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近日,嘉实基金总经理经雷做客新浪财经《基金高管面对面》,就基金行业发展和嘉实基金20周年相关话题进行了访谈。
经雷指出,面对中国这样一个非有效市场,主动管理和深度研究是应对非有效市场最有效的两个手段,而深度的基本面研究驱动投资从“人”向“逻辑”转变,通过投研流程的工业化打造可持续、稳健的业绩。
嘉实基金成立20年来,基于对于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的深度认知,嘉实董事长赵学军前瞻布局投研体系并且不断升级,嘉实“全天候、多策略”投研体系始终处于行业前沿。 第一个阶段是嘉实投研1.0版本,强调通过专业的投研人员对于市场进行理解和研究。第二个阶段,嘉实在2008年底2009年初提出了“全天候、多策略”的投研业务新模式,这更加符合当时客户对于多元策略的需求。因此,当2012年、2013年机构客户对资管的细分投资需求增多的时候,嘉实能非常从容地满足机构客户的需求。
目前,嘉实投研体系升级到“全天候、多策略”3.0版本,强调的是从“人”向“逻辑”转变。资产管理的本质是投资思想的输出,投资回报是人的投资思想的结果。随着个人能力半径的限制和市场复杂程度的增加,个体的有效性在减弱,即使是最优秀的投研人员也很难保证业绩长期持续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把个体的投资经验向集体“逻辑”进行沉淀和转化。
“通过一个团队的作战、系统的作战打造长期稳定持续的业绩。”经雷说。
伴随机构客户的专业化和零售客户的机构化,业绩可持续性越发地重要。“整个投资流程其实也可以理解成一个流水线,大家有各自的分工,并且对每一个环节还有相应的测试,从而使得在这个流水线上所产生的投资的策略,投资的产品以及投资业绩出现次品的概率越来越低。再通过人才的吸引,不断地把思想和逻辑迭代,让它能够跟随现在的市场,跟随现在的宏观环境不断升级及深入。”经雷介绍。
以下是实录:
新浪财经:嘉实基金成立20年,现在处于行业领先位置。您觉得嘉实凭借着哪些核心优势走到行业前列?
经雷:20年来,基于对于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的深度认知,嘉实董事长赵学军前瞻布局嘉实投研体系并且不断将该体系升级,引领行业,这是嘉实最核心的优势。在2008年底2009年初嘉实已经提出了“全天候、多策略”的投研业务新模式,这在行业是属于引领和开创性的探索,更加符合客户对于多元策略的需求。
目前嘉实投研体系升级到“全天候、多策略”3.0版本,强调的是从“人” 向“逻辑” 的转变。资产管理的本质是投资思想的输出,业绩的源泉是投资思想,而人是投资思想的载体。当一个投研从业人员从研究员开始做起的时候,他所训练的是框架、逻辑和思维,把多角度的思想组装到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一个组合。我们作为资产管理机构,是一家轻资本的公司,最强的资源就是人力,人的思想。我们希望能够把优秀的人才聚拢到这个平台上,大家不断地进行思想碰撞,最终落实到投资业绩上,追求投资业绩的可持续性。
随着资本市场复杂程度日益增加,投研人员从原先只要考虑国内的经济、政策、行业和上市公司,到现在需要将全球的地缘政治、货币政策、全球经济、产业链和行业全部纳入思考范围,这将是更大的信息量和更丰富的层次。当一个人面临如此复杂的环境,个人的能力想保持业绩长期的稳定性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现在我们认识到这是一个团队作战、平台系统作战的事情,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把投资思想和逻辑进行沉淀,并进行迭代。如果把投资比喻成一幅图,每一个人只能看到其中一角,只有把多个人的视角组合在一起,才能把那幅图看得更加全面。投资就是把这幅图在全面观察的前提下,做出最有效的投资决策。
从“人”向“逻辑”的转变,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如何实现这一转变,我们更多强调的是投研工业化。
打个比方,以前的汽车全都是手工作坊式的生产,直到福特把汽车做成流水线,每个人有分工,在流水线上面越做越精。伴随机构客户的专业化和零售客户的机构化,大家对于业绩的可持续性的追求会更加地强烈,我们可以将投资流程做成流水线,分工明确,并且还有针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模块的测试,因此从这个流水线上所产生的投资策略,投资产品以及投资业绩出现次品的概率将越来越低,这就是从人在向逻辑的转变。
现在客户对于一个季度,半年,一年的相对短期业绩的追求,不能说没有,但确实是在降低,客户现在更看重业绩能否持续。如果一个资产管理机构想要做成百年老店,百年老店四个字就意味着业绩的可持续性,对于这点的追求是在嘉实投研3.0时代整个公司上上下下不断推进的工作。
责任编辑:常福强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