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绎文:小米汽车发布会倒计时,汽车产业链再迎催化

麻绎文:小米汽车发布会倒计时,汽车产业链再迎催化
2024年03月27日 21:18 市场资讯

新生向阳!#2024金麒麟基金行业领军人物评选# 火热进行中!80多位行业掌舵者,谁是您心目中最认可的优秀领军人物?70多家基金公司,谁最值得您信赖?→【点击投票

#2024金麒麟最青睐基金大V评选# 同步开启!100多位行业意见领袖,谁是您心目最具价值基金博主?→【点击投票

近期汽车板块出现了一些反弹的行情,汽车ETF (516110)在经历了今年1到2月份市场比较快速的杀跌之后,近期的底部反弹幅度也是达到了20%以上。这也反映了投资者对于车市复苏有一定的预期,另外也是在小米汽车即将发布的背景之下,相关的产业链,包括给小米SU 7提供了热管理、空气悬架、智能座舱、内外饰件等等各方面零部件的供应商也受到了一定的催化。

从长期来看,我们觉得更加需要关注的是两个趋势:一个是汽车新能源化的趋势,另一个是汽车智能化的趋势。过去两年新能源车板块经历了大幅度的调整,这里面主要的因素也是产业链供需格局的恶化, 我们看到像碳酸锂现货的价格也是从前期的9.6万元的低点一路反弹,近期也是达到了11万元左右的水平,这里面也是反映出了供需格局的改善。

从汽车销量的情况上来看,3月份的汽车零售市场差不多是在165万辆左右的水平,同比增长3.7%,增速也反映了一定的修复迹象。另外,预计3月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是能够达到75万辆,同比增长37.1%,环比增长93%,渗透率达到45%。这一方面反映了汽车销量经历了前期春节期间的淡季之后有所修复,另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新车型在 3 月份密集推出,包括新车型的正式交付和产能爬坡。

另外,当前市场还存在着价格战,在短期确实对汽车的销量有一定的抑制,但是后续随着汽车价格战稳定之后,再叠加汽车价格比较高的性价比之后,汽车销量还是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回暖。

今年汽车行业也面临了一个比较重大的变革,生成式AI有望带来自动驾驶技术升级加速。首先,生成式AI或大模型的认知推理能力能够帮助自动驾驶算法高效处理和训练数据集,使得系统具备自主的数据挖掘、处理的能力,带来数据处理效率上的提升,并降低成本。第二,大模型技术能够加速和帮助自动驾驶算法的升级和迭代。第三块是仿真系统,大模型有望能够去构建和真实驾驶场景相关的仿真模拟测试场景,使智能驾驶的模型和技术能够在这些仿真场景中进行训练。

从长期来看,像汽车的新能源化、智能化还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明确的趋势,我们觉得还是可以去重点关注汽车产链,包括像新能车和智能汽车板块的一些投资机会。从投资标的来看,可以关注像汽车ETF(516110)、新能源车ETF(159806)和智能汽车ETF(159889)。

如何看待小米汽车上市?

麻绎文: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于汽车行业的一些投资观点,特别是在当前时间点,我们也知道小米的首款汽车,小米SU 7在3月28号正式发售。小米汽车的关注度也是非常高的,相比于以往其他车厂商的车型,小米在新车型发售之前,引发了大家各类的讨论,我觉得相对来说比较罕见的,这背后也反映了小米作为一个消费电子领域较为成功的厂商,经过十多年的时间来布局汽车领域,到最终正式发布,受到了大家很多的关注。

我们回顾一下小米汽车的造车过程,可以追溯到2013年,当时小米的雷军就已经两次拜访过马斯克,学习新能源汽车制造的经验。此后,小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包括人才储备、产能建设、销售渠道,以及技术研发等等,各方面都经历了比较长时间的投入,包括资金和时间上的投入,前期的成本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巨大的。

除此之外,我们也看到小米在前期投资布局了很多新能源车、自动驾驶等相关企业,像三电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公司。这对于小米最终的汽车车型,也就是SU 7的布局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从小米汽车最新的情况来看,去年年底,雷军发布了五大智能电动车的核心技术。到了今年3月28号,小米的SU 7也将正式发售,我们觉得可以持续关注小米的汽车上市之后的销量情况。

从小米自身的情况来看,其在 2023 年 9 月已经完工了一期车厂的主体建设,二期预计在 2025 年完工。两期自建车厂位于北京亦庄,总产能可能达到 30 万辆。

与新势力车企相比,小米在过去 10 年里,研发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增强。根据小米最新的财报数据,2022 年公司在智能电动汽车创新方面的投入达到 31 亿元,而到 2023 年前三季度,这一投入已经达到 42 亿元,同比增长 130%。这里面也是说明了,小米把智能电动汽车看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未来发展趋势和业务线条,也会带来产业链非常明显的长期投资机会。

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具体来看小米汽车SU 7这款汽车自身的技术特点,包括产品的一些特点和优势。

首先,是雷军在去年下半年年底提到小米汽车的五大核心技术,当时小米也正式发布了它的摩德纳平台架构,公布了五大核心的技术的最新进展,这里面包括了它的小米超级电机、小米自研的CTB一体化的电池技术、小米的超级大压铸,以及小米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和小米的智能座舱。这五大核心技术,从核心参数来看,相比于同类的车厂还是有一定的优势。

例如,以它的超级电机为例,它自研的V6和V6S电机已经实现量产上车。另外,它更新一代的V8S预计将在2025年上车。从电机参数来看,V6的最高转速可达21000转,而V8S的最高转速则超过27000转,功率密度高于特斯拉Model S、保时捷Taycan等同类车型。这种性能的突破主要得益于其材料、结构和散热等方面的创新。

另外,一体化压铸的技术,从长期来看,是大势所趋的技术。从小米自己的一体化压铸的技术来看,可以使全铝车身的成本下降 73%,能够接近钢制车身的成本。相比于以往的冲压加焊接工艺,它的一体化压铸技术能够实现轻量化、高效率和低成本等优势。我们认为,这一技术相比其他整车厂商仍具有一定优势。从长期来看,一体化压铸是一个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小米在这方面走在各大车厂相对领先的地位。

第三点是它的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它的电池体积效率能够达到 77.8%,也处于全球领先的水平,它的电池空间利用率相对较高。另外它和宁德时代共同研发的 800 伏小米电池包,它理论上续航里程能够达到 1200 公里以上。这块大家去观察同类车型,比如新势力或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型,它的续航里程也是比较长的。

我们在使用新能源车时,续航里程是消费者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从实际产品力角度上来看,由于小米SU7的续航里程更长,我们觉得相比同类的车型也会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除了刚刚提到这几点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小米也是提出了三项智能驾驶技术的创新。比如说通过自适应变焦的BEV技术、道路大模型,以及超分辨率的占用网络技术,构建自己相对来说比较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

除此之外,从它的硬件配备的情况上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到小米确实在智能驾驶这块的投入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大的,它搭载两颗Orin的高算力的芯片,综合算力能够达到508TOPS的水平。另外,它的感知系统配备了1颗激光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3颗毫米波雷达和12颗的超声波雷达等等。它的感知系统配备的情况,也是在行业比较领先的配置水平。

从小米它自身的成长的预期来看,它认为自己能够在 2024 年达到一梯队的智能驾驶的水平。从长期来看,我们也可以去憧憬它的自动驾驶技术的提升。另外,从它的智能座舱的情况来看,小米的澎湃 OS 实现了上车的实际落地的情况,它的车机系统能够实现五屏联动的效果。它的车载澎湃 OS 系统搭载了高通骁龙 8295 芯片,包括超精中控屏、HUD 抬头显示、1.1 英寸翻转仪表屏和两个后排拓展屏,能够实现座舱的五屏联动技术。所以,小米实际使用体验效果,相比于其他智能驾驶的汽车,它的体验效果可能也会具备更多的优势。我们看小米自身的澎湃OS,在上车的技术的加持之下,它车机的启动速度是能够达到1.49秒,反应的效率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快的。

综合来看,不管是从它的新能源电池、电机,包括它的一体化压铸等等的一些轻量化、长续航等等的实际驾驶效果,包括它的智能驾驶的使用体验、技术等等,小米SU 7这款车型的产品力还是具备一定的优势。

小米的这款SU 7新能源汽车会在3月28号正式上市销售,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去判断它的销量情况,包括它对产业的带动,包括它所在的价格段汽车销量情况如何。小米SU 7是一款定位于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它的同类车型,可以参考特斯拉 Model 3、比亚迪汉 EV、小鹏 P7 ,以及智界 S7、极客 001 等。而对于燃油车型,它可能对标宝马 3 系等。总体上来看,它所在的价格段目前还未正式发布销售价格,我们认为它的竞品价格大概在 25 到 30 万以及 30 到 40 万之间的部分车型。

从小米自身的配置、车型以及定价情况来看,我们预计它最终每个月销量可能能够达到5000到10000辆的水平,这是它上市之后的初始情况。随着产品得到大家的认可,以及后续车型的逐步推出,我们觉得它的销量有望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另外,大家可能还会关注到它的SU 7车型,外观确实相对来说比较亮眼,采用了溜背的造型,包括无边后视镜等设计,能够较为有效地降低风阻。它的风阻系数在同类车型来看,相对来说也是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参考同类的车厂来看,我们觉得小米它自身在消费电子领域也是布局了很多年,从最开始的布局了偏低端的智能手机,这几年小米也是发布了一系列像三、四千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之后,它的产品也是逐步得到了自身的消费群体的认可。

后续我们觉得随着像小米SU 7的车型发布,或者说它的智能电动汽车也好,它也会从一个相对来说偏C级的轿车,有希望去往一些更加高端化的车型去走。它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消费群体,包括它的粉丝群体也好,也有希望去给它的汽车销量带来一定的拉动作用。

综合各方因素来看,我觉得还是可以去期待3月28号小米SU 7车型正式发布的情况。特别是它的定价,我们觉得可能对它后续汽车销量会有一定的前瞻性作用。

从投资的角度上来看,近期我们也看到汽车板块出现了一些反弹的行情,包括我们去看汽车ETF (516110)标的,在经历了今年1到2月份市场比较快速的杀跌之后,汽车ETF近期的底部反弹幅度也是达到了20%以上这块也反映了投资者对于车市复苏有一定的预期,另外也是在小米汽车即将发布的背景之下,相关的产业链,包括给小米SU 7提供了包括热管理、空气悬架、智能座舱、内外饰件等等各方面零部件的供应商也受到了一定的催化。

随着小米SU 7的正式发布,我们觉得它的销量预期还是会有一个上行的趋势。所以这块我们觉得还是可以去关注我们的汽车ETF(516110),这里面包含了很多零部件厂商,也是能够切入到小米SU 7的供应链里面来。

长期需关注汽车两大趋势:

新能源化、智能化

从长期来看,我们觉得更加需要关注的是两个趋势:一个是汽车新能源化的趋势,另一个是汽车智能化的趋势。在当前汽车大盘销量相对来说已经日趋稳定的情况之下,新能源化和智能化从长期来看还是非常重要的变革趋势。

首先从新能源汽车的角度上来看,大家看市场上像新能源车相关的 ETF 标的或者指数行情,过去两年也是经历了比较大的大幅度的调整,这里面主要的因素也是产业链供需格局的恶化,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我们去从产业的角度上来看,新能源车的上游包括像上游包括锂、钴等等有色金属的电池原材料;中游主要是三电系统,特别是核心的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当中占据了比较大的比例;下游主要是整车、充电桩等等。

总体上来看,过去两年的上游的锂、钴资源,包括像中游的电池制造厂商都面临着供需格局恶化的情况。以电池的碳酸锂的价格为例,大家回想一下,也是基本上从过去的这五六十万的高点,一路回落像到去年10 万元每吨以下的水平,锂矿资源的公司去年业绩也是比较惨淡的。

从市场行情表现上来看,特别是像锂、钴资源相关的一些公司,包括像中游的电池公司,面临供需格局恶化的环境之后,上市公司股价层面很多都是腰斩的跌幅。今年的情况来看,以碳酸锂为例, 也是跌到了很多的厂商的成本价附近。后续来看,我们觉得部分的锂矿资源的厂商可能会逐步退出生产,整体产能还是有一定缩减的空间。

我们看到像碳酸锂现货的价格也是从前期的9.6万元的低点一路反弹,近期也是达到了11万元左右的水平,这里面也是反映出了供需格局的改善。

从需求端来看,像3月份电池以及电池的一些原材料的排产也是环比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此之前,由于厂商的悲观预期,各环节的企业库存水平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低。短期由于下游需求的提振,带来了企业扩大了采购量,所以大家看到锂矿的价格也出现了上涨。

另外在春节期间,部分企业出现了停产检修的情况,叠加某些地区锂、钴生产的环保管理要求更加严格,导致短期内锂矿的供给出现了相对收紧的趋势在供需格局叠加的情况之下,碳酸锂价格的上涨也是反映了产业链迎来了一个底部基本面修复的趋势。

从汽车销量的情况上来看,3月份的汽车零售市场差不多是在165万辆左右的水平,同比增长3.7%,增速也反映了一定的修复迹象。但是如果我们去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相对来说就会更加亮眼,预计3月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是能够达到75万辆,同比增长37.1%,环比增长93%,渗透率达到45%。相比汽车市场3.7%的同比增速,新能源汽车的同比增速达到37%。

3月份,我们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的向上的销量修复会更加明显。这一方面反映了汽车销量经历了前期春节期间的淡季之后有所修复,另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新车型在 3 月份密集推出,包括新车型的正式交付和产能爬坡。我们看到比亚迪的荣耀版系列车型、2024 款极客 001 以及理想 MEGA 等新车型,在 3 月份实现了顺利的交付和销量攀升,使得新能源车销量在 3 月份呈现亮眼的数据。

另外,3月份很多车厂也陆续发布了自己的降价计划,部分车型的降价幅度较大,这使得部分消费者有一定的观望情绪。我们可以参考2023年汽车价格战的情况,去年汽车的价格战主要是由于燃油车排放标准的切换,导致了部分的燃油车车厂有清库存的需求。所以在去年上半年,出现了一轮汽车价格战的行情。价格战在短期确实对汽车的销量有一定的抑制,但是后续随着汽车价格战稳定之后,再叠加整体比较高的性价比之后,汽车销量还是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回暖。

从今年的维度来看,虽然短期汽车降价的幅度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大的,部分消费者也出现了观望情绪,后续随着汽车价格体系逐步稳定,我们觉得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包括它的渗透率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这块我们觉得还是可以去值得期待的。

政策层面来看,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面也是五次提及了汽车消费的情况,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要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我们知道像新能源汽车,它作为一个相对来说价值量比较大的消费品,它的更新换代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拉动消费的复苏。所以在这块,我们看到在今年两会之后,各地也在陆续推出自己的一系列汽车消费的优惠措施,政策的落地也是有希望去支撑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提升。

另外,在政策层面来看,像今年的两会之后,我们看到国资委也提到了明确三家央企新能源汽车业务将单独考核,这里面也是反映了国资委或者说央国企层面也是把汽车的新能源化看作了未来长期的发展趋势。国家的产业层面来看,新能源汽车也是我们国家在汽车产业弯道超车非常重要的机会。

在传统的燃油车领域,国内的一些车企竞争力相比海外的一些车厂,包括一些合资厂商,还是有一定劣势。但是,进入到新能源汽车时代,国内在三电系统的布局都是比较早的,特别是在电池等关键技术领域,国内头部厂商的在全球市占率相对也是比较高,技术储备也是较为领先的。因此,这一块也是我们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逻辑,扶持汽车产业链中相对来说价值量比较大的各个细分环节,带动国内产业链升级的趋势。

从长期来看,汽车的新能源化仍有较大渗透率上的提升空间,包括像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以及锂电产业链还是有很大的成本以及技术上的优势,后续也有望通过在海外建厂来提升自己的出海的能力和水平。

当前我们觉得新能源车面临的问题可能还是在供给端的过剩,包括我们看到产业链的价格,比如说像碳酸锂的价格还是在一个历史低位的附近,这块也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于供给过剩的悲观预期。后续我们觉得随着价格持续处在低位,叠加行业再融资政策逐步收紧,像部分企业资金端的压力可能会逐步显现,也会逐步退出这个行业,行业也可能会进入到一个加速出清的阶段,这将带来产业链供需格局的逐步优化。

从指数的估值情况上来看,新能源车ETF(159806)跟踪的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的PE估值当前也处于历史低位,基本上在历史10%分位以下,后续我们觉得一旦供给端扩张放缓,产业链的竞争格局优化,新能源车板块还是有比较大的估值修复弹性,感兴趣的投资者还是可以去考虑做一些底部的逢低分批布局,可以关注新能源车ETF(159806)。

除了汽车的新能源化,我们觉得还要重视汽车的智能化趋势。首先,我们从小米自身的情况来看,它自身也是全栈自研了智能驾驶的算法,从长期来看,它的目标也是希望能够实现像L4比较高阶的自动驾驶,它也是整合了像集团自身,包括人工智能实验室、小爱团队以及手机相机部门等等多个部门,去研发它的智能驾驶的技术,这也体现了小米对于自动驾驶的重视。

另外,我们看到像小米在车机互联领域也是申请了很多的专利。截至2023年11月的统计数据来看,小米的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获授的专利也是超过700项,其中较多也是应用在智能汽车的座舱领域,包括语音唤醒、智能降噪、穿戴设备与车辆互联、按照用户使用习惯来提前唤醒车辆、方向盘生物特征检测等等这样一系列与智能驾驶相关的专利,也是反映前期研发的成果。

我们觉得由于在消费电子领域,特别是手机领域,小米公司对于其用户还是有比较深刻的使用体验,包括偏好上的理解,随着SU 7逐步上市之后,小米对于用户对智能电动汽车的使用体验,和别的新能源车厂来相比,可能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从智能汽车行业趋势来看,我觉得今年也面临了一个比较重大的变革,生成式AI有望带来自动驾驶技术升级加速。像刚刚结束的英伟达GTC大会,除了发布了两款Blackwell架构的最新算力芯片,大家关注比较高的还有英伟达发布的Drive Thor车载计算平台。我们看到像比亚迪、小鹏等国内车企,都已经宣布与英伟达加强基于车载计算平台的合作,来助力高阶自动驾驶的落地。预计最早在明年生产的车辆当中就能够落地车载的计算平台。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带来自动驾驶技术的提升:首先在数据处理层面,自动驾驶的数据体量呈现指数级增长,生成式AI或大模型的认知推理能力能够帮助自动驾驶算法高效处理和训练数据集,使得系统具备自主的数据挖掘、处理的能力,带来数据处理效率上的提升,并降低成本。

第二,大模型技术能够加速和帮助自动驾驶算法的升级和迭代。长期来看,AI大模型可以通过知识蒸馏等等方式赋能小模型,全面提升小模型感知的能力。从算法角度来看,自动驾驶技术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第三块是仿真系统,我们知道现在的生成式 AI 技术能够实现包括文生图、文生视频,甚至最新还能实现文生音乐等能力。从和自动驾驶结合的角度来看,大模型也能够去构建和真实驾驶场景相关的仿真模拟测试场景,使智能驾驶的模型和技术能够在这些仿真场景中进行训练。

我们认为未来AI的发展能够使自动驾驶算法更加泛化,来应对各种实际驾驶场景。我们知道以往的自动驾驶算法的实际训练是基于真实的驾驶路况去做的算法训练,未来随着大模型的发展,像一些仿真场景能够加快自动驾驶的训练。

综合以上各个方面因素,我们认为在数据处理、算法迭代、仿真模拟等等各个方面,大模型能够赋能自动驾驶技术的升级,长期来看可以引导高阶自动驾驶的实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变革趋势,我们可以关注相关自动驾驶标的,如智能汽车ETF(159889)。

总结来看,随着小米SU 7的正式上市发布及销售,我们觉得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包括智能驾驶的迭代升级都会迎来加速,特别是像小米自身产链的一些零部件上市公司,还是会受益于小米汽车的放量。从长期来看,像汽车的新能源化、智能化还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明确的趋势,我们觉得还是可以去重点关注汽车产链,包括像新能车和智能汽车板块的一些投资机会。从投资标的来看,可以关注汽车ETF(516110)、新能源车ETF(159806)和智能汽车ETF(159889)。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03-22 广合科技 001389 17.4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