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来】历次原油价格大涨的始末(上)

【鉴往知来】历次原油价格大涨的始末(上)
2023年11月24日 08:46 市场资讯

  【鉴往知来】历次原油价格大涨的始末(中)

  【鉴往知来】历次原油价格大涨的始末(下)

  国投安信期货

  本次“鉴往知来”系列新一期的专题报告将复盘1970年以来商品的历次大行情,涵盖黄金、铜、原油、粮食等重点大宗商品,其间将对波谲云诡的国际政治形势、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大宗商品供需分析等多种视角进行复盘。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动荡,大宗商品市场面临美联储加息、巴以冲突、俄乌冲突、厄尔尼诺预期等多重变量冲击,我们希望本次专题能紧扣“鉴往知来”的主题,从历史行情梳理中开拓研究视野、加深思考深度。

  本篇报告先对全球原油定价体系的演化进行简要介绍,再以时间为主线复盘1970-1995年间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驱动,并对其间OPEC产量政策进行梳理回顾。旨在探究每次行情的主次矛盾,为看清油价波动、把握未来波动过程的投资机会做出努力。

  一、全球原油定价体系演化

  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德雷克井的成功钻成标志着现代石油工业拉开序幕。1870年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成立,随后收购多家厂商成为高度垄断的石油公司,至1890年标准石油公司控制着美国95%的石油炼能、90%的输油能力和25%的原油产量,并控制了英国、德国等地的海外市场。在此期间,电灯和内燃机的发明使得石油用途开始由煤油照明向动力来源转变,但由于汽车尚未进入量产阶段,原油市场体量仍相对较小,1900年全球原油产量仅占同期煤炭产量的2%,其大宗商品的属性尚未完全凸显,价格一方面受到区域市场供需格局的影响,也阶段性受到洛克菲勒集团低价打压竞争对手或垄断定价的市场战略主导。

  1908年福特汽车实现流水线生产标志着汽车时代正式到来,随后的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依据《谢尔曼反垄断法》将标准石油公司拆分。在此之后,在石油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美、英等国主宰的大型石油公司相继在中东、委内瑞拉发现大型油田,同期苏联原油打入市场,各公司间价格战频频出现。在此背景下,1928年壳牌发起阿克纳卡里会谈并达成了瓜分市场、维稳价格的协议,七家石油巨头加入协议标志着“石油七姐妹”时代正式开启。在此后的四十多年间,石油价格保持了相对稳定,但随着“七姐妹”在中东地区原油的大规模开采,中东产油国与外国石油公司的矛盾已开始逐步激化。

  1960年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中东产油国对石油资源的国有化浪潮不断推进,各产油国在相关石油公司中的参股比例逐步提升,至1976年OPEC已基本完成了石油资源的国有化。在此期间,全球原油价格的定价权逐步向OPEC转移,OPEC国家通过组织制定官价来加强对市场的影响,在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中,OPEC原油产量搅动出石油史上的轩然大波。

  1986年WTI原油期货上市,1988年布伦特原油期货上市,为原油定价进一步市场化提供了重要工具。随着全球石油消费加速增长,以及非OPEC国家产量逐步上升,石油市场定价因素更为多元化,期货市场定价逐步占据主导,OPEC在石油市场中的角色逐步由主导者向调节者转变。

  本文聚焦于原油1970至1995年的运行阶段,是原油价格波动最为剧烈的时期,同时也是OPEC对石油定价权掌控的巅峰时期。在此期间,油价的大行情基本受OPEC产量政策与地缘冲突主导。

  1.1. 1973至1974年 第四次中东战争(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联合向以色列发动袭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10月20日,沙特、利比亚等阿拉伯国家联合宣布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并减产,随后禁运名单进一步扩大至美国的同盟国,阿拉伯国家实行的减产、提价、禁运和国有化的措施使得原油价格飙升,油价从1973年3.29美元/桶升至1974年11.58美元/桶,高油价使得美国、日本等国经济衰退。1974年11月,美国与日本等多个国家成立IEA,随后成员国签订了“国际能源协议(IEP)”,协议规定各国要保持一定数量的库存,战略石油储备制度由此成立,该制度主要目的是防范国际市场石油供应中断,避免油价急剧上升,保障成员国石油供应安全,对抑制当年油价上涨起到一定作用。从年度数据来看,1974 OPEC原油产量相较1973年减少15.7万桶/日,贡献了全球原油产量减少的大部分力量。

  1.2. 1978至1981年 两伊战争(第二次石油危机)

  1975年至1978年10月之间油价始终保持第四次中东战争后的高位。1978年11月,伊朗推翻巴列维王朝的革命爆发,1978年底至1979年3月初,伊朗停止输出石油引发抢购潮,油价急剧上升。1980年9月20日伊拉克空军轰炸伊朗,两伊战争爆发,伊拉克与伊朗石油生产停滞,油价进一步走高。油价由1978年14.02美元/桶升至1981年35.93美元/桶。1978至1981年,伊朗原油产量由524万桶/日下降至126万桶/日,伊拉克原油产量由256万桶/日下降至90万桶/日,两伊产量总计由780万桶/日降至216万桶/日,降幅达564万桶/日,占当时全球原油产量的9.5%。

  1.3. 1986至1987年7月  OPEC减产协议

  全球石油消费在1980至1983年间连续四年下滑,为1965年至今需求连续下滑最长周期,累计下滑5.9%。其中1980年的需求下滑主要源于伊朗革命、两伊战争等地缘因素导致的石油危机,1981年开始主要经济体陆续呈现高通胀下的增长乏力。1982年3月,OPEC召开第63次会议宣布实施限产保价策略并开始实行配额制度,但在需求承压及非OPEC增产背景下收效甚微,油价持续处于下跌周期。1985年12月,OPEC召开第76届部长会议决定放弃“减产保价”政策转向维护市场份额,1986年OPEC原油产量相较1985年增加244.6万桶/日,全球原油产量增加283.1万桶/日,原油价格由1985年27.56美元/桶跌至1986年14.43美元/桶。

  1986年7月28日OPEC第78届部长级会议举行,经过9天的讨论后达成减产协议,决定当年9月和10月将原油产量由约2000万桶/日减至1600万桶/日。1986年12月OPEC第80届部长级会议决定1987上半年进一步减产至1580万桶/日,原油[李云旭1] 价格由14.43美元/桶上升至18.44美元/桶。

  1.4. 1990-1991年 海湾战争(第三次石油危机)

  1987年10月纽约道琼斯工业指数暴跌,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恐慌,宏观氛围主导原油重回跌势。年度价格来看,油价由1987年18.44美元/桶跌至1988年的14.92美元/桶。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爆发,伊拉克因遭经济制裁进而原油供应中断导致石油危机。伊拉克原油产量由战前约279万桶/日逐渐减至28万桶/日,原油价格一度大幅攀升,此轮原油价格的最高涨幅高达200%,但脉冲式上涨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一方面90年全球经济陷入温和衰退,全球原油需求没有明显增长,另一方面,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国家迅速增加产量,非OPEC国家的产油水平在不断提升,原油总体供应基本稳定,加上国际能源署(IEA)启动紧急预案,供需未出现大的缺口。从年度数据来看,原油价格由1989年18.23美元/桶升至1990年23.73美元/桶。

  二、小结

  供需变化,尤其是供应的变化主导了1970-1995年间的油价波动,可以认为本阶段催生原油阶段性大行情的均是商品属性的体现。从可获取的1975年后的石油供需年度数据比较来看,供应同比增幅明显少于需求同比增幅的时期(如1987年、1994-1995年),油价均呈现上涨。另一方面,在油价较为极端的时期(如1979年),往往对需求产生较大的负反馈,从而对油价形成压制。

  由于1970-1995年主要处于OPEC主导的定价时期,OPEC产量政策对油价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但需注意的是,OPEC产量政策经历了由制造极端油价(如1973年)向逆周期调节(如1987年)转变。但由于在此期间部分OPEC国家因战争等因素产量被动变化较大,且执行与监督机制尚不完善,OPEC实际产量与其政策目标相差较大,也可以认为OPEC国家对油价的影响极大,但并没表现出OPEC产量决策机制对油价的持续有效,这与1995年后OPEC产量机制与油价的高度联动形成鲜明对比。

  从金融属性上看,石油美元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使得美元与油价的关系更为紧密,美元周期主导了油价的长周期波动。早在1945年,沙特就已开始通过给予美国有限开采权换取武器与军事保护,随着70年代中东国家完成石油资源的国有化,这种利益交换条件由开采权转变为接受美元作为对全球石油的贸易结算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石油成为美元新的“锚”。在这种定价关系下,可以看出除了三次石油危机中受供应端影响较大以外,油价与美元保持了相对稳定的负相关性。

新浪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13 宏盛华源 601096 --
  • 12-12 兴欣新材 001358 --
  • 12-11 安邦护卫 603373 --
  • 12-08 灵鸽科技 833284 5.6
  • 12-07 安培龙 301413 33.2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