库存的不断下滑是推动豆油价格上行的主要原因,同时外盘美豆的价格走势也对豆油带来较大的影响。在USDA 10月报告发布之后,美豆的关注重点也逐渐从南美种植期天气转向出口进度,受出口进度良好的影响,美豆价格始终有着较强的支撑,这使得美豆价格难以出现较大的下行,并且在有相关利好消息的推动下,可以出现快速且较大幅度的反弹。近期受美国大选的节奏影响,市场认为民主党极有可能获得胜利,这将改善未来中美两国的贸易关系,从而增大国内进口美豆的数额,美豆价格因此突破1100美分/蒲式耳的关口。美元的走弱同时使得原油价格受欧洲疫情打压的局面也出现了好转,原油价格的反弹使得整体植物油受益,豆油价格也因此出现突破。

  在国内春节备货高峰来临之前,豆油价格仍将保持继续上涨的趋势,但是由于此轮价格上涨行情过快,加上南美短期内开始迎来降雨,豆油价格难以再度突破8000元/吨的关口。在南美大豆减产的情况下,5月合约仍有望得到上涨,但是时间点可能要等至12月中下旬之后。

  二、棕榈市场长期与当年度走势分析

  棕榈油价格在1季度出现了大幅的下滑,这主要受到了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进入2月后已经有所回升,去年炒作的东南亚减产将提前得到结束,虽然本年度马来和印尼棕榈油产量仍然有所下滑,但总量相对较为有限,与消费减少相比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二是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发展使得原油价格出现了大幅的回落,这使得柴油价格大幅低于棕榈油的价格,印尼国内生物柴油的生产将因此出现重大的阻碍,无论是国内B30的推广还是向海外的出口都会因此发生改变。去年市场炒作棕榈油价格上行的两个焦点,在2020年1季度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3月份棕榈油价格出现了一波反弹,主要由于新冠疫情在马来西亚的不断升级,马来政府开始实施更加严格的全国管控。虽然马来政府同意维持国内棕榈园的正常运营,但是在马来最大的棕榈生产州沙巴州查出数名种植园工人感染新冠病毒之后,沙巴政府已经陆续关停了六个区的生产工作。沙巴州棕榈油的产量占到了马来西亚总量的1/4,棕榈园的关停推动了棕榈油价格的快速回升。除了沙巴州停产的利好之外,原油价格近期的大幅回升也支撑了棕榈油的价格,自市场开始重新讨论沙特和俄罗斯重新进行减产协议开始,国际原油的价格就大幅上行,布伦特主力合约从25美元/桶附近的位置最高升至36美元/桶以上。4月9日欧佩克+组织重启了新一轮减产协议,在会议开始前市场对减产的预期使得原油价格保持在高位震荡。对原油价格再度上涨的企盼,同时也激励了棕榈油价格的走强。

  4月中下旬后,棕榈油价格出现了较大的跌幅,这主要受到了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中旬期间原油价格的大幅下滑对棕榈油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从而推动了棕榈油价格的快速下行;二是进入下旬后市场预期马来棕榈油产量将出现较大上行。沙巴州关停棕榈园的举措并没有有效减少棕榈油的产量,在进入4月的季节性增产周期后,沙巴州产量仍然上行,沙巴州关停棕榈园的禁令完全失去作用,市场再次做空棕榈油。

  自5月起棕榈油价格开始不断上行,这主要是因为市场情绪已经发生了改变。虽然疫情仍在延续,但市场不再悲观,加上棕榈油价格此前接近历史的底部,在原油价格不断反弹的情况下,市场看多未来棕榈油消费的恢复。这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印度在5月中下旬恢复了对马来精炼棕榈油的进口,由于疫情在印度的蔓延,印度对国内的封锁将持续至6月30日,长期的封禁使得印度国内植物油进口量陷入了冰点,印度国内植物油库存出现了大幅的下滑。为了满足7月之后消费需求的恢复,印度贸易商在6月大量进口棕榈油进行提前的储备。二是随着原油价格的上行,棕榈制生物柴油产业有望得到复苏,马来已经宣布将于9月恢复国内B20生柴掺混计划,而印尼则声明注资1.86亿美元,并将棕榈油出口税上调至55美元/吨,以支持B30生物柴油项目。两国的态度表明棕榈制生物柴油的政策将不可逆转,暂时的停滞并不会导致大方向的转变,生物柴油掺混计划仍将带动棕榈油的消费增长。

  6月棕榈油价格出现了较大的回调,这主要受到了海外疫情再度加剧的影响。由于美国新增确诊人数再度增长,使得部分州县暂停了经济的重启,市场担心全球范围都会出现类似的疫情反复现象,这将使得植物油的食用和工业消费再度下滑。加上印度国内疫情状况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改善,在7月印度完成食用油补库后未来进口量将再度下滑,棕榈油价格的上涨因此有所停滞。

  7月棕榈油价格出现了较大的上行,这主要是因为市场预期7月马来和印尼棕榈油产量均将出现下滑。虽然棕榈油产量有所下行,但是一方面马来6月棕榈油产量高达188.6万吨,是历史同期最高值,在整体产量下滑9%的情况下7月产量仍然能够达到172万吨,接近去年同期产值,对市场供给不造成太大影响;另一方面马来7月的减产是受到短期内降雨过多及劳动力短缺所引起的,并不是天气干旱异常引发的长期减产行为,对市场价格的推动难以延续较长时间。8月棕榈油价格因此出现了明显的回调,其长期上行的趋势虽然没有发生改变,但短期棕榈油价格的上涨则受到抑制。

  棕榈油价格在9月的前期涨势惊人,虽然其本身基本面并没有强硬的支撑,但在国际豆油价格大幅上行的基础下,棕榈油价格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随着北半球天气的逐渐转冷,棕榈油产量和需求都进入传统的下行周期。然而由于国际豆油价格的不断上行,使得棕榈油需求不降反增。对于工业需求方面,9月棕榈油价格大幅上行的同时,国际原油价格却在进一步向下调整,棕榈油和柴油间价差再度放大,这不利于远期印尼国内生物柴油产业的消费,预期相关产业的复苏至少要到2021年2季度后才能有所起色。

  相关数据的疲软造成了棕榈油价格在10月上半月表现乏力,主要原因仍是原油价格的疲软以及棕榈油出口数据的乏力,这使得棕榈油价格走势一度要弱于豆油。但同时棕榈油价格也受到豆油的影响,在豆油价格保持上行的基础下,棕榈油价格并没有出现趋势性的下滑。10月下半月开始,棕榈油出口数据转好,同时产量数据也出现下滑,这推动了棕榈油价格的短期拉涨。但是同时欧洲疫情再度加剧,欧洲各国政府可能采取的封锁措施使得原油价格再度崩塌,这使得远期棕榈油前景蒙上阴影,短期内的利好不足以改善棕榈油工业需求消费疲软的状况,从而使得棕榈油价格难以出现大幅攀升的格局。

  进入11月以后,在全球疫苗研发取得积极进展的情况下,原油价格得以大幅的回升,从而推动了棕榈油价格的再度走高,豆棕价差也因此有所缩小。原油价格未来有望逐步企稳,但2020年度所剩交易的时间窗口已经不多,市场资金可能逐渐转向05合约。在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棕榈油的工业需求也将再度走强,同时印度大幅下调了棕榈油的进口税,明年棕榈油价格有望达到新的高度。

  三、菜油市场长期与当年度走势分析

  1季度国内菜油价格虽然也出现了较大的下滑,但其表现仍然要好于棕榈和豆油,这主要是因为国内依旧对加拿大菜籽进口实行管制,进口量的减少造成了国内菜籽库存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菜油供给量的偏少保证了菜油价格对豆油和棕榈油处于一个较高的升水。而国内疫情的中心湖北省位居全国菜籽产量的榜首,虽然盘面交易的菜籽油与国产菜油是两个不同的品种,但市场情绪推升了菜油价格的上涨。在国内整体植物油消费走弱的情况下,盘面菜油价格也难以独善其身,当棕榈油和豆油价格大幅下行之时,菜油价格也会向下调整,但相对于其他两者而言跌幅会相对较小。

  菜油在3月价格出现了较大的下滑,这主要是因为3月市场消息传言中国海关与加拿大农业部举行电话会议,同意继续进口加拿大菜籽,但条件是杂质含量低于1%。虽然相关消息并未完全得到市场验证,资金已经急不可耐的开始做空菜油。由于目前整体商品市场波动率都处于较高的水平,这导致了市场情绪的不稳定,在影响供需平衡的相关消息发布之后,都会引起价格的极端走势。自去年中国限制加拿大菜籽进口以来,国内从加拿大进口的菜籽数量出现了大幅下滑,但是从未完全的停止过。中加两国之间的电话会议并没有声明会放宽加拿大菜籽的进口检验流程,加拿大菜籽的进口数量仍然难以出现大幅的上升。

  4月国内菜油表现坚挺,在豆油和棕榈油出现一定下滑的情况下,菜油价格反而出现了略微的增长。菜油价格的上涨,源自于菜油库存的不断减少。由于进口菜籽依旧处于管控状态,菜籽库存的不断下滑使得菜油供给出现紧张。与去年4季度有所不同的是,国内进口菜籽库存仍然位于20万吨以下,但是菜油商业库存却大幅下滑至19万吨,较去年4季度减少了近20万吨。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源自国内疫情暴发以来,菜油价格出现了大幅的削减,菜油盘面进口利润出现了巨大的下滑,加拿大5月菜油进口毛利一度从800元/吨跌至200元左右。在国内进口菜籽数量依旧较低的情况下,菜油库存的下滑一直持续至6月中下旬才有所缓和。

  菜油价格在5月保持了大幅上行的趋势,但走势和豆油棕榈略有不同。菜油价格在5月中旬一度出现了较大的压制,这其中孟晚舟案件的审理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加拿大高等法院27日就孟晚舟案作出初步裁决,其结果将决定孟晚舟是否能当庭释放。市场认为案件审理的结果会影响到国内对加拿大菜籽菜油的进口恢复,从而在审理前一周谨慎买入菜油,部分多头也在此期间选择了平仓了结,这导致了菜油价格短暂的回撤。27日加拿大高等法院最终的审判结果是认定孟晚舟符合双重定罪标准,从而使得孟晚舟案的审理将继续延后,中加关系走向缓和的预期因此落空。此后随着国内菜籽和菜油库存的不断下滑,菜油价格开始大幅攀升,到6月底价格已经接近疫情前期的高位。

  国内菜油价格在6月期间大幅上行,进入7月后涨势丝毫没有减缓,9月合约价格一度上冲至9000元/吨以上。菜油价格的上涨,一方面受到了国内库存过低的影响,另一方面7月国内南方的洪灾再度推升了供需紧张的担忧。7月4日以来全国有212条河流发生超警戒以上洪水,19条超历史纪录。这次受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几个省,都是我国主要的水产养殖产区,其中湖北江西的损失最为严重。南方洪灾的发生,使得下游水产业受到极其严重的损失,受到洪水冲袭的鱼塘鱼虾会大面积的走失,而洪灾过后往往又会伴随疾病的暴发,部分鱼塘已经减少或停止投喂,菜粕的需求在短期内大幅的削减。部分油厂的压榨也已经从菜籽转向大豆,菜油供给量在短期内面临继续下行,虽然需求方面有所放缓,但供给量的减少使得菜油库存的积累愈加的缓慢。

  菜油价格的上涨在8月也有所停滞,这主要是受到了豆油和棕榈油走势的影响。菜油本身基本面依旧保持良好,菜籽进口受限依旧是支撑菜油价格的主要因素。8月17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再次开庭,对孟晚舟引渡案中涉及程序滥用的辩护申请进行听证,预计第二轮审理将于9月展开。此前在5月27日加拿大法庭裁定孟晚舟符合双重犯罪标准,使得孟晚舟无罪释放的预期落空,由此引发菜油的一轮大涨。法庭对孟晚舟引渡案的审理,主要围绕着辩方律师,也就是孟晚舟的律师所提出的三个终止引渡程序的辩护理由来进行,即是否双重犯罪、是否程序滥用,以及美国为引渡提供的证据是否充分。预期孟晚舟案件的最终审理时间要进入明年1月后才能有相关结果,国内4季度菜油供给将继续保持偏紧张的格局。

  菜油价格在9月中下旬再度受到资金的推动,也出现了比较可观的涨幅,但是本轮菜油价格的上涨主要受到了豆油价格拉涨的因素影响,其本身基本面并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由于中加关系没有得到丝毫的改善,而孟晚舟案件仍在审理之中,中国对加拿大菜籽进口政策也依旧保持原样,在菜籽进口量稀少的情况下,国内菜油供给始终处于偏低的水平,这也使得国内菜油价格一直居于高位,从而推动下游市场消费转向豆油进行替代。在消费减弱的情况下,菜油和豆油间的价差开始收缩。9月18日加拿大外长商鹏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加自由贸易协定已经不具备谈判的条件,加拿大决定重新审视制定计划和政策,这意味着加拿大计划放弃与中国4年前就已经启动的两国自由贸易协议谈判,同时也意味着中国4年的谈判努力全部付诸东流。中加关系的紧张使得菜油价格再度遭到了资金的追捧,菜油价格在短期内的上涨幅度一度超过了豆油。不过随着欧洲疫情的二度暴发,菜油价格也出现了大幅的回落。

  菜油在10月前期的走势相对比较平稳,虽然国内菜油库存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过高的菜油价差使得下游消费始终受到压制,从而使得菜油价格难以出现独自的大幅上行,整体走势依旧受到豆油的步伐所影响。这一状况在10月底出现了改变,10月29日中储粮宣布在沿海地区招标采购菜油1.8万吨,这进一步加剧了沿海地区菜油供应紧缺的局面。不过受美国大选预期的影响,市场认为民主党上台后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可能会得到改善,从而影响到加拿大对孟晚舟案件的审理结果,中国进口加拿大菜籽状况有望得到修复,这使得菜油价格开始向下调整。

  随着美国大选结果的发布,市场的情绪也开始逐渐冷却,菜油价格仍然因为供给偏少保持在高点,但同样过高的价格一直压制着下游的消费需求,从而使得菜油本身缺乏足够的推动力,价格只能跟随豆油做上下波动。在孟晚舟案件审理结果明确之前,预期菜油价格的走势仍将围持高位震荡的格局。

  第二部分 油料供应及进出口情况

  2020年上半年,全球油脂供应基本处于供大于需的格局。虽然油料作物的产量并没有发生大幅的增长,但疫情影响下全球对植物油的需求出现了大幅的萎缩,从而使得整体植物油价格遭受了较大的压力。

  疫情虽然在全球主要油料生产国均有暴发,但并没有对产量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巴西大豆在4月中旬已经完成90%以上的收割,机械化低密度作业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受到阻碍。相比之下,马来棕榈园却受到了较多的波折。4月马来主要的生产州沙巴暂停了数个园区的作业,然而整个4月马来棕榈油产量环比仍然上行,棕榈园的关停实际并没有持续较长的时间。

  巴西大豆的丰产,使得国内进口大豆自5月起不断增长,疫情的蔓延仅仅影响到巴西当地的物流作业,使得4月国内进口数量依旧偏低,但5月后大量到港的大豆使得国内油厂库存快速增长起来,豆油供给不再变得紧张。棕榈油方面,国内一直处于刚需的状况,进口量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国内棕榈油处于去库存的周期之中。而印度在疫情期间全国长时间处于关停的状态,加上印马政府之间关系紧张,印度在1季度暂停了对马来精炼棕榈油的进口,从而使得马来棕榈油库存在3-4月不断攀升,棕榈油价格在此期间也不断走低。

  下半年市场关注的重点转向美豆产量及南美种植天气的变化,美豆由于本年度种植面积的增长, 产量较上一年度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本年度中国从巴西和美国大量采购大豆,使得巴西国内大豆供应严重不足,同时美豆库存也大幅下滑,这推动了全球大豆价格的升高。9月份巴西过于干旱的天气造成了种植进度的延后,这意味着2021年巴西新豆上市的时间将有所推延,从而使得本市场年度大豆供给将更加紧张。在中美贸易关系回复正常之前,预期中国仍将大量采购大豆收作国储,国际大豆价格将因此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虽然美豆供需转向紧张,但棕榈油下半年依旧是偏宽松的格局。马来棕榈油产量并没有因为疫情的影响而出现显著的下滑,相反由于原油价格的长期低迷,印尼的B30生柴计划受到了明显的阻碍,棕榈油价格的上涨因为受到原油的压制,表现要明显弱于豆油。不过在国际豆油价格坚挺的影响下,棕榈油价格也获得了相应的提振。在下半年拉尼娜气候的影响下,明年马来和印尼棕榈油产量将得到较高的保证,市场关注的重点仍在于南美大豆的最终产量以及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这将成为明年油脂行情走势的关键。

  一、全球大豆生产供应及进出口情况

  2019/20年度南美种植天气一直较为良好,这使得今年南美大豆产量出现进一步的上升,其中巴西大豆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而阿根廷大豆产量虽然不及去年同期水平,但仍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统计,巴西2019/20年度大豆产量约为1.26亿吨,高出上一年度630万吨;阿根廷2019/20年度大豆产量4900万吨,低于上一年度630万吨。

  阿根廷大豆产量虽然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但在巴西大豆产量增长的同时,两者有所抵消,2019/20年度南美洲大产总体产量基本保持不变。今年国内大量进口巴西大豆,以应对国内供给的不足,根据海关数据的统计,2020年1-10月,中国累计从巴西进口大豆达到6035.68万吨,超出去年同期4898.68万吨达23.21%。中国对巴西大豆进口数量的激增,造成了巴西国内大豆供应的不足,使得巴西一度从中美洲国家进口大豆。而8-9月美豆种植区的干旱天气促成了CBOT大豆价格的触底,并在之后一路上行。

  在美豆灌浆期来临之前,主产区的降雨就一直较为稀少,这促使了美豆单产的下滑。美国农业部在11月报告中将2020/21 年度大豆单产下调为50.7 蒲式耳/英亩,较10 月报告减少了1.2蒲式耳/英亩,美豆产量较10月相比下调了265 万吨至1.135 亿吨,期末库存下调了273 万吨至517 万吨。美豆期末库存的大幅下行,使得美豆价格一举突破1150 美分/蒲式耳。美豆价格的上行,推动了国际植物油价格的大幅上涨,CBOT豆油价格的攀升对棕榈油也带来了提振效应。

  美豆本年度出口进度保持良好,根据美国大豆出口数据显示:截止11月26日,美豆累计净销量达到5233.76万吨,较去年同期的2594.4万吨高出101.73%,已经达到USDA预期本年度出口量5987万吨的87.42%;对中国累计净销量达到2966.88万吨,较去年同期的960.53万吨高出208.88%。美豆出口进度的超前,使得当年库存量预期大幅下滑,从而使得CBOT大豆价格得到较强的支撑。

  我国增大对美豆的进口是导致今年美豆库存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为了履行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中国从今年9月起加大了对美豆的进口量。根据海关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1-10月共累计进口大豆8321.7万吨,同比增17.72%。由于中国逐渐从非洲猪瘟的影响下走出,生猪存栏和母猪存栏的不断增长加大了对蛋白需求的增加,同时中美贸易战的发生使得国家开始增加对大豆等粮食作物的战略储备,从而使得2020年全年的大豆进口量大幅上行,预期国内对大豆购买的需求在未来1-2年内仍将保持强劲。

  二、棕榈油生产供应及进出口情况

  由于2019 年夏季的干旱,使得马来和印尼棕榈油产量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市场预期2020 年东南亚整体棕榈油产量下滑值可能达到150 万吨左右,但是相对于两国年产接近5500 万吨的总量来说,仍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数值。进入2 月以后,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增产数据预示着季节性减产的提前结束,在过去10 年的时间里,只有1 年在2 月份产量发生了增长,且3 月份产量无一例外都是增长。由于印度和马来西亚关系的恶化,使得印度对马来棕榈油进口实施了抵制,这推动了2 月马来棕榈油出口下滑的状况。

  马来棕榈油价格在3 月出现了一波较明显的反弹,这主要是因为新冠疫情的扩散开始影响到产地的供给。在马来西亚宣布全国进行管制措施之后,市场出于对棕榈园能否正常经营的担忧,开始推动棕榈油价格的上行。然而由于供给端的变化并不能如消费端一般清晰,这使得市场资金开始围绕产地消息进行投机。3 月底马来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州沙巴州将暂停棕榈油生产的命令扩展至六个地区,位于斗湖、拉哈德拿督、基纳巴坦甘、卡拉巴坎、仙本那和库纳克的棕榈种植园和工厂被勒令关闭至4 月14 日,这导致了棕榈油价格当时的大幅上行。马来西亚两个棕榈油种植团体要求沙巴政府重新考虑延长关停种植园的举措,敦促州政府允许在停产令期间进行包括收割等关键运作,但政府认为出于安全考虑,有确认的棕榈园必须关闭。

  尽管疫情造成了马来棕榈园生产一度受到了阻碍,但是最终马来棕榈油产量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7-9月的产量均高出去年同期。同时印尼棕榈油产量也保持在高位,下半年随着全球封禁措施的解除,虽然原油价格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豆油和葵油价格的上行给棕榈油价格带来了支撑。在国际豆油价格大幅攀升的同时,棕榈油价格也回到了疫情发生之前的水平。

  根据MPOB报告显示,2020年1-10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达到1444.3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563.1万吨减少118.8万吨,减幅达到7.6%。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全球植物油消费减少是造成马来棕榈油出口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根据GAKPI的相关统计,2020年1-8月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出口量达到2121.1万吨,较去年同期的2265.1万吨减少144万吨,减幅达到6.36%,疫情影响是造成印尼棕榈油出口下滑的主要因素。进入下半年后,随着国际疫情的缓解,马来和印尼棕榈油出口量均有所上行。印度在上半年长期封锁后,国内植物油一直处于低库存的状态,6-8月期间购入了大量的棕榈油。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我国棕榈油进口4984982.171吨,较去年同期5914929.674下降929947.503吨,降幅15.72%。国内棕榈油进口量的减少,仍然是受到上半年疫情的影响。而进入下半年后,国内棕榈油进口量有所增长,但随着气温的下降,国内棕榈油消费也逐渐减弱。在国内菜籽进口仍然受限的情况下,棕榈油明年的进口量仍有望得到增长。

  三、油菜籽生产供应及进出口情况

  全球油菜籽最主要的生产国家及地区包括中国、加拿大、欧盟、澳大利亚和乌克兰。这其中,最主要的消费国及地区是中国和欧盟,欧盟虽然每年向全球出口的油菜籽极为有限,但由于其每年进口的油菜籽数量日益增加,欧盟油菜籽的产量也对全球菜油价格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国内油菜籽产量虽然一直在全球保持在较高的位置,但是国内严重依赖油菜籽的进口,郑商所的菜油交割品种也以进口菜籽压榨的菜油和进口菜油当作标的。由于种植菜籽的利润较低,国内菜籽种植面积连年下滑,油菜籽的产量也不断减少,国内严重依赖从加拿大进口的菜籽菜油。加拿大作为全球油菜籽产量最高的国家,其出口量也位居全球第一,加拿大菜籽产量的变动对全球菜油价格来说都至关重要。

  据战略谷物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21年度欧盟及英国油菜籽产量预计为1724万吨,略高于早先预测的1714万吨,不过比2019/20年度的1731万吨减少0.4%。2020/21年度欧盟及英国油菜籽播种面积预计为550万公顷,略高于早先预测的547万公顷,比上年的557万公顷减少1.3%。2020/21年度欧盟及英国油菜籽单产预计为3.14吨/公顷,略高于上月预测的3.13吨,比上年单产增加1%。

  加拿大统计局发布的主要作物产量报告显示,今年加拿大收获的油菜籽产量持续五年新低。2020/21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产量预计达到1870万吨,比上年减少4.5%,也低于业内预期。这一产量预测要比加拿大统计局9月份的预测低了进70万吨。2020年加拿大油菜籽单产预计提高1.2%,达到每英亩41.6蒲,但是收获面积预计降低1.6%,为2060万英亩。

  中国菜籽进口量主要来自加拿大,因此在中国政府仍对加拿大菜籽进口加以限制的情况下,加拿大菜籽本身的产量对国内菜油价格影响有限。国内植物油消费仍将以豆油为主,棕榈油为辅,在明年孟晚舟案件审判得出最终结果的情况下,这一状况有望得到改变。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共进口菜籽24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幅18.53%。2020年1-10月菜油总进口量在156.5万吨,较去年同期126.5吨增加30万吨,增幅23.72%。国内菜籽进口量虽然要高于去年,但仍要低于正常年份的数值,在上半年植物油价格大幅下行后,菜油价格的下滑使得国内消费量有所增长,导致了库存跌破正常区间并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从而使得菜油价格始终处于高位徘徊,从而推动了国内豆油消费量的增长。

  第三部分 油厂压榨及消费需求情况

  一、豆油消费需求状况及产量、开工情况

  2020 年由于春节的时间较早,以及疫情在1 月期间致使了油厂假期的延续,导致了1 月油厂开机率的下滑,这使得国内1 月大豆压榨量要明显低于往年。进入2 月后,随着国内疫情的缓和,油厂开机率有了较大的提升,国内大豆压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5月之前,由于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一直处于偏低的水平,油厂进口大豆库存不断下滑,处于近几年来的同期最低值,这使得油厂压榨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但是国内餐饮业的复苏也较为缓慢,使得国内豆油供需并没有显得格外的紧张。进入5月后,国内进口大豆量不断增加,油厂开机率也得到了显著的上升,此后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油厂压榨量的增长,主要受到下游养殖复苏后的需求增长影响,国内饲料产量一直处于持续上行的状态。

  2020年自然年度(始于2020年1月1日)迄今,全国大豆压榨量总计为78,242,270吨,较2019年的68,718,900吨增加9,523,370吨,增幅为13.85%。2020/2021大豆压榨年度(始于2020年10月1日),全国大豆压榨量为8,388,320吨,较2019/2020年度的6,691,800吨增加1,696,520吨,增幅为25.35%。

  根据国家农业农村部的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10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3.1%,同比增长31.5%,已连续5个月正增长;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2%,同比增长26.9%,已连续4个月正增长。随着生猪生产恢复速度加快、出栏量增加,猪肉供需形势持续改善,价格连续11周回落,10月份价格同比首次下降,11月份第2周集贸市场价格每公斤46.47元,较2月中旬的高点下降13.17元。生猪存栏量的恢复,导致了国内饲料需求的不断增长。

  根据市场数据统计,2020 年 1~10 月,饲料总产量 20638 万吨,同比增长9.2%。其中,受生猪产能持续恢复拉动,猪饲料产量 6783万吨,同比增长 5.4%,今年前 10 个月猪饲料累计产量达到2017 年和 2018 年同期的 80%;由于家禽存栏处于高位,反刍动物养殖效益好、积极性高,蛋禽、肉禽、反刍动物饲料产量分别为 2865 万吨、7764 万吨、1012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13.8%、14.5%、13.8%;水产饲料产量 1915 万吨,同比下降 4.8%。

  油厂压榨量的增多,同步增加了国内豆油的供应,但是豆油供需并没有因此出现过度的宽松。这主要是因为在今年菜油供给偏紧的情况下,过高的菜油价格使得下游市场需求转向豆油进行消费,同时国家对豆油的收储进一步加剧了豆油库存的收紧。截至11月27日,国内豆油商业库存总量115.10万吨,较上个月同期126.88万吨降11.78万吨,降幅为9.28%,较去年同期的106.09万吨增9.01万吨,增幅8.49%,五年(2015-2019年)同期均值为131.18万吨。

  由于12月中下旬将迎来国内春节前油脂消费的高峰期,国内豆油库存在12月期间还将出现进一步的下滑,从而推动国内豆油价格的继续攀升。预期在南美新豆上市之前,国内豆油市场的供应都会相对紧张,这将推动1月合约价格的不断上涨。未来国内豆油供应局面能否出现改善,则要看明年南美大豆的产量最终如何。

  二、菜油消费需求状况及产量、开工情况

  国内盘面菜油的供应主要来自于加拿大进口菜籽的压榨以及直接进口的菜油,在中国对加拿大进口菜籽加以限制之后,国内菜籽供给量一直处于偏低的水平,这也使得菜油价格较为坚挺。在国内疫情暴发之后,随着整体植物油价格的下滑,菜油价格也出现了大幅的下行。国内菜籽压榨利润和菜油进口利润在5月之前出现了大幅的下滑。

  5月底,由于加拿大法院判定孟晚舟犯有双重定罪标准,不能无罪释放,将就引渡案件进行进一步审理。案件判定的结果使得国内市场菜油价格在6月大幅拉涨,国内菜油进口利润不断攀升。由于中加关系并没有出现改善,菜籽进口量一直处于低位,国内菜籽压榨量也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国内油厂菜油周度压榨量一直保持在5万吨左右。菜油价格大幅上涨之后,与豆油棕榈的价差再度拉大,菜豆价差一度扩大至1800元/吨以上,这使得此后下游菜油消费一直受到抑制,菜油价格的涨幅主要受到豆油波动的主导。

  下半年国内进口菜籽数量虽然要高于去年,但仍低于正常水平。加上7月南方洪灾的影响,国内菜籽压榨量仍无法与18年之前相比。2020/2021菜籽压榨年度(始于2020年6月1日)迄今,进口菜籽压榨量总计为137.45万吨,较2019/2020年度同期的110.7万吨增加26.75万吨,增幅24.16%。2020年自然年度(始于2020年1月1日)迄今,进口菜籽压榨量总计为229.5万吨,较2019年度同期的236.9万吨减少7.4万吨,降幅3.12%。

  菜籽压榨量的减少,其最根本原因源于菜籽进口量的减少,国内进口菜籽数量95%以上来源于加拿大,在加拿大进口菜籽受到管制的情况下,国内菜籽进口数量自5月开始出现较大下滑,国内菜籽库存也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

  截止11月27日当周,国内沿海进口菜籽总库存下降至23.4万吨,较上周的27.3万吨减少3.9万吨,降幅14.29%,但较去年同期的13.1万吨,增幅78.6%。其中两广及福建地区菜籽库存下降至23.4万吨,较上周的27.3万吨降幅14.29%,但较去年同期8.4万吨增幅178.6%。两广及福建地区菜油库存下降至31400吨,较上周33500吨减少2100吨,降幅6.27%,较去年同期76000吨,降幅58.68%。华东菜油总库存在149000吨,较上周165500吨减少16500吨,降幅9.97%,较2019年281900吨减少132900吨,降幅47.14%。

  由于国内油脂主要消费用途在食用油之上,国内各植物油间有着较强的消费替代。在疫情暴发的初期,菜油价格的快速下滑以及进口的减少导致了国内菜油库存的急速消耗,此后虽然菜油价格的再度上行导致了消费的压制,但是在进口受限的情况下已经消耗的库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恢复。在国内菜籽进口恢复正常之前,国内菜油库存可能将长期保持低位,4 季度国内菜油价格因此继续坚挺。但是由于菜油消费较为疲软,在价格上不能主导整体植物油的走势,整体植物油价格还要依赖豆油所主导。

  三、棕榈油消费需求状况及产量、开工情况

  棕榈油消费需求主要体现在食用消费和工业消费之上,食用方面每年全球斋月前的备货期是棕榈油的需求高峰,通常来说斋月期间的行情有助于全球棕榈油的大量进口,但是今年新冠疫情在中东地区大幅扩散,伊朗等穆斯林国家疫情严重,纷纷取消了今年斋月期间的庆祝活动,这使得今年棕榈油食用消费大幅下滑。工业方面棕榈油的主要用途是生产生物柴油,原油价格的过度下滑使得棕榈油价格远高于柴油价格,由于柴油和棕榈油间价差的不断扩大,依赖政府补贴才能维系的生物柴油产业受到了抑制,政府在无力承担过大的补贴情况下,马来和印尼本年度的生柴掺混计划均受到了阻碍,马来政府将推迟至今年9月再度重启,而印尼B40计划则无限期推后。

  疫情的反复以及原油价格的疲软,使得印尼国内生柴计划的启动显得遥遥无期,至今年8月的数据显示,印尼国内棕榈油消费量仍保持在和去年相同的水平,这意味着B30的计划根本没有得到有效的启动。原本B30正常实施的情况下,印尼国内棕榈油消费量一年要增加约300万吨,月度消费量要增加20-30万吨的水平,但是在当前生柴消费难以启动的情况下,加上全球植物油消费减少,印尼棕榈油库存开始不断走高。

  相对而言,马来棕榈油库存的压力显得较小,这主要是因为马来棕榈园的种植面积已经较为固定,而印尼仍有新增的种植园在不断增加产量。马来在和印度关系修复之后,棕榈油出口有了明显的回升。目前印度将毛棕榈油进口税从由于37.5%下调至27.5%,自11月27日起生效。预期12月马来棕榈油出口量将有所增长,在原油价格反弹的同时,棕榈油价格有望出现进一步的上涨。

  四、生物柴油对植物油消费的影响

  生物柴油是由可再生的油脂原料,诸如大豆和油菜籽等油料作物、油棕和黄连木等油料林木果实、工程微藻等油料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废餐饮油等为原料,经合成(酯化或酯交换)所得的长链脂肪酸甲酯,可代替柴油的一种环保燃料油,生物柴油是柴油的替代产品。经实验证明生物柴油可直接用于现有的柴油引擎而不需做任何改动。

  目前发达国家用于规模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有大豆(美国)、油菜籽(欧盟)、棕榈油(东南亚国家)。现已对40种不同的植物油在内燃机上进行了短期评价试验,其中包括豆油、花生油、棉籽油、葵花籽油、油菜籽油、棕榈油和蓖麻籽油。棉花籽、食用回收油,其价格低廉,取材广泛,亦是许多国家研究和利用的对象。根据全球可再生能源网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球生物柴油产量从2000年的70.40万吨增长到2015年2,648.8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36%。从生产地区分布来看,欧盟是生物柴油生产最为集中的地区。世界五大生物柴油生产国是美国、德国、巴西、印度尼西亚和阿根廷,占总市场份额的58.92%。

  近年来印度尼西亚在生物柴油的推广发展中最为迅速,印尼计划在2020年全面推动B30计划,这将使全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棕榈油达到1000万吨,较2018年增长约300万吨。棕榈油价格受此影响在2019年末大幅上行,由于棕榈油价格是所有植物油价格的底部,全球油脂价格也将因为印尼生柴政策的推行而有所上涨。棕榈油价格走势和国际市场柴油走势有着较强的关联性,通常原油价格上行时,会带动柴油价格的上涨,柴油价格较高时,会使得棕榈制生物柴油带来较高的利润,从而推动棕榈油价格的上行,一般而言我们可以看到棕榈油价格和柴油价格的方向较为一致,成正相关性。但是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暴发的影响,原油价格出现了大幅的下滑,棕榈油价格却因为国际植物油价格的上行而不断攀升,棕榈油和柴油间价差不断拉大,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也因此大幅增加,从而让印尼的B30计划难以落地。

  未来在原油价格不断回升的情况下,印尼有望重新推动B30计划的实施,棕榈油价格也将因此再度受益。不过另一方面,是全球大豆产量的不断提升,植物油供给的增长会给价格再度带来压力,因此仍要根据市场环境和周边变化才能确定棕榈油的价格趋势。

  第四部分 供需平衡表预测及解读

  一、国内豆油供需平衡表

  国内豆油供给仍以进口大豆压榨为主,直接进口的豆油数量相对较少。进入10月后,由于国内大豆供给由巴西转向美国,因此实际进口量将出现下滑,同时部分大豆还将进入国储,实际可供市场供给量将出现减少。今年中粮和中储粮各收储100万吨豆油,使得4季度国内豆油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豆油供给量减少的同时,菜油价格的不断上扬使得豆油消费替代有所增加,因此预期本年度豆油消费量也将明显超出上一年度,豆油去库存周期将持续至春节前后,豆油价格有望在12月中下旬达到高点。

  国内豆油供需状况可能要进入明年3月后才能有所改善,巴西新豆上市后,国内供给紧缩的状况将得到一定改善,但是仍要面对的问题是南美大豆产量能否得到保证。受拉尼娜气候的影响,阿根廷大豆种植区的气候目前仍然较为干旱,如果进入12月底这一情况没有好转,那么阿根廷大豆产量可能会因此下滑。巴西本年度大豆种植因为天气干旱有所延误,新豆的上市时间势必要晚于往年,美豆销售期的延长会推动价格的进一步上行,在天气发生问题的情况下美豆价格也会突破前高。

  考虑到天气因素仍有较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尚不能对此抱有太大的期望,国内豆油价格有望在12月中下旬继续上行,但1月合约所剩的交易时间不足以推动价格继续上行。市场关注的重点将逐渐转向5月之上,明年国内供给能否达成均衡要视南美大豆种植天气以及中美贸易关系能否得到改善而定。

  二、国内菜油供需平衡表

  国内菜籽供应量仍然处于偏低水平,在中加关系出现好转之前,预计国内进口菜籽政策不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从而使得国内菜油价依旧保持在较高的位置。但是正是由于过高的价格,使得菜油下游市场消费也持续疲软,油脂消费转向豆油进行替代。由于供需同样疲软,菜油库存始终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整体来看,国内菜油商业库存的状况难以得到改善,在国内菜籽进口恢复正常之前,国内菜油库存可能将长期保持低位,4 季度国内菜油价格将因此继续坚挺。但是考虑到下游消费的减弱,菜油的价格走势将追随国内豆油而摆动。

  明年国内菜籽进口状况能否得到改变,则要视孟晚舟案件的审理结果而定,随着美国民主党在总统选举中获胜,对中国的态度和策略可能发生改变,孟晚舟案件的审理也可能迎来转机。在国内菜油和豆油价差回归正常水平之前,菜油的消费状况将始终受到压制。考虑到明年下游养殖行业的复苏,对蛋白需求的增长会推动油厂的压榨量,从而使得植物油的供应增长。豆油产量的上升将对菜油再次带来冲击,菜油和豆油间的价差有望得到逐步的修复。

  三、马来西亚棕榈油供需平衡表

  国际棕榈油的产量90%以上来自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两国,因此国际棕榈油的供给主要依赖于两国产量的变化。由于种植面积基本饱和,马来棕榈油产量难以出现较大的上涨,2020/21年度仍将保持在2000万吨左右。印尼棕榈油产量仍有可能出现继续上行,这是因为棕榈园种植面积仍在增加,且新近种植的棕榈树产量开始上行。

  在4季度拉尼娜气候的影响下,东南亚的降雨较为充沛,这将使得明年棕榈油产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对棕榈油而言,价格能否上行仍取决于消费端能否有所增长,而生物柴油计划的再启动是支撑棕榈油价格的关键要素。考虑到目前棕榈油和柴油间的价差仍在不断扩大,印尼增加国内棕榈油出口税的举措并不能给相关产业带来足够的保证。在原油价格得不到大幅攀升的情况下, 棕榈油供需仍将转向偏宽松的格局。我们认为即使原油价格未来将因为经济复苏而得到提振,但是上升速度将较为缓慢,在棕榈油和柴油间价差仍保持相当差距的情况下,棕榈油价格的上升空间会较为有限。同时在明年美豆种植面积继续增加的情况下,棕榈油明年下半年的走势可能将再度转弱,具体的走势节奏可能会有较大的转换,实际要关注的重点主要放在南美大豆产量及原油价格走势之上。

  第五部分 期现或跨期跨市套利机会展望

  考虑到明年全球经济将走向恢复,原油价格的反弹以及巴西大豆上市的延期都将推动近月植物油价格的上行,从而使得油脂5/9价差继续保持在偏高的水平,但目前接近500的月间价差向上并没有太大的空间,使得油脂点的月间套利并不存在太多较好的机会。

  相对而言,油脂品种间套利机会可能更多,目前菜油由于进口量受限以及较低的库存,和豆油和棕榈油间的价差都高于往年正常水平。在中美贸易关系明年出现缓和的情况下,孟晚舟案件的审理有望得到转机,菜豆和菜棕价差都将得到修复,但具体入场时机仍需要相关事件的明显推动才可以判断。相对来说,目前豆棕价差仍维持在1000元/吨左右,在南美大豆产量并没有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入场做缩豆油和棕榈油间的价差,在原油价格不断上行的情况下,二者价差有望得到缩小。

  从长期来看,明年蛋白需求会进一步出现增长,这将推动豆粕的消费上行,在南美大豆出现减产的情况下,豆粕价格的涨幅将高于豆油,同时油厂为了满足下游需求将进一步的增加压榨产能。5月油粕比价有望在春节后出现缩小,目前这一数值处于2.36偏高的位置,我们预期油粕比价未来将大概率回归至2.1左右。

  第六部分 技术分析与展望

  一、价格季节性分析

  由于三大植物油均是农产品,这使得油脂市场的价格走势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这种季节性波动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的生产周期以及食用消费的节日性需求之上。在生产周期方面,由于大豆和菜籽均是一年生作物,因此两者的供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棕榈油属于热带作物,一年12个月都能有新增产能,在产量上的表现与一般农产品有所不同。在消费端方面,国内油脂的需求大致一样,但是棕榈油是国际性产品,在节日性需求上和国内表现有所不同,此外由于棕榈油熔点较高的性质,其消费高低还受到国内气温变化的影响。

  豆油期货价格的一年中高低点的出现和涨跌情况符合豆油现货供需的季节性特点。豆油价格的季节性波动,主要是源于大豆价格和天气因素影响具有季节性。由于豆油价格对于上游大豆价格依赖性相对较强,北半球大豆的收获季节一般在9-10月,美豆集中供应会造成豆油价格下跌。而一般冬季是豆油消费的旺季,每年的11月、12月份我国的豆油价格止跌反弹。1-2月,由于春节前需求的增多,加上油厂节日期间大规模的停机现象,会导致豆油的供需收紧,从而推动豆油价格上涨。进入3月后,随着南美大豆的集中上市,加上节后油厂开机率的上升,豆油的供应会再度升高,豆油价格再度走向下坡。

  菜油价格的季节性波动,主要是由于菜油价格和天气因素影响具有季节性。冬季是我国油脂消费的高峰,中秋,国庆,春节等节假日消费也拉动菜油消费,9月底随着双节临近需求增大,价格开始回升;10月份以后,气温下降,棕榈油消费逐渐减少,菜籽油消费增加。冬季是水产料淡季,菜粕是水产料的主要蛋白原料,当冬季到来时,菜粕市场需求会达到一年当中的谷底。由于压榨量的显著减少,将会导致菜籽油的供应显著降低,这使得在冬季阶段菜籽油在市场供给相对有限,支撑菜油价格上升;12月到次年1月,菜油进入消费旺季,价格攀升,并保持高价直至新菜籽上市。5-6月份新菜籽逐渐上市,菜籽油价格开始回落;7-8月份菜油供应增多,价格达到最低;此外每年的6-7月份多为雨季,菜油属于单产作物,所以干旱,洪涝都将严重影响菜油的产量。

  全球棕榈油主产国马来西亚、印尼,一年四季都生产棕榈油,其棕榈油生产受当地气候变化的影响,其产量呈季节性规律变化,每年的2月份为当年的最低水平,之后逐月增加,至9、10月份达到当年产量的峰值,之后产量又呈下降趋势。由于棕榈油自身熔点较高,在温度偏低时容易凝固,所以棕榈油消费随气温变化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消费量比较大,冬季较小。一般为4月份到8月份,随着温度回升,棕榈油消费量上升,9月份到11月份,随着温度逐渐降低,棕榈油消费开始回落。12月份到第二年3月份,消费保持较低水平。跟随产量变化,马盘棕榈油价格也呈现季节波动的规律,即在当年的1、2月份价格往往处于全年的高位,之后逐月下滑,至当年的9月份前后达到当年的谷底,之后又呈缓慢地攀升走势。

  二、技术分析品种走势与判断后市

  豆油基本面短期内仍然支持上行,但是随着春节前备货高峰的结束,植物油价格将面临相应的回调,直至春节后再度确定走势。从技术面来看,盘面豆油价格向下调整的趋势愈发明显,虽然不会出现大幅的下跌走势,但向上的动能有所不足。未来豆油盘面价格能否走出较大的行情,仍要依赖南美种植天气的变化而定。我们预期在明年经济复苏及商品通胀的带动下,豆油价格仍有一定的向上空间,但整体走势仍要弱于豆粕的表现。

  棕榈油的走势和豆油表现近似,但向上的驱动可以看出明显要弱于豆油。但在明年原油价格上行的情况下,这一状况可能会发生改变。5月棕榈油的表现届时将优于豆油,棕榈油在6000元/吨处将得到较强的支撑,未来有较大概率上升至7000元/吨左右。棕榈油的价格更依赖于原油的表现,同时在明年疫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斋月前的消费也将有利于5月合约的增长。节前棕榈油仍然面临和豆油同样的一波回调,向上的动能将逐渐减弱,可以考虑逢低买入P2105的策略并长期持有。

  相对而言,菜油价格向上的动能仍旧偏弱,过高的价格仍是抑制其上涨的主要因素。在明年中美关系不确定的情况下,市场对菜油的价格押注可能会走向谨慎。目前技术上看菜油的上升动能也在不断减弱,在豆油和棕榈油出现回调的情况下,菜油下行的空间和幅度可能会更大,不建议在当前状况下入场做多,仍应以观望为主。

  第七部分总结和2021年度操作建议

  2020年全球植物油的走势主要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发展促成了油脂价格的大幅波动。2020年国内的油脂行情主要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是1-5月在新冠疫情暴发的情况下,植物油价格出现了大幅的下滑,在2019年末市场炒作印尼B30生物柴油计划推动了棕榈油价格的大幅上行,这一行情自1月起便彻底翻转。其次随着疫情状况的好转,原油价格从底部回升,市场情绪的冷静使得资金再度涌入做多植物油,国内植物油价格从6月起开始不断上行,三大植物油价格纷纷达到疫情之前的位置以上。

  三大油脂中,以豆油和菜油的表现较为突出,二者价格均大幅高出2019年12月末的位置。菜油价格的上行,主要在于上半年油脂价格下滑后,菜油的消费得到了促进,大幅削减的菜油库存拉动了菜油价格的上行,孟晚舟案件进展缓慢加速了这一进程;豆油价格的突出表现则主要受到内外两方面 的因素,由于中美贸易战的格局,国内增加了对进口大豆和豆油的储备,以应对不确定的突发局面,加剧了国内豆油供应紧张的格局,同时菜油消费的减弱又促进了豆油的消费需求,中国大量的采购国际大豆造成了巴西和美国大豆库存均出现了大幅的下滑,美豆价格的上行再度回馈到国内豆油市场之上,同步推升了豆油价格的上涨。棕榈油的表现略为逊色,这主要是因为国际疫情泛滥的情况下,通常的食用消费受到了一定的抑制,同时由于原油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棕榈油和柴油间价差不断拉大,使得印尼无力去支撑国内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棕榈油价格的上行主要受到了国际豆油和葵花油等植物油价格上行的影响,本身缺乏较强的推动力。

  2021年,这一状况有望得到改变,随着美国总统的选举换届,民主党的上台可能使得中美贸易关系走向不同的格局。在明年美豆大概率扩种的情况下,南美大豆产量的变化将决定明年豆油的全年走势,中美关系的发展将决定菜油价格的位置。这意味着豆油和菜油价格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出现较大的下调,但是棕榈油的走势却有望超出二者的表现。这主要是因为在明年经济复苏的预期下,原油价格将不断上行,棕榈油和柴油间的价差可能会不断缩小,印尼政府坚定推动国内B30生物柴油的态度可能会加速这一政策的执行,从而使得棕榈油价格得到较大的支撑。从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明年棕榈油的表现会好于豆油和菜油,而蛋白的表现会好于油脂,可以考虑在春节前长线布局5月买粕空油的策略。

  第八部分 相关股票价格及涨跌幅统计表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赵思远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06 之江生物 688317 --
  • 01-05 天能股份 688819 --
  • 01-04 浩欧博 688656 --
  • 12-31 传智教育 003032 8.46
  • 12-30 征和工业 003033 23.2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